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疾病英文名称: accelerated idioventricular rhythm,AIVR 疾病别名: 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加速的心室自身性节律、室性自主性心动过速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疾病英文名称: accelerated idioventricula...
养生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accelerated idioventricular rhythm,AIVR)又称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等,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室性心动过速疾病,出现至少连续3个以上心室搏动,频率超过心室的正常固有频率(30~40次/min),而慢于室性心动过速(频率≥100次/min),多在60~100次/min之间。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以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溶栓后多见,常为溶栓再通的一种标志。亦可由其它疾病引起,少数原因不明,也可见于青年健康人。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的分型如下:
1、Ⅰ型(等率型)
频率与原窦性频率接近,二者常交替出现,伴有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频率为52~100次/min,较匀齐,临床症状不明显。
2、Ⅱ型(逸搏型)
常在一个较长的间歇后以室性逸搏开始,频率为50~80次/min,室率多慢而匀齐,偶伴室早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3、Ⅲ型(室早型)
以室性早搏或室性融合波开始,频率为78~114次/min,室率多快而不匀齐,常由慢到快,多在1个长间歇后终止。
4、Ⅳ型(混合型)
上述三型兼而有之,均伴发多源性室早,其中部分伴室速、室颤,临床症状多比较严重。
无传染性。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室性心动过速疾病。
好发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最常见的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可多次反复发作,是急性心肌梗死24h内常见的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也可引起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部分经溶栓或PTCA治疗后血管再通的患者可发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另外,洋地黄过量、心肌炎、高血钾、外科手术(特别是心脏手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以及应用异丙肾上腺素也可以导致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偶见于正常人。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的发生机制至今仍有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心室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所致,也有学者认为与触发活动或折返有关。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因频率并不太快,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或可有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1、心率特点
患者的心率大多为60~80次/min,比较规则,很少超过100次/min。
2、第一心音特点
由于第一心音的强弱与心室收缩期开始时房室瓣的位置有关,这种位置与P-R间期的长短有关。P-R间期长时,房室瓣位置较高,关闭时第一心音即减弱;如果P-R间期缩短,房室瓣位置则较低,第一心音则增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患者有房室脱节,P波与R波无关,听诊时第一心音的强弱可不等。
3、颈静脉炮波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患者因房室脱节,右心房收缩时三尖瓣关闭,右心房压力增高,颈静脉可出现炮波。
4、其他
(1)有时可听到收缩期奔马律。
(2)第一心音与第三心音常有分裂音。
(3) 发作时多呈短阵发作和自行终止。
(4) 按摩颈动脉窦不会终止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功能不全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发生心脏骤停。
反复出现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呼吸费力等,须及时就医咨询。
可至心内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听诊器听诊和心电图检查,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多久了?
2、之前出现过这种情况吗?发作之前在做什么?都进行过哪些措施令疼痛缓解?
3、还有哪些不适症状?
4、既往还有什么疾病史?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
5、对既往疾病都进行过哪些治疗?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得如何?
6、平时是否有吸烟、饮酒的习惯?每天的量是多少?
7、直系亲属中有人有心脏病吗?
1、这是什么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病情严重吗?有没有生命危险?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都需要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
5、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和治疗冲突吗?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血常规、血生化、血清肌钙蛋白、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医生主要会对患者进行心脏听诊检查,根据闻及的心率、心律、心音、杂音等情况初步诊断心脏病变。患者心脏听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心率大多为60~80次/min,比较规则。
2、心脏听诊可闻及第一心音的强弱不等、收缩期奔马律、第一心音与第三心音分裂音等。
1、血常规
通过观察血细胞计数,有助于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
2、血生化
可以了解患者有无电解质紊乱及肝肾功能损伤等异常。
3、血清肌钙蛋白
血清肌红蛋白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最早标志物之一。
心电图检查可以明确诊断,QRS波宽大畸形,室性融合波、房室分离及心室夺获的存在有助于确定激动起源于心室:心室固有频率增加,大多为60~80次/min,很少超过100次/min。普通心电图无法检查出来时,可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1、超声心动图
可显示心脏结构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助于了解心脏病变情况,明确诊断。
2、冠状动脉造影
能较明确的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
一般根据患者有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体格检查发现心率大多为60~80次/min、第一心音的强弱不等异常体征,并结合血常规、血生化、血清肌钙蛋白、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1、与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鉴别,具体鉴别点如下:
(1)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异位起搏点存在传入阻滞,故主导心律的窦性冲动不能传入并行心律异位起搏点,所以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动周期不会被重整。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的异位起搏点的周围不存在保护性的传入阻滞,所以当窦性心律发生心室夺获时,异位起搏点所发出的节律周期被重整,即以夺获的窦性ORS波处开始按异位节律本身的周期重新开始。
(2)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异位搏动可开始于心动周期的任何时期(不应期除外),而且异位搏动之长间期是短间期的整数倍数。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的第一个心搏是发生在舒张晚期,异位搏动之间长间期无整数倍数的关系。
2、与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鉴别
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虽可呈短阵畸形的QRS波,但有正常的P波,并与QRS波有固定的P-R间期,无房室分离现象。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的QRS波与P波无关,并有房室分离现象。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疾病,具有自限性,一般不需积极纠正心律失常,重点在于治疗原发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使用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
1、心室率超过75次/min,或由室性期前收缩促发或兼有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者,应采取利多卡因治疗。
2、以逸搏开始,窦性心率<60次/min的患者,可使用山莨菪碱或阿托品皮下或肌内注射治疗。
3、患者如频繁发生室性期前收缩,则应静脉滴注普鲁卡因等消除室性期前收缩。
4、地西泮等镇静剂对本病的治疗有一定帮助。
利多卡因、山莨菪碱、阿托品、普鲁卡因、地西泮
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跳加快不能自行缓解的患者可酌情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存在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疾病,具有自限性。其出现并不伴有病死率的增高,也不是心室颤动的先兆,不会转为心室颤动,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一般预后良好。
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心室颤动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发生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本病具有自限性,可自行恢复。
本病经药物、手术等治疗可实现治愈,恢复正常。
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患者除需及时有效的治疗外,日常生活管理也是很重要的。患者日常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平稳的心态,家属应加强对患者的关注,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
本病是一种难以彻底治愈的疾病,反复发作易造成心理负担,情绪激动可增加本病的发病风险,患者应对所患疾病有个初步了解,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家庭应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易发作因素,鼓励患者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调动生活情趣,使其思想放松,注意力转移,调整心情,提高免疫力,加强身体素质。
1、疾病发作时患者需要立即卧床休息,尽量减少移动。
2、病情稳定后,应早期进行适量活动。活动量的增加应循序渐进,可咨询相关医护人员。
3、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声,防止各种环境污染。
4、戒烟。
5、积极治疗导致本病的原发疾病。
6、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时排便用力导致心脏破裂或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
做好脉搏、心率、血压、血脂、血糖监测,及时了解病情预后及危险因素。
患者定期复查,加强对心电图的监测。若病情突然变化,及时就诊。
患者病情发作时用禁食,症状缓解后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以减轻胃扩张。随后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提倡少量多餐。
1、可选用粗杂粮、脱脂奶、鱼类、瘦肉、大豆及其制品、各种蔬菜水果。
2、洋葱、海带、香菇、芹菜、木耳、大蒜均有降脂作用,可适量选用。
3、多食香蕉、蜂蜜及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性。
1、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油条、炸糕,油炸方便面、全脂乳、奶油,肥肉、动物内脏、动物油脂等。
2、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鱼子、脑、肝、松花蛋等。
3、含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如冰淇淋,甜点心。
4、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芥末,高度酒、浓茶、咖啡等也应忌用。
本病的预防主要在于积极治疗可导致本病的原发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洋地黄过量等。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