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贝赫切特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Behcet syndrome 疾病别名: 贝赫切特病、白塞病、口-眼-生殖器三联征、丝绸之路病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贝赫切特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Behcet syndrome 疾病别名: 贝赫切特病、...
养生
贝赫切特综合征(Behcet syndrome)也称贝赫切特病、白塞病、口-眼-生殖器三联征、丝绸之路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病变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眼、中枢神经系统及大血管受累者预后不佳。
无传染性。
好发年龄为16-40岁,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
本病在东亚、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
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免疫、遗传、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环境中的致病因子在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中激发自身免疫反应是该病的重要机制。
1、感染因素
早先报告认为本病可能与慢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巨细胞病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及链球菌、酵母菌、分歧杆菌、伯氏疏螺旋体、幽门螺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发酵支原体等感染有关。我国一组病例发现患者T-spot阳性率达到25.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与黏膜溃疡严重程度相关,个别为活动性结核,从而说明潜伏结核感染本病黏膜溃疡中发挥重要的致病作用。
2、遗传因素
本病有家族聚集现象,但在世界各地存在区域差别。与日本、中国和欧洲相比,家族性发病更多见于朝鲜、以色列、土耳其和阿拉伯国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等位基因HLA-B51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其阳性率在亚洲高达61%~88%,尤其与眼部损害相关。
3、环境因素
日本西山茂夫(1978)报道,患者病变组织如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腓肠肌神经及眼房水、血清和中性粒细胞内多种元素如有机氯、有机磷和铜离子含量较高,认为可能与使用农药和含铜的杀虫剂等相关。我国曾报告(1983年)48例本病,采用极谱分析技术测定其血清铜和铜元素的检测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与病情活动有显著相关性。
本病全身各系统均可受累。有时患者需经历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相继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和体征。
1、口腔溃疡
(1)几乎100%患者均有复发性、痛性口腔溃疡(阿弗他溃疡),多数患者为首发症状。
(2)溃疡可以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好发于舌、颊黏膜、牙龈及腭等处。可为单发,也可成批出现。
(3)溃疡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深浅不一,底部有黄色覆盖物,周围为一边缘清晰的红晕,大约1~2周后自行消退而不留瘢痕,但亦有持续数周并遗留瘢痕者。
(4)复发性口腔溃疡是诊断本病的最基本必备症状。
2、生殖器溃疡
约75%患者出现生殖器溃疡,受累部位为外阴、阴道、肛周、宫颈、阴囊和阴茎等处。病变与口腔溃疡基本相似,但出现次数少。溃疡深大,疼痛剧,愈合慢。有患者可因溃疡深而致大出血。
3、眼炎
约50%患者有眼炎,双眼各组织均可累及。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眼球充血、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头痛等,致盲率可达25%,是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眼部病变为色素膜炎,可伴有或不伴有前房积脓,后葡萄膜炎和视网膜炎可影响视力。
4、皮肤病变
皮损发生率高,可达80%-98%,表现多种多样,有结节性红斑、假性毛囊炎、痤疮样毛囊炎、浅表栓塞性静脉炎等不同表现,同一患者可有一种以上的皮损。特别有诊断价值的皮肤体征是结节红斑样皮损和对微小创伤(针刺)后的炎症反应。
(1)结节性红斑样皮损:好发于下肢(尤以小腿),皮损为多个蚕豆至胡桃大小的皮下结节,呈淡红、暗红或紫色,自觉疼痛和压痛,一般1个月左右消失,但新皮损可不断出现,极少破溃。
(2)毛囊炎样皮损:见于头面、胸背、下肢、阴部等处,皮损为丘脓疱疹,周围红晕较宽,皮损多少不可反复出现。
5、神经系统损害
(1)可有多部位受累,5%~50%发病,少数(5%)可为首发症状。
(2)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多见,可有头痛、Horner综合征、假性球麻痹、癫痫、无菌性脑膜炎、视乳头水肿、偏瘫、失语、截瘫、感觉障碍、精神异常等。
(3)周围神经受累较少,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周围型感觉障碍等。
(4)神经系统损害患者多数预后不佳,脑干和脊髓病损是本病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6、消化道损害
又称肠白塞病,发病率为10%~50%。从口腔到肛门的全消化道均可受累,溃疡可为单发或多发。严重者可有溃疡穿孔,甚至可因大出血等并发症而死亡。
7、血管损害
(1)本病的基本病变为血管炎,全身大小血管均可累及,约10%~20%患者合并大中血管炎,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2)静脉系统受累较动脉系统多见。25%左右患者发生表浅或深部的血栓性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造成狭窄与栓塞。
(3)动脉壁的弹力纤维破坏及动脉管壁内膜纤维增生,造成动脉狭窄、扩张或产生动脉瘤。
8、肺部损害
肺部损害发生率较低,但大多病情严重。肺动脉瘤体破裂时可形成肺血管-支气管瘘,致肺内出血;肺静脉血栓形成可致肺梗死;肺受累时患者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大量咯血可致死亡。
9、其他
(1)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关节症状,表现为局限性、非对称性关节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患者可有骶骼关节受累,出现与强直性脊柱炎相似表现。
(2)心脏受累不多。可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亦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和心包积液。
(3)肾脏受累者罕见,若受累可出现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膀胱镜检查可见到膀胱黏膜多发性溃疡。
(4)附睾炎见于约4.5%的病人。可累及双侧或单侧,表现为附睾肿大、疼痛和压痛。
(5)妊娠可使多数患者病情加重,可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产后病情大多加重。
本病可累及多个系统与部位,详细症状见上诉典型症状。
本病可累及多个系统与部位,详细症状见上诉典型症状。
1、一侧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
2、失语、言语不清;
3、四肢突发抽搐;
4、胸痛;
5、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1、长期口腔溃疡;
2、皮肤多发皮损;
3、视力下降、视物不清;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如出现上述紧急情况,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如症状较轻,则可前往下列科室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8、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会要求检查血常规、X线等;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还可能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MRI、胃肠钡剂造影、针刺反应等检查。
医生会通过视诊检查患者皮肤、口腔粘膜、生殖器黏膜等部位的损害情况,通过听诊检查是否有心音、呼吸音的异常。
1、血常规血液相关检查
可有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部分患者冷球蛋白阳性。HLA-BS阳性率较高,与眼、消化道病变相关。
2、脑脊液检查
常有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轻度升高。
针刺反应:进行生理盐水皮内注射、无菌针头皮内刺入等,在受刺部位于24小时~48小时左右出现毛囊炎样皮损或脓疱为阳性表现。阳性率约60%-78%,有诊断价值。静脉穿刺或皮肤创伤后出现的类似皮损具有同等价值。
1、胸部X线
可表现为单或双侧大小不一的弥漫性渗出或圆形结节状阴影,肺梗死时可表现为肺门周围的密度增高的模糊影。
2、核磁共振(MRI)检查
可有脑干、脑室旁白质和基底节处的增高信号表现。
3、其他
(1)高分辨率CT或肺血管造影、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等均有助于肺部病变诊断。
(2)胃肠钡剂造影及内窥镜检查、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有助诊断病变部位及范围。
如患者病程中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眼炎、生殖器溃疡以及特征性皮肤损害,另外出现大血管或神经系统损害高度提示本病,再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多可得出较为明确的诊断。
本病的诊断标准如下:出现下述5项中3项或3项以上者可诊为本病。
1、反复口腔溃疡,指每年至少有3次肯定的口腔溃疡出现,并有下述4项症状中的任何两项相继或同时出现者。
2、反复外阴溃疡。经医师确诊或本人确有把握的外阴溃疡或瘢痕。
3、眼炎,包括前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裂隙灯显微镜下的玻璃体内有细胞出现。
4、皮肤病变,包括结节红斑、假性毛囊炎、丘疹性脓疱疹,未用过糖皮质激素、非青春期者出现的痤疮样结节。
5、针刺试验呈阳性结果。
1、以关节症状为主要表现者,应注意与类风湿关节炎、赖特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相鉴别。
2、皮肤黏膜损害应与多形红斑、结节红斑、梅毒、Sweet病、Stevens-Johnson综合征、寻常性痤疮、单纯疱疹感染、热带口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周期性粒细胞减少、艾滋病(AIDS)相鉴别。
3、胃肠道受累应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相鉴别。
4、神经系统损害与感染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脑脊髓肿瘤、多发性硬化、精神病相鉴别。
5、附翠炎与附睾结核相鉴别。
尚无有效根治方法。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症状,减少脏器受损。治疗措施主要为药物治疗,对于存在动脉瘤、肠穿孔的患者,还可进行手术治疗。
1、糖皮质激素
根据脏器受累及病情的严重程度酌情使用,突然停药易导致疾病复发。重症患者如严重眼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严重血管炎患者可静脉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效果更好。
2、免疫抑制剂
重要脏器损害时应选用此类药,常与糖皮质激素联用。此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大,用药期间应注意严密监测。
(1)硫唑嘌呤(AZA):是白塞病多系统病变的主要用药。可抑制口腔溃疡、眼部病变、关节炎和深静脉血栓,改善疾病的预后。停药后容易复发。可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用,但不宜与干扰素-a联用,以免骨髓抑制。应用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等。
(2)甲氨蝶呤(MTX):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皮肤黏膜等病变,可长期小剂量服用。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肝损害及消化道症状等。
(3)环磷酰胺(CYC):在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或肺血管炎、眼炎时,与泼尼松联合使用,可口服或大剂量静脉冲击治疗,使用时嘱患者大量饮水,以避免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此外可有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等。
(4)环孢素A(CsA):对秋水仙碱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疗效不佳的眼白塞病效果较好。因其神经毒性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一般不用于白塞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应用时注意监测血压,肾功能损害是其主要不良反应。
(5)柳氮磺吡啶(SsZ)可用于肠白塞病或关节炎患者,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6)苯丁酸氮芥(CB1348):由于不良反应较大,目前应用较少。可用于治疗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及血管病变。持续使用数月直至病情稳定后减量维持。眼损害应考虑用药2-3年以上,以免复发。不良反应有继发感染,长期应用有可能停经或精子减少、无精。
3、生物制剂
(1)干扰素-α-2a对关节损伤及皮肤黏膜病变有效率较高,有治疗难治性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患者疗效较好的报道。不良反应有抑郁和血细胞减少,避免与硫唑嘌呤联用。
(2)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英夫利西单抗、依那西普和阿达木单抗均有治疗白塞病有效的报道。可用于DMARDs抵抗的白塞病患者的皮肤黏膜病变、葡萄膜炎和视网膜炎、关节炎、胃肠道损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TNF-α拮抗剂起效迅速,但停药易复发,复发患者重新应用仍有效。要注意预防感染,尤其是结核感染。
4、其他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消炎镇痛作用,对缓解发热、皮肤结节红斑、生殖器溃疡疼痛及关节炎症状有一定疗效。
(2)秋水仙碱: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对关节病变、结节红斑、口腔和生殖器溃疡、眼色素膜炎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应注意肝肾损害、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3)沙利度胺:用于治疗口腔、生殖器溃疡及皮肤病变。妊娠妇女禁用,可导致胎儿畸形,另外有引起神经轴索变性的不良反应。
(4)氨苯砜:具有抑菌及免疫抑制作用,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用于治疗口腔、生殖器溃疡,假性毛囊炎,结节红斑。不良反应有血红蛋白降低、肝损害、消化道反应等。
(5)雷公藤制剂:可用于口腔溃疡、皮下结节、关节病、眼炎的治疗。对肠道症状疗效较差。
(6)局部治疗药物:口腔溃疡可局部用糖皮质激素膏、冰硼散、锡类散等,生殖器溃疡用1:5000高锰酸钾清洗后加用抗生素软膏;眼结、角膜炎可应用糖皮质激素眼膏或滴眼液,眼色素膜炎须应用散瞳剂以防止炎症后粘连,重症眼炎者可在球结膜下注射糖皮质激素。
甲泼尼龙、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环孢素A、柳氮磺吡啶、苯丁酸氮芥、干扰素-α-2a、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秋水仙碱、沙利度胺、氨苯砜、雷公藤制剂、高锰酸钾
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动脉瘤具有破裂风险者可考虑手术治疗。重症肠白塞病并发肠穿孔时可行急诊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可高达50%,故选择手术治疗应慎重。血管病变手术后也可于术后吻合处再次形成动脉瘤,采用介入治疗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眼失明伴持续疼痛者可手术摘除。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大部分病人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出现失明、偏瘫,甚至死亡。胃肠道溃疡出血、穿孔、肠瘘、吸收不良、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大、中动脉受累后因动脉瘤破裂、心肌梗死等而出现突然死亡者亦非罕见。近年来经早期积极对眼炎进行治疗,并预防健侧眼的受累,失明有所减少,但仍有部分病人费有严重的视力障碍。
病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死亡。
经积极有效治疗,可控制病情。
本病一般呈慢性,缓解与复发可持续数周或数年,甚至长达数十年。
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可有偏瘫后遗症。
日常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安慰与照顾;患者在用药时应谨遵医嘱;日常应保证良好的睡眠,注意皮肤护理;恢复一段时间后,遵医嘱定期复查。
本病为一种慢性疾病,治疗过程长,显效慢,常常会使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家属应多关心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予相应的心理支持,消除其焦虑、忧郁的心理,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遵医嘱用药,勿擅自停用或改变药物使用剂量。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避免熬夜。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
3、保持生活环境安静、整洁,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经常通风换气。
4、存在视力差的患者注意自我保护,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5、对于出现皮损的部位,应注意不要过度骚抓与摩擦,以免擦破与出血,引起继发感染。
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1、进食营养丰富,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
2、有贫血的患者,可使用含铁丰富及富含维生素C及叶酸的蔬菜水果。
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
本病病因不明,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