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腺瘤性息肉 疾病英文名称: adenomatous polyp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腺瘤性息肉 疾病英文名称: adenomatous polyp 疾病概述: 腺瘤性息肉(...
养生
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是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具有腺瘤生物学特性的肿物。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年龄、肥胖、血糖与血脂代谢水平等因素有关。临床症状主要有血便、黏液便、腹痛、便秘、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感。腺瘤性息肉是消化道肿瘤的前期病变,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恶性肿瘤。
本病不会传染。
本病暂无权威的发病相关数据。
本病好发于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腺瘤性息肉起源于异常增生的消化道黏膜上皮,但具体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年龄、肥胖、血糖与血脂代谢水平等因素有关。
本病症状可因腺瘤性息肉的大小、数目、所在部位和绒毛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异。小型息肉可无症状,常在体检发现;较大者可出现血便、黏液便、腹痛、便秘、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感等症状。
1、息肉因粪便压迫和刺激,表面可有糜烂或溃疡,因而出现出血和感染,使粪便内有血和黏液。血多附在粪便表面,色鲜红,量不多,混有黏液,有时会有较大量的出血。因长期慢性少量出血,可导致贫血。
2、结肠内的较大腺瘤可引起肠套叠,出现下腹绞痛、便秘,甚至肠梗阻症状。
3、位于直肠内的腺瘤可产生排便次数增多或里急后重感。有蒂且较长者,排便时可由肛门脱出,可被误认为“脱肛”。
4、绒毛腺瘤主要症状为排便时排出大量黏液,有时不排便也有黏液排出,称为假性腹泻,并有排便不尽或里急后重感。
5、较晚期伴有出血,表示可能发生癌变。
6、长期大量排出液体和黏液,或者24小时内丢失2000~3000ml体液和电解质,可出现严重脱水、低钠和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甚至导致循环衰竭。
本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休克、恶性肿瘤等并发症。
1、不明原因出现血便、黏液便等粪便异常;
2、出现便秘、排便次数增多等表现;
3、伴腹痛、里急后重感等不适;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发现肠道息肉等异常,可及时去普通外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肛门直肠指诊,所以建议患者在就诊当天穿易于穿脱的裤子。
3、若考虑进行肠镜检查,注意检查前根据医嘱提前进行肠道清洁准备。
4、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的大便平时正常吗?有没有血便、黏液便等情况?
4、您饮食习惯规律吗?是否喜欢吃油腻的食物,喜欢吃蔬菜水果吗?
5、您以前有过胃肠疾病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6、您平时喝酒、抽烟吗?
7、您有消化道息肉的家族史吗?
8、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什么病?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癌变吗?
4、我需要做肠镜检查吗?
5、可以吃药吗?用开刀吗?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喝酒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患者体检发现息肉或出现血便、黏液便、腹痛、便秘、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会建议行便常规、便潜血、血生化、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造影、内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直肠指诊是肛门直肠疾病最简单、方便的检查方法之一。检查者戴手套或指套,涂适量润滑油,先用探查的示指轻轻地按摩肛门口,待肛门括约肌放松后,再将探查手指徐徐插入肛门,触摸肛门口及直肠壁,检查是否有息肉及息肉大小、位置,还可检查是否合并出血。位于直肠下端的腺瘤,直肠指诊时能摸到突入肠腔的光滑、活动的圆形结节或肿块,质软,有弹性。
1、便常规和便潜血检查
通过检查粪便中有无红细胞,判断患者是否便血,可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
2、血生化
可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判断有无电解质紊乱等。
内镜检查可见息肉表面为黏膜,淡红色或暗紫色;如蒂较长,纤维组织较多,血供减少,也可呈黄白色。内镜检查可窥视全部结肠以确定腺瘤的部位、大小、数目、有无蒂以及蒂的长短,从而作为治疗的依据。
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造影可见结肠和直肠内圆形阴影,但位于低位直肠内的腺瘤钡剂造影有时会漏诊,直肠指诊和结肠镜检查能够发现。
根据患者血便、黏液便、腹痛、便秘、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感等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便常规、便潜血、血生化、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造影、内镜检查等检查结果,综合进行分析,通常可以明确诊断。
腺瘤性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一经发现,应立即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取决于息肉类型、部位、大小、数目、有无蒂和有无癌变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本病一般不选择药物治疗。
暂无
对良性有蒂的腺瘤,一般可经内镜圈套器摘除;小型无蒂的腺瘤,在排除癌变可能后,可用活组织检查钳切除,切除后基底电灼;对大型无蒂或用内镜切除困难者,需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切除。
1、直肠内腺瘤,一般经肛门或经骶切开直肠后壁,再切除肿瘤。
2、距肛缘10cm以上的直肠或结肠腺瘤,经肛门会阴径路切除困难者,需经腹切开肠壁作局部切除或肠段切除。
3、对摘除或切除的腺瘤均应作病理切片检查,如蒂内已有癌变,应按恶性肿瘤作广泛切除。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经积极、正规治疗,部分患者的腺瘤性息肉可被切除,疾病发展得到控制,一般预后良好。
本病可能会引起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经积极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本病有复发的可能。
良好的日常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不适,还有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1、心理特点
医生通常会建议本病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患者可能会因手术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此外,患者由于反复出现不适,往往会对自身病情过于担忧,出现消极悲观的情绪。
2、护理措施
(1)家属及患者可向医生仔细了解手术的方法、过程和目的。对手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后,会减轻对内镜手术的恐惧、焦虑。
(2)医生和家属向患者讲解手术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对内镜手术的信心。
(3)日常恢复期间,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其消除紧张情绪,并鼓励其积极配合后续的治疗及相应的生活护理。
1、合理作息,不熬夜,保证充分睡眠。
2、保证休息环境安静、舒适,有利于患者保持平稳心态。
3、适当进行活动,同时日常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等不良情况。
遵医嘱定期复查。复诊时携带既往病例和近期相关检查结果,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情况,评估机体恢复程度。
1、术后注意避免剧烈活动,以防引起切口裂开,影响机体康复。
2、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换药,防止感染情况发生。
3、术后注意保持手术区域清洁、卫生,如有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并积极接受相关治疗。
合理规律饮食,保证机体营养物质的摄入,避免刺激性饮食,以防影响机体恢复。
1、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必要时可能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禁食,给予肠外营养。
2、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牛奶等。
1、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胃肠道负担。
2、注意饮食卫生。
3、戒烟限酒。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