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肠痈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肠痈 疾病概述: 肠痈,中医病名。是指发生于肠道的痈肿,属内痈范畴。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养生
总由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积热腐肉而成。
1、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嗜食生冷、油腻,损伤脾胃,导致肠道功能失调,糟粕积滞,湿热内生,积结肠道而成痈。
2、饱食后急剧奔走或跌仆损伤致气血瘀滞,肠道运化失司,败血浊气壅遏而成痈。
3、情志所伤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忧思伤脾,气机不畅,肠内痞塞,食积痰凝,瘀结化热而成痈。
4、寒温不适外邪侵入肠中,经络受阻,郁久化热成痈。
上述因素均可损伤肠胃,导致肠道传化失司,糟粕停滞,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热胜肉腐而成痈肿。
1、血常规检查
初期,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在酿脓期和溃脓期,白细胞计数常升至18xl09/L以上。
2、尿常规检查
盲肠后位阑尾炎可刺激右侧输尿管,尿中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3、此外,诊断性腹腔穿刺检查和超声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钡灌肠摄片检查对慢性阑尾炎诊断有一定帮助。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助于确定致病菌种类,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
1、临床表现
(1)初期
腹痛多起于脐周或上腹部,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约70%—80%的病人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的特点,但也有一部分病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右下腹压痛是本病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两侧足三里、上巨虚穴附近(阑尾穴)可有压痛点。一般可伴有轻度发热,恶心纳差,舌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等。
(2)酿脓期
若病情发展,渐致化脓,则腹痛加剧,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局限性腹皮挛急;或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壮热不退,恶心呕吐,纳呆,口渴。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3)溃脓期
腹痛扩展至全腹,腹皮挛急,全腹压痛、反跳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似痢不爽;壮热自汗,口干唇燥。舌质红或绛,苔黄糙,脉洪数或细数等。
2、变证
(1)慢性肠痈
本病初期腹痛较轻,身无寒热或微热,病情发展缓慢,苔白腻,脉迟紧;或有反复发作病史者,多数为阑尾腔内粪石阻塞所致。
(2)腹部包块
在发病4-5天后,身热不退,腹痛不减,右下腹出现压痛性包块(阑尾周围脓肿),或在腹部其他部位出现压痛性包块(肠间隙、膈下或盆腔脓肿),多为湿热瘀结、热毒结聚而成。
(3)湿热黄疽
本病发病过程中可出现寒战高热、肝肿大和压痛、黄疸,延误治疗可发展为肝痈。
(4)内、外瘘形成
腹腔脓肿形成后若治疗不当,少数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溃,亦可向膀胱、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瘘或外瘘,脓液从瘘管排出。
1、临床表现
(1)初期
腹痛多起于脐周或上腹部,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约70%—80%的病人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的特点,但也有一部分病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右下腹压痛是本病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两侧足三里、上巨虚穴附近(阑尾穴)可有压痛点。一般可伴有轻度发热,恶心纳差,舌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等。
(2)酿脓期
若病情发展,渐致化脓,则腹痛加剧,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局限性腹皮挛急;或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壮热不退,恶心呕吐,纳呆,口渴。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3)溃脓期
腹痛扩展至全腹,腹皮挛急,全腹压痛、反跳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似痢不爽;壮热自汗,口干唇燥。舌质红或绛,苔黄糙,脉洪数或细数等。
2、变证
(1)慢性肠痈
本病初期腹痛较轻,身无寒热或微热,病情发展缓慢,苔白腻,脉迟紧;或有反复发作病史者,多数为阑尾腔内粪石阻塞所致。
(2)腹部包块
在发病4-5天后,身热不退,腹痛不减,右下腹出现压痛性包块(阑尾周围脓肿),或在腹部其他部位出现压痛性包块(肠间隙、膈下或盆腔脓肿),多为湿热瘀结、热毒结聚而成。
(3)湿热黄疽
本病发病过程中可出现寒战高热、肝肿大和压痛、黄疸,延误治疗可发展为肝痈。
(4)内、外瘘形成
腹腔脓肿形成后若治疗不当,少数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溃,亦可向膀胱、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瘘或外瘘,脓液从瘘管排出。
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穿孔后溢液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部,似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腹痛。病人多有溃疡病史,突发上腹剧痛,迅速蔓延至全腹,除右下腹压痛外,上腹仍具疼痛和压痛,腹肌板状强直,肠鸣音消失,可出现休克。多有肝浊音界消失,站立位X线透视或摄片可有腹腔游离气体。如诊断有困难,可行腹腔CT或诊断性腹腔穿刺。
2、右侧输尿管结石
腹痛多在右下腹,为突发性绞痛,并向外生殖器部位放射,腹痛剧烈,但体征不明显。肾区叩痛,尿液检查有较多红细胞。B型超声检查表现为特殊结石声影和肾积水等。X线摄片约90%在输尿管走行部位可显示结石影。
3、妇产科疾病
(1)异位妊娠
常有急性失血症状和下腹疼痛症状,有停经史及阴道不规则出血史,妇科检查阴道内有血液,阴道后穹隆穿刺有血等。
(2)卵巢滤泡或黄体囊肿破裂
临床表现与宫外孕相似,多在月经中、后期发病。
(3)卵巢囊肿扭转
腹痛突然而剧烈,盆腔检查可发现右侧囊性肿物。
(4)急性输卵管炎
腹部检查时压痛部位较阑尾炎为低,且左右两侧均有压痛,白带增多或有脓性分泌物,分泌物涂片检查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
此外,有时还须与急性胃肠炎、右侧肺炎和胸膜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六腑以通为用,通腑泄热是治疗肠痈的主要法则。初期(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酿脓期轻证(轻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右下腹出现包块者(阑尾周围脓肿),采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能免除手术和并发症带来的痛苦。特殊类型(老人、小儿、妊娠)阑尾炎、炎症反复发作和病情严重者,及时采取手术效果较好。
1、避免饮食不节和食后剧烈运动,养成规律性排便习惯。驱除肠道内寄生虫,预防肠道感染。
2、初期、酿脓期肠痈(急性单纯性、轻度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可根据食欲情况给清淡软食或半流食,并发腹膜炎者应根据病情给予流质饮食或禁食。
3、除初期肠痈(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外,一般应卧床休息,对并发腹膜炎及阑尾周围脓肿的病人,应采取有效的半卧位,防止过早下床活动,以免病情反复。
4、本病复发率很高,为了防止复发,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后,继续坚持服用中药7-14天,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