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肾盂旁囊肿 疾病英文名称: parapelvic cyst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肾盂旁囊肿 疾病英文名称: parapelvic cyst 疾病概述: 肾盂旁囊肿(pa...
养生
肾盂旁囊肿(parapelvic cyst)是指发生于肾门肾窦附近的囊性病变,可由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肾内梗阻形成,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率相对较低,通常为单侧发生。早期临床无特殊表现,患者多在中年以后出现症状,临床上常表现为腰痛、血尿、血压升高等。目前,B超及CT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肾盂旁囊肿的主要手段。
基于组织学分类:
1、尿源性囊肿
2、非尿源性囊肿
(1)浆液性囊肿
(2)淋巴性囊肿
无传染性。
肾盂旁囊肿发病率相对较低,占肾囊性疾病的1%~3%。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50~70岁多见,男女性发病率基本相当。
肾盂旁囊肿的主要病因为先天发育异常及后天肾内梗阻,多由先天性因素造成,但大多数患者在50岁以后才出现症状,且既往常有泌尿系感染、梗阻或结石病史,可能是肾盂淋巴管的慢性炎症、梗阻,导致局部淋巴管扩张,肾窦局部的血管性疾病或血管失用性萎缩,也可造成浆液渗出至肾窦平面,局限于该处而形成浆液性囊肿。尿源性囊肿可能是肾实质内囊肿向肾门延伸形成。
既往有泌尿系感染、梗阻或结石病史。
肾盂旁囊肿早期无特殊症状,患者多在中年以后出现症状,以腰痛、血尿、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囊肿较大或肾积水较严重时可触及腹部包块,合并感染时可有寒战、高热、肾区叩击痛等症状。
1、腰痛
腰部因囊肿压迫肾盂输尿管使平滑肌痉挛或牵拉包膜导致腰部疼痛、肌肉酸胀等不适感觉。
2、血尿
平滑肌痉挛或囊肿破裂后与肾盂相通可见肉眼血尿。
3、血压升高
囊肿压迫导致肾实质缺血,肾素、血管紧张素升高,从而导致患者血压升高。
双侧多发肾盂旁囊肿的病程晚期,有较大可能出现肾衰竭。
肾盂旁囊肿合并感染时可有寒战、高热、肾区叩击痛等症状,亦可并发囊肿破裂出血。
囊肿较大或肾积水较严重患者可触及腹部有肿大的包块。
1、出现腰痛、血尿,伴有血压升高。
2、触及腹部包块,伴有寒战、高热、肾区叩击痛。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尽早就医咨询。
病情平稳者,可到泌尿外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当天可穿宽松的衣服,方便进行体格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现在都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3、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4、以前有类似的症状吗?
5、您有肾脏相关疾病吗?
6、您还有其他疾病吗?
7、您有没有治疗过?治疗过程是怎么样的?效果如何?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可能是什么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需要住院吗?
5、手术治疗有什么危险吗?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治疗效果怎么样?会遗传吗?会复发吗?
9、我日常要注意什么?
患者出现腰痛、血尿、血压升高等表现时需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B超、CT、MRI、静脉肾盂造影(IVP)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医生会对患者腰部进行触诊,检查是否有肾区叩击痛及腰部压痛点,同时会对腹部进行触诊,检查是否存在腹部包块。
1、血常规
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过低提示囊肿破裂出血的可能;白细胞升高见于合并感染。
2、肝肾功能
可反映患者一般情况及是否存在肾功能不全。
3、尿常规
囊肿压迫肾实质时可出现镜下血尿,囊肿破裂与肾盂相通则出现肉眼血尿,还可出现尿蛋白升高等表现。
4、尿培养
若尿常规检查中检出大量细菌则应进行尿培养,明确感染菌类。
1、B超检查
B超的典型影像表现为囊肿边缘规整、边界清晰、囊壁薄而光滑、囊内无回声、囊液透声性好、后方回声增强,囊肿为球状体或卵圆状,位于肾蒂处,可有肾盂压迹。
2、CT检查
CT为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可显示肾盂旁边界清楚、均匀低密度的椭圆形包块,CT值为0~20亨氏单位(HU),增强前后无明显变化。肾盂旁囊肿位于肾窦内,较大的囊肿可向肾门突出。
3、MRI检查
T1加权像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低信号,与肾实质的交界面光滑锐利,信号强度均匀。T2加权像成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变化。
4、IVP检查
IVP可见患侧肾盂积水扩张,肾盂占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位梗阻常见,或可见肾盂、肾盏被囊肿挤压变形,有时见一细管影。
本病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诊断,临床上主要通过B超、CT及IVP确诊,还需要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肾错构瘤、扩张性肾盂、肾源性囊肿、囊性肾癌等病进行鉴别诊断。
1、病史
既往有泌尿系感染、梗阻或结石病史。
2、症状和体征
出现腰痛、血尿、血压升高的表现,可有腹部包块或肾区叩击痛。
3、辅助检查
(1)B超检查:典型影像表现为囊肿边缘规整、边界清晰、囊壁薄而光滑、囊内无回声、囊液透声性好、后方回声增强,囊肿为球状体或卵圆状,位于肾蒂处,可有肾盂压迹。
(2)CT检查:显示肾盂旁边界清楚、均匀低密度的椭圆形包块,CT值为0~20亨氏单位(HU),增强前后无明显变化。肾盂旁囊肿位于肾窦内,较大的囊肿可向肾门突出。
(3)IVP检查:可见患侧肾盂积水扩张,肾盂占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位梗阻常见,或可见肾盂、肾盏被囊肿挤压变形,有时见一细管影。
1、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CT检查无肾盂旁占位,可显示异位血管等外源性压迫。
2、扩张性肾盂
因输尿管梗阻或狭窄造成的集合系统积水扩张,B超或CT平扫能够发现病变部位,而且CT延时扫描时可见到对比剂进入囊内。
3、肾盂源性囊肿
亦称肾盏憩室,该囊肿与集合系统间有一管道连接,囊内为尿液。CT平扫为肾实质内类圆形囊状影,囊内常伴结晶盐沉积或结石形成。延迟扫描囊内对比剂液面上升或囊肿整个被对比剂填满,可维持一段时间,即囊内对比剂的充盈及排空均晚于肾盂。
4、囊性肾癌
当肾盂旁囊肿伴有感染或出血时,有时难与囊性肾癌辨别。肾癌囊变或囊壁癌变时多伴囊壁厚薄不均或CT增强扫描密度不均匀的囊性包块,囊内伴有实性成分,壁结节凸起及囊内分隔,增强扫描可见病变凸起不均匀强化。
肾盂旁囊肿为良性病变,如囊肿较小且无症状,可等待观察;如囊肿较大出现症状,或发生破裂出血则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可选择经腹腔镜囊肿切除术、囊肿去顶减压或囊肿切除术等。
本病一般不通过药物治疗。
暂无特效药
对于肾盂旁囊肿,手术治疗是唯一可靠、有效的治疗方式。腹腔镜手术以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等优势已经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成为治疗肾盂旁囊肿的金标准术式。除外腹腔镜手术治疗,还有B超引导肾盂旁囊肿穿刺引流硬化术等治疗方式。
1、腹腔镜肾盂旁囊肿切除术
(1)后腹腔镜肾盂旁囊肿切除术:现国内多数医院均采用经腹膜后路径。腹膜后路径能更好的暴露术野,减少因游离肾门结构而发生的危险。具体步骤是常规行气管内全身麻醉,留置导尿,患者健侧卧位,建立后腹腔气腹后置入腹腔镜操作部件,于腰大肌前方切开肾周筋膜及肾周脂肪囊暴露肾脏,根据术前影像学定位,确定囊肿的位置,切开囊肿顶,将囊液吸净,将囊壁尽量多的切除。
(2)经腹腹腔镜肾盂旁囊肿切除术:国外医院多采取此种方法。经腹腔路径的优点是解剖结构清晰,操作空间大,可以同时处理双侧病变。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左侧为例)是麻醉成功后,留置导尿,患者取健侧卧位,常规术区皮肤消毒、铺无菌巾单,先建立气腹,待气腹建立满意后,置入腹腔镜操作部件,剪开降结肠侧后腹膜返折,切开脾结肠韧带,将降结肠推向内侧,打开肾周筋膜,暴露囊肿。仔细钝性剥离囊肿后,以超声刀打开囊肿,见囊壁光滑,囊液清亮透明,吸引器吸净囊液,彻底清除残留囊壁,并彻底止血。
2、B超引导下肾盂旁囊肿穿刺抽液+硬化剂治疗
是指在B超的指导下,以穿刺针刺入囊内抽出囊液,囊液抽出完毕后,反复向囊腔内注射并置换硬化剂使囊壁细胞破坏,从而丧失分泌囊液的功能,同时囊壁由于缺乏了囊液的支撑作用,贴合在一起,复发率明显降低。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肾盂旁囊肿一般预后良好,随病程进展出现症状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去除囊肿,可以根治。
囊肿较大出现腰痛、尿血等症状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
本病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一般可以获得临床治愈。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通过手术治疗去除囊肿,可以根治。
经彻底治疗后一般不会复发。
肾盂旁囊肿患者应重视日常护理,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防治感染,并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1、心理特点
肾盂旁囊肿患者因尿血可能出现恐慌情绪,面对手术存在消极、悲观的心态。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该积极鼓励患者,安抚患者情绪,告知手术治疗是最可靠的方式,使患者积极面对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可通过参加读书、下棋等文体活动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1、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
2、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刺激。
3、遵医嘱治疗,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4、适度锻炼,可采取散步、游泳、慢跑等方式,以提高抵抗力。
5、日常规律监测血压,如血压存在异常应及时就医。
术后血压控制不佳,或再次出现腰痛、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
1、麻醉术后未清醒时,患者应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全麻清醒后手术当日,平卧位或侧卧位。术后1日采取半卧位,床上活动。术后2~3日,可在搀扶下下床沿床边适当活动。术后4日,可在搀扶下适当屋内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度。
2、及时更换潮湿、污染的被服及病员服,保持床单及病员服清洁整齐,防止褥疮形成。
3、保持手术切口附近清洁干燥,遵医嘱服用抗感染药物以预防感染,如手术切口附近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征象,应及时就医。
肾盂旁囊肿患者宜食含优质蛋白质高的食物,注意高纤维、高维素食物的补充,以及低脂肪、适当的糖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细嚼慢咽、饮食有规律、讲究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等。
1、摄入优质蛋白,如牛、羊、猪的瘦肉、禽蛋类、牛奶、鱼虾等。
2、营养搭配,均衡饮食,多食蔬菜、水果。
3、存在肾衰竭的患者应遵医嘱行低蛋白饮食。
1、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2、忌酒类、吸烟(包括被动吸烟)。
1、多饮水,防止泌尿系疾病的发生。
2、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3、定期体检,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