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肺疟疾病 疾病英文名称: pulmonary malaria 疾病别名: 肺疟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肺疟疾病 疾病英文名称: pulmonary malaria 疾病别名: 肺疟 疾病概述...
养生
疟疾是疟原虫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寄生虫病。疟疾引起肺部的损害,造成的肺部疾病称之为肺疟疾病(pulmonary malaria)。临床表现除了疟疾引起的间歇性寒战、高热和大汗等全身症状以外,出现了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呼吸性碱中毒,甚至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表现为端坐呼吸、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等。病原学检查为本病确诊金标准。除非出现严重并发症,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本病为乙类传染病。
疟疾患者及带疟原虫者。
疟疾的传播媒介为雌性按蚊,经叮咬人体传播。少数病例可因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或经母婴传播。
1、疟疾的发病率比较复杂,甚至在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内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受气候、卫生条件、是否有输入病例等多方面影响。每年新发疟疾约为1.4亿-2.9亿例。
2、在我国,经过大力开展的疟疾防治运动,95%以上地区疟疾发病率降至1/10000以下。目前我国疟疾本土病例罕见,绝大多数为输入病例。
3、肺疟疾病是呼吸内科的罕见病,发病率暂无大样本研究。
肺疟疾病的死亡率暂无大样本研究。
1、儿童易感此病。
2、妊娠期妇女免疫力弱,易感此病。
3、居住在温度和湿度较高环境下或疟疾流行地区的人群更易感此病。
4、通过不正规的渠道进行输血的人群,更易感此病。
1、全世界范围内,疟疾主要在热带非洲、东亚、大洋洲和亚马逊河流域流行。
2、在我国,北纬25°以南地区为我国疟疾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云南省、海南岛和贵州。
本病夏秋季节高发。
随着我国出境旅游和对外人员交流的迅速发展,目前疟疾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肺疟疾病的发病人数也可能随之上升。
肺疟疾病的主要病因是疟原虫感染,疟原虫感染导致的肺血管损伤、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肺疟疾病表现。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血液或经母婴传播。
1、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为雌性按蚊,经叮咬人体传播。在我国,最主要的疟疾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
2、少数病例可因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或经母婴传播致病。
1、不可控因素
(1)年龄较小的儿童、青少年等,引发本病风险增加。
(2)妊娠期的妇女,感染疟疾的风险增加,且可能经由母婴传播感染胎儿。
2、可控因素
(1)不经过正规渠道进行输血的人群,引发本病风险增加。
(2)居住在温度和湿度较高环境下或疟疾流行地区的人群,引发本病风险增加。
肺疟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因感染疟疾而引起的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和大汗等;以及呼吸系统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等。
1、疟疾典型全身症状
疟疾的典型症状为突发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寒战常持续20分钟-1小时。随后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可达40℃以上,伴头痛、全身酸痛、疲乏,但神志清楚。发热常持续2-6小时。随后开始大量出汗,体温骤降,持续时间为30分钟-1小时。此时,患者自觉明显好转,但常感乏力、口干。各种疟疾的两次发作之间都有一定的间歇期。病程早期的间歇期可不规则,但经数次发作后即逐渐变得规则。病情反复发作造成大量红细胞破坏,可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脾大。
2、呼吸系统表现
疟疾的肺部症状可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
1、呼吸性碱中毒
本病患者因感染疟疾而发热时,或因哮喘加重,通气量可明显增加,超过了应排出的CO2量,导致呼吸性碱中毒。表现为手、足、面部特别是口周麻木并有针刺样感觉,及胸闷、胸痛、头昏等。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重症疟疾患者,表现为疟原虫血症时,超过30%的患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端坐呼吸、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咳泡沫痰等。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重症疟疾患者,表现为全身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全身多部位的出血(如皮肤瘀点、瘀斑等)、血栓栓塞(手指或脚趾坏疽)甚至休克,进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1、出现严重的突发性寒战、高烧的症状。
2、出现胸闷、憋气甚至呼吸困难的症状。
此时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1、出现突发性的寒战、高热和大汗交替出现的症状。
2、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1、出现严重的高热、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的请立即前往急诊就诊。
2、病情平稳者可前往呼吸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胸部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胸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抽血化验,最好让患者保持空腹(8小时不进食)。
4、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1、您哪里不舒服?这些症状出现时间多久了?
2、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3、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4、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7、您的家乡在哪里?
8、您是不是最近有出国的经历?
9、您最近是不是有输血的经历?
1、肺疟疾病是什么?
2、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这个病容易治好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需要长期吃吗?医保能报销吗?
4、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些方法最适合我?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5、我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6、这个病需要复诊吗?多久复诊一次?
7、这个病能治好吗?要住院吗?会手术吗?
8、我这个病会遗传吗?
当患者出现间歇性寒战、高热、大汗、咳嗽、咳痰、呼吸急促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首先会询问病史,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健康状况。如果怀疑有疟疾感染,会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为了进一步掌握病变程度,可能会要求患者拍摄胸部X线片。
1、基本体征
患者常表现为间歇性高热、脉搏迅速有力、呼吸急促,皮肤湿润或出汗,精神紧张或烦躁不安。患者可能表现为贫血貌,即面色、口唇、指甲、眼结膜苍白。
2、胸部
患者常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听诊能闻及肺部干、湿啰音。
3、腹部
患者可能有脾大、肝大的表现。
1、血常规检查
一般患者可见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单核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一般不增高。血小板明显减少者,提示可能合并DIC。
2、病原学检查
外周厚或薄血涂片、骨髓穿刺涂片染色检查找到疟原虫即可确诊。骨髓涂片的阳性率稍高于外周血涂片。
3、血清学检查
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阳性者提示可能存在疟疾,但不能据此作出诊断。
疟疾引起的肺部病理改变无特异性,主要为肺泡壁增厚、水肿、色素沉积、炎性细胞浸润、微血栓形成和局部透明膜形成等。肺微循环血管周围单核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内可含有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
胸部X线片:表现为双侧间质浸润影,肺水肿。由于多数恶性疟疾患者同时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患者常因误吸合并细菌性肺炎,出现肺部实变影。
肺疟疾病一般根据流行病学史、典型疟疾症状、病原学检查,结合呼吸道症状及胸片进行确诊。本病需要与病毒性肺炎、败血症、肺结核等鉴别。病原学检查为本病确诊和鉴别诊断关键。
1、流行病学史
患者多曾前往疟疾流行高发地区居住。极少数患者因输血或母婴传播致病。
2、典型疟疾症状
患者多表现为周期性寒战、发热、汗出热退表现。
3、呼吸道症状
患者多表现为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4、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为本病确诊关键。在血和骨髓涂片中找到疟原虫者,可以确诊本病。
5、胸片
肺疟疾病患者胸片多表现为双侧间质浸润影,肺水肿。或可因误吸合并细菌性肺炎,出现肺实变影。
病毒性肺炎、败血症、肺结核:以上疾病或多或少都和肺疟疾病具有相似的症状或体征,如发热、寒战、乏力、咳嗽等症状,但疟原虫相关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以此可以和肺疟疾病相鉴别。
肺疟疾病一经诊断,应立即给予药物治疗,包括对疟原虫的常规治疗以及对肺部症状的治疗。
1、寒战时注意保暖;高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冰块、冰袋等。
2、大汗应及时用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被汗浸湿的衣服,以免受凉。
3、进行虫媒传染病的标准隔离。
1、本病患者发作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
2、本病患者应注意补充水分。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可适当补液。
3、患者需要每日监测体温波动,以指导临床治疗。同时监测血糖,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血糖。
1、抗疟原虫治疗
(1)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期疟原虫的药物,用以控制临床发作,常用药物有青蒿素片、磷酸氯喹、盐酸甲氟喹、硫酸奎宁等。
(2)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配子体和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的药物,用以防止疟疾的传播和复发,常用药物包括磷酸伯氨喹、特芬喹等。
2、高热
(1)对于一般高热者可用解热镇痛药治疗,加快退热速度,常用药物如布洛芬。
(2)对于超高热患者,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3、其他
抗贫血药,如铁剂、叶酸等。
青蒿素片、磷酸氯喹、盐酸甲氟喹、硫酸奎宁、磷酸伯氨喹、特芬喹、布洛芬、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铁剂、叶酸。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本病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本病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肺疟疾病及时治疗的预后一般较好。因本病目前在我国发病极为罕见,近年来并无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疟疾属乙类传染病,本病可能会传染给他人。
2、若未得到及时救治,肺疟疾病可能会引起DIC、ARDS等多种并发症,危及生命。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
本病通过积极治疗,一般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暂无大样本研究。
本病通过积极治疗,杀灭疟原虫,一般可以根治。
本病一般不会复发。但若再次感染,有可能再发本病。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本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应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防止疾病进展。
1、心理特点
(1)肺疟疾病患者起病急,病情重,这类人群通常心理压力较大,患者多出现对生活的焦虑、悲观情绪、甚至产生恐惧心理,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心理护理。
(2)肺疟疾病患者可出现气促、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容易烦躁。
2、护理措施
(1)患者自身应该正视疾病,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对疾病治疗有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家属应从多方面积极开导病人,多支持、多理解,调动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1、肺疟疾病患者使用药物时需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不能私自停药、换药或加大药量,以免加重病情。
2、使用抗疟原虫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如奎宁可刺激胰岛素释放,同时疟原虫会消耗葡萄糖,使用奎宁类药物的患者应注意血糖波动,防止低血糖等。
1、科学作息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情绪状态
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控制疾病进展。
3、运动管理
肺疟疾病患者症状平稳的,可酌情进行活动,重症者应遵医嘱卧床休息。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对于居住在疟疾流行地区的患者,应检测自身症状,如是否再次产生突发性寒战、高热,反复出汗的症状,以提早发现疟疾的再次感染,及时就诊。
因再次感染疟疾引发本病的患者,需及时就诊。
肺疟疾病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应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控制病情,促进疾病恢复。
1、疟原虫繁殖会消耗大量葡萄糖,本病患者饮食应注意补充糖分。
2、患者食物应多样化,避免偏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
3、患者应规律饮食,勿过饥或过饱。
4、患者可多吃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如瘦肉、鸡、鱼、肝肾等内脏以及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红枣等,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
1、患者应戒烟限酒,防止对肺和血管造成损伤。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葱、大蒜、辣椒、芥末等,忌用炸、烤、烟熏、腌制等肉类。
3、避免暴饮暴食,过饱和过饥都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肺疟疾病由疟原虫感染引起,属于传染病的并发症,可以通过防治疟疾预防本病的发生。
1、远离非洲、热带等疟疾流行地区,远离传染源。
2、应用驱蚊剂或蚊帐等,避免被蚊虫叮咬,切断传播途径。
3、对于疟疾流行地区的健康人群和外来人群,可以采用间断预防性服药的方法,口服氯喹、甲氟奎等抗疟原虫药物,预防本病。
4、对于有输血需求的患者,前往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5、幼儿和妊娠期妇女可定时体检,筛查本病。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