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肺泡蛋白沉积症 疾病英文名称: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肺泡蛋白沉积症 疾病英文名称: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
养生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肺泡腔内大量沉积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病理变化限于肺脏。大多数患者起病隐匿,常见症状是呼吸困难伴咳嗽,偶有咳痰。医生一般会采用药物、肺泡灌洗等方法来对患者进行治疗。
PAP分为3种类型:
1、自身免疫性
临床所见约85%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中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抗体阳性。
2、继发性
本类型的因素包括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肺部感染,或接触某些吸人性化学物或物质(如硅和-.些金属粉尘)
3、遗传性
本类型罕见,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B、肺泡表面活性物质C、CM-CSF受体等发生基因突变有关。
该病不属于传染病,不具有传染性。
男性多于女性,约72%患者有吸烟史,中位诊断年龄(将患者人口按照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年龄)约39岁。
PAP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自身代谢异常的一种疾病,主要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清除功能障碍有关。其具体的病理机制目前尚不清楚。PAP比较少见,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然不十分明了。
目前部分研究结果显示,粉尘和理化物质的吸收、致患者免疫功能严重低下的恶性肿瘸、间质性病变、肺部感染等与PAP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近年来,一般认为,发生PAP的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1、II型细胞肥大增生,板层体分泌过盛,排入至肺泡腔内不能及时清除。
2、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增多,刺激巨噬细胞增生,并大量吞噬PS,巨噬细胞裂解,将细胞内容物质释放至肺泡腔,即形成肺泡蛋白沉积症。
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肺泡细胞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研究显示GM-CSF基因的缺乏或受体不足会导致PAP的发生。
PAP的大多数患者发病隐匿,少数患者起病较急。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的活动后气促,有些患者可有轻微的咳嗽,或有白黏痰,当出现继发感染等其他情况时,会有一些其他的不适症状,如发热等。
1、进行性的活动后气促。
2、患者可有咳痰的现象,继发感染后痰量增多,可呈脓性。
3、继发感染的患者也可出现发热、胸痛、咯血的症状。
4、病情重导致患者严重缺氧,可出现发绀、杵状指、视网膜斑点状出血等表现。
肺泡蛋白沉着症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呼吸困难的症状会逐渐严重,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引起全身一系列严重疾病,也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部分患者会伴有咳嗽。
1、患者起病急骤,呼吸困难严重。
2、伴有意识不清等症状。
3、出现其他危急症状。
以上建议及时拨打120或送急诊处理。
1、患者反复出现活动后出现呼吸不畅。
2、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
3、伴有乏力、体重减轻等表现。
4、发现自己指端形态异常,像棒槌。
5、伴有胸痛、发热等不适。
6、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上述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咨询。
病情平稳,出现一些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可在呼吸内科就医咨询。但若呼吸困难严重,起病急骤要及时在急诊就医。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胸肺部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建议患者着宽松的衣物,方便检查。
3、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X线等影像学检查,建议患者就医时不要佩戴金属制品。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此次就医有哪些不适?
2、不适症状持续多久了?有什么规律吗?
3、您有呼吸不畅的感觉吗?什么时候会加重?
4、您有咳嗽、咳痰的症状吗?
5、您有乏力、体重减轻的现象吗?
6、近期是否发生过感染?既往有什么肺部的疾患吗?
7、此次是复发吗?
8、平时生活工作、生活的环境怎么样?有粉尘吗?有吸烟史吗?
9、家人亲属中有类似情况的患者吗?
10、之前采取过什么治疗?吃过什么药?
1、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2、我病情严重吗?
3、需要采取什么治疗?能否治愈?
4、需要采取什么检查?我该如何配合?
5、药物治疗有效吗?可以用什么药?有哪些注意的?
6、手术可以治疗吗?手术安全吗?有什么风险?
7、日常生活中我可以做些什么来促进疾病的恢复?
对于前来就医的患者,医生一般首先会对其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观察患者有无阳性体征。同时会进行实验室、影像学、肺部组织等辅助检查。还会注意对患者进行肺功能的检查。
医生首先观察患者的神色、表情,随后会请患者拉起上衣,重点在肺部进行触诊、叩诊及听诊。医生会嘱咐患者要尽量放松,同时配合医生指导进行呼吸。PAP患者体征通常不明显,对于严重缺氧的重症患者,医生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可发现发绀、杵状指和视网膜斑点状出血。医生检查时会发现PAP患者在静息时呼吸平稳,听诊呼吸音往往正常,部分患者肺底可闻及少量细湿罗音,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明显的湿罗音。
血清学检查:医生会采集患者的血液进行实验室分析检查,PAP最常见的血清标志为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增高,其程度与病变程度相关。另外一个血清标志为癌胚抗原(CEA),与疾病程度也有相关性。抗GM-CSF抗体对获得性PAP具有诊断价值,敏感性和特异性极高。继发性PAP和遗传性PAP中不能检测到抗GM-CSF抗体。
PAP的确诊需要有病理学证据。病理检查标本通常为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TBLB(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这两项检查不能确诊时,可考虑经胸腔镜肺活检或小开胸肺活检,可明确诊断。
1、标本采集
肺部病理标本的采集途径包括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检查、经支气管镜的肺活检及胸腔镜下肺活检。冷冻支气管镜肺活检的使用使得更多的PAP患者无需外科肺活检获得诊断。
2、肉眼观察
肺泡灌洗液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浑浊,静置或离心后可见明显沉淀物,呈牛奶状或泥浆样。病理标本肺大部呈实变,胸膜下可见弥漫性黄色或灰黄色小结节或小斑块,结节直径由数毫米到2cm不等,切面可见黏稠黄色液体流出。如不合并感染,胸膜表面光滑。
3、光镜检查
肺泡及细支气管腔内充满无形态的、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富磷脂物质。肺泡间隔正常或肺泡隔数目增多,但间隔内无明显的纤维化。肺泡腔内除偶尔发现巨噬细胞外无炎症表现。
4、电镜检查
肺泡腔内碎片中存在着大量的层状结构,由盘绕的三层磷脂构成,其结构类似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评估对于了解PAP患者病情变化很重要。因此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定期检测肺功能,包括肺的通气功能、容量和弥散功能等。PAP患者早期肺功能可能并无明显受损。随着病情的进展,PAP的肺功能改变可呈轻度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肺活量和功能残气量的降低,但肺弥散功能降低最为显著,可能是由于肺泡腔内充满蛋白样物质有关。动脉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降低,动脉C02也因代偿性过度通气而降低。
1、胸部X线
对于要进行X线检查的患者,医生会要求患者不要佩戴金属制品。胸部X线胸片显示双肺对称性改变,以双肺门或双中下肺野为著。双肺呈肺水肿样改变,为不均匀肺泡实变或细网状改变为主。有时,可发现不太清晰的细小结节样改变。肺门淋巴结通常不大,也不伴有胸腔积液。
2、胸部高分辨CT(HRCT)
该检查对于PAP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主要特征包括:
(1)地图征:病变呈双肺片状实变影,病变之间的肺组织正常,整体肺结构保持完整。
(2)铺路石征:在淡片状毛玻璃样改变的背景上星现肺小叶结构和小叶间隔增厚,这种改变被描述为“铺路石样”改变。需要注意的是导致肺部铺路石征的疾病还有很多,需要鉴别诊断。
(3)肺泡内实变:通常为全小叶型,支气管充气征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
对于典型的PAP,医生对其诊断并不困难。医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结果,可做出初步诊断。当胸部HRCT显示地图样改变和铺路石样改变高度提示PAP。确诊需要病理学证据,血清抗GM-CSF抗体有较高的无创诊断价值。
目前国际上并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可以参照以下标准进行诊断。确诊PAP需满足以下诊断标准中的1~3+[4和(或)5],并进一步根据6~8项区分自身免疫性PAP、先天性PAP或继发性PAP。
1、临床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少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
2、体格检查
患者可出现发绀、肺部啰音和杵状指等体征,也可无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
典型病例在HRCT上显示地图样分布的“铺路石”样磨玻璃影。
4、肺泡灌洗液检测
肉眼观察发现灌洗液出现不同程度的浑浊,静置或离心后可见明显沉淀物;对沉渣包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可见均质嗜伊红性细颗粒状脂蛋白性物质,有时可见针状裂隙,脂蛋白性物质的D-PAS染色阳性,黏卡红染色阴性;沉淀物透射电镜下可见洋葱皮样类圆形板层结构小体。
5、肺组织病理学
患者肺泡结构完好,肺泡内被细小颗粒状或嗜伊红的脂蛋白性物质填充,且D-PAS染色阳性,有散在分布的肺泡巨噬细胞和针状裂隙,有时可见轻度间质纤维化。
6、自身免疫性PAP
血清抗GM-CSF抗体测定明显增高。
7、先天性PAP
检查发现患者存在编码表面活性物质蛋白及其受体的基因突变。
8、继发性PAP
继发因素包括硅暴露、血液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某些药物等。
肺部弥漫性病变PAP的常见误诊为粟粒型肺结核和肺间质纤维化。同时“铺路石样改变”虽然对PAP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此征象并非PAP独有,铺路石样改变也见于肺部一些其他疾病。
1、粟粒性肺结核
医生根据患者是否有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的相关表现,结合胸部HRCT可以很好地区分。
2、肺腺癌
部分肺腺癌患者也可出现铺路石征,但由于是肿瘤细胞浸润肺泡腔所致,病变在纵隔窗上显影比较清晰,而PAP的患者除非合并感染,否则纵隔窗病变轻微。
3、肺水肿
肺水肿患者的磨玻璃病变常在重力下垂部位更显著,CT上可见增大的心影。
4、其他
医生还会注意与间质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一般都是通过相应的实验室、影像学、病理组织等检查来加以区分。
治疗目标是清除沉积在肺泡腔内的脂蛋白样物质。对于有明显呼吸功能障碍的病人,全肺灌洗是首选和有效的治疗。近来发现部分病人对GM-CSF替代治疗的反应良好。还需要注意查明是否存在原发病,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
1、外源性GM-CSF治疗
对于自身免疫性PAP的患者,存在灌洗后复发、无法耐受全肺灌洗或没有条件行全肺灌洗等情况,可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或皮下注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尚未有足够的证据推荐使用,且该方法不适合用于遗传性或继发性PAP。
2、抗感染治疗
由于PAP患者的肺泡巨噬细胞功能异常,合并感染很常见,对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需要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抗感染药物。
3、其他
目前研究中的包括CD20单克隆抗体、调脂药物或中药治疗等。但是相关支持资料匮乏,有待积累进一步的应用证据。
根据临床实际用药而定。
1、全肺灌洗术
(1)适应证:动脉血氧分压≤65mmHg、肺泡动脉氧分压差≥40mmHg、肺内分流≥10%、运动时严重缺氧、影像学检查发现病情明显进展。
(2)灌洗方法:患者在手术室全身麻醉成功后,置入双腔气管插管,使用温(37℃)生理盐水灌洗一侧肺,而另一侧肺需要保证单侧肺通气和氧合。通常情况下,每次需灌入0.5~1.0L温生理盐水,一侧肺大约需要灌入10~20次直至流出的灌洗液澄清。对于有严重的临床症状但无法耐受单肺通气的患者,可以考虑在体外循环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下进行全肺灌洗术。
(3)手术并发症:全肺灌洗的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低体温、喘鸣、肺部感染、气管插管错位、灌入生理盐水外溢至通气肺(非灌洗侧)、气胸、胸腔积液、肺水肿和肺不张,心血管系统相关并发症(如心跳骤停和心律失常)亦有报道,但发生率很低。
(4)术后随访:患者在全肺灌洗治疗后需要随访复查,以了解是否因为病情进展再次需要全肺灌洗。肺灌洗的中位有效时间为15个月。该方法的有效率约80%,且多数患者需要重复灌洗。
2、经支气管镜行分次肺段灌洗术
支气管镜下分段灌洗治疗与上述全肺灌洗疗效相似。但该方法与操作者技巧关系密切,且操作时间长,患者耐受性差,不作为首选推荐。
3、肺移植
对于药物治疗及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选择接受肺移植手术治疗。此手术是将其他人的健康肺植入患者体内,恢复机体功能。但手术复杂且可用的肺源较少。
血浆置换:通过专业仪器,将正常人的血浆和患者的血浆进行部分交换,减少患者体内存在的影响肺组织清除能力的物质,从而缓解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有效。
10~30天,根据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临床上1/3的病人可以自行缓解。对于出现不适的患者,通过及时采取有效的全肺灌洗等治疗,可明显的缓解不适症状,减缓疾病的进展。但若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患者呼吸困难可进行性加重,最终导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增高,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呼吸衰竭,威胁生命。
1/3的病人可以自行缓解。
部分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肺泡蛋白沉积症,在对原发病采取积极的治疗以后,原发病若得到治愈,PAP也就可以恢复了。
该病属于一个罕见疾病,其治愈率目前尚无具体的数据统计。
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进行肺泡灌洗治疗,简单来说就是将堆积在肺泡里的东西给冲洗出来,以此来缓解不适。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患者是有可能复发的,因此多数患者需要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肺泡灌洗。具体间隔时间要根据随访时检查结果而定。目前研究发现肺灌洗的中位有效时间为15个月。
进行全肺灌洗的患者平均存活率明显高于未灌洗者。进行全肺灌洗的患者五年平均存活率92%~96%。
良好的日常护理可帮助患者缓解不适症状,同时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遵医嘱进行锻炼或用药。注意监测自己不适症状的变化,定期按时复诊。
患者病程长,多次行肺泡灌洗只是术后暂时得以缓解,一段时间后病情仍出现反复,长远效果不能达到患者预期,又由于本病无特效药针对性治疗,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失落的情绪。家属及医护人员平时注意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其心理顾虑,了解患者的需求,帮助其克服消极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治疗。
部分患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PAP的患者,可能会用到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用药,根据治疗反应、不良反应以及治疗阶段来调整使用剂量与方法,不可自行滥用药物。
1、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2、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同时避免接触各种可能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以免发生肺部的感染,加重自身病情。
日常生活中注意密切观察自己的呼吸变化。同时注意有无咳嗽、消瘦、乏力等症状的出现或加重情况。由于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会增加,因此一定要注意监测是否有发热、咳脓性痰、胸痛、咯血等症状。经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定要注意监测是否有并发症的出现,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患者遵医嘱按时定期复诊,由专业医师复发胸部HRCT等相关检查,以此来判断病情的变化。
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饮食调理,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管理自己的饮食,能够避免加重咳嗽等不适症状,对于缓解自身不适也有一定的好处。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进食营养丰富均衡,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可吃一些西红柿、苦瓜、生菜等。这些食物维生素含量高,且容易消化吸收。还可吃一些牛奶、蛋类、瘦肉等。
患者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建议患者戒烟戒酒。同时呼吸系统疾病需要尽量避免进食生冷食物。
1、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长期接触某些吸入性化学物或物质,如硅和一些金属粉尘。同时最好不要吸烟。接触时记得佩戴口罩进行防护。
2、孕前、孕期做好相应的检查。孕妇在怀孕期间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射线等,以免胎儿基因发生突变而致病。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