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特发性水肿 疾病英文名称: idiopathic edema 疾病别名: 周期性特发性水肿、特发性水肿综合征、水钠潴留综合征、体位性水肿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特发性水肿 疾病英文名称: idiopathic edema 疾病别名: 周期性特发性水...
养生
特发性水肿(idiopathic edema),又称为周期性特发性水肿、特发性水肿综合征、水钠潴留综合征、体位性水肿等,是一种特殊的、病因不明的以体重增加及全身水肿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病几乎只发生于20~50岁育龄女性,男性患者罕见,主要临床表现为水肿、月经紊乱、肥胖、皮肤改变、神经及精神异常等。特发性水肿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一般预后良好。
无传染性。
本病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发病率统计。
好发于20~50岁育龄女性,特别是有肥胖倾向的神经质女性。
特发性水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饮食因素、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等有关。
1、神经精神因素
本病常常发生于神经精神症状的女性,如神经质、神经衰弱、烦躁、易兴奋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并且往往在精神创伤及环境改变之后发病,故又被称为精神性水肿。
2、内分泌因素
(1)性激素:本病几乎为女性发病,且病情往往在月经前期加重,而月经初潮前及绝经后很少发病,故不少学者认为本病与性激素水平关系密切。但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特发性水肿可能与月经周期并无重要关系,部分患者可在子宫及卵巢摘除后仍然发病。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RAAS在本病发病中的作用越发受到关注。患者可因行经、分娩等造成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刺激RAAS,使醛固酮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
(3)甲状腺激素:相关研究显示,约10%的特发性水肿患者可能伴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约5%患者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可使伴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的水肿明显减退。
(4)泌乳素:部分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升高,但泌乳素在这些患者中如何发挥水钠潴留作用,仍待进一步证实。
3、饮食因素
部分学者认为本病与患者的饮食行为关系密切,如贪食者常使用利尿剂和泻药来减轻体重,从而引起脱水和反跳性的水钠潴留。
4、体位因素
立位可能在本病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显示,约80%的特发性水肿患者,立位是导致微血管壁滤除过多的重要因素,故又将这部分水肿成为立位性水肿。
5、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
对部分患者的组织活检研究中发现,特发性水肿患者可能存在毛细血管基底膜改变,从而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管内液渗出至血管外,形成水肿。
特发性水肿几乎只发生于20~50岁育龄女性,以20~30岁为最多,临床表现包括水肿、月经紊乱、肥胖、皮肤改变、神经及精神异常等。
1、水肿
多为轻、中度水肿,呈凹陷性或非凹陷性及全身性水肿,严重水肿及腹水者罕见。晨起时以颜面部水肿为著,一般至午后以下肢水肿明显。水肿常因长时间站立、食钠较多及天气炎热时加重,平卧、休息及气温降低时减轻。当患者水肿及体重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利尿作用,水肿逐渐减轻,之后会反复发作,呈现周期性演变。
2、月经紊乱
患者可出现经期延迟、月经不规则、经量减少及闭经。
3、肥胖
患者常有口渴多饮、进食增加、活动量减少、尿量减少,从而导致体重增减,被形象地称为“水潴留性肥胖”。
4、皮肤改变
可有皮肤增厚、变硬,以下肢多见。由于皮肤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皮下出血、紫癜。
5、神经精神异常
多数患者常同时存在失眠、烦躁、易兴奋、情绪不稳定,有时伴有头痛、恶心,以及自主神经失调表现(如出汗、面部潮红、感觉异常、功能性低热等)。
特发性水肿可并发直立性低血压、焦虑、抑郁等。
1、反复出现水肿,呈周期性演变。
2、伴经期延迟、月经不规则、经量减少及闭经。
3、伴肥胖、皮肤改变。
4、伴失眠、烦躁、情绪不稳定、出汗、面部潮红、感觉异常等神经精神异常。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肾内科:患者应前往肾内科就诊。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水肿情况多久了?能否具体描述一下?
3、水肿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是否呈周期性演变?
4、自从发病以来,水肿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发生水肿时还会有其他不适吗?
6、您之前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9、您是否患有基础疾病呢?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10、您吸烟吗?吸多久了?平均每天吸多少?
11、您喝酒吗?喝多久了?平均每天喝多少?
12、您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13、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1、我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4、需要如何治疗呢?是吃药吗?
5、治疗的风险大吗?
6、这种病会复发吗?
7、需要做手术吗?
8、这个病会遗传吗?
9、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10、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当患者出现水肿、月经紊乱、肥胖、皮肤改变、神经精神异常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尿常规、激素测定、葡萄糖耐量及同步胰岛素试验、水负荷试验、双室淋巴闪烁法等检查。
医生在查体时除进行细致的全身检查外,还应注意水肿的局部表现,如水肿的分布、水肿的指压特征、水肿部位的表现、水肿的发展速度、水肿的严重程度等,以及是否存在疼痛、压痛、变形等异常情况。
1、血常规及尿常规
一般无明显异常,可用于排除心、肝、肾等病变。
2、激素测定
包括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泌乳素等,可用于明确患者发病有无内分泌因素。
3、葡萄糖耐量及同步胰岛素试验
可用于排除糖尿病或高胰岛素血症所致水肿。
4、水负荷试验
是诊断本病的常用试验之一,试验前计算理想体重,停用利尿剂等药物至少两周。第一天空腹12小时,清晨8点指导患者饮水20ml/kg,持续30分钟以上,排空膀胱,收集4小时尿液,整个过程患者保持卧位;第二天重复以上试验,但整个过程患者保持立位。正常人在立位4h时尿量应在饮水量的80%以上;而特发性水肿患者立位4h尿量少于饮水量的60%,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同时需排除其他引起阳性结果的因素包括肥胖、肾上腺功能不全、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容量不足等。
双室淋巴闪烁法:是一项新型的诊断方法,使用锝99标记的注射液分别注射到患者双下肢的筋膜上或筋膜下腔,定量测量末端肢体筋膜上和筋膜下淋巴排泄的量。特发性水肿患者淋巴液形成明显增多。本检查方法特异性及敏感度均较高。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水肿、月经紊乱、肥胖、皮肤改变、神经精神异常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及病史,以及血常规、尿常规、激素测定、葡萄糖耐量及同步胰岛素试验、水负荷试验、双室淋巴闪烁法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经前期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等疾病。
1、经前期水肿
水肿发生于月经前期,水肿一般在月经来潮后逐渐消退,与体位无明显关系,水负荷试验阴性。
2、肾源性水肿
肾性水肿患者常伴有蛋白尿、管型尿及肾功能改变。肾病综合征患者还常有低蛋白血症,肾小球肾炎患者可伴有高血压、贫血等表现,一般不难区分。
3、肝源性水肿
特点为首先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病情较重者可出现腹水,多见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多有肝功能受损及肝脏影像学改变。
4、心源性水肿
多为右心功能不全所致,以下肢水肿明显,常伴有呼吸困难、肝脾肿大、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典型表现,抗心衰治疗有效。
特发性水肿患者由于预后良好,罕见器质性病变,一般不会影响寿命,很少因本病失去工作能力,因此,对于病情较轻者,可无需治疗或采取一些非药物治疗,缓解水肿;对于病情较重,因水肿引起不适和其他症状者,可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1、注意休息与安静,减少站立时间,避免加重水肿的因素(如热刺激),尽量在晚饭后就躺在睡椅或有脚板的椅子上。
2、控制体重,适当限制钠盐摄入,可增加一些豆浆、豆制品及新鲜蔬菜,钠盐不必限制过严,以避免因低钠继发醛固酮增多症。
3、每日早晚测量体重,每日记录排尿的次数、时间及尿量。并详细记录月经周期、完整的药物、饮食史,尤其是氯化物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4、可穿着弹力袜,以减少下肢静脉充盈。
5、戒烟戒酒。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对于特发性水肿存在血浆肾素活性明显升高者,使用ACEI治疗有效,但长期疗效仍待进一步证实。常用药物为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
2、调节神经功能药物
包括麦角胺咖啡因、双氢麦角胺,可加强血管平滑肌纤维的张力,从而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水钠潴留。另外,谷维素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减少内分泌平衡障碍,改善神经精神失调症状。
3、拟交感神经胺药物
相关研究显示,拟交感神经胺药物能够使许多特发性水肿患者的水肿明显减轻,从早到晚体重的增加得到改善。常用药物有麻黄碱、米多君。
4、溴隐亭
为多巴胺受体兴奋剂,可通过多巴胺增加肾血流量,促进水钠排泄。
5、孕激素
适用于水肿严重者,无论有无经前期综合征均可使用,常用药物为安宫黄体酮、17-羟孕酮。
卡托普利、贝那普利、麦角胺咖啡因、双氢麦角胺、谷维素、麻黄碱、米多君、溴隐亭、安宫黄体酮、17-羟孕酮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外压迫疗法:对小腿和大腿从外面施加压力以阻止毛细血管内液的过多滤出、限制水肿的形成。如能奏效,可防止水肿所致的血容量下降以及继发性水钠潴留,减少或避免药物治疗。
特发性水肿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特发性水肿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特发性水肿呈周期性演变,患者常反复发作,但本病罕见器质性病变,一般不会影响寿命,很少因此失去工作能力,绝大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一般预后良好。
本病可导致患者反复出现水肿、月经紊乱、肥胖、神经精神异常等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外观。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本病尚无法完全治愈,绝大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病情可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由于本病患者常同时伴有精神神经异常,因此家属应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久坐、久站,定期复诊。
1、心理特点
本病可导致患者反复出现水肿、月经紊乱、肥胖等症状,并常同时伴有神经精神异常,患者很可能存在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不利于治疗。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并学习本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到本病虽然病因未明,周期性发作,但很少会影响工作能力,也不会影响寿命。绝大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水肿可得到有效缓解,罕见器质性病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以此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严格遵医嘱用药,切不可私自停药或更改用药剂量。同时,本病患者应避免服用可能引起水肿的药物。
1、家属应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利于患者休息,定期开窗通风。
2、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激动、焦虑。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
4、避免久坐、久站,应定时改变体位。
5、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控制体重。
6、尽量在晚饭后采取平卧,可定时抬高小腿。
7、尽量选择鞋底软硬适中的平底鞋。
8、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建议每天早晚测量体重,记录每日排尿的次数、时间及尿量。并详细记录月经周期、完整的药物、饮食史,尤其是氯化物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制定相应的复诊计划,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到院复诊,以评估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1、特发性水肿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但不必限制过严,以避免因低钠继发醛固酮增多症。
2、可以增加一些淡豆浆、豆制品及新鲜蔬菜。
3、根据病情及出入量,适当控制每日饮水量。
1、忌辛辣刺激性饮食。
2、忌酱菜、咸蛋等高盐饮食。
3、忌暴饮暴食。
4、忌油腻食物。
5、少吃甜食。
由于本病病因不明,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避免内分泌紊乱。
2、加强锻炼,如慢跑、散步、游泳、太极等,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避免肥胖,从而预防水肿的发生。
3、低盐健康饮食,但应注意保证营养均衡。
4、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如久坐、久站等。
5、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紧张、焦虑。
6、避免长期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