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臭汗症 疾病英文名称: bromhidrosis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臭汗症 疾病英文名称: bromhidrosis 疾病概述: 臭汗症(bromhidro...
养生
臭汗症(bromhidrosis)是指汗腺分泌液具有特殊臭味或因汗液及皮肤表面污物被分解而释放出臭味的一类疾病。臭汗症可来源于小汗腺也可以来源于顶泌汗腺。通常以腋窝、足部和会阴部常见,典型疾病如腋臭。
不会传染。
多发于青年女孩。
人体皮肤的汗腺分为小汗腺和顶泌汗腺(大汗腺),两者均可能引起臭汗症,但其发病机制略有差异。
1、小汗腺引起的臭汗症
小汗腺几乎分布于全部皮肤部位,具有分泌汗液、排泄废物、调节体温的作用,一般分泌的汗液主要成分是水和盐,基本没有味道,但若汗液较多,表皮细菌分解汗液和皮肤表面污物,可能会有臭汗发生,以足趾和趾间常见。
2、顶泌汗腺引起的臭汗症
顶泌汗腺主要分布于腋窝、脐窝、肛门四周及生殖器等处,分泌的汗液较黏稠,含有蛋白质和脂肪,正常情况下是无味的,但当细菌与分泌物中所含的有机物起作用后可能会产生特殊的臭味,一般引起局部臭汗症,最常见为腋臭。
3、其他
一些代谢性疾病患者由于汗液含有的特殊物质具有特殊臭味,如苯丙酮尿症患者的汗液具有“霉”味或“鼠尿”味;一些患者服用药物或食用大蒜和生葱等后某些成分可由小汗腺随汗液排出而产生臭味,引起全身性臭汗症,如使用青霉素或溴剂的患者等。
臭汗症多见于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和顶泌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脐部及女性乳房下等处,而以足部和腋下最为常见。
1、腋臭
为腋窝部发出特殊的刺鼻臭味,少数患者的外阴、肛门和乳晕等部位也可累及。天热汗多或运动后最为明显,可同时伴有色汗(以黄色多见)。年轻女性多见,常有家族史,一般在青春期后较严重,老年期则逐渐减轻或消失。
2、脚臭
表现为足底和脚趾间发出臭味,常与足部多汗症伴发。
3、其他
代谢性疾病、服用药物或特殊食物引起的臭汗症表现为全身臭味,同时患者唾液和尿液也可能具有相同气味。
各种皮肤疾病等。
仅需进行一般的体格检查,通常无需其他特殊检查。
通过对臭汗的部位、出汗的情况、汗液的颜色等进行观察,以便于医生对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了解,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较高价值。
根据患者的病史、用药史和近期生活史,结合典型临床表现,通常不难诊断。
足部臭汗症有时需要与足癣进行鉴别。足癣是足部皮肤浅表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累及足趾间、足底、足跟、足侧缘,可有水疱、脱皮或皮肤浸渍发白、湿软糜烂等表现,有时瘙痒明显,继发感染时可有臭味。通过真菌镜检或真菌培养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通常要先明确病因,然后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因代谢性疾病引发的臭汗症需进一步确诊后,针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由药物或特殊食物引起者,可尽量避免服用相关物质;无特殊病因的患者应注意清洁卫生,经常洗澡,勤换衣袜,保持皮肤干燥与清洁,腋臭患者也可将腋毛刮去,通过减少局部寄生菌数量缓解臭汗症状。
药物可缓解症状,但通常不能根治臭汗症。局部臭汗症可外用2%~4%甲醛溶液、20%氯化铝无水乙醇溶液等;足臭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腋臭可用腋臭粉等。
2%~4%甲醛溶液、20%氯化铝无水乙醇溶液、1:5000高锰酸钾溶液、腋臭粉
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以及想根治局部臭汗症(如腋臭)的患者,可选择手术切除顶泌汗腺进行治疗。
腋臭等局部臭汗症可注射肉毒素,通过减少汗腺活动,抑制出汗,从而避免臭汗发生;使用高频电针刺入毛根破坏顶泌汗腺及其导管、进行激光脱毛等物理方法对治疗臭汗症也有一定的效果。
臭汗症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2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臭汗症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后,通常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一般预后较好。
臭汗症虽不会损害机体健康,但可能会对工作、学习、社交等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影响日常生活。
部分患者老年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通过手术或物理方法彻底去除或破坏汗腺后,部分患者可被治愈。
目前缺乏大样本数据统计,因此尚无确切治愈率数据。
通过手术等方法彻底破坏汗腺后,部分患者可实现根治。
部分患者若治疗不彻底,或护理不当,则本病有复发可能。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观察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
由于存在臭汗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自卑、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家属要多关心患者,并及时给予安慰,以帮助患者缓解消极情绪;患者也可通过与医生进行交流,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措施,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遵循医嘱用药,了解药物的用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对药物进行调整,防止耽误治疗。
1、在安静、舒适的环境内休息,有助于保持平稳、乐观的心理状态;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物,保持皮肤清洁;
3、穿透气、柔软的衣物、鞋袜;
4、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5、适当增加活动或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注意观察治疗后臭汗症状有无减轻,病情有无反复发作,是否出现皮肤感染等不良情况,一旦出现任何不适,要尽早就医进行治疗。
若长期治疗效果不佳,或治疗后出现复发,要及时就医,避免耽误治疗。
1、术后遵循医嘱定期进行切口换药,以预防感染发生;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清洁;
3、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发生切口撕裂;
4、术后适当进行营养补充,促进机体恢复。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的作用。
1、合理膳食、清淡饮食,注意保证机体营养摄入。
2、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有助于减轻臭汗症状。
3、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可促进机体代谢,减少汗腺分泌。
1、避免过于油腻食品,以防促进汗腺分泌,加重病情。
2、禁食葱、姜、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臭汗症状。
3、戒烟禁酒,少喝咖啡、浓茶等,以防对机体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治疗效果。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各种不良因素,保持机体健康,可一定程度上预防臭汗症的发生。
1、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液在皮肤长时间停留;
2、少吃葱、姜、蒜等味道较重的食物;
3、与医生交流后进行药物调整,避免使用可能引发臭汗的药物;
4、积极治疗苯丙酮尿症等代谢性疾病;
5、规律作息,适当锻炼,合理膳食,有助于增强体质,保持机体免疫力。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