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闭锁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locked-in syndrome,LIS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闭锁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locked-in syndrome,LIS 疾病概述: 闭...
养生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LIS),又称去传出状态,是由于脑桥基底部病变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无自发性言语,只能通过睁、闭眼睑和眼球运动来表达思维,四肢完全性瘫痪,对言语理解无障碍,皮肤感觉存在。闭锁综合征是一种急危重综合征,病程较长,难以治愈。
无传染性。
该病征临床少见,是一种急危重综合征,急性期死亡率高达76%,常易被误诊。
好发于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人群。
基底动脉脑桥段闭塞或出血是本病最常见的病因,此外,外伤、肿瘤、炎症、脱髓鞘疾病、脑桥中央溶解症等非血管性病变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1、血管病变
如基底动脉闭塞或出血等,约占60%以上,主要为脑干血管病变,多为基底动脉脑桥分支双侧闭塞,引起脑桥基地部双侧梗死。
2、非血管性病变
如外伤、脑桥中央溶解症、脱髓鞘疾病、肿瘤、脑干脑炎、脑干脓肿、中毒或过量服药等。
闭锁综合征患者表现为面颌、咽喉及舌肌麻痹,不能说话和吞咽,面无表情,不能转头、耸肩,四肢瘫痪,但意识清楚,能通过睁眼、闭眼和眼球上下运动示意和交流。偶可见一过性眩晕、恶心、呕吐等先兆表现。
1、假性昏迷
患者意识清醒,不说不动,能听懂别人的讲话,但只能用眼球做示意性回答。
2、四肢瘫痪呈失运动状态
患者不能讲话,双侧面瘫,舌、咽及构音、吞咽运动均障碍,不能转颈耸肩,四肢瘫痪。
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肺部感染,此外,还可见消化道出血、泌尿道感染、压疮、静脉血栓、中枢性高热、窒息等。
有时可先有短暂的供血不足表现,如一过性眩晕、恶心、呕吐、失明、复视、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继而发生闭锁综合征。
1、突发昏迷等紧急情况应立即急诊科就医。
2、本病属于神经内科的诊疗范围,大部分患者的首诊科室为神经内科。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最好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2、这些症状持续了多长时间了?
3、第一次发病是什么时候?
4、患者是否有头部外伤、脑出血或脑肿瘤病史?
5、近期有没有做过什么检查或治疗?
6、最近有没有服用某些药物?
7、具体药名是什么?用法和用药剂量是什么?
1、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2、这个病可以治好吗?怎么治?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治疗费用大概是多少?医保可以报销吗?
5、治疗周期大概多久?
6、治好以后会有后遗症吗?
7、治好以后会复发吗?
8、回家后该注意些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医生通常先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反射的基本情况;根据阳性体征,可能建议患者做头部CT、MRI或脑电图等检查。
1、检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意识状况是否正常等。
2、通过视诊,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垂直凝视和随意眨眼。
3、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双侧病理反射阳性。
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正常或有轻度慢波有助于和真性意识障碍区别。
1、头部CT检查
有助于确定大脑病变的范围,对闭锁综合征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头颅MRI检查
能显示病灶的大小范围,从而评估脑干病变。
闭锁综合征患者往往具有脑血管意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癫痫发作病史。且会出现四肢瘫痪,面无表情,不能转头、说话和吞咽,仅能通过眼球运动来交流等特征性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头部CT、MRI、脑电图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另外,在诊断本病时,还需要排除一些和闭锁综合征症状相似的疾病,如昏迷、持续性精物状态等。
1、昏迷
闭锁综合征患者虽然意识清楚,但因身体不能动,不能言语,常被误认为昏迷。昏迷患者无睡眠觉醒周期,也不能在刺激下睁眼。脑电图等辅助检查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2、持续性植物状态
持续性植物状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患者意识不清,但可睁眼有睡眠觉醒周期,对外界刺激无反应,也称去皮质综合征或植物状态。可通过头颅CT、MRI和脑电图等进行鉴别。
3、运动性失语
闭锁综合征患者有听觉,但不能讲话,易与运动性失语混淆。运动性失语是因为左半球的语言中枢受到侵犯,常合并有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右偏瘫;而闭锁综合征为四肢瘫,患者不能讲话是因为延髓麻痹所致,病变的部位在桥脑基底部,可借助头颅CT和MRI证实。
闭锁综合征应尽早治疗,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功能康复训练等。若3~6小时内诊断明确,且符合溶栓条件,应争取进行溶栓治疗。此外,还可应用激素及抗生素类药物防止肺部感染;脱水剂控制脑水肿;脑细胞活化剂改善脑干功能。气道阻塞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
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及维生素和水的摄入以支持机体的消耗和生理需求。若无消化道出血应尽早鼻饲加强营养治疗。
1、溶栓治疗
发病6小时内无溶栓禁忌证可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基底动脉系统梗塞病死率高,溶栓时间窗可放宽至12小时。
2、激素及抗生素类药物
闭锁综合征患者四肢瘫痪,无吞咽动作、咳嗽及咳痰反射,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可给予激素和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如地塞米松、青霉素等。
3、脱水剂
因本病的病理改变为双侧脑桥基底部软化,严重可出现水肿压迫延髓致延髓麻痹而死亡,故可适当给予脱水剂控制脑水肿,常用药物如甘露醇、速尿。
4、脑细胞活化剂
及时给予脑细胞活化剂可改善脑干功能,代表药物如脑复康片、脑活素、维生素B6等。
尿激酶、地塞米松、青霉素、甘露醇、速尿、脑复康片、脑活素、维生素B6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1、气管切开
出现痰多、气道阻塞症状应尽早行气管切开。
2、功能康复训练
由于本病有球麻痹和四肢肌瘫痪,故应尽可能地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可以用低频脉冲电流脊髓通电法,也可根据肌力选择肌力练习的基本方法(重点针对肌力3级以上的肌肉进行练习),并进行语言康复,吞咽障碍的康复和面肌、四肢肌的康复。
3、高压氧治疗
可有效改善患者低氧状态。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如果水平凝视未受损,运动恢复的预后较好。绝大部分患者在伤后5年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运动恢复呈远端至近端模式。
闭锁综合征患者四肢瘫痪、无法言语,只能通过睁眼闭眼或眼球的上下运动来表达思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出现窒息、肺部感染、压疮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肺部并发症和脑干损伤进展。
不会自愈,需要及时治疗。
经过早期、积极治疗,可以使继发性并发症,如肌肉痉挛和功能异常的危险性降至最低,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闭锁综合征的患者及其家属应树立长期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同时注意生活护理和病情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有助于降低病情的恶化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1、由于突然失语四肢瘫痪,患者不知道病情的严重程度,但能够理解他人的讲话,所以勿在患者面前讨论其病情,避免其产生恐惧和抑郁的负面心理。
2、家属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主要通过病人的表情手势、体态等方式来判断。平时简单的对话就用手势、表情方式交谈;复杂的信息交流,可通过文字卡片进行交流。
3、注意保护病人的自尊心,和病人交谈时态度要和蔼,有耐心,创造和谐的气氛,以免病人紧张、急躁和自卑,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增强患者的生存及康复欲望,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保持室内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每日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不应少于30分钟。
2、勤换衣物,每日用温水擦洗病人身体,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3、长期卧床患者,家属要做好护理,可使用柔软床垫或气垫床,并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及按摩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
4、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或情绪波动等。
5、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凉。
6、患者进行大小便前提供方便的条件和隐蔽的环境。若留置导尿管者,需定期更换消毒尿管和集尿袋,并用温开水清洗会阴部,后行碘伏消毒,家属还应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量等,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复查,以避免泌尿系感染。
7、定时变换体位,每2h翻身拍背1次,预防肺部感染。翻身时不可拖、拉、推,以免损伤皮肤,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8、平时多给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并保持肢体功能位。
9、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肢体主动及被动运动,此项措施能保持良好的肢体功能体位,防止肢体变形和功能障碍。
1、对重症患者要进行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监测,尤其应注意患者的血压及呼吸。
2、观察患者有无肢体挛缩情况。
3、观察呼吸道痰的色、量、性质。
4、注意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
合理正确的饮食对病情恢复有重要意义,闭锁综合征患者应尽早给予鼻饲饮食,同时注意保证营养摄入的全面均衡。
患者宜选择营养丰富、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
禁烟限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的食物。
1、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定期体检,积极治疗脑部原发性疾病。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