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地图舌 疾病英文名称: geographic tongue 疾病别名: 游走性舌炎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地图舌 疾病英文名称: geographic tongue 疾病别名: 游走性舌炎 疾病...
养生
地图舌(geographic tongue)是一种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损害具有不定性和游走性,乳头在舌不同部位出现萎缩和恢复,故又称游走性舌炎(migratory glossitis)。该病多见于儿童,常伴裂纹舌。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精神、神经因素有关,常见症状表现为舌头病损特征为丝状乳头萎缩,留下圆或椭圆形红色光滑凹陷剥脱区,形成轮廓鲜明的地图形状。地图舌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每天清洁口腔,并保证充分休息和均衡营养即可。
不会传染。
发病占人群的1%~2%。
儿童多发,尤以6个月至3岁多见,也可发生于中青年,成人中女性多于男性。
尚不清楚,部分患者有遗传倾向,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患地图舌的人群该病的发病率高,因此有学者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有研究发现地图舌患者患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几率高于一般人群,且儿童患病较多,因患儿神经系统尚不健全稳定,或发作与情绪波动有关,因此有人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精神、神经因素有关。另外也有认为发病与体质因素、寄生虫、月经周期、面部炎症刺激等有一定联系。
1、存在其他过敏性疾病。
2、精神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
3、免疫功能差。
病变主要发生在舌背部,也可发生于舌尖和舌侧缘。病损特征为丝状乳头萎缩,留下圆或椭圆形红色光滑凹陷剥脱区,周围有丝状乳头增厚黄白色的边缘,相互衔接呈弧形边缘,丝状乳头伸长。正常与病变区形成轮廓鲜明的地图形状,故称地图舌。损害形状大小不一,可单独或多个存在,可相互融合遍及整个舌背。
1、病损多发生于舌尖、舌背和舌侧缘,多见于舌前区,一般不超过人字沟。
2、舌尖、舌缘、舌背丝状乳头剥脱区出现红色斑块,红斑的外围丝状乳头增殖形成白色或黄白色微微隆起的弧形边界,此边界宽度为2~3mm。病变区红白相间,剥脱区范围不断扩大,向周围蔓延,与临近剥脱区融合。病损区呈椭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红斑和边缘可不断变化形态和部位,故称游走性。多个红斑扩大,融合形成地图状。
3、病变位置移动或变化的速度不一,有的病变在同一位置可停留数日,有的经过数日即发生移行。由于角化过度,剥脱和恢复交替出现,此起彼伏,顽固复发,故病程较长,有的可延续数日或数年。
4、一般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多为偶然发现,少数患者可有轻度烧灼感,或食用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有不适感。
5、本病有自限性,有间隔缓解期,舌黏膜表面能完全恢复正常。
1、本病患者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烧灼样疼痛或钝痛。
2、患者常伴有沟纹舌出现,导致恐癌心理出现。
1、舌头红白相间,剥脱区红斑融合成地图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2、伴口干、痛感,伴发口角炎。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地图舌患者可以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就诊,或者到专业口腔医院的黏膜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不要吃过热、过酸、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刺激病损处引起疼痛。
3、正确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舌头的异常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2、异常病损刚开始分布在舌头的哪个或哪些部位?是什么样子的?近期有变化吗?
3、您是否伴有舌头疼痛、口干等不适?进食时疼痛会加重吗?
4、您的亲属中有过类似症状吗?
5、您会定期做口腔检查吗?发现过龋齿吗?
6、您近期有过感染吗?是否有胃肠功能紊乱、贫血等病史?
7、您近期有没有情绪波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失眠等情况?
8、您的饮食状况怎么样?营养搭配是否均衡?
9、您的月经正常吗?是否怀孕?(针对女性)
10、您查过微量元素吗?有没有缺锌或缺铁的情况?
1、什么是地图舌?我的地图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吗?
3、我可以用什么治疗方法?
4、能治好吗?以后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吗?怎么预防?
5、如果不接受治疗,舌头上的病损能自愈吗?
6、日常该怎么护理?饮食或生活习惯是否需要调整?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当患者舌出现地图性状红色光滑凹陷剥脱区,并长期存在明显的灼痛等症状无法缓解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口腔及舌部的情况;然后可能建议患者做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医生通过口腔检查可以看到患者舌头上地图样的病变。
病理检查:为非特异性炎症,红斑处丝状乳头消失,上皮表层剥脱,棘层变薄,乳头消失,基底细胞层无变化,固有层血管充血,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病损周边丝状乳头上皮增厚,细胞内水肿,有细胞碎屑及坏死物质,有时浅表棘层见微小脓肿形成。
病理检查是有创检查,医生会取下患者部分组织进行检查,明确病变性质。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舌部病损区黏膜下层的急性及慢性炎症浸润,上皮细胞水肿,嗜中性粒细胞形成微脓肿。病损的白色增厚区域表现为上皮下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微脓肿、白细胞入侵上皮层、上皮内水肿、细胞连接破坏、上皮细胞内糖原沉积以及表层细胞脱落等。
根据舌背出现形状各异、形似地图、红白相间的病变,以及病变区域的丝状乳头边剥脱边修复、位置经常移动的特点不难作出诊断。一般需要鉴别舌部扁平苔藓和舌部萎缩性白色念珠菌感染。
1、舌部扁平苔藓
地图舌病损中央萎缩区不明显,而周边条带损害区较宽时应与舌部扁平苔藓鉴别。后者病损以白色斑块或条纹状损害为主,呈灰白珠光色,由细小白纹构成,有牵拉感或紧绷感等不适,无昼夜间“游走”的变位特征。
2、舌部萎缩性白色念珠菌感染
舌乳头萎缩区较大,周边条带状损害不明显时,应与萎缩性白色念珠菌感染鉴别。后者常发生于全口义齿覆盖的黏膜区,少数发生于舌部的萎缩性白色念珠菌感染有明显的口干、痛感,伴发口角炎。
地图舌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每天清洁口腔,并保证充分休息和均衡营养,定期观察即可。但若发现口中有感染病灶时,需及时治疗,消除不良刺激因素,去除口腔病灶。
1、应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
每天早晨可用软毛刷从舌背向外轻轻刷1~2次,将剥脱的上皮清除干净,再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效果比较明显。
2、消除感染病灶
因为口腔内的某些细菌可能会引起地图舌,所以要仔细检查牙齿、扁桃体以及颊黏膜有无感染,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
3、休息和饮食
保证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饮食应富有营养,及时添加辅食。防止偏食、挑食,以免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和营养不良。
1、如果有疼痛、过敏反应,焦虑等症状,可局部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抗焦虑药(阿普唑仑、氯硝西泮、丁螺环酮)和类固醇激素等。具体的药物请听从医生的医嘱。
2、有炎症感染疼痛者,可用西吡氯铵等漱口液缓解症状。合并念珠菌感染,口含制霉菌素或其混悬液外涂。
3、如果有维生素摄入不足的情况存在,应及时补充维生素。
阿司匹林、布洛芬、苯海拉明、异丙嗪、阿普唑仑、氯硝西泮、丁螺环酮、西吡氯铵、制霉菌素
本病通常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本病部分患者可自行康复。其余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症状也可得到缓解,预后较好,通常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
本病会影响正常的舌外形,部分患者有疼痛症状,影响正常进食。
本病具有自愈性,一段时间后可自行缓解。
经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通常可以得到缓解,恢复基本的功能,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
本病有复发风险。
注意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身体恢复,防止本病再次发生。
部分患者可能担忧本病是恶性肿瘤,因此出现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出现心理疾病。患者可多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疾病的特点,消除自身的不安。
1、注意口腔卫生,按时刷牙,饭后可用漱口液漱口,及时去除口中的食物残渣。
2、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等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过冷过热的食物要等到温度适中再食用。
3、戒烟限酒,减少香烟和酒精对舌头的刺激。
4、适当运动,规律作息,保持愉悦的心情,提高机体免疫力。
遵医嘱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情况。
患者通常无需进行特殊的饮食调理,注意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避免摄入辛辣刺激的食物,有利于身体恢复。
1、多食粗纤维食物。
2、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选择鸡胸肉、鱼肉等作为食物来源。
3、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的充分摄入。
5、可适当多摄入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比如鸡蛋、动物肝脏、小米等。
1、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
2、禁碳酸饮料等对口腔有刺激的饮食。
3、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4、少吃含骨、带壳海鲜等坚硬食物,避免划伤舌。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尚无明确有效的预防措施。良好的生活习惯、消除不良刺激和口腔病灶有助于降低发病的可能。
1、保持口腔卫生,按时刷牙。
2、均衡饮食,全面摄入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不要挑食、偏食。
3、出现全身疾病时应及时治疗,控制病情。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
4、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5、保持心态良好,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6、出现龋齿、牙周炎或牙齿创伤等问题应及时就医。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