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上睑下垂 疾病英文名称: ptosis 疾病别名: 眼睑垂缓、胞垂、睑废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上睑下垂 疾病英文名称: ptosis 疾病别名: 眼睑垂缓、胞垂、睑废 疾病概述: 上...
养生
1、根据有无遗传性分类
(1)先天性上睑下垂: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与遗传有关,多为动眼神经核或上睑提肌发育不良。
(2)获得性上睑下垂(即后天性眼睑下垂):由眼睑本身病变、神经系统病变等后天因素所致。
2、根据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不超过3mm(一般为1~2mm左右)。
(2)中度:遮盖1/2角膜(一般为3mm左右)。
(3)重度:遮盖超过1/2角膜或全部角膜(一般≥4mm)。
3、根据具体病因分类
(1)神经源性上睑下垂:由动眼神经或动眼神经分支麻痹所致,可伴一条或多条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功能障碍,多数表现为上睑下垂伴上直肌功能障碍。
(2)肌源性上睑下垂:既可是先天性的,也可是后天性的。先天性者多因上睑提肌发育不良所致,也可由中枢或周围性神经发育障碍所致。此类患者除了上睑下垂外,还可伴上睑迟滞。后天性者主要是由于局部或弥漫的肌肉疾病所致,如肌强直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
(3)腱膜性上睑下垂:多见于自发性或退行性变,如老年性上睑下垂,也可见于外伤、内眼手术或佩戴硬性角膜接触镜等,患者虽上睑下垂,但眼球运动正常。
(4)机械性上睑下垂:各种原因造成眼睑瘢痕样增厚,重量增加,可见于外伤、手术或肿瘤等。
(5)假性上睑下垂:即多种原因引起的睑裂相对变小,而上眼睑活动正常,常见原因包括眼睑痉挛、眼睑失用症、眼球内陷、重度皮肤松弛等。
无传染性。
上睑下垂是眼科的常见病,该疾病不仅影响患者外观,严重者还可影响视功能。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先天性上睑下垂,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0.56%。
有家族遗传史者。
上睑下垂的原因较多,先天性上睑下垂多与遗传有关,后天获得性上睑下垂可由眼睑或头部肿瘤、外伤以及肌肉病变等原因导致。
1、先天性
多为动眼神经或上睑提肌发育不良,肌纤维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所致,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2,获得性(即后天所致)
多由眼睑病变所引起,也可因神经系统或其他病变所致。常见原因包括:
(1)眼睑病变:眼睑肿瘤、眼部手术或外伤造成动眼神经或交感神经麻痹等。
(2)神经系统病变:头颅肿瘤、脑部外伤、多发性硬化等病变可导致动眼神经等支配眼部肌肉的神经出现病变,从而造成上睑下垂。
(3)肌肉病变: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强直综合征等疾病可累及上睑提肌,从而出现上睑下垂。
(4)其他:如眼球萎缩、眼球缺失等各种原因导致眶脂肪或眶内容物减少,也可出现上睑下垂。
1、父母等直系亲属有上睑下垂。
2、从事危险工作者,可意外损伤眼部肌肉神经。
3、眼部手术损伤、美容操作。
4、存在神经系统基础疾病,如脑肿瘤等。
5、存在肌肉系统基础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6、老年人可出现眼部组织退行性病变。
上睑下垂最典型的表现为上睑位置下移,从而遮盖角膜上缘,轻者影响外观,重者可影响视力。此外,患者还可出现额纹变深、仰头视物、重睑线消失等异常表现。
1、一般表现
常为单眼发病,也可为双侧发病。表现为平视时,病变侧上睑位置低于正常,即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超过2mm,严重者部分或全部遮盖瞳孔。为克服视物障碍,患者常借助额肌的力量牵拉眉毛上抬,借以提高上睑缘的位置,日久可形成额部深纹,以及仰头视物、颈椎或颈部肌肉畸形等异常表现。
2、其他表现
约有25%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可合并上直肌功能不全或麻痹,影响眼球上转,患者可出现重睑线(俗称“双眼皮”)变浅或消失等表现。
形觉剥夺性弱视:先天性上睑下垂者可因视物遮挡,使光线进入眼内受限,从而影响视觉发育,最终发展为重度形觉剥夺性弱视(即眼球检查正常,但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即使配戴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0.8以上)。
1、先天性上睑下垂
可合并内眦赘皮、斜视、小眼球、小睑裂、眼球震颤等其他先天眼部异常。
2、后天性上睑下垂
(1)交感神经损害者,在上睑下垂的同时,可有Horner综合征表现,即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颜面无汗、皮肤潮红、温度升高等。
(2)重症肌无力所致上睑下垂者,具有晨轻夜重的特点,注射新斯的明后可明显减轻,还可伴眼球转动不灵活、饮水呛咳、吞咽及发音困难、颈软等表现。
1、出生后数月或数年,上睑下垂遮盖瞳孔2mm以上。
2、上睑下垂伴视物不清。
3、双侧或单侧上睑下垂严重影响外观。
4、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睁眼提起,伴有耸眉、抬头视物等表现。
1、眼科
首诊科室通常为眼科,患者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视功能是否受到影响,是否存在其他原发疾病等。
2、医疗美容科
适合于无原发疾病,或原发疾病已经控制的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可通过整形手术改善外观,纠正上睑对角膜的遮挡。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患者常若有视力障碍,最好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多大年龄了?什么时候发病的?发病到现在有多长时间了?
2、有无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疾病?
3、有无眼外伤、手术或眼睑疾病史?
4、有无家族患病史?
5、视力有没有受到影响?患眼还有没有其他不适感觉?
1、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这个病有什么危害?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任何风险吗?
7、必要要手术治疗吗?只吃药不可以吗?
8、我的视力能完全恢复吗?
9、治疗以后会复发吗?
10、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上睑下垂患者,可先进行视力及眼球运动检查,以判断患者视功能及眼外肌功能是否受到影响。然后可根据患者情况,选做上睑提肌功能测试、额肌肌力测定、原位时睑裂高度测量等。怀疑重症肌无力者,可进行新斯的明试验,以初步进行排查。
1、视力检查
主要通过视力表进行检查,方便快捷,用于判断上睑下垂对视功能有无影响。视力检查的距离一般为5米,视力表的1.0行与受检者的眼睛处于同一高度。检查环境应保证光线充足,两眼轮流进行检查,检查一侧眼睛时,用遮眼板将另一眼完全遮住,但不能压迫眼球。对于不能辨认眼前手动的患者,应测验有无光感。
2、眼球运动检查
患者配合医生的手指方向,向不同方向注视,医生可根据眼球转动的情况判断眼外肌的功能。
1、上睑提肌功能测试
该项检查主要评估患者的上睑提肌肌力的情况。检查者用拇指按压眉弓处(即眉骨,为额骨眶上缘的上方呈弓形隆起的部分),先让患者向下看,再让患者向上看,此时上睑移动的距离即为上睑提肌肌力。通常睑缘活动度≤4mm者表示肌力很差,5~7mm为中等,≥8mm但不超过10mm者为良,≥10mm者为正常。
2、额肌肌力测定
改检查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检查时,嘱患者向正前方注视,在患者眉弓下缘正对瞳孔中心处作一标记,并将标尺垂直固定于标记处,然后嘱患者抬眉,标尺上移动的毫米数,即代表额肌肌力的动度。成人其动度的正常值约为10~15mm。
3、原位时睑裂高度测量
可以判断上睑下垂的程度。自然睁眼平视时,轻者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超过3mm,中等程度下垂遮盖角膜约1/2,重度下垂者超过角膜1/2或遮盖全部角膜。
4、新斯的明试验
该检查有助于排除重症肌无力。将新斯的明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段时间后,观察上睑下垂有无减轻,若明显减轻,则上睑下垂很可能为重症肌无力所致。
根据眼部外伤或手术史,家族遗传或其他疾病史,再结合上睑下垂、额纹加深等典型症状,以及眼部或全身检查结果一般不难诊断。
先天性上睑下垂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目的主要是恢复外观对称、防止视力减退。儿童手术时机应根据严重程度而定。遮盖瞳孔者,为避免弱视,应尽早手术,一般在3岁左右进行。下垂程度较轻,未影响视力者,可待年龄稍长大,再行美容矫正。后天性上睑下垂,可先进行原发病治疗和药物控制,无效时,再行手术治疗。
1、重症肌无力所致的上睑下垂
不适合手术治疗,可口服新斯的明或吡啶斯的明进行治疗。
2、神经麻痹所致的上睑下垂
可给予维生素B₁、维生素B₁₂、肌苷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亦可根据身体情况合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1、上睑提肌缩短术
(1)适应证
适用于上睑提肌功能尚未完全丧失者。
(2)术前准备
术前停戴隐形眼镜,并遵医嘱预防性服用抗生素1~3天。术前还需完善各项检查,如睑裂大小、上睑提肌肌力、额肌肌力、上睑上提量、视功能检查、屈光状态检查、眼位及眼球运动检查、睑缘角膜映光距离(MRD)等。
2、额肌悬吊术
(1)适应症
①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肌力在4mm以下,或牵拉功能丧失者);
②3岁以下的重型先天性上睑下垂,不适于行上睑提肌缩短术者;
③上睑下垂严重的睑裂狭窄综合征儿童,行提上睑肌缩短术不能改善者;
④其他类型手术未能成功,需再次矫正者。
(2)术前准备
①完善术前检查:如视力及矫正视力检查、提上睑肌肌力和下垂度检查、新斯的明试验(除外重症肌无力)、检查有无Bell现象(面神经麻痹时,患侧眼裂增大,眼睛闭合不全或完全不能闭合,闭眼时患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有无上睑迟滞现象(即眼球下转时上睑不能随之下落,常见于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
②选择悬吊材料:常用的有自身阔筋膜、皮肤轮匝肌、真皮等,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眼部特点等综合考量之后,再进行选择。
(3)手术方式
①“方形”术式:直接利用额肌力量进行矫正。在上眼睑重睑位置做切口,将额肌从与眼轮匝肌之间剪开,并与上下组织进行分离,制作额肌瓣,再将额肌瓣与睑板缝合,然后调整上眼睑至适当位置后,进行缝合固定。
②“W”字母型术式:间接利用额肌力量进行矫正,常使用阔筋膜材料进行悬吊。在上眼睑重睑线位置做一个切口,再在眉毛上缘做内中外三个小切口,然后将阔筋膜用专门的引针从眉毛上缘中央切口穿入皮下至重睑位置,接着再将阔筋膜穿入皮下至眉毛上缘内外侧两个切口分别引出,使阔筋膜在皮下呈“W”形状,最后用缝线将阔筋膜在上下切口位置分别与额肌肌肉、睑板组织进行缝合固定。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患者的预后取决于上睑下垂的程度、治疗的时机以及原发疾病的控制情况等。一般来说,病情越轻,手术越及时,病因去除越彻底,则预后越好。
上睑下垂可影响患者外观,使患者产生自卑、厌世等心理问题。严重者还可造成视力下降、弱视、斜视等视力损害。单侧上睑缘遮盖瞳孔,患者需仰头视物,日久还可导致脊柱畸形。先天性上睑下垂还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上睑下垂一般不会自愈。
先天性上睑下垂早期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很高,既可改善患者的外观,又可防止视力的损害。若手术不及时,出现弱视、颈椎畸形等并发症后,再行手术,则很难治愈。
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通过早期、积极的手术治疗,大多数可以达到改善外观、保护视力的目的。
患者经积极治疗后,一般不会复发。少数由后天疾病(如颅内肿瘤或重症肌无力等)所致者,如果病因未彻底去除,也有复发的可能。
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注意作息规律,防止用眼过度。术后做好眼部护理,防止伤口感染或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上睑下垂患者由于容貌缺陷、视力障碍,易产生自卑感、孤独感。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积极面对自身的疾病,以轻松愉快的心态配合治疗。也可通过与医生交流,了解手术的过程及可能达到的效果,消除其焦虑、恐惧的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术后可遵医嘱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患者可适量使用眼药水,以缓解眼部干涩等不适感;睡前涂抹眼膏,避免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
1、少看报纸、电视、手机等,避免眼疲劳。
2、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使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3、恢复期间,尽量避免外出,如果一定要出门的话,应佩戴护目镜,以减少灰尘及异物对角膜的损伤。
4、患者由于视线遮挡,易跌倒,要做好安全防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此外,还应避免跑步、打球剧烈活动。
1、术后要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有渗血、渗液、脱落等。若切口处出切红肿、黄色脓性分泌物时,有感染的可能,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2、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成功率很高,但可能会留有干眼症、眼睑闭合不全、暴露性角膜炎、上睑迟滞、双眼形态不对称、眼睑内翻倒睫等手术后遗症。术后要注意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若出现上述表现,应尽快到眼科复查。
1、全麻病人,术后需去枕平卧,头偏向健眼侧。
2、术后要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3、术后患者要多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以利于手术切口的恢复。
4、术后需遵医嘱时间,定期复查;期间如有任何不适,要及时就医。
饮食宜清淡,提倡易消化、高营养、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白粥、三文鱼汤、鸡蛋羹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的畅通,避免因用力排便,造成伤口撕裂、眼压升高等情况。
1、先天性上睑下垂多为遗传所致,很难预防,有家族史者,要重视产前检查,提倡优生优育。
2、后天因素所致的上睑下垂,可通过以下手段进行预防:日常要注意用眼卫生和安全防护,避免眼部感染或外伤;不要长期配戴隐形眼镜;进行眼部手术或美容整形时,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有眼部、神经及肌肉疾病者,要及时治疗。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