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嵌杯样病毒胃肠炎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嵌杯样病毒胃肠炎 疾病概述: 嵌杯样病毒胃肠炎是由感染嵌杯样病毒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常...
养生
嵌杯样病毒胃肠炎是由感染嵌杯样病毒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常暴发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无明显流行季节。常急性起病,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痛等症状。本病具有自限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预后良好。
本病具有传染性,常暴发流行。
嵌杯样病毒胃肠炎患者以及嵌杯样病毒感染者。
本病可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特别是贝壳类食物,经口使人受染(即粪-口传播),亦可能通过水源污染或呼吸道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12岁儿童以及老年人也较常见。
全年均可发生,无明显流行季节。
嵌杯样病毒胃肠炎是由嵌杯样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在疾病的急性期内,患者的粪便当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颗粒,可以污染食物、水源,被正常人摄入以后造成病毒的感染,还可以通过水源或者是呼吸道的途径造成感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引起疾病的爆发流行。
感染嵌杯样病毒以后,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通常潜伏期在1~3天左右,随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痛等。
1、儿童患者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约半数患儿可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少数可有发热及皮疹。患儿病情差别较大,6~ 24月龄小儿症状重,而较大儿童多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
2、成人患者起病急,多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以腹泻、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腹泻每日3~10次不等,为黄水样或米汤样便,无脓血,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及周身不适等。
1、肠套叠
肠套叠是2岁以下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偶见于成年人。常表现为一阵阵的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和腹部腊肠样包块。但有10%~15%的患儿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只有其中1~2个症状。
2、溶血尿毒综合征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是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的综合征。患者以2岁以下婴幼儿居多,也有成人患者,以散发为主,偶见在小家庭中数人在短期内相继发病的小流行现象。大多数典型患者的早期症状表现为胃肠炎,包括发热、呕吐、血样便、腹痛等,经过1~10日的间歇期后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黑便、少尿、无尿或血尿,还可出现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脾肿大、皮下瘀斑、神经系统损害等。
1、一天之内出现多次腹泻,大便为黄水样或米汤样便;
2、伴有恶心、呕吐等;
2、伴有腹痛、腹胀等;
4、出现其他不适。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年龄较小的患者可到儿科就诊。
2、成年患者可到消化内科或感染内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腹部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腹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1、您主要表现为哪里不舒服?出现多长时间了?
2、您腹泻的症状严重吗?每天大概多少次?
3、您的大便是什么性状的?是稀水样清亮粪便吗?
4、您在出现这些症状前吃过什么不洁的食物吗?
5、您周围的人有和您症状相似的患者吗?
6、您在出现这些症状前去过人多的地方吗?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会传染吗?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癌变吗?
4、我需要做胃镜检查吗?会有损伤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会建议患者行病原学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及培养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1、病原学检查
可用电镜或免疫电镜从患者粪便中查见病毒颗粒,或用ELISA或RIA法检查患者粪便中病毒特异性抗原和患者血中特异性抗体。急性期患者粪便滤液中的病毒抗原检查为阳性可帮助确诊;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显著上升者有助于确诊。
2、血常规
医生通过观察血细胞计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正常,少数偏高,分类淋巴细胞增加。
3、大便常规及培养
大便镜检大多无特殊发现,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一般根据患者有进食污染的食物、饮料等病史,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并结合病原学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做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与诺瓦克病毒性胃肠炎、腺病毒性肠炎等疾病相鉴别。
1、诺氏克病毒
诺瓦克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诺瓦克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炎。本病流行地区较广,全年均可发生,多在寒冷季节发病。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但在疫情爆发期间,空气也有可能传播。患者的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病原学检查可鉴别二者。
2、腺病毒性肠炎
由腺病毒感染所引起,经粪-口途径传播,少部分可由呼吸道传播,该病毒已被世界卫生组确认为引起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第2重要病原。感染高峰年龄为4岁以下,特别是2岁以下,免疫缺陷患者易发生感染。本病以腹泻、发热为主要表现,每日数次至数十次,稀水样便,可伴呕吐、咳嗽。病原学检查可鉴别二者。
本病呈自限性,病程约1周,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靠机体调节能够控制病情发展并逐渐恢复痊愈。一般无须特殊处理。病情重者可支持、对症治疗。
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是可以针对患者的症状采取对症治疗,例如对于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通过注射氯化钠,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或通过注射葡萄糖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氯化钠、葡萄糖
本病暂不需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治疗,病程约1周,患者即可恢复正常。
本病一般无需治疗,严重者需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具体治疗费用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嵌杯样病毒胃肠炎为自限性疾病,预后一般良好。但有可能并发肠套叠、溶血尿毒综合征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病可能并发肠套叠、溶血尿毒综合征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能够自愈。
本病一般无需治疗。
良好的生活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患者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并监测大便性状和腹部体征,出现腹泻、腹痛症状加重要及时就医。
1、心理措施
(1)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会因为呕吐等症状,出现精神萎靡,有时甚至可能有不配合治疗的情况。
(2)成年患者可能会因为反复的腹泻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2、护理措施
(1)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家长要关心鼓励孩子,若孩子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可以通过做游戏等方法调动起治疗积极性,帮助孩子配合医生治疗。
(2)成年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平时可参加文艺活动,如唱歌、书法、绘画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1、治疗期间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但是可以适当活动,如慢走、散步等。
2、营造舒适、安静、放松的生活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3、注意卫生,保持室内清洁,勤洗手,勤换洗衣物。
4、本病具有传染性,生病期间注意隔离,家属要及时对被污染的地面和衣物进行清洁、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5、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
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大便性状、次数,若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1、急性腹泻期可能需要暂时禁食,使肠道完全休息。必要时可静脉输液,以防失水过多导致身体脱水。
2、不需禁食者,发病初期宜进食清淡、流质食物,如蛋白水、果汁、米汤、薄面汤等,以咸为主,禁牛奶、蔗糖等易产气的食物。有些患者可能会对牛奶不适应,喝牛奶后常会加重腹泻。
3、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改为低脂流质饮食,或低脂、少渣、细软、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藕粉、烂面条、面片等。
4、腹泻基本停止后,可供给低脂、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如面条、粥、馒头、烂米饭、瘦肉泥等。仍应适当限制含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5、注意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补充,如鲜橙汁、番茄汁、菜汤等。
1、禁酒,忌肥肉、坚硬及含粗纤维多的蔬菜、生冷瓜果,以及含油脂多的点心等。
2、腹泻时不宜吃辣椒、芥末等对肠道有刺激的食物。
3、尽量不吃导致腹胀的食物,如豆类、过多的牛奶等,不然会使肠内胀气,加重腹泻。
4、避免暴饮暴食。
5、不可食用变质、过期食物。
6、不吃未煮熟的食物。
平时注意个人卫生,饭前注意洗手,不吃不洁的食物,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本病,具体措施如下:
1、日常生活中做好家庭及个人卫生,饮食要干净,避免病毒、细菌感染。
2、不喝生水,水果洗净后再吃,不吃没有煮熟的海鲜。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加机体抗病能力。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