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热痉挛 疾病英文名称: heat cramp 疾病别名: 暑风、暑痉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热痉挛 疾病英文名称: heat cramp 疾病别名: 暑风、暑痉 疾病概述: 热痉挛...
养生
热痉挛(heat cramp)属于重症中暑的一种类型,是指由于高温环境下出汗过多,导致大量水和钠盐丢失,大量饮水而盐分补充不足,从而引起肌肉痉挛、疼痛的表现。该病好发于体力劳动者(如机房人员、炼钢工人、建筑工人、矿工等)、新兵和运动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为热衰竭、热射病,甚至危及生命,经过及时治疗后,一般在30分钟到数小时内即可恢复。
无传染性。
好发于体力劳动者(如机房人员、炼钢工人、建筑工人、矿工等)、新兵和运动员。
热痉挛主要是由于高温环境下出汗过多,导致大量水和钠盐丢失,大量饮水而盐分补充不足,会导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显著下降,从而引起肌肉痉挛及疼痛。
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依赖出汗。通常一个工作日最高生理限度出汗量为6升,但在高温环境中出汗量可在10升以上。汗液中含水和钠盐,因此大量出汗会使水和钠盐丢失过多。大量饮水而盐分补充不足,会导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显著下降,从而引起热痉挛。
1、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无风的环境。
2、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
3、没有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
4、缺少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训练。
5、补充液体中含盐太少。
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下强体力劳动并大量出汗后,补充大量不含盐的液体有关,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肌肉痉挛和疼痛等。
1、早期可有头昏、头痛、多汗、口渴、疲乏、心慌、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2、典型表现为四肢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最常见于双下肢腓肠肌,常伴有肌肉疼痛、腹部绞痛和呃逆(打嗝)。体温大多正常。
该病无明显并发症。
该病无明显伴随症状。
1、头昏、头痛、多汗、口渴、疲乏、心慌、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
2、四肢阵发性强直性痉挛。
3、肌肉疼痛、腹部绞痛和呃逆(打嗝)。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需要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您不舒服有多久了?发作有没有规律?
3、有什么诱发因素导致您不舒服?
4、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是否有进行治疗?进行过哪些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6、您之前是否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7、您的工作是什么?
8、最近是否感觉疲乏、劳累?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3、我为什么会得病?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
6、需要治疗多久?
7、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8、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9、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电解质、尿液检查初步作出诊断,然后进行血糖、72小时饥饿试验、颅脑CT、脑电图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从而明确诊断。
1、电解质
了解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可帮助诊断。患者可有低钠血症和低氯血症。
2、尿液检查
明确有无肌肉损害,有助于诊断。患者可见尿肌酸含量增高。
3、血糖、72小时饥饿试验
检查血糖是否异常,可排除低血糖的可能。
脑电图是对大脑皮层的一项功能性检查,属于无创检查,简便易行、经济安全,可排除癫痫的可能。
颅脑CT可确定有无脑部病变,可帮助本病与脑血管意外相鉴别。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发作史,曾处于中暑环境的人可能患病,然后结合典型症状以及相应检查结果,即可作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排除是否存在脑血管意外、低血糖、破伤风等疾病。
1、破伤风
破伤风主要症状为肌肉痉挛,和热痉挛很容易混淆。破伤风可由噪声、肢体接触或灯光等诱发,早期出现头痛和张嘴困难,还可能伴有吞咽困难和(或)颈部、背部或肩部僵硬。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颈部、手臂、腿部和腹部出现严重的肌肉痉挛,并伴随剧烈疼痛,而热痉挛为四肢痉挛。破伤风患者多有受伤史,而热痉挛患者曾处于中暑环境。
2、癫痫
两者均可发生肌肉抽搐。癫痫多为全身肌肉痉挛,伴有意识丧失,而热痉挛为四肢痉挛,且不伴有意识丧失。通过脑电图、电解质等检查可进行鉴别。
3、低血糖
两者均可有心慌、嗜睡、肌肉抽搐等表现。低血糖有血中葡萄糖浓度过低,而热痉挛不会出现。可通过血糖、72小时饥饿试验、电解质等检查鉴别。
4、脑血管意外
两者均可出现头昏、肢体震颤等症状。但脑血管意外多见于老年人,常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可有昏迷或偏瘫表现,而热痉挛多见于体力劳动者、新兵和运动员,这类人群均曾处于中暑环境中,并且未出现偏瘫。可通过CT鉴别诊断。
热痉挛需要进行及时处理,主要方法包括补充丢失的盐和水分、缓解痉挛的症状,同时积极采取降温措施。如果患者痉挛剧烈、意识丧失,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
生理盐水、葡萄糖液、氯化钾
该病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约为1~3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1、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或静卧,可将男性患者的上衣敞开,进行充分的降温治疗。
2、可口服凉盐水或清凉含盐饮料,补充丢失的盐和水分。
3、有周围循环衰竭(出现胸闷、嗜睡、意识障碍、血压下降等)者,应静脉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液和氯化钾。
4、被动伸展发生痉挛的肌肉,可以立即减轻肌肉痉挛的症状。
5、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痉挛剧烈等情况,应让患者保持侧卧头向后仰的姿势,保证呼吸道畅。
本病的预后与治疗是否及时有关。若经过及时积极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中暑,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成为热衰竭以及中暑,导致多脏器损伤,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经过及时治疗后,患者一般在30分钟到数小时内即可恢复。
日常需要注意避免高温环境、保持通风、不要穿紧身衣服、适度补充含盐的饮料,可帮助控制病情进展,促进身体恢复,在疾病痊愈后1~3个月避免进入高温环境。
患者可能因为不了解病情而出现急躁、紧张、不安等情绪。家属需要耐心安抚患者,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患者需要保持情绪稳定,以促进疾病尽快康复。
1、出行避免烈日暴晒,及时补充含盐的饮品。
2、合理作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清新,定时进行通风、换气。
4、避免在高温、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劳动或运动。
5、穿宽松、透气的衣服,不要穿紧身衣服。
6、患者痊愈后可能会处于热过敏状态,1~3个月应避免进入高温环境。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持良好的饮水习惯,服用降温饮品,避免刺激性及油腻的食物,可帮助控制病情,促使身体尽快恢复,并预防疾病复发。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2、高温环境下及时补充含盐的饮品。
3、以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主。
4、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及时补充水分,平时需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5、可饮用预防中暑的降温饮品,如山楂汤、冰镇西瓜露、绿豆酸梅汤等。
1、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2、忌油腻的食物。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并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导致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使人感到头晕、疲倦。
3、不要吸烟、喝酒。
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热痉挛:
1、高温环境下如果出汗过多,需要补充含盐的饮品。
2、暑天运动或高温下劳作人员,需要进行热适应性训练。
3、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不通风的环境下工作或强体力劳动。
4、夏季尽量穿宽松浅色透气衣服。
5、在阳光下活动时,戴宽边遮阳帽,使用防晒霜。
6、炎热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11:00~15:00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太久。
7、保持环境通风。
8、老年、肥胖、疲乏、虚弱的人应该避免从事高温作业。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