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舞蹈病 疾病英文名称: chorea minor 疾病别名: Sydenham舞蹈病、风湿性舞蹈病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小舞蹈病 疾病英文名称: chorea minor 疾病别名: Sydenham舞蹈病、...
养生
小舞蹈病(chorea minor)又称Sydenham舞蹈病、风湿性舞蹈病,是风湿热在神经系统的常见表现。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其临床特征为舞蹈样动作、肌张力降低、肌力减退和(或)精神症状。
无传染性。
在风湿热病人中,发病率约为10%~30%。多见于5~15 岁,男女之比约为1 : 3 。
大约20%的病例死于心脏并发症。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女性居多 。
无季节差异。
小舞蹈病主要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从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少部分患者也可能与内分泌的改变有关。
1、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患者在感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后,机体为对抗链球菌感染后的免疫应答反应,会产生一系列抗体,此类抗体可与尾状核、丘脑底核及其他部位神经元上的抗原结合,引起免疫炎性反应而致病。
2、其他
部分患者在怀孕或口服避孕药时复发,提示本病的发生与内分泌的改变也有一定的关系。
早期症状常不明显,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情绪激动、注意力分散等精神障碍表现。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出现舞蹈症的表现,如挤眉、弄眼、动作笨拙、步态不稳、手中物品时常坠落等。
1、舞蹈症
舞蹈症常在发病2~4周内加重,3~6月内自发缓解。症状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一侧较重,主要累及面部和肢体远端。在精神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其中,面部受累最明显,可表现为挤眉、弄眼、撅嘴、吐舌、扮鬼脸等。肢体表现为一种快速的、无目的、不规则的不自主运动,常起于一肢,逐渐累及一侧或对侧,上肢比下肢明显,表现为上肢各关节交替伸屈、内收、持物跌落,下肢步态颠簸、行走不稳、易跌倒等。此外,患者还可出现爆发性言语、吞咽障碍等表现。
2、精神障碍
表现为情绪不稳和行为异常,大多早于舞蹈病症状,程度不一。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不稳、激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偏执-强迫行为等。
小舞蹈病的常见并发症有心包炎、心脏瓣膜病。
约1/3患儿可伴其他急性风湿热表现,如低热、咽痛、扁桃体炎、关节疼痛、风湿结节、心瓣膜炎等。
出现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如挤眉、弄眼、步态不稳等),尤其是有风湿热或链球菌感染史者,应立即就医。
1、神经内科
本病属于神经内科的诊疗范围,大部分患者的首诊科室均为神经内科。
2、风湿免疫科
既往有风湿热病史者,出现舞蹈样动作,可去风湿免疫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最好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2、这些症状持续了多长时间了?
3、有糖尿病、中风或风湿热病史吗?
4、近期有没有做过什么检查或治疗?
5、最近有没有服用某些药物?
6、具体药名是什么?用法和用药剂量是什么?
7、对青霉素过敏吗?
1、我为什么会得小舞蹈病?
2、这个病有什么危害?会影响我的生活吗?
3、可以治好吗?怎么治?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治疗费用大概是多少?医保可以报销吗?
6、治疗周期大概多久?
7、这个病会遗传吗?
8、回家后该注意些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医生首先应做详细的体格检查,以初步判断肌力和肌张力的情况;然后再结合病史与阳性体征,根据临诊需要,进行血清学检查、喉拭培养、头部CT、MRI及脑电图等检查。
小舞蹈病患者可有明显的肌张力减低和肌无力,检查时,医生嘱患者紧握医生的第二、三手指,可感到患者手的紧握程度不恒定,时紧时松。嘱患者举臂过头,可出现手掌旋前的表现。
1、血清学检查
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效价升高,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增加;由于本病多发生在链球菌感染后2~3个月,甚至6~8个月,故不少患儿发生舞蹈样动作时链球菌检查常为阴性。
2、喉拭培养
喉拭培养可见A族溶血型链球菌。
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显示为轻度弥漫性慢活动,无特异性。
1、头颅CT
多数患儿的头颅CT显示尾状核区低密度灶及水肿。
2、头部MRI
MRI显示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增大,T2加权像信号增强,随症状好转而消退。
儿童或青少年,有风湿热或链球菌感染史,并出现典型的舞蹈症表现,伴肌张力低下、肌无力和(或)精神症状应考虑本病,合并其他风湿热表现及自限性病程可进一步支持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习惯性痉挛、先天性舞蹈病、抽动秽语综合征、Huntington舞蹈病、扭转痉挛等疾病。
1、习惯性痉挛
也称习惯性动作,多见于儿童,无风湿病典型症状。特点是动作刻板式重复,局限于同一个肌肉或肌群,无肌力、肌张力异常及共济失调等。
2、先天性舞蹈病
舞蹈样动作可作为脑瘫的一种表现形式,多在2岁前发病,较小舞蹈病早,常伴智能障碍、震颤和痉挛性瘫痪等。
3、抽动秽语综合征
见于儿童,表现为快速、刻板的反复不规则多发性肌肉抽动,常累及头面部、颈肌群和咽喉肌,还有发怪声或吐脏话。
4、Huntington舞蹈病
多见于中年以上,除舞蹈动作,常有遗传史和痴呆,少数儿童期发病者多伴肌强直。
5、扭转痉挛
常见于儿童期,有时扭转痉挛动作较快速可误认为舞蹈样运动。儿童期扭转痉挛常持续存在,无自限性,肢体扭动时肌张力增高,停止时正常。
小舞蹈病的治疗重点在于应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控制潜在感染、预防疾病复发;病程迁延难愈者,还可使用氯丙嗪、利血平、地西泮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缓解不适症状。
小舞蹈病通常呈良性自限性病程,无需特殊治疗。对于部分机体功能障碍且病程迁延的病人,可选用以下药物进行长期对症治疗。
1、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硫必利等。前两种药物易诱发锥体外系副作用,需注意观察,一旦发生,需减少剂量。
2、多巴胺耗竭剂
如利血平、丁苯那嗪等。
3、苯二氮䓬类药物
加用地西泮、氯硝西泮、硝西泮等药物可更有效地控制舞蹈症。
4、其他
还可选用丙戊酸钠等药物来增加γ-氨基丁酸的含量,从而缓解症状。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或其他刺激,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
1、抗生素
确诊本病后,无论病症轻重,均应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链球菌治疗,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小舞蹈病复发及避免心肌炎、心瓣膜病的发生。首选药物为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
2、激素
风湿热症状明显时,可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常用如泼尼松。
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硫必利、利血平、丁苯那嗪、地西泮、氯硝西泮、硝西泮、丙戊酸钠、青霉素、红霉素、泼尼松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免疫疗法:患者患病期间体内有抗神经元抗体,故理论上免疫治疗可能有效。常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也可采用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等方法进行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及减轻症状。
治疗周期约30天左右,具体的周期与患者的病情轻症程度、个体化治疗方案等因素有关。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即使不经治疗,3~6个月后也可自行缓解,适当治疗可缩短病程。约50%的病例经3~10周的时间可恢复,但亦有持续数月或1年以上者。约1/4的患者可在间隔不定的时间后再次复发,间歇期可经数周、数月或数年不等。个别病例舞蹈症状持续终生。伴发风湿性心脏病者预后较差;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者,可出现风湿热或心脏瓣膜的损害,部分患者还可遗有性格改变或神经症。
小舞蹈病可导致患者出现抑郁、注意力不集中、持物不稳、写字歪斜、行走不稳、易跌倒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若治疗不及,还可出现心脏瓣膜损害、性格改变等。此外,本病还可增加孕妇流产的风险。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3~6个月后可自行缓解,适当的治疗可缩短病程。
经过积极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痊愈后不留后遗症。但也有部分患者,因病情较重或救治不及时,很难彻底治愈,可能会留下不可逆的损伤。
约20%的患儿会复发,通常在2年内。少数在初次发病十年后再次出现轻微的舞蹈症。
小舞蹈病患者由于行动受限,加之发病年龄较小,家属要加强护理,尤其是生活管理和饮食护理,避免患者发生跌倒、呛咳等意外。
1、心理特点
小舞蹈病患者由于行动受限、表情异常等,容易产生烦躁、恐惧等情绪,加之大部分患者年龄较小,经常哭吵不安,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
2、护理要点
(1)家属要关心安慰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特点,耐心的给其讲解治疗的必要性,不能打骂或恐吓患儿。
(2)室内布置尽量温馨舒适,摆放患者喜欢的物品,如鲜花、盆景等,并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爱好,如看电视、听音乐等,以调节和改善患者的情绪,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力,以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用药期间要遵医嘱定期复查,不能擅自停药或随意加减剂量。年龄较小的患者,家长应做到“送药到口”。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并减少活动,避免光、声等各种不良刺激,同时做好防护措施,如加床档、软垫进行保护,以免因不自主动作受伤或坠床。待舞蹈样不自主动作基本消失、血沉减慢、心脏无并发症时,方可下床活动。活动量开始小,以后逐渐增加。
2、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及空气流通。
3、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熬夜或情绪波动等。
4、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物,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注意经期卫生,保持会阴清洁。
5、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凉,并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防止感冒的发生。
6、在室外睛暖时,鼓励患者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以增强增强抵抗力,预防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但是运动不可过量,而且最好有家属陪同。
7、平时还应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并鼓励其咳嗽,以防止吸入性肺炎。
8、长期卧床患者要注意预防压疮。选用富有弹性的床垫(有条件者还可选用气垫床),并定时给患者翻身、清洁,按摩经常受压处的皮肤,同时注意保持床铺和衣物的干爽、整洁。
9、患者由于肌肉无力,有可能造成行动不便,或者易发生跌倒,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护。居室的布置应尽量宽敞、简洁,地面可加铺地毯或防滑垫,桌角或家具的棱角处可用海绵进行包裹,避免摆放鱼缸、瓷器等易碎的物品。患者外出时,最好有家属陪同。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监测心率、心律及心脏杂音的变化,如有异常改变,应及时就医处理,以免病变累及心脏。
合理正确的饮食对病情恢复有重要意义,小舞蹈病患者容易发生吞咽困难或饮水呛咳,故应给予患者易咀嚼的食物,避免食用坚硬或刺激性食物,同时进食速度宜缓慢。长期卧床者,要注意营养的补充,并注意预防便秘。
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并易消化的食物。
2、对于吞咽困难者,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必要时可给予鼻饲。
3、慢性舞蹈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进食困难状态,易发生营养不良,故应注意其摄入的营养素(如总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维持机体的代谢平衡,必要时可经静脉输注脂肪乳剂和复合氨基酸等。
4、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用蔬菜、水果,饮食中适当增加纤维素等,以预防便秘的发生。
5、进食或饮水时,速度易缓慢,避免发生呛咳。
1、禁烟限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的食物。
2、避免食用坚硬、不好咀嚼的食物,如脆骨、坚果等,以免阻塞气道。
主要是预防治疗风湿热,预防并发风湿性心肌炎、二尖瓣回流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风湿性心脏病变。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