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三尖瓣关闭不全 疾病英文名称: 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 疾病别名: 三尖瓣反流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三尖瓣关闭不全 疾病英文名称: 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 疾...
养生
三尖瓣关闭不全(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又称三尖瓣反流,是指在右心室收缩过程中,三尖瓣瓣叶及附属结构发生功能异常,使瓣叶无法完全闭合,导致血液反流至右心房,影响血液循环的正常进程。三尖瓣犹如单向阀门,确保右心室收缩时正确的血流方向。当发生先天性缺陷和各种波及心脏的病变或感染时,就可能造成三尖瓣关闭不全。本病可存在较长的无症状期,出现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呼吸困难、水肿等。随着病情进展,每次右心室收缩时有效泵出的血液越来越少,造成右心室和右心房不断扩大,最终导致右心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尖瓣关闭不全根据三尖瓣结构是否正常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大类:
1、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是最常见的三尖瓣异常。其发生在正常的瓣膜上,由于右室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升高、右心室扩大和三尖瓣环扩张导致瓣膜关闭不全。
2、器质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较少见。器质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可以是风湿性三尖瓣病变的一部分,因常有程度不等的三尖瓣狭窄,故三尖瓣反流程度较轻。
无传染性。
中壮年。
引起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原因主要包括损伤心脏组织的各种感染和病变,先天性缺陷,较严重的外伤或医源性损伤等。
1、慢性心血管疾病
三尖瓣关闭不全多继发于各种心脏和肺血管疾病,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二尖瓣病变、扩张性心肌病等导致右心室或三尖瓣环扩张。
2、感染性心脏病变
如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所致的瓣膜毁损。
3、先天性缺陷
如先天性Ebstein畸形(三尖瓣下移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有马凡综合征者可常见三尖瓣脱垂等。
4、外伤或医源性创伤
如胸部外伤、VVI起搏器术后引发对心脏组织的严重创伤。
5、其他
后天性单纯的三尖瓣关闭不全可发生于类癌综合征,因类癌斑块常沉着于三尖瓣的心室面,并使瓣尖与右心室壁粘连,从而引起三尖瓣关闭不全,此类患者多同时有肺动脉瓣病变。
三尖瓣关闭不全可能存在较长的无症状期,出现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头晕目眩、水肿等。
1、心悸
心悸、胸闷为心脏病变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也是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症状。
2、呼吸困难
患者常会出现呼吸急促的表现,特别是在运动时。
3、水肿
水肿可为全身性的,以脚踝以下的部位尤甚。
4、其他
包括疲乏无力、头晕目眩、腹胀等表现。
若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病情持续进展,可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栓塞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休克或猝死。
患者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心电图、X线、超声心电图、心导管检查等,以便了解病情、明确病因。
1、颈静脉检查
颈静脉明显充盈伴收缩期搏动,吸气时增强。反流严重者伴颈静脉收缩期震颤。
2、触诊
因右心室扩大,可能在胸部触诊到右心室抬举性搏动;肝胆区可触及疼痛性肝脾肿大;还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全身性水肿。
3、心脏听诊
可闻及胸骨左下缘全收缩期杂音,吸气及压迫肝脏后杂音可增强。三尖瓣脱垂可在三尖瓣区闻及非喷射性喀喇音。
1、心电图
能够显示心脏的异常电信号,检查心律问题。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心电图常表现为非特异性,多数患者右心房增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房颤。
2、心导管检查
医生通过动脉将一根软管插入心脏,然后可能会使用特殊的染料和X光“影像”来更详细地观察心脏瓣膜和心室。有助于确定三尖瓣反流及其程度。
1、X线检查
多可发现右房增大,右心室、上腔静脉和奇静脉扩大;可有胸腔积液。
2、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是三尖瓣关闭不全主要的诊断方法,可发现瓣膜是否增厚、在收缩期的对合情况,并能估测瓣膜的反流程度,根据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压力。
发现胸骨左下缘高调全收缩期杂音伴X线或心电图示右房右室增大,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可诊断三尖瓣关闭不全,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诊。
1、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区全收缩期3/6级吹风样杂音,局限性,吸气时减弱,反流量小时音调高,瓣膜增厚时杂音粗糙。前叶损害为主时,杂音向左腋下或左肩胛下传导;后叶损害为主时,杂音向心底部传导,可伴收缩期震颤。
2、室间隔缺损
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伴收缩期震颤,杂音向心尖部传导。超声心动图示心室间隔连续中断,心导管检查心室造影见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
3、主动脉瓣狭窄
心底部主动脉瓣区或心尖部响亮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伴收缩期震颤心尖冲动呈抬举样。心电图和X线检查示左室肥厚和扩大,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
无症状的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无肺高压、右心无明显扩大或功能异常者,通常不需要手术。症状轻微,病情可控的患者可采用保守疗法,但需要定期复查。重度器质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并发症状或右心功能减退时需手术治疗。
1、利尿药
主要为了改善心力衰竭的水肿症状。常用药物如氢氯噻嗪、螺内酯等。
2、洋地黄类药物
具有强心作用,可以控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用来抗心衰和抗休克治疗。常用药物有地高辛等。洋地黄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谨慎用药。
3、血管扩张药
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心脏供血,用来控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
氢氯噻嗪、螺内酯、地高辛、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为三尖瓣修复术和三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手术的效果取决于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病变的适当处理、左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和可逆性、肺血管阻力的程度和可逆性以及右心功能不全的程度。
1、三尖瓣修复术
三尖瓣修复术通常是医生优选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人工瓣环置入、生物瓣环成形修复术或更复杂的修复术。三尖瓣修复术经常与其他(左心)瓣膜手术同时进行,也常在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功能受损等。
2、三尖瓣置换术
如果瓣叶解剖结构不适合行修复,可能需要三尖瓣置换术。医生会切除病变瓣膜,用人工瓣膜(机械瓣或用牛、猪或人的心脏组织制成的生物瓣)来代替。
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三尖瓣损伤程度较轻者,通常一般预后较好。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者一般预后较差。
三尖瓣关闭不全严重者可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休克等并发症,甚至导致猝死。
一般不会自愈。
可通过手术治疗使心脏功能恢复正常。
大部分患者可通过积极治疗使心功能恢复正常。
部分人群通过积极治疗,可实现根治,如先天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易复发,应注意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接触致病因素,定期检查心脏功能。
三尖瓣置换术后可有一定的并发症,如血栓形成栓塞和抗凝有关的问题等。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和保暖,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以改善预后。
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烦躁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心脏功能,加重病情。应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起伏。
遵医嘱服药,积极控制并发症。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1、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劳累。
2、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以防诱发风湿热反复发作。
注意观察有无心慌、胸闷、活动后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遵医嘱定期复查,需要定期检查心电图、X线检查、心脏超声等。
患有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育龄期女性通常不建议妊娠,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造成生命危险。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建议低钠、低脂肪、清淡、易消化、适宜热量、高蛋白质、丰富维生素的饮食,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排便通畅。
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钠饮食,禁浓茶、咖啡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忌暴饮暴食,戒烟酒。
预防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预防感染。
1、注意休息,避免体力的过劳和精神的不良刺激等。
2、适度运动,增强体质,锻炼心肺功能。心功能不全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用力,如跑步、游泳、举重、赶车等。
3、日常应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在保证营养的同时宜清淡低盐,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和超体重。
4、家庭卧室和学校教室应保持良好通风,不宜出入人多拥挤的场所,以预防感染。
5、控制血脂、血糖、血压等处于正常范围。
6、有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容易引起三尖瓣关闭不全疾病者,需要及早治疗。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