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短膜壳绦虫病 疾病英文名称: hymenolepiasis nana 疾病别名: 微小膜壳绦虫病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短膜壳绦虫病 疾病英文名称: hymenolepiasis nana 疾病别名: 微小膜...
养生
短膜壳绦虫病(hymenolepiasis nana)又称微小膜壳绦虫病,是由短膜壳绦虫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短膜壳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患者发生腹泻、腹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头晕等症状。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尤以温带及热带地区多见,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男性多于女性,儿童患者较多。经过驱虫治疗后预后较好。
有传染性。
短膜壳绦虫病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人粪排出的虫卵已有感染性,人群之间可因共同生活而感染。
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即虫卵污染事物或直接用手拿取食物经口吞食。
全国平均感染率为0.045%。
人群普遍易感,男性多于女性,儿童患者较多,以5-10岁儿童发病率较高。
温带及热带地区多见。
本病是由短膜壳绦虫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短膜壳绦虫的虫卵具有感染性,被人吞食后在人体内进行生长繁殖。成虫与幼虫大量感染可引起小肠黏膜机械性与毒性刺激,导致小肠粘膜损伤、小肠运动及吸收功能障碍。
短膜壳绦虫病是由于短膜壳绦虫引起,其成虫及幼虫寄生于小肠,本病潜伏期约为1个月,在这个阶段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当感染严重后,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下降、头晕等症状。
1、感染严重,特别是儿童病例,患者常有头晕、头痛、失眠、烦躁易激动、腹痛、腹泻、恶心、食欲下降、消瘦等症状。
2、部分患者可出现癫痫、视力障碍、平衡失调等症状。
3、少数患者可发生眼、鼻、肛门和皮肤瘙痒或荨麻疹,即患处皮肤可见突然成片出现的红色隆起皮疹,发病迅速,消退亦可迅速,并伴有剧痒。
潜伏期为吞食虫卵至成虫排卵,约为1个月,在这个阶段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待成虫及幼虫在体内蓄积,造成严重感染后,患者随即出现上述症状。
短膜壳绦虫长时间寄生于人体内,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肠梗阻、肠扭转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当患者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头晕等症状或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时,应及时于医院就诊。
短膜壳绦虫病具有传染性,应就诊于感染科。
1、就诊前应携带好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如条件允许,可先行网上预约挂号,减少排队时间。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建议携带相关就诊病历、检查报告、用药单等。
3、若近期服用药物或长期规律服用某种药物,请携带药盒或将药盒拍照存在手机上,方便医生了解病情。
1、您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
2、您家里除了你以外,有没有出现相似的症状??
3、您自己曾因这些症状于医院就诊吗?
4、您当时有没有做什么检查或治疗?
5、您家里老鼠多吗?平时有没有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
1、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2、这个病会传染吗?
3、我需要做那些检查?大概什么时候出结果?
4、这个病治疗效果怎么样?
5、这个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6、经过治疗后会不会复发?我需不需要定期复查?
当患者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会先询问病史,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状态。如果怀疑短膜壳绦虫病,医生会建议患者完善血常规、粪便病原学检查,通过对虫卵、成虫及孕节进行观察,可对此病进行明确诊断。
触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通过触诊可发现患者腹部存在压痛。
1、血常规
有1/4-1/3患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
2、粪便病原学检查
(1)虫卵检查
①检查方法:各种粪检方法均可检查短膜壳绦虫虫卵,采用饱和盐水浮聚法、自然沉淀法可提高检出率。
②检查结果:圆形或近圆形,大小为(48-60)微米×(36-48)微米,无色透明。卵壳薄,壳内有较厚的胚膜,胚膜两端凸起各发出48根丝状物等特征性表现。
(2)孕节及成虫检查
①检查方法:短膜壳绦虫的虫体有一节一节的节片构成,其中孕节是指充满虫卵的节片,孕节及成虫检查孕节片随粪便排出,服用驱虫药后收集24h全部粪便,进行检查。通过拣虫法、淘虫法及冲洗过筛法可对孕节及成虫进行收集,收集后用肉眼及显微镜进行观察。
②短膜壳绦虫为小型绦虫,虫体纤细,乳白色,长5-80mm,宽0.5-1mm。头节呈球形,有4个吸盘和一个顶突,颈部细长,链体通常由100-200个节片组成,多者可达近千节,孕节内充满虫卵,占满整个节片。
短膜壳绦虫病为短膜壳绦虫寄生于小肠所致,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通过粪便中检查虫卵和妊娠节片后,可明确诊断并排除长膜壳绦虫病等疾病。
1、病史
患者有不洁饮食史,包括食用含有虫卵的食物及不注意个人卫生导致虫卵经口进入人体。
2、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等症状。
3、病原学检查
从粪便中检查虫卵和妊娠节片可确诊此病。
1、长膜壳绦虫病
是由长膜壳绦虫感染所致的疾病,患者会出现与短膜壳绦虫病类似的腹痛、腹泻、食欲缺乏、头晕等症状。需进一步行粪便病原学检查才能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
2、猪带绦虫病
是由猪带绦虫感染所致的一种肠绦虫病,患者可出现与短膜壳绦虫病类似的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与短膜壳绦虫病不同的是,猪带绦虫病的患者多有食用生猪肉或半生猪肉的饮食习惯,通过粪便病原学检查可对二者进行鉴别。
本病由短膜壳绦虫经口进入人体后在小肠进行生长繁殖,导致大量的成虫、幼虫沉积并引起相关的临床表现,应及早进行驱虫治疗,避免其在人体大量繁殖造成严重感染。
利用吡喹酮和阿苯达唑进行短膜壳绦虫病的驱虫治疗,保证足够的疗程,以彻底清除体内的短膜壳绦虫。
吡喹酮、阿苯达唑。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短膜壳绦虫病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短膜壳绦虫病不会危及生命,患者经过驱虫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1、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消瘦、头痛、头晕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
2、可能导致家庭人员或日常接触紧密的人员受到感染。
本病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
本病可通过积极的驱虫治疗得以治愈。
暂无大样本研究。
本病可通过驱虫治疗根治。
驱虫治疗不彻底的患者可能出现复发。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
1、心理特点
短膜壳绦虫病作为一种寄生虫感染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会对患者造成心理上的刺激,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患者会产生依赖、躁动、没有安全感等行为。
2、护理措施
(1)患者应当了解短膜壳绦虫病进行驱虫治疗后预后良好,增加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2)家属应当充分理解、尊重和支持患者,消除患者恐惧、焦虑、愤怒等由疾病所致的不良情绪。
服用吡喹酮及阿苯达唑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下降、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应密切观察,如有相关不适,立即告知医生。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保持愉悦的心情。
2、适度锻炼,健康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
短膜壳绦虫病为寄生虫感染所致的疾病,驱虫治疗不彻底时存在复发的可能,应规律监测。如果患者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相关症状,需及时到院就诊,了解短膜壳绦虫病是否复发。
短膜壳绦虫病在驱虫治疗不彻底时,存在复发的可能,如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复诊,行相关的病原学检查,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短膜壳绦虫病的发生与患者食用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手指接触到虫卵后未进行清洁有关,因此,患者应注意饮食及个人的卫生,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短膜壳绦虫的再次感染。
1、应提高个人卫生水平,饭前便后洗手,保持食物、饮水、餐具清洁。
2、槟榔、南瓜子有驱虫作用,可适当食用,促进短膜壳绦虫的排出。
1、避免不洁饮食。
2、避免食用生冷的食物。
短膜壳绦虫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保持餐具、食物、饮水的卫生。此外,老鼠可进行此病的传播,应对家鼠进行捕杀。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