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慢性泪囊炎 疾病英文名称: chronic dacryocystitis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慢性泪囊炎 疾病英文名称: chronic dacryocystitis 疾病概述: 慢...
养生
1、卡他性泪囊炎
表现为溢泪,与单纯泪道阻塞相似,伴有内眦性结膜充血和刺激症状,冲洗泪道有黏液分泌物由泪点反流,有时可部分通畅。
2、泪囊黏液囊肿
泪囊壁失去张力而扩张,分泌物在泪囊内聚积形成囊肿。在内眦韧带下方有一波动的突起,挤压时有胶冻样透明或乳白色的分泌物从泪小管反流或压入鼻腔。一旦因为炎症上下泪小管闭塞,囊肿将继续扩张,在皮下形成相当大的略呈蓝色的囊性肿块,但不与皮肤粘连。CT扫描显示泪囊区为一囊性占位病变,中低密度,因内侧为骨性结构病变多向眶内突出。
3、慢性化脓性泪囊炎
是由于滞留在泪囊内的分泌物聚积,细菌繁殖引起泪囊壁炎症。分泌物开始为黏液性,以后变成脓性,压迫泪囊区时有黄色黏稠脓液反流,且经常排入结膜囊,成为感染源。慢性泪囊炎可由急性泪囊炎演变而来,也可以反复急性发作。慢性泪囊炎的囊壁由于慢性炎症而增厚,加之脓液聚积,囊壁扩张,形成类似黏液囊肿的化脓性囊肿。脓性分泌物排入结膜囊,引起结膜炎和湿疹性睑缘炎。
无传染性。
是一种较常见的眼病。
好发于中老年女性。
正常情况下,泪道黏膜完整,泪液引流通畅,泪液有一定的抗菌能力,泪囊不容易发生炎症。如果由于鼻部结构异常或损伤等导致鼻泪管出现狭窄或阻塞,可使泪液等分泌物滞留在泪囊,使细菌滋生,从而导致慢性泪囊炎的发生。另外,鼻部及附近组织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异物等也可引起慢性泪囊炎。
1、鼻泪管狭窄或阻塞
(1)解剖因素:骨性鼻泪管的变异较多,有的比较狭窄,特别是鼻低平或面部狭窄者,其管径细小,黏膜稍有肿胀即可导致阻塞。发育时期鼻泪管管道发育不全或黏膜皱褶形成,下鼻甲肥大或鼻中隔偏曲等,均可能导致鼻泪管狭窄或阻塞,使泪液不能正常排出而滞留在泪囊,导致病菌在泪囊繁殖而发生炎症。
(2)外伤或医源性损伤:如酸碱烧伤、烫伤、眶骨骨折、邻近组织手术损伤鼻泪管等均可能导致泪囊管阻塞或狭窄导致慢性泪囊炎。
2、鼻部的疾病
(1)鼻腔的炎症,如急性、血管神经性、增殖性或化脓性炎症等,感染既可直接扩散至泪道,也可刺激黏膜肿胀,引起鼻泪管下端阻塞。
(2)萎缩性鼻炎,其黏膜萎缩,鼻泪管下端扩大,感染可由此直接向上扩散;捏鼻时感染性分泌物更易进入鼻泪管,而引起泪囊炎。
(3)鼻窦与泪囊有密切的解剖关系,其炎症也是引起泪囊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筛窦,泪骨常气化为筛泡,骨薄如纸,甚至有陷窝相通,感染可由此直接扩散到泪囊,也可通过泪囊周围丰富的血管或淋巴管传播。
3、眼部的感染
如沙眼、结膜炎、睑缘炎也可引起慢性泪囊炎。
4、全身性感染
全身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白喉、结核等可以引起慢性泪囊炎,可能是通过血源性传播。
5、异物
如从泪小点进入的睫毛或从鼻腔进入鼻泪管的异物亦可引起泪囊发炎。
本病患者多表现为单眼或双眼溢泪。患眼常溢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挤压泪囊区可见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从泪小点溢出,亦见泪囊区皮肤潮红、糜烂或粗糙增厚。若分泌物大量潴留,使泪囊扩张,可见泪囊黏液囊肿。
1、慢性结膜炎
慢性泪囊炎由于脓液聚积,其中常有毒力强的细菌滋生,特别是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容易繁殖。脓液经常排入结膜囊,导致慢性结膜炎发生。
2、化脓性泪囊炎及局部蜂窝织炎
慢性泪囊炎的黏脓性分泌物不能排泄时,细菌繁殖,侵犯囊壁及周围组织,引起化脓性泪囊炎及局部蜂窝织炎,临床表现为眶内下部疼痛、充血水肿。
3、其他
当角膜轻微外伤,或进行内眼手术,会引起匍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
1、眼泪经常不自主溢出;
2、眼部有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3、眼部出现灼热、红肿、疼痛等刺激症状;
4、内眼角附近皮肤潮红、粗糙、隆起;
5、眼睑处有湿疹;
6、伴畏寒、发热等全身不适;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医前应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不自主流泪现象的?多久了?
2、您还有哪些不适症状?
3、是否合并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溢出?
4、您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经何种处理恢复的?
5、您有无异物入眼史,如飞虫、风尘、沙等?是否曾受电光或紫外光直接照射?
6、您有无眼部手术史?
7、您有无沙眼、结膜炎等疾病?
8、您有无外伤史?
9、您还有什么病?吃过什么药?
1、我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会传染吗?
2、我的情况严重吗?会失明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住院吗?
4、您推荐采用什么治疗方法?
5、治疗期间我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6、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7、治疗后是否可以正常生活?有没有后遗症?
8、治疗后还会复发吗?
9、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10、我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医生会先给患者做眼部检查,而后会根据患者一般情况,选择性的让患者做细菌学检查、X线泪囊造影、泪道冲洗等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和了解具体病情。
医生挤压患者泪囊区有分泌物溢出,可有轻度压痛,泪小管阻塞者有时可扪及囊性肿物。
可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于治疗时合理应用抗生素。
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做泪道冲洗检查,以判断泪道情况。若出现分泌物由原泪点反流或下冲上返,加压后不通,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冲出,则表明泪道不通畅。
可给患者行X线泪道造影,具体操作为在冲洗泪道后,可用针头注射碘油或泛影葡胺,拍摄眼眶正、侧位影像。可了解泪囊的大小及阻塞部位。
根据患者有溢泪,并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反流,结合泪道冲洗、X线泪道造影等检查结果,一般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泪小管狭窄阻塞、泪囊肿物等疾病。
1、泪小管狭窄阻塞
主要表现为溢泪,但无黏液脓性分泌物溢出。碘油造影可明确阻塞部位。
2、泪囊肿物
可触及实性肿物,可伴有血性分泌物。慢性泪囊炎的肿胀区在内眦韧带之下,如果内眦韧带之上出现肿块,应怀疑泪囊肿物,必要时泪囊造影、CT或MRI检查以鉴别。
除去泪囊感染灶,建立鼻内引流道,是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原则。
1、局部用药
局部滴用抗生素眼液,滴药前挤压排空泪囊内分泌物,药液才能被吸入泪囊。
2、全身用药
全身应用磺胺类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脓性分泌物可消失,但不能解除阻塞和潴留。
1、泪囊鼻腔吻合术
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重建泪囊至鼻腔的引流道,既祛除了化脓病灶,又解除了溢泪。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
2、激光泪道疏通术
探通失败可考虑本术式。用激光气化消融阻塞或狭窄区的瘢痕组织,术后需置管3~6个月。
3、泪囊摘除术
在合并泪囊结核、泪囊肿瘤疑为恶性者或严重角膜溃疡、急性青光眼、眼球外伤等需进行内眼手术时,可做泪囊摘除术。泪囊摘除后,不再有脓液排入结膜囊,刺激减少,流泪症状明显减轻。
1、冲洗泪道
为了彻底清除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加强药物疗效,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泪囊,脓液冲洗干净后,再注入抗生素。其作用可以抗感染、抗炎、软化粘连,对于早期尚无固定形成瘢痕的阻塞可以有较好的疗效。
2、泪道扩探术
经过抗生素治疗和冲洗泪道,冲洗无脓性分泌物后,可试行扩探术。同时鼻内滴用抗生素和麻黄碱液,对于膜性阻塞或纤维蛋白性阻塞可有效。探通2~3次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本病与病因、患者病情、治疗干预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预后较好。
1、严重者可导致慢性角膜炎、匍行性角膜溃疡或角膜穿孔等,增加术后眼内感染的风险,损害眼功能,从而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2、慢性泪囊炎可导致急性泪囊炎,并引发周围组织感染。
3、慢性泪囊炎病程迁延,可与急性泪囊炎反复交替发作,可能会影响患者心理,使患者处于焦虑和抑郁的状态,无法积极配合治疗。
一般不会自愈。
可通过积极治疗治愈。
通过积极的治疗,可实现根治。
出现治疗不彻底或护理不当等诱因,如泪囊摘除不完全或常用手按压泪囊等,有可能再次出现慢性泪囊炎。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积极克服负面情绪,遵照医嘱进行个人护理,避免不良习惯,以免加重病情。
1、患者及其家属应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护治疗。
2、病人因长期溢泪,局部皮肤糜烂、潮红等影响容貌,容易出现自卑和焦虑心理,可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如多与家属沟通、听音乐等,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咨询,以缓解不良心理状态。
3、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克服不良情绪。
1、眼部滴用抗生素眼液时,患者面部应处于水平偏健眼位置,利于药液聚集在患眼内眦部,利于吸入泪道,增强伤口局部药物浓度,促进局部炎症的消退。
2、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看是否需调整用药。
1、保持干净和安静的环境,保证充分的睡眠,注意休息。
2、保护眼睛,注意眼部卫生。
3、尽量避免使用化妆品,以免因操作不当,感染眼部,加重病情。
密切观察眼部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敷料包扎松紧是否适度。若出现鼻腔出血,血液流入咽部时,将血液吐出勿咽下,以便观察出血量。
术后遵医嘱定期复诊,如出现疼痛、渗血、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1、术后患者置半坐卧位,术后24小时内可行面颊部冷敷,以减少出血及减轻疼痛。
2、术后尽量避免用力咳嗽及打喷嚏,必要时可大口呼吸、舌尖顶压上腭、手指压人中穴等。
3、术后勿用力擤鼻及挖鼻腔,以防止填塞物脱落出血。
4、术后出现眼睑闭合不全者,可遵医嘱及时涂眼药膏,防止因为眼睑闭合不全出现角膜并发症,同时应学会保护角膜的方法。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1、营养要均衡,饮食结构搭配合理,以清淡为主。
2、多吃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猪瘦肉、兔肉、猪肝、鸡肉、海参、章鱼等。
3、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青豆、丝瓜、苦瓜、黄瓜、绿豆、苹果、雪梨、香蕉、哈蜜瓜等。
1、戒烟禁酒,避免烟雾和酒精刺激,加重病情。
2、禁食辛辣刺激、油炸类食物,如辣椒、油炸饼、油条、油炸辣蚕豆、咖喱牛肉。
3、少食生冷寒凉之品,如冻果汁、冻汽水等。
4、禁止喝浓咖啡。
1、若患沙眼、慢性结膜炎及鼻部疾病者,应及时治疗。
2、平时要多注意保持眼部清洁卫生,不用脏手揉眼或脏手帕擦眼睛。定期检查眼睛。
3、若出现迎风流泪、溢泪等症状,应尽早到就医。
4、注意周身安全,避免眼外伤。
5、积极参加户外运动,增强免疫力。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