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子喑 疾病英文名称: gestational aphonia 疾病别名: 妊娠失音、身重喑哑、妊娠不语、妊娠喑、胎喑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子喑 疾病英文名称: gestational aphonia 疾病别名: 妊娠失音、身重...
养生
子喑(gestational aphonia)又称为妊娠失音,是在妊娠晚期出现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出声的一种疾病。发生多由禀赋不足、孕后血虚等因素相关。本病预后较好,一般产后症状可自然消退而痊愈。
1、肾阴不足
主要表现为妊娠后期,声音嘶哑,甚或不能出声,咽喉干燥;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滑而数。
2、肺阴亏虚
主要表现为妊娠后期,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出声,口干咽燥,或呛咳气逆;伴有午后发热,入睡汗出,两颧发红;舌红,苔少,脉细滑而数。
一般无传染性。
本病好发于素体阴虚的妊娠妇女。
本病的发生多与禀赋不足、孕后血虚等因素相关。疾病病机为肺肾阴虚,不能上荣喉舌而致失音。病位在咽喉,与肺、肾关系密切。
1、素体肾阴不足,孕后精血下聚胞宫养胎,肾阴虚更加明显,肾精不能上承于喉咙,导致声音嘶哑,以致失音。
2、素体肺阴亏虚,孕后精血下聚胞宫养胎,肺阴愈更加明显,声道失于濡养,发音不利,以致失音,发为本病。
本病主要表现为妊娠晚期,孕妇出现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出声等症状。可有咽喉干燥,咳嗽气逆等表现。
1、自觉表现
妊娠八九个月,孕妇出现声音异常,如声音粗重,声调低沉,声音疲劳、嘶哑,甚至不能出声等,或有咽喉干燥,咳嗽气逆等表现。
2、局部体征
咽喉部粘膜可见轻度肿胀、充血;声带可见微红微肿或正常。
目前缺乏相关资料研究。
常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或午后发热,入睡汗出,两颧发红等症状。
1、妊娠晚期出现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出声等表现。
2、或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午后发热,入睡汗出等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妇科或耳鼻喉科进行咨询。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一般需要检查血常规等项目,建议患者空腹就诊。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
2、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3、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没有其他不适如头晕耳鸣或午后发热等?
4、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5、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6、怀孕前有过失音等病史吗?最近有感冒吗?
7、平时身体状况如何,有贫血等表现?
8、最近心情如何?睡眠如何?
1、为什么产后会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多久能缓解这些症状?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会影响胎儿发育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的血常规、间接喉镜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姿态、咽喉的形态及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疼痛、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问过敏史、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咽喉的软硬及压痛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
医生通常还需使用体温计进行体温测量,来初步判断病情轻重。
血常规
观察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数量,来判断是否有感染现象。
间接喉镜
把镜子放到口腔,利用镜子反射原理,可以检查舌根部以及扁桃体、会厌、声带等喉腔处,用于排除咽喉疾病。
医生通常根据妊娠晚期出现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出声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声音嘶哑症状的喉喑、癔病性失音等进行鉴别。
1、病史
有妊娠史,孕前无失音病史。
2、症状
多在妊娠晚期发生声音嘶哑或不能出声。
3、检查
一般无特殊体征。间接喉镜,血常规等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1、喉喑
二者都有声音嘶哑等表现。喉喑的发生可因外感风寒或风热等因素导致,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或闭阻不能发声。本病需积极治疗,避免发展为慢性疾患而日久不愈;子喑为妊娠期间发生的疾病,多由于肺肾阴虚而导致,一般产后症状可自然消退而痊愈。
2、癔病性失音
二者都有声音嘶哑等表现。癔病性失音多因精神刺激或外感邪气而发生,主要表现为突然的发声障碍,不能言语,很少完全失音,并且咳嗽、苦笑的声音仍正常;子喑为妊娠期间肺肾阴虚而导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发声等,一般产后症状可自然消退而痊愈。
子喑以虚证为常见,中医治疗原则以滋肾益阴或养阴润燥为主。不可妄用开肺通声的药品,耗气伤阴而加重疾病。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肾阴不足
(1)若咽干口燥明显的患者,可加用玄参、知母、地骨皮。
(2)若大便干结的患者,可加用生地、玄参、火麻仁。
2、肺阴亏虚
(1)若虚热灼肺,炼液成痰,可加用冬瓜仁、竹沥。
(2)若呛咳气逆严重的患者,可加用瓜壳、马兜铃、前胡。
1、肾阴不足
(1)方药:麦味地黄丸加减。
(2)常用中药: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麦冬、五味子。
2、肺阴亏虚
(1)方药:养金汤加减。
(2)常用中药:生地黄、阿胶、杏仁、知母、沙参、麦冬、桑白皮、蜂蜜。
六味地黄丸、养阴清肺口服液、西瓜霜含片、草珊瑚含片,视病情辨证选用。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1、外治法
(1)含服法
含服清音丸、铁笛丸、草珊瑚含片等,以润喉开音。
(2)超声雾化喷喉
取生脉饮、黄芪注射液,雾化喷喉,每日1次。
2、针灸疗法
(1)肾阴不足证的患者,可取太溪、照海、天突、扶突等足少阴经穴为主,针刺施补法治疗,不宜灸。
(2)肺阴亏虚证的患者,可取尺泽、肺俞、天突、太溪等手太阴、背俞穴为主,针刺用补法治疗,不宜灸。
子喑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子喑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本病发于妊娠后期,一般于产后即自行恢复,预后均好。若失治误治,或强行发声,可导致体内气阴更虚,加重疾病。
1、若失治误治,或强行发声,可导致体内气阴更虚,加重疾病。
2、妊娠至足月生产,尚未及时治疗,则声喑可持续至产后,增加治疗难度。
若症状较轻,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一般产后可自愈。
本病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都可治愈。
如果引起子喑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孕期调护不当,过度用声,可能会引起疾病复发。
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要注意规律的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用声等良好的护理干预,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1、本病妊娠晚期发生失声,孕妇往往会有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应保持情绪稳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2、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患者应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1、严格按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2、妊娠期间完全不能发声的患者,不宜用通声开发的药物强制发声。
1、居室保持整洁安静,注意温湿度适宜,避免对流风,避免感冒而加重疾病。
2、加强精神护理,稳定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及焦虑等,防止疾病加重。
3、病后应减少用嗓,多注意休息。
1、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患者声音嘶哑的程度以及情绪转变等。
2、必要时需监测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若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应及时报告医生。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情况需要做间接喉镜,血常规等检查,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宜清淡,新鲜,易消化为佳。尤其注意饮食宜忌,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肥腻及海腥发物等,并戒除烟酒。
1、可多食水果和蔬菜,多喝水。
2、多食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粥等。
3、多食易消化的食物。
4、可食用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雪梨罗汉果汤,玉蝴蝶冰糖炖梨等。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2、忌食油腻性的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忌食海腥发物,如鱼虾,羊肉、狗肉、酒等食物。
4、忌食煎炸的食物,如油条,炸鸡,炸薯片等。
本病预防在于增强体质,调节孕期情绪,同时注意饮食调护,生活起居规律等,可有效减少或减轻疾病的发作。
1、孕期应保持心情舒畅,心胸豁达,心态宁静,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
2、平时可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以增强孕期体质,但忌剧烈运动。
3、生活起居规律,保持睡眠充足,防止过度劳累。
4、孕期避免长时间说话,防止津液耗损而引发本病。
5、用嗓音工作的妇女,妊娠期间勿过度用声,特别是妊娠至八九月期间更应注意。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