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泪腺炎 疾病英文名称: dacryoadenitis 疾病别名: 泪腺炎症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泪腺炎 疾病英文名称: dacryoadenitis 疾病别名: 泪腺炎症 疾病概述: ...
养生
泪腺炎(dacryoadeniti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泪腺组织炎症性疾病的总称,临床上按其起病的缓急程度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泪腺炎临床上较少见,常为单侧发病,儿童和青年多见,常并发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或流行性感冒。慢性泪腺炎较急性泪腺炎多见,可由急性泪腺炎迁延而来,为病程进展缓慢的一种增殖性炎症,病变多为双侧性。急性泪腺炎多在1~2周炎症消退,慢性泪腺炎需要全身治疗。
临床上按其起病的缓急程度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无传染性。
急性泪腺炎多见于儿童。
急性炎症多为感染所致,慢性炎症多和免疫有关。
1、感染
多为细菌、病毒感染所致。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淋病双球菌常见,感染途径可为眼睑、结膜、眼眶或面部化脓性炎症直接扩散,远处化脓性病灶转移,或来源于全身感染。
2、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是慢性泪腺炎的主要原因,多为眼眶疾病的一部分,如炎性假瘤、良性淋巴上皮病、甲状腺相关眼病等。
3、全身疾病
慢性泪腺炎多为原发性质,而继发性慢性泪腺炎多由结核、结节病、白血病、淋巴瘤、淀粉样变性、梅毒等全身疾病所致。
患有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或流行性感冒的儿童,可增加急性泪腺炎的发病风险。
急性泪腺炎以眼睑红肿、疼痛,流泪为主要临床特征,慢性泪腺炎的患者常无自觉症状。
1、急性泪腺炎
急性泪腺炎表现为上睑外侧发红、肿胀、疼痛、流泪,上睑水肿下垂呈横“S”形。提起上睑,可见颞上方结膜充血、水肿,有黏性分泌物,泪腺组织充血、肿大。耳前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
2、慢性泪腺炎
双侧发病,进展缓慢。眼睑外上侧出现分叶状无痛性包块,质软。可伴有轻度上睑下垂。肿胀的腺组织可限制眼球向外上方转动而产生复视,但眼球突出少见。多不伴有流泪。
急性泪腺炎病程通常短暂,多在1~2周炎症消退。治疗不当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也可形成脓肿。
1、急性泪腺炎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也可形成脓肿。若引流不畅,感染可能传入颅内,引起海绵窦栓塞或基底脑膜炎而致死亡。
2、炎症后泪腺组织萎缩过多,会使泪液分泌减少,引起干性角膜结膜炎。
泪腺炎的患者通常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眼球突出度测定、血常规、结核菌素试验、超声检查、CT及MRI(核磁共振)检查等,以明确疾病类型及病因。
1、视诊
观察患者的外眼情况,急性泪腺炎可观察到流泪及眼部脓性分泌物。
2、触诊
急性泪腺炎在泪腺部可触及及实性包块,有压痛。慢性泪腺炎可在双侧泪腺部触及分叶状无痛性肿块,质软。
3、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检查,以了解患者有无视力损害。
4、泪液分泌试验
以明确患者泪液分泌情况。医生通常用一条5mm×35mm的滤纸,将一端折弯5mm,置于患者下睑内侧1/3结膜囊内,其余部分悬垂于皮肤表面,嘱患者轻闭双眼,5分钟后测量滤纸被泪水渗湿的长度。
1、血常规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2、其他
结核菌素试验、其他风湿因子和免疫指标的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行泪腺组织活检,根据不同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可以确定泪腺的炎症类型。
1、眼球突出度测定
用Hertel眼球突度计(Hertel exophthalmometer)测量。通常将眼球突度计的两端卡在被检者两侧眶外缘,嘱其向前平视,从反光镜中读出两眼角膜顶点投影在标尺上的毫米数。
2、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
医生在患者眼中滴入1%~2%荧光素钠(一种特殊的滴眼剂)一滴或放置荧光素滤纸条片刻。然后让患者眨眼数次,再睁眼凝视前方,不得眨眼。检查者从患者睁眼时起立即用裂隙灯持续观察其角膜,以了解患者泪液的分泌情况。
1、超声检查
医生可以看到泪腺窝异常回声,呈杏核状,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中等或较弱,眼球和肿大的泪腺之间有透声裂隙,可压缩性不明显。
2、CT及MRI(核磁共振)检查
眼CT检查明确泪腺组织的增大及排除泪腺的占位性病变。必要时,可做增强CT及MRI检查。
急性泪腺炎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特别是病变部位,可明确诊断;慢性泪腺炎根据有无急性泪腺炎或全身慢性疾病(如结核、梅毒等病史)和临床表现而诊断。必要时,可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明确泪腺炎的病因。
1、淋巴瘤
易侵犯泪腺,使泪腺肿大。可见眶内不规则肿块。
2、泪腺混合瘤
泪腺最常见良性肿瘤,单侧发病。泪腺窝内结节状,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与泪腺肿大的形态不同。肿瘤较大时可致泪腺窝扩大,眶骨变形。恶性者可有骨质破坏。
主要是针对病因及症状进行治疗,急性泪腺炎与慢性泪腺炎的治疗有所差异。
1、急性泪腺炎可以局部热敷。
2、急性泪腺炎脓肿形成时,宜早切开引流,睑部泪腺炎可采用上睑外侧皮肤切口,眶部泪腺炎则从上穹隆外侧结膜切开排脓。
1、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对于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泪腺炎应全身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慢性泪腺炎根据病情应用抗生素。
2、抗炎药物
口服抗炎药物(如甲氧奈普酸或吲哚美辛)对治疗累及泪腺的非特异性眼眶炎症有一定疗效。
3、糖皮质激素
炎性假瘤、肉瘤样病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
甲氧奈普酸、吲哚美辛
对激素等治疗无效的慢性泪腺炎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低剂量放射治疗(2000 rads):对治疗累及泪腺的非特异性眼眶炎症有一定疗效。
泪腺炎的治疗周期一般为7-14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急性泪腺炎通常预后良好。慢性泪腺炎进展缓慢,常需要进行全身治疗。
急性泪腺炎严重者,可引起海绵窦栓塞、基底脑膜炎、干燥性角结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一般不会自愈。
本病可治愈。
大部分患者可通过积极治疗治愈。
通过积极治疗,可实现根治。
慢性泪腺炎易复发。另外,急性泪腺炎可能发展成为慢性泪腺炎,出现急性和慢性反复交替发作。
患者平时应注意眼部卫生,健康饮食,加强免疫力,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遵医嘱做好监测,定期复查等。
由于眼部的不适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要努力克服生活中的不便,尽量不要产生烦躁、忧虑等不良情绪。对病情有疑问可以多与医务人员沟通,了解疾病的信息,树立治疗的信心。
坚持合理用药。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可遵医嘱服用钙剂、钾剂及胃黏膜保护剂,以减轻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2、局部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湿热敷的温度以40℃为宜。以缓解症状,促进炎症消散。
3、保持眼部清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4、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过度用眼。
5、做好眼部防护,避免强烈的紫外线刺激。
6、多吃蔬菜、水果等健康食物,帮助身体恢复。
注意观察眼部是否存在红肿、疼痛、泪液分泌情况以及有无其他分泌物等。用药后还需注意不良反应。
遵医嘱定期复查,患者需携带上次发病时的病例及包括血液检查、超声、CT等相关检查结果报告,建议安排家属陪同。
合理的饮食可增强治疗效果,促进疾病痊愈。
1、保持大便通畅,建议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2、注意加强营养,多吃蔬菜水果,提高机体免疫力。
尽量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烟酒剌激。
泪腺炎的预防主要是对原发病积极治疗,避免危险因素。
1、增强儿童免疫力,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或流行性感冒高发时间段,加强防护意识,若出现眼部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2、患炎性假瘤、甲状腺相关眼病或全身性疾病(如结核、结节病、白血病、淋巴瘤、淀粉样变性、梅毒等)的患者,一旦出现眼部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