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肠粘连 疾病英文名称: ankylenteron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肠粘连 疾病英文名称: ankylenteron 疾病概述: 肠粘连(ankylente...
养生
肠粘连(ankylenteron)主要指肠管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肠管与腹腔内脏器之间发生的异常黏附。其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者较少见,可因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后天性者多见,常由于腹腔内手术、创伤等引起。轻度的肠粘连多无症状,当肠黏连形成肠梗阻时,可引起腹痛、腹胀、排气排便停止等症状。
1、先天性肠粘连
此类型较少见,由于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造成。
2、继发性肠粘连
多数肠粘连为此类型,多在手术后发生,部分是由腹腔内感染、创伤、缺血、出血、异物刺激、肿瘤等引起。
无传染性。
有资料显示,肠粘连大多发生在腹腔手术后,其发生率一般为63%~97%。
继发性肠黏连多发生于有腹腔内手术史、腹腔炎症史的患者。
先天性肠粘连可因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后天性常由于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临床上以手术后所致的肠粘连为最多。腹部放疗和腹腔内化疗也可导致粘连性。
1、腹腔内手术
手术过程中肠管暴露时间过长、动作粗糙、创面大、止血不彻底、术后渗血、渗液、腹腔冲洗不净或腹腔内遗留异物等都可能造成肠粘连。
2、腹腔炎症
腹腔内炎症多见于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等疾病。炎症时可有多种物质或脓液渗出,从而可引发肠粘连的发生。
3、腹部创伤、出血以异物
如腹部发生外伤、存在异物,或由于一些原因导致腹腔内出血,可引起腹腔内组织的一系列变化,从而促进常粘连的发生。
4、放化疗
腹部的放疗和在腹腔内进行的化疗也可能会导致肠粘连。
多数患者病情较轻,未形成肠梗阻,多没有明显症状。而部分患者有肠梗阻发生,可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
1、腹痛
腹痛为阵发性剧烈绞痛,腹痛发作时患者常自觉肠道“窜气”,伴有肠鸣或腹部出现可移动的包块。有肠绞窄发生的患者,可表现为突发的腹部剧痛。
2、腹胀
腹胀多发生于腹痛之后,低位肠梗阻腹胀更为明显,闭袢式肠梗阻可出现局限性腹胀。
3、呕吐
高位肠梗阻呕吐发生较早,表现为频繁呕吐,初始为胃内容物,其后为胃液、十二指肠液和胆汁。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初始为胃内容物,后期为带臭味的肠内容物。
4、停止排便排气
梗阻发生早期,可以仍有排便排气,随着疾病进展,完全停止排便排气是完全性肠梗阻的表现。
1、感染和中毒
肠梗阻时,肠内容物淤积,细菌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细菌和毒素可引起腹膜炎和中毒。
2、休克
消化液的大量丢失使机体血液浓缩,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休克;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调加剧休克的发展;细菌和毒素的大量吸收,引起严重的感染和中毒,加重休克的发生。
1、剧烈腹痛;
2、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1、长期腹痛、腹部不适;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如出现上述紧急情况,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如症状较轻,则可前普外科、胃肠外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之前接受过腹部手术吗?腹部有受过外伤吗?
8、您最近有过腹膜炎等腹腔炎症吗?
9、您最近有接受腹部当放疗或化疗吗?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患者有阵发性腹痛、腹胀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电解质检查、腹部超声、立位腹平片检查、CT、磁共振等检查,必要时可进行腹腔镜探查,并做好治疗准备。
医生会通过视触叩听的方式检查患者的腹部。
1、视诊
可以观察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壁较薄的患者可以见到肠型和蠕动波。
2、触诊
有时在梗阻部位可有压痛,当梗阻近端积聚较多液体时可以听到振水音。
3、叩诊
腹部叩诊多呈鼓音。
4、听诊
可有肠鸣音亢进,听诊器放于腹壁可听到气过水声和高调的金属音。
1、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
血红蛋白值及红细胞压积因血液浓缩而升高。白细胞一般不升高。电解质因呕吐丢失可致紊乱。
2、电解质检查
判断患者是否有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失衡的情况。
腹腔镜探查可直观显示腹腔粘连情况,并可以进行相应的治疗,但有进一步加重病情的可能,应慎重使用。
1、腹部超声
B超因能够动态观察肠段情况,并能判断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选择。
2、立位腹平片检查
梗阻发生后的4~6小时,腹平片上即可见胀气的肠袢及多数气液平面。如立位腹平片表现为一位置固定的咖啡豆样积气影,应警惕有肠绞窄的存在。
3、CT和磁共振(MRI)
CT可以准确显示患者腹部的情况。当患者出现梗阻时,可看到气液平面和扩张的肠管。MRI可作为患者有CT禁忌症时的替代检查。
根据患者的腹部手术史、外伤史等病史,结合患者的表现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可对本病做出诊断。诊断时应注意与术后肠麻痹、假性肠梗阻等疾病进行鉴别。
1、术后肠麻痹
腹部胀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且肠鸣音消失,多在术后3~4日内出现。
2、假性肠梗阻
常有阑尾切除或胆囊手术病史,有反复发作的急性腹部绞痛伴有呕吐、腹胀,但无肠鸣音亢进或气过水声,且X线平片检查看不到小肠胀气表现,更无液平面出现。
当肠粘连出现肠梗阻时,应积极进行治疗,解除梗阻,纠正因肠梗阻所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胃肠减压等。
1、应及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2、腹胀可影响肺的功能,宜给予患者吸氧。
3、肠梗阻的患者应禁食。
1、抗感染
肠梗阻后,患者容易继发感染,应适当使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
2、解痉止痛
对于腹痛较为剧烈者,可给予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药物。
3、其他
为减轻胃肠道的膨胀可给予生长抑素以减少胃肠液的分泌量。
青霉素、庆大霉素、阿托品、山莨菪碱、生长抑素
1、粘连分离
对于粘连带和小片粘连可施行简单的切断和分离。
2、肠袢切除
如一组肠袢紧密粘连成团难以分离,可切除此段肠袢作一期吻合。
3、侧端吻合
在特殊情况下,如放射性肠炎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可将梗阻近、远端肠侧侧吻合作短路手术。
4、小肠排列固定
对于粘连较重、反复梗阻、曾多次行粘连松解术者,分离粘连后为防止再次粘连梗阻,可行小肠排列固定术。
胃肠减压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措施之一。
1、目的
目的是减少胃肠道积留的气体、液体,减轻肠腔膨胀,有利于肠壁血液循环的恢复,减少肠壁水肿,使某些部分梗阻的肠袢因肠壁肿胀而继发的梗阻得以缓解,也可使某些扭曲不重的肠袢得以复位,症状缓解。胃肠减压还可以减轻腹内压,改善因膈肌抬高而导致的呼吸与循环障碍。
2、方法
可采用鼻胃管减压,先将胃内容物抽空再行持续低负压吸引。
治疗周期一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粘连轻者对患者没有较大影响,预后较好;粘连较重时,可通过手术进行松解粘连,但可能还会复发。
肠粘连严重的患者,会导致感染、休克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通过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松解黏连,缓解症状。
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可复发。
患者术后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尽早下床活动;在家休养时应注意休息,完全恢复前应避免重体力劳动;恢复一段时间后,遵医嘱进行复查。
1、病情恢复期间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促进疾病恢复。
2、腹胀时,可通过热敷、按摩腹部等方式进行缓解。
3、适当进行体育运动,但在病情完全恢复前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戒烟。
5、根据天气增添衣物,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有新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到医院复查,并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
1、术后遵医嘱定期换药,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
2、按时拆线。
3、术后遵医嘱早期下床活动。
遵医嘱,根据胃肠恢复情况,逐渐从进流食或者半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饭后忌剧烈运动。
清淡饮食,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病情恢复期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通过一些措施可以减少本病发生的几率。
1、及时治疗腹部疾患。
2、进行腹部手术者,根据医嘱尽早下床锻炼。
3、适当补充营养,避免发生营养不良。
4、注意活动安全,避免腹部外伤。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