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棘苔藓 疾病英文名称: lichen spinulosus 疾病别名: 小棘毛发苔藓、棘状角化病、棘状毛囊角化病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小棘苔藓 疾病英文名称: lichen spinulosus 疾病别名: 小棘毛发苔藓、...
养生
小棘苔藓(lichen spinulosus)又称棘状角化病、棘状毛囊角化病或小棘毛发苔藓,其特征为群集成片毛囊性小丘疹,顶端有根细丝状角质小棘,好发于儿童颈项。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维生素A缺乏等因素有关。本病可自然消退,通常预后良好。
不会传染。
目前尚无权威性流行病学数据。
本病主要见于男性儿童,很少发生于成人,无种族差异。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维生素A缺乏有关。有学者认为本病可能是机体对感染、药物或新陈代谢的一种反应,也可能是毛发苔藓的亚型。此外,部分患者在家族中有显性遗传的病例,因而本病还可能与遗传有关。
本病临床表现以成片的毛囊性丘疹伴顶端中央角质丝为特征,无自觉症状或微痒,常于数月后痊愈。少数患者可持续1年以上。
1、皮肤表现
损害为针头大的毛囊性小丘疹,其中央有一根细丝状干燥性角质小棘突出,可长达数毫米,触之坚硬,呈灰白色或正常皮色。丘疹可分散但大多群集成片,不融合,形成直径2~5㎝的圆形或卵圆形斑片。
2、好发部位
损害好发于儿童的颈项周围、臀、腹部、大腿、臂的伸侧等部位,分布对称。通常不累及面、手和足。偶见泛发全身者,损害成批出现。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1、皮肤出现带角质丝的毛囊性小丘疹;
2、伴瘙痒不适;
3、皮损面积较大,影响外貌美观;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皮肤出现成片毛囊性小丘疹,并伴有白色角质丝,且影响外貌,可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医生需要对患处进行检查,患者宜穿着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检查。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的皮损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伴随瘙痒症状吗?
2、您的皮损最早出现在什么部位?皮损的范围有扩大吗?
3、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加重或缓解?
4、您是否有过过敏?
5、发病前您是否服用过什么药物?
6、您的父母或其他亲属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吗?
7、您平时挑食吗?喜欢吃胡萝卜、白菜、鱼类以及动物肝脏等食物吗?
1、我这是什么病?
2、什么原因导致的?
3、需要怎么治疗?不治疗会自己好吗?
4、这个病能治好吗?
5、以后还会不会发作?
6、在日常生活中我要需要注意些什么?
皮肤出现成片毛囊性小丘疹,且中央有角质细丝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皮损情况, 之后可能会建议行皮肤镜检查、病理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医生在询问患者相关情况后,会对皮损部位进行检查,以了解皮损的形态、大小、颜色、质地、数目、分布情况等,同时还会检查有无触痛等情况,有助于疾病的辅助诊断。
医生会在皮损部位取皮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本病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角化过度,毛囊周围有轻度的淋巴细胞浸润,毛囊口扩大,毛孔有角质栓形成。
皮肤镜检查是皮肤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皮肤镜可显示裸眼无法观察到的皮损表面和皮下结构特征,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根据患者伴顶端中央角质丝的成片毛囊性丘疹的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皮肤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还需与毛周角化病、维生素A缺乏病、瘰疬性苔蘚等疾病相鉴别。
1、毛周角化病
皮损为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毛囊性丘疹,呈正常肤色或淡红色,相互之间不融合,类似鸡皮样外观,有粗糙感,皮损顶端有淡褐色角质栓,通常无自觉症状,有时可出现轻微瘙痒。
2、维生素A缺乏病
可表现为四肢伸侧针头大至米粒大的圆锥形毛囊性角化丘疹,皮肤干燥和粗糙,多伴有夜盲、角膜及结膜干燥等表现。
3、瘰疬性苔蘚
有结核病史,损害为粟粒大的苔藓样毛囊性丘疹,呈淡黄或棕红色,散在性发生于儿童躯干,病理改变为结核样结构。
4、毛发红糠疹
儿童、成年人均可发病,损害为边缘清楚的红斑鳞屑性斑片和圆锥形毛囊角化性丘疹,有角栓及头皮脂溢性皮炎样表现,常伴掌跖角化过度。
5、其他
有时还需与毛囊性扁平苔藓、粟丘疹样梅毒疹、毛发癣菌、脂溢性皮炎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泛发性小棘苔藓样疹等相鉴别。
本病呈慢性经过,可自然痊愈,多数患者无需特殊治疗,必要时可使用口服或外用药物来进行治疗,以缩短病期,促进皮损恢复。
1、口服药物
内服维生素A、维生素E,可有一定的疗效。
2、外用药物
外用3%间苯二酚软膏、水杨酸软膏或凝胶、维A酸软膏、10%~20%尿素软膏,症状可好转或痊愈。
维生素A、维生素E、间苯二酚软膏、水杨酸软膏、维A酸软膏、尿素软膏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本病通常可自然消退,一般预后良好,采用药物治疗后也常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皮损得到改善。但部分患者可能会有疾病复发情况。
皮损可能会出现面部等皮肤暴露部位,虽能自然消退,但病程较慢,在患病过程中会损害外貌美观。
本病多在数月后自行痊愈,少数患者可能会持续1年以上。
本病通过合理、正规的治疗后,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能改善皮损,促进疾病康复。
部分患者有复发可能。
日常注意皮肤保护,避免皮肤刺激或受损,并观察疾病的恢复情况。
患者可能因皮损位于暴露部位影响美观,导致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法舒缓不良情绪,也可通过学习疾病相关知识,了解到本病具有自愈性,树立治疗信心,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外用药物可能会出现以下不良反应,必须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擅自改变剂量。症状较重时需要及时就医。
1、间苯二酚软膏
偶见皮肤刺激如烧灼感,或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长期使用时可出现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以及继发感染。
2、水杨酸软膏
可有刺激感或接触性皮炎。大面积使用吸收后可出现水杨酸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神志模糊、精神错乱、呼吸急促、持续耳鸣、剧烈或持续头痛、刺痛,此时需要及时就医。
3、维A酸软膏
外用本品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症状,如灼感、红斑及脱屑,可能使皮损更明显,但同时表明药物正在起作用,不是病情的加重。皮肤多半可适应及耐受,刺激现象可逐步消失。若刺激现象持续或加重,可在医师指导下间歇用药,或暂停用药。
4、尿素软膏
偶见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
1、日常需要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2、洗澡时避免水温过高,不要使用刺激性沐浴用品。
3、勤剪指甲,尽量减少瘙抓,以免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4、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5、坚持每天进行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患者宜注意日常生活饮食管理,合理膳食,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证机体营养物质摄入充足。适当多食用以下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1、多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梨、苹果、枇杷、樱桃、胡萝卜、大白菜、荠菜、番茄、茄子、绿豆、大米、胡桃仁、羊肝、猪肝等。
2、带鱼、鲫鱼、白鲢、鳝鱼、鱿鱼、蛤蜊、牛奶等食物中除了可以补充维生素A,还可以补充优质蛋白。
3、适当增加饮水,可促进机体代谢,有助于机体恢复。
1、少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戒烟禁酒,避免影响机体恢复。
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1、常食胡萝卜、大白菜、羊肝、猪肝等含维生素A的食物,不偏食。
2、规律作息,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3、因本病在家族中有显性遗传的病例,夫妻中若有一方患有小棘苔藓,备孕前建议进行遗传咨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