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深覆(牙合) 疾病英文名称: deep overbite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深覆(牙合) 疾病英文名称: deep overbite 疾病概述: 深覆(deep o...
养生
深覆(deep overbite)(牙合)是指上下牙弓及颌骨垂直向发育异常所致的错颌畸形。上前牙切缘咬在下前牙牙冠切1/3以内,或下前牙切缘咬合于上前牙舌侧切1/3以内者为正常覆(牙合),超过1/3称为深覆(牙合),主要表现为牙弓与颌骨高度发育不调,前牙区牙及牙槽高度发育过度,后牙及后牙槽高度发育不足。主要通过矫治进行处理。
1、深覆(牙合)的分度
根据覆(牙合)程度的大小,将深覆(牙合)分为三度。
(1)Ⅰ度:上前牙切缘覆盖在下前牙冠唇面1/3以上至1/2处,或下前牙咬合在上前牙舌侧切1/3以上到1/2处。
(2)Ⅱ度:上前牙切缘覆盖在下前牙冠唇面1/2以上至2/3处,或下前牙咬合在上前牙舌侧切1/2以上到2/3处。
(3)Ⅲ度:上前牙切缘覆盖在下前牙冠唇面的2/3以上,或咬在下前牙唇侧龈组织处,或下前牙咬合在上前牙腭侧龈组织或硬腭黏膜上。
2、深覆(牙合)的分类
根据深覆(牙合)形成的机制不同,将深覆(牙合)分为牙型和骨型2类。
(1)牙型:主要为牙或牙槽垂直向发育异常。上、下颌前牙及前牙槽发育过长,后牙及后牙槽高度发育不足;上前牙长轴垂直或内倾,下前牙有先天性缺牙或下牙弓前段牙拥挤所致的下颌前段牙弓变短;磨牙关系可为中性、轻度远中或远中(牙合)关系,面下1/3变低,头影测量片显示主要为牙长轴及牙槽的问题。颌骨的形态、大小基本正常,面部畸形不明显。
(2)骨型:不仅有上下前牙内倾、前牙及前牙槽发育过度、后牙及后牙槽高度发育不足的问题,同时伴有颌骨与面部的畸形。下颌平面角小于正常,下颌支过长,下前面高短,下颌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生长型。切牙内倾的深覆(牙合)患者常伴有上、下颌牙拥挤。
不会传染。
深覆(牙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人群发病率为5%~8%。
1、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高。
2、存在牙齿早失或是不良生活习惯(紧咬牙)的人群发病风险高。
3、部分全身慢性病患者容易发生本病。
深覆(牙合)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遗传因素、后天的不良习惯、全身疾病等。本病直接的病因是上下颌牙弓及颌骨关系发育异常,即前牙区及牙槽高度发育过度,后牙及后牙槽高度发育不足。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为显性遗传因子作用,使上颌发育过大,下颌形态发育异常。下颌支发育过长,下颌下缘平面较平,下颌呈反时针方向旋转生长型。
2、全身因素
儿童时期,全身慢性疾病导致颌骨发育不良,磨牙萌出不足,后牙牙槽高度发育不足导致下颌向前、向上旋转,而前牙继续萌出,前牙槽高度发育过度。
3、咀嚼肌张力过大
患者有紧咬牙习惯,牙尖交错位咬合时,嚼肌、翼内肌张力过大,抑制了后牙槽的生长。
4、多数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早失
由于磨牙的过早缺失,使得颌间垂直高度降低,缺少了咀嚼力的刺激,影响了颌骨及牙槽的正常发育。
5、个别下颌切牙先天缺失或乳尖牙早失
个别下颌切牙先天缺失或乳尖牙过早缺失,使下颌牙弓前段缩短,发育受到限制,下切牙向远中移动,造成下切牙与上切牙无正常(牙合)接触;导致下切牙过度伸长。
6、双侧后牙高度不足
双侧多数磨牙颊、舌向严重错位,后牙过度磨耗,后牙牙槽骨垂直高度降低,前部牙槽发育过度导致深覆(牙合)。
7、口腔不良习惯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是造成错(牙合)的原因之一,与深覆(牙合)有关的不良习惯有咬下唇以及闭唇习惯。咬下唇时,上前牙受到向唇侧的力量,而下前牙则受到了向舌侧的力量,由此产生了推上前牙向唇侧及下前牙向舌侧的作用,使下前牙及下颌骨向前的发育受到限制,下前牙出现拥挤。闭唇习惯时,上下唇肌对上下颌切牙产生向腭舌侧的压力,导致上前牙内倾生长,下前牙舌侧倾斜,上下前牙呈闭锁(牙合)。
本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上前牙切缘盖过下前牙牙冠唇面长度1/3以上,或下前牙切缘咬合于上前牙牙冠舌面切1/3以上。牙齿、牙弓、口腔软组织、颌骨、面部形态均有相应的表现,患者还可能出现肌肉功能,以及颞下颌关节活动的异常。
1、牙
上切牙长轴垂直或内倾。临床多见为上颌中切牙内倾,上颌侧切牙唇倾,上前牙拥挤,下切牙内倾或伴有拥挤。
2、牙弓
由于切牙的内倾造成牙弓长度变短,上下牙弓呈方形;下颌牙弓矢状曲线曲度增大,上牙弓因切牙内倾,纵(牙合)曲线常呈现反向曲线。
3、咬合及口腔软组织
前牙呈深覆(牙合)时,由于上倾前牙内倾使得覆盖常小于3mm,有时覆盖可为0~1mm,上切牙的舌面与下切牙的唇面接触,呈严重的闭锁(牙合)。
4、磨牙关系
由于下颌发育受限,使下颌被迫处于远中位,磨牙关系常呈远中(牙合)关系;如仅为牙弓前段不调的患者,磨牙关系亦可呈中性(牙合)关系。
5、颌骨
上下颌骨一般发育较好。前牙闭锁(牙合)时,下颌处于功能性远中(牙合)位,下颌前伸及侧向运动受限,仅能做开闭口铰链式运动,下颌角小。
6、面形
面部颌骨外形发育良好,由于深覆(牙合)使得面下1/3高度变短,面形一般呈短方面形,下颌角小,嚼肌发育好,下颌角区丰满。
7、肌功能
唇肌张力过大,颏唇沟加深,下唇有时外翻,下唇常覆盖在上切牙牙冠唇面1/2以上。咬肌粗壮。
8、颞下颌关节
下颌运动长期受限的一些患者,可出现嚼肌、颞肌、翼内肌压痛,下颌髁突后移位,关节后间隙减小,张口受限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状。
1、下颌运动长期受限的患者,可能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2、咀嚼时可咬伤上前牙腭侧黏膜或下前牙唇侧的牙龈组织,引起创伤性牙龈炎,急性或慢性牙周炎,严重时可造成牙槽骨吸收及牙松动。
1、发现口腔畸形,咀嚼食物时常咬伤牙龈等;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指口腔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4、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平时喜欢紧咬牙或咬下唇么?
4、自从您出现症状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能完全恢复正常形态么?
5、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当患者出现口腔、面部的形态异常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然后进行X线、CT检查,进一步了解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情况,然后着重检查牙(牙合)、牙周及颞颌关节、上颌骨与下颌骨等,了解这些结构的形态、大小以及位置关系,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
1、X线
医生可通过X线检查为确定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寻找证据,X线头影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深覆(牙合)是牙性还是骨性。牙性深覆(牙合)X线头影测量显示主要为牙轴及牙槽的问题,骨性深覆(牙合)X线头影测量显示ANB角大,后、前面高的比例超过65%,下颌平面角小于正常,下颌支过长等。
2、锥形束CT
医生可通过锥形束CT全面、立体的掌握牙齿、颌骨的信息。
医生会询问患者深覆(牙合)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了解患者是否有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等信息,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X线、CT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矫治深覆(牙合)的总体原则是通过协调前后段牙弓及牙槽的垂直高度来打开咬合,通过纠正前牙轴倾度来改善牙弓形态,通过调整下颌矢状向位置来改进上下颌间的位置关系。一般不轻易采用拔牙矫治。
本病通常不选择药物治疗。
暂无
1、生长期儿童
(1)牙性深覆(牙合)
矫治原则是改正切牙长轴,抑制上、下切牙的生长,促进后牙及后牙牙槽的生长。
①对于替牙期或恒牙初期患者,首先使用矫治器进行矫治,必要时做义齿修复以保持上、下切牙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同时应改正不良习惯。
②对于恒牙期患者,开始就使用固定矫治器。待形成一定程度的覆盖后再在下颌粘接托槽,最后建立良好的前牙覆拾覆盖关系。
(2)骨性深覆(牙合)
矫治原则为唇向开展上前牙,解除闭锁合,消除下颌骨向前发育的障碍,协调上下颌骨间关系,并抑制前牙及前牙槽高度的生长,刺激后牙及后牙牙槽骨高度的生长。可选择矫治器、前牙区平面导板等进行处理。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具体的矫治方式。
2、生长后期及成年人
生长发育已基本结束,应重点矫治牙及牙槽骨的异常,如用固定矫治器打开咬合,整平Spee曲线,必要时可以运用微种植体支抗帮助压低前牙,矫治深覆(牙合)。对于Ⅱ度深覆(牙合)并咬伤牙龈的成年患者,必要时可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以降低前牙牙槽骨高度,矫治深覆(牙合)。
(1)牙性深覆拾
①前牙牙槽骨高度过高导致的深覆(牙合):矫治原则是压低上下前牙,整平Spee曲线。可选择固定矫治器、小平面导板矫治器等。
②由于后牙牙槽骨高度过低导致的深覆(牙合),或前牙牙槽高度过高、后牙牙槽高度过低导致的深覆(牙合)。矫治原则是压低上下前牙,升高后牙,整平Spee曲线。可采用固定矫治器,必要时加前牙区的小平面导板。
(2)骨性深覆(牙合)
矫治原则为纠正上前牙牙轴,整平Spee曲线,协调上下颌骨关系。
①轻度骨性畸形:患者可采用正畸治疗。一般用固定矫治器、小平面导板等。必要时上颌可用“J”形钩高位牵引以压低上切牙,后牙垂直牵引以刺激后牙槽骨生长。随着微种植体支抗的发展,对于成人骨性深覆(牙合)患者,可以在上、下颌种植微种植体支抗以压低上、下前牙,打开咬合。
②严重的骨性深覆(牙合):患者打开咬合、改正深覆(牙合)难度很大,必要时可以采用正颌外科治疗,即先正畸治疗改正,上、下切牙长轴,排齐上、下牙列,再酌情采用外科手术行前牙区根尖截骨术,压人前段牙及牙槽以矫正过长的上或下前牙及牙槽骨。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与患者的年龄、病情以及治疗时机有关,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深覆(牙合)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部分严重的骨性深覆(牙合)治疗难度大,可能单纯矫治效果较差,需要进行手术。
本病会引起患者面部形态异常,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影响关节的活动,甚至引起口腔中的感染性疾病。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通常可以得到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的外观以及功能。
本病经治疗后有复发可能。
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预防感染,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纠正咬下唇、闭唇等不良习惯。
2、咀嚼时应注意避免咬到周围牙龈组织。
3、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常规口腔护理3次,并用0.2%洗必泰液或1∶5000呋喃西林液含漱。
本病通常无饮食特殊禁忌或推荐。但本病患者易损伤牙龈组织,应多吃清淡食物,保证机体营养物质摄入充足,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疾病的恢复。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本病多受遗传因素影响,暂无有效预防措施,纠正咬下唇以及闭唇等不良习惯可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