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疣状胃炎 疾病英文名称: gastritis verrucose,gastritis varioliformis,verrucosal gastritis,varioliform gastritis,VG 疾病别名: 痘疮样胃炎、痘疮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疣状胃炎 疾病英文名称: gastritis verrucose,gastritis v...
养生
疣状胃炎又称痘疮样胃炎、痘疮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由Moutler和Corner于1947年首先报道,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其特点是再发生或持续性胃多发性糜烂。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主要病因。本病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其自然病程较长,每个个体各不相同,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胃癌。
1、基于内镜下特点分类
(1)未成熟型或不完全型
主要由组织炎症水肿引起,病变隆起较低,顶部的脐样凹陷大而浅,可在数日或数月内消失。
(2)成熟型或完全型
由未成熟型转变而来,主要为组织增生所致,隆起较高,顶部脐状凹陷小而深,或脐状凹陷消失而呈息肉样,不易消退。
2、基于组织学分类
(1)糜烂期
主要表现为上皮坏死、脱落、中性粒细胞浸润等。
(2)修复期
主要表现糜烂周围组织增生,有时可见纤维化。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致的疣状胃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
疣状胃炎在临床上常见,目前流行病学数据较少,无法获得确切患病率。我国报道的检出率为1.2%~3.3%。
1、好发于青壮年人群。
2、男性更容易发病。
疣状胃炎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此外,免疫因素、高胃酸等也可引起疣状胃炎。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为本病的主要病因。幽门螺杆菌进入人体后,可以定植在胃黏膜,并能产生多种酶,包括尿素酶、蛋白溶解酶、磷脂酶A等,从而引起胃黏膜的损伤。
2、免疫因素
疣状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含IgE(血清免疫球蛋白E)的免疫细胞浸润较普通胃炎明显增高,故本病可能与局部组织变态反应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3、高胃酸
高胃酸状态下,氢离子逆向扩散进入已经存在炎症的胃黏膜细胞中,损伤胃黏膜。
疣状胃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见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症状的轻重与糜烂数目多少无关。
主要表现为腹痛,以空腹痛最多,也可出现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1、消化道出血
少数患者可有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和黑便。
2、贫血
患者因消化道出血可有贫血,表现为皮肤及黏膜苍白等。
3、体重下降、低蛋白血症
患者因长期食欲不振,摄入蛋白质不足,可出现体重下降、低蛋白血症。
4、胃癌
疣状胃炎为癌前病变之一,部分病变经长期演变可发展为胃癌。
1、突然出现呕血。
2、剧烈腹痛且持续不缓解。
以上须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1、腹部反复疼痛或胀满不适。
2、出现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或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可于消化内科就诊。
1、请提前预约挂号,携带好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
2、就诊前尽量保持空腹,医生可能会抽血进行检查。
3、医生可能会对腹部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腹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4、若考虑进行胃镜检查,注意检查前禁食6~8小时。
5、若既往确诊为疣状胃炎或近期有其他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的就诊病历、检查报告等。
6、若近期有服用药物,请携带药盒或准备药名。
7、请记录好相关症状及所要询问的问题。
8、可安排家属协同就诊。
1、您哪里不舒服?
2、您这种情况多久了?以前有过这种情况吗?
3、您这些不适和进食有没有关系?
4、您有没有过黑便或大便形状改变的情况?
5、您以前看过吗?做过什么检查吗?有什么治疗吗?有缓解吗?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疣状胃炎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3、我这个病会传染吗?会发展成胃癌吗?
4、我需要做哪些检查?会对我的身体造成损伤吗?
5、我需要住院治疗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需要长期吃吗?医保能报销吗?
7、我需要做手术吗?
8、这个病能治好吗?会复发吗?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10、平时在生活中我需要注意什么?
患者出现腹痛、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会先询问病史、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健康状态,如果怀疑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会建议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查、血常规、便常规检查。为了进一步确诊和掌握病变程度,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胃镜及病理检查等。
医生对患者会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观察患者是否消瘦及有无贫血貌。一般疣状胃炎患者常无明显的体征,少部分患者会有上腹部按压痛。
1、血常规
判断是否有合并贫血。
2、便常规
判断是否有消化道出血。
3、幽门螺杆菌(Hp)检查
(1)有创检查:指通过胃镜检查获得胃黏膜标本的相关检查,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幽门螺杆菌检查、组织细菌培养、组织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2)无创检查:即不需要通过胃镜检查获得标本,常用于临床的有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该方法容易受到抗生素及抑酸药物的影响。检查时医生会让患者口服C-13或C-14标记的尿素胶囊,一段时间后向袋子内呼气,然后密封。通过检测呼吸样本中CO2中被标记的13C或14C含量,判断胃内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此外,还有粪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该方法多用于儿童。
1、糜烂期主要表现为上皮坏死、脱落、中性粒细胞浸润等。
2、修复期主要表现糜烂周围组织增生,有时可见纤维化。
胃镜检查:
1、检查过程
在该检查中,医生使用一根带有摄像头的纤维软管,从口腔进入,可以观察到食管及胃部的情况,并取部分组织进行活检。
2、检查方法
(1)普通胃镜:咽喉局部麻醉,恢复快,检查后2小时内不要吃东西,不会出现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缺点是一些患者敏感或是麻醉喷洒位置不当,效果不理想,检查中恶心症状很明显。
(2)无痛胃镜: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在睡眠中完成检查和治疗,医生也不用担心检查时间延长而造成患者的任何不适。
3、检查结果
胃黏膜病变为扁平疣状隆起,中央脐样凹陷糜烂,糜烂呈链状排列,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大小不一,但多小于0.5cm~1cm。
疣状胃炎的症状和体征没有特异性,无法作为该病的诊断依据,胃镜及组织学检查是疣状胃炎诊断的关键。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
1、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粘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发生的溃疡,好发于胃及十二指肠。临床上多数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节律性疼痛。胃镜下可以见到圆形或椭圆形溃疡,溃疡边缘常有充血、水肿,溃疡基底光滑,上覆黄色或黄白色苔。胃镜检查可以进行鉴别。
2、胃癌
胃癌是起源于胃上皮的恶性肿瘤,多见于胃窦部。早期胃癌70%以上无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上腹不适、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进展期胃癌可见上腹部疼痛,且疼痛逐渐加重,与进食无明显关系,或餐后加重、食欲减退、消瘦、呕血和黑便等症状。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活检可以鉴别胃癌和疣状胃炎。
疣状胃炎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多采用药物对症治疗,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采用内镜氩离子凝固术、高频治疗等。治疗目的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癌变风险。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2、发病期间注意休息。
3、尽量实行分餐制,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机会。
1、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
目前采用四联疗法,即1种质子泵抑制剂(PPI)+2种抗生素+1种铋剂。
(1)质子泵抑制剂:常用药物有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
(2)抗生素:如甲硝唑、替硝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四环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药物。
(3)铋剂:如枸橼酸铋钾等。
2、抑酸药物
(1)碱性制酸药:可以中和胃酸,如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等。
(2)H2受体拮抗剂:可以竞争性结合H2受体,降低胃酸分泌,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等。
(3)质子泵抑制剂:常用药物有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
3、胃黏膜保护药
可以保护胃黏膜,如硫糖铝、替普瑞酮、铝碳酸镁等。
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甲硝唑、替硝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四环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枸橼酸铋钾、碳酸氢钠、氢氧化铝、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硫糖铝、替普瑞酮、铝碳酸镁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1、内镜氩离子凝固术
氩离子凝固术是一种非接触性电凝固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特殊装置将氩气离子化,氩气离子拥有很好的导电性能,可以连续传递电流,经能量传递至病变部位起到凝固作用。
2、高频治疗
高频治疗是指利用高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高频电流是指频率大于100kHz的交流电。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没有确定的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1、辨证论治
(1)肝胃郁热证
①治法:解郁清热,理气止痛。
②主方:化肝煎加减。
(2)肝胃湿热证
①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②主方:小陷胸汤加减。
(3)寒热错杂证
①治法:清热温中,理气和胃。
②主方:半夏泻心汤加减。
(4)脾虚瘀滞证
①治法:健脾益气,理气化瘀。
②主方:柴芍六君汤加减。
(5)阴虚瘀滞证
治法:养阴益胃,理气化瘀。
主方:一贯煎加减。
(6)虚寒瘀滞证
①治法:温阳益气,化瘀和胃。
②主方:丁蔻理中丸加减。
(7)肝郁血瘀证
①治法:理气通络,化瘀和胃。
②主方:丹参饮加减。
2、中成药
(1)胃苏颗粒
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用于气滞型胃脘痛,症见胃脘疼痛,窜及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2)三九胃泰颗粒
消炎止痛,理气健胃,用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
(3)胃炎宁冲剂
温中醒脾,和胃降逆,芳香化浊,消导化食,用于浅表性胃炎及其他慢性胃炎,胃窦炎及伤食湿重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
以上均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疣状胃炎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部炎症,不能自愈,但是因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经积极治疗后可以治愈,并可以根治。此外,疣状胃炎可能并发消化道出血、贫血等,且有发展为胃癌的几率。
1、疣状胃炎可能会发展成胃癌。
2、疣状胃炎可能并发消化道出血、贫血等。
本病不能自愈。
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疣状胃炎经积极治疗后可以治愈。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疣状胃炎很难根治,但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疣状胃炎,经规范化的治疗后,可根治。
疣状胃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并努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心理特点
(1)疣状胃炎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常出现烦躁的情绪,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心理护理。
(2)疣状胃炎患者临床病程长,疾病恢复时间长,容易表现出焦虑、抑郁的情绪。
2、护理措施
(1)患者自身应该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对疾病确诊和治疗有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检查和治疗。
(2)家属应该充分理解患者,从多方面积极开导患者,调动患者主动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
(3)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参加绘画、书法等艺术活动,分散注意力,放松心情。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疣状胃炎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私自停药、换药,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不彻底或复发。
2、因枸橼酸铋钾在酸性环境中方起作用,故宜在餐前半小时服用;服药时尽量用吸管直接吸入,防止将牙齿、舌染黑;部分患者服药后可出现便秘或黑粪,少数患者有恶心、一过性血清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肾衰竭。出现异常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服用阿莫西林者,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
4、服用甲硝唑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口腔金属味、舌炎、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宜在餐后半小时服用。
1、科学作息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日常锻炼
日常生活中锻炼要适度,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自觉舒适为宜。
因疣状胃炎有向胃癌发展的可能,故应定期门诊复诊。
患者在积极配合药物对症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控制病情,防止复发。
1、饮食规律,进食注意定时定量。
2、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红柿、黄瓜、苹果、香蕉等。
1、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对胃造成损伤。
2、避免食用剩饭剩菜及腌制的食品,其中可能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
3、少食辛辣刺激的食品,如葱、辣椒,这些都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部疼痛。
4、少食油炸食品,这些食物营养供应不均衡,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5、禁止饮酒类、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否则会使病情加重,不利于疾病康复。
疣状胃炎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
1、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提倡分餐,避免共用餐具、水杯、牙具等生活用品。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用餐。
3、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