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疾病英文名称: non-parasitic hepatic cysts, NPHC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疾病英文名称: non-parasitic hepatic cysts...
养生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non-parasitic hepatic cysts, NPHC)是非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肝脏良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为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临床上常表现为腹部肿块、腹痛、食欲缺乏、黄疸、发热等。本病治疗以手术为主。
无传染性。
本病是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但目前尚无其准确、权威的流行病学相关数据。
本病以女性多见。
大多数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是由先天性的胆管发育异常导致。此外,肿瘤、外伤、炎症、胆汁潴留等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饮食不当、作息不规律、乱用药物是本病的危险因素。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生长缓慢,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当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上腹部肿块、腹痛、食欲缺乏、黄疸、发热等症状。
1、上腹部肿块
是许多患者的早期症状,约55%的患者出现。
2、压迫症状
压迫邻近脏器,如胃、十二指肠和结肠,可有食后饱胀、食欲缺乏、上腹不适、隐痛等症状。
3、腹痛
约30%患者出现,如有囊肿破裂或囊内出血,可出现急腹症症状;若带蒂囊肿扭转,可突发右上腹剧痛。
4、黄疸
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压迫胆管引起阻塞性黄疸者较为少见,仅有5%的病例出现。
5、全身症状
若合并囊肿感染,可出现畏寒、高热、白细胞增多等类似肝脓肿的症状。
本病可并发囊肿感染或破裂、肝衰竭、门静脉阻塞等病变。
如怀疑或出现肝脏相关症状,可及时去肝胆外科或消化内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等。
2、就诊时着装宽松,便于医生进行体格检查。
3、身上尽量避免佩戴金属饰品,以便进行影像学检查。
4、事先组织好自身症状的描述,如有既往病历请您准备齐全。
5、如果正在服药,请您记录药品名称以及服用剂量。
1、您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的?
2、具体有哪些表现?除此以外还有别的不适吗?
3、症状发作有时间规律吗?在什么情况下会严重?
4、您之前出现过这种情况吗?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5、您最近有没有去什么地方旅游?接触过小动物吗?
6、您最近有没有吃不干净的东西?平时做什么工作?
7、之前做过什么样的检查?有没有明确诊断?
8、您接受过哪些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1、现在能明确诊断吗?我这是肝囊肿吗?会不会变成癌症?
2、这个病会不会遗传?会不会传染?
3、我还需要做些什么检查?
4、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吃药还是做手术?
5、我需要治疗多久?治疗方案有风险吗?
6、能彻底好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的饮食和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8、我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患者出现上腹部肿块、腹痛、食欲缺乏、黄疸、发热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会建议患者进行B超、CT、MRI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
医生会对患者的腹部进行触诊检查,检查是否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表现。检查时由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检查,手掌紧贴腹壁,随呼吸运动而上下起伏。当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右上腹部可触及肿块,表面光滑,有囊性感,无压痛,可随呼吸上下移动。
有时可能需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一般情况。
1、B超
本检查具有无创、经济、便捷的优点,为诊断肝囊肿的首选方法,可显示肝内单发或多发肿物,内有明显的液性暗区,囊内无组织碎片反射波。
2、CT
可精确囊肿的大小、部位、形态和数目。大的肝囊肿因其所在部位不同可显示膈肌抬高或胃肠受压移位等征象。
3、MRI
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边缘清楚;T2加权像上囊肿呈明显均匀高信号。
根据上腹部肿块、腹痛、食欲缺乏、黄疸、发热等症状,结合B超、CT、MRI影像学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肝棘球蚴病等疾病。
1、细菌性肝脓肿
患者常继发于胆管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灶,且发病急,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重。而肝囊肿发病时间长,大多数患者在感染前已经确诊,部分患者在感染前有反复肝穿刺史,CT示肝囊肿边界锐利、壁薄。肝脓肿壁因充血水肿呈层状或月晕状。
2、阿米巴性肝脓肿
有阿米巴痢疾史,起病缓,病程长,粪便可查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肝穿刺液为巧克力色,并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3、肝棘球蚴病
有流行地区生活史,密切接触狗、羊史,包虫囊液皮内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特异性检查阳性。多房棘球蚴病MRI显示不规则的高密度区,可有散在钙化点,病灶边界不整齐呈“地图征”,无明显增强征象。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在5cm以内而无症状时,不需处理,定期复查即可。囊肿大且出现症状时需手术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暂无
可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选择以下手术方式:
1、囊肿开窗术
可开腹或经腹腔镜进行。
2、内引流术
即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适用于囊壁厚的患者。
3、外引流术
适用于囊肿合并感染,且不能切除者。
4、囊肿剥除术或切除术
分别适用于小而表浅、囊壁易于分离的囊肿和带蒂囊肿。
5、肝部分切除术
适用于局限于某一肝段、肝叶的囊肿。
6、肝移植术
多发性肝囊肿用其他方法难以治愈或导致肝功能不全时,可行肝移植术。
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巨大囊肿患者,可采用B超或CT导引下经皮经肝囊肿穿刺抽液,以缓解症状,可同时行囊内无水乙醇注射术使囊壁细胞变性。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发展缓慢,出现症状时,经积极正规治疗,多数患者症状能得到改善。
本病可使患者出现腹痛、食欲缺乏、黄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本病不会自愈,需积极正规治疗。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经积极正规治疗,多数患者症状能得到改善。
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膳食营养均衡、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如果体检发现肝囊肿,应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治疗。暂时无需处理的肝囊肿应定期复查,复诊时间遵医嘱。如出现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
1、患者应与主治医师沟通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
2、孕妇或有妊娠计划的夫妇应与医生说明。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洗手。
2、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3、日常保持休息环境安静、舒适,有助于维持平稳心态。
肝囊肿术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随诊,如发现新发病灶或原有病灶处囊肿增大提示病情反复,须及时报告主治医生。
1、囊肿较小或未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通常无需治疗,可每年进行腹部超声的检查,如发现病情进展需及时报告医生。
2、囊肿术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随诊。
3、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血生化,若有肝肾功能异常须及时报告医生。
1、家属应在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精神意识等情况,注意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处理。
2、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是否感染,若出现创面痛痒、创口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现象须及时报告主治医生。
3、术后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下地活动,促进恢复并预防下肢血栓形成。
4、术后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少食多餐。
5、放置引流管的患者应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固定,避免牵拉引流管。家属应当经常关心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若有浑浊或颜色变深的情况需及时向主治医生反映。
科学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合理搭配,避免刺激性物质摄入,保证机体营养充足对,促进疾病康复有积极作用。
1、日常生活中记得吃主食,它为主要的能量来源,如米饭、面条、馒头等,可搭配一些杂粮谷物。
2、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如蛋类、瘦肉、鱼、豆制品等。适量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肝脏的再生和修复。
3、注意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食欲不佳的患者可少食多餐。
4、适量补充富含甲硫氨酸的食物如小米、芝麻、菠菜等可促进体内磷脂合成,协助肝脏内脂肪的转变。
5、充足饮水,以促进机体代谢废物的排泄。
1、忌烟酒,以防加重肝脏负担。
2、忌腌制类食物、隔夜饭菜或食品罐头等不新鲜的食物。
3、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4、不宜进食过多甜食,糖类代谢会加重肝脏负担。
以下措施可一定程度地降低本病发生风险:
1、若出现肝脏肿瘤或炎症疾病,应积极进行治疗。
2、保持合理饮食、规律作息。
3、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