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四氯化碳中毒 疾病英文名称: carbontetrachloride poisoning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四氯化碳中毒 疾病英文名称: carbontetrachloride poisoning...
养生
四氯化碳中毒(carbontetrachloride poisoning)是指患者短期内接触较高浓度的四氯化碳所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和(或)肝、肾功能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本病主要由呼吸道吸入高浓度蒸汽引起,皮肤接触、口服也可致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或眼、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也可出现意识不清、抽搐、昏迷等急性中毒表现。大多数患者经过急救和药物治疗,预后良好,而严重中毒者,可因心室颤动或呼吸中枢衰竭而猝死。
基于接触毒物的时间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1、急性中毒
吸入高浓度四氯化碳蒸气后,可迅速出现昏迷、抽搐,患者可迅速清醒,或在几小时后恢复,严重者可突然死亡,死因多为心室颤动和呼吸中枢衰竭。
2、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中等浓度四氯化碳,可有头昏、眩晕、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也可有肝、肾功能损害,严重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
无传染性。
发病率暂无权威文献报道。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塑料制造业、机械工业等行业从业者发生率高于正常人。
四氯化碳中毒主要由呼吸道吸入高浓度四氯化碳蒸汽引起,皮肤接触、口服也可致中毒,职业活动及生活活动中均有可能发生。
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塑料制造业、机械工业等。
四氯化碳中毒多为急性,慢性中毒的报道较为少见。急性中毒时,可出现眼、鼻、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胃肠道刺激症状。长期接触中等浓度四氯化碳,常表现为进行性神经衰弱综合征。
1、急性中毒
患者在吸入高浓度四氯化碳蒸气后,可出现眼、鼻、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以及头晕、头痛、神志模糊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以及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刺激症状;亦可出现体表发黄、右季肋部疼痛等症状。
2、慢性中毒
患者长期接触中等浓度四氯化碳,可有头昏、眩晕、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
1、重度中毒性肝病
出现食欲不振、右季肋部疼痛,肝大伴压痛,黄疸和肝功能异常表现。
2、重度中毒性肾病
严重者可出现腹水、昏迷、少尿、无尿、水肿、氮质血症,呈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皮肤损害:皮肤可因脱脂而干燥、脱屑、皲裂,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1、吸入中毒者,立即转移至空气清新流通处,并注意保暖。
2、皮肤沾染者,迅速除去污染衣物。
3、口服中毒者,立即口服植物油如菜油,随后催吐,并尽快转入医院。
患者突然出现昏迷、抽搐时,须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患者出现头晕、眩晕、疲乏无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时,须及时就医咨询。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应去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出现头昏、眩晕、疲乏无力症状者,可去神经内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记录自己的职业史、毒物接触史以及携带之前体检记录。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
2、症状发生时您在做什么?
3、您自行采取过什么措施吗?
4、您从事什么工作?
5、您身边的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6、您有什么基础疾病吗?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四氯化碳中毒吗?
2、我中毒跟我的工作有关系吗?跟我接触的东西有关系吗?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进一步发展吗?
4、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5、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6、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我后续还能继续从事这个工作吗?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患者接触四氯化碳后,出现眼、鼻、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头晕、头痛、意识不清时,应及时就医。医生询问完病史后,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建议做肝功能检查、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血及呼出气中四氯化碳浓度测定、CT检查、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1、医生可见患者步态蹒跚。
2、医生会通过听诊患者胸部,发现部分患者可闻及两肺哮鸣音。
3、医生会通过触诊患者腹部,可能发现患者肝大且伴有压痛。
1、肝功能检查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明显升高,可作为四氯化碳中毒肝功能损害的主要诊断指标。血清总胆汁酸、血清前蛋白等测定也为敏感指标。肝功能受损严重时,血清胆红素增高、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而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
2、尿常规
早期肾损害可出现尿常规异常,尿渗透压及尿比重降低。
3、肾功能检查
血尿素、肌酐增高和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可提示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
4、血及呼出气中四氯化碳浓度测定
血及呼出气中四氯化碳浓度的测定可作为诊断的参考。
心电图检查:可有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如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心室颤动。
为了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头部及肝脏的实质性病变,医生可能建议做头部及腹部的CT检查,判断患者有无神经系统病变和肝脏病变。
医生可根据患者短时间内有明显的四氯化碳过量接触史,出现明显中枢神经系统、肝和肾受累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如肝功能检查、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心电图、血及呼出气中四氯化碳浓度的测定等,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疾病,方可诊断。
1、急性中毒出现昏迷时,可通过仔细询问病史、脑脊液检查、血清学标志物、脑CT、血压及血糖的测量等辅助检查,与流脑和乙脑等感染疾患、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脑病、糖尿病昏迷等疾病相鉴别。
2、出现肝、肾损害时,可通过患者的感染史、服药史、职业接触史、CT检查等,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其他中毒性肝病和肾病等相鉴别。
3、在使用含有四氯化碳灭火剂灭火救灾时,接触者出现以呼吸系统为主的中毒症状时,可通过X线片、肺功能检查等,与光气中毒相鉴别。
急性中毒应立即脱离现场,按一般急救常规处理,并早期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目前无特效解毒药,早期以积极防治神经系统、肝和肾损害为主。
1、早期给氧,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及低脂饮食,病人忌食酒、脂肪以及含脂牛奶。
2、患者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注意尿常规、尿量、血肌酐及肝功能情况,应及早发现肝、肾损害征象,及时对症处理。
1、解毒剂
解毒剂应在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前使用。可用三巯基丁二酸钠加入生理盐水静脉缓推,或肌肉注射二巯基丙醇。
2、糖皮质激素
肺水肿、心肌损害者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静滴,或地塞米松静滴。
3、其他
维生素C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滴,或葡萄糖醛酸内酯肌注,以保护肝脏。
碳酸氢钠溶液、硼酸、液体石蜡、高锰酸钾、活性炭悬液、硫酸镁、三巯基丁二酸钠、二巯基丙醇、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维生素C、葡萄糖醛酸内酯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2~4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1、吸入中毒者,立即转移至空气清新流通处,吸氧,保暖。
2、皮肤沾染者,除去污染衣物。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沾染部位,眼部以3%硼酸溶液冲洗。
3、口服者,立即口服液体石蜡或植物油如菜油,随后催吐,并用清水或1∶500高锰酸钾或2%碳酸氢钠或活性炭悬液洗胃,口服硫酸镁导泻。
大多数中毒者经过治疗,预后良好,不会留下后遗症。
严重中毒者,常因心室颤动或呼吸中枢衰竭而猝死。
一般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轻症可通过院内治疗实现临床治愈,但重症很难治愈。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严重患者后期可发展为肝硬化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好转后可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肝肾功能损害。
四氯化碳中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注意职业规范和饮食规范。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及低脂饮食,病人忌食酒、脂肪以及含脂牛奶。
确诊四氯化碳中毒后,患者及家属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及不安的情绪,面对难以预料的症状感到痛苦和害怕。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患者平时可参加文艺活动,如唱歌、书法、绘画、下棋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是激素类药物,患者在停药后出现头晕、昏厥倾向、腹痛或背痛、低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肌肉或关节疼痛、头疼、乏力、软弱,可存在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综合征。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及停药,不可自行使用。
1、注意职业规范
提高对四氯化碳的认识,避免四氯化碳与火焰接触,加强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
2、科学作息
患者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不宜过多运动。
患者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及低脂饮食,忌食酒、脂肪以及含脂牛奶。
1、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饮食,保护肝脏。
2、注意营养丰富均衡,比例合适,搭配适当,增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1、忌食酒、脂肪以及含脂牛奶,减少对肝脏的损害。
2、避免暴饮暴食,这样会增加胃肠道负担,不利于疾病康复。
本病可通过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生产设备应严格密闭并加强作业场所通风,降低空气中四氯化碳浓度。
2、禁用四氯化碳洗手和洗涤工作服。
3、加强个人卫生,加强个人防护。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