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 疾病英文名称: secondary septic peritonitis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 疾病英文名称: secondary septic peritonit...
养生
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secondary septic peritonitis)是腹内炎性病灶的细菌污染所导致的腹膜化脓性炎症。本病多为腹腔内器官炎症穿孔、损伤破裂或手术后并发症等引起,也可来自妇女生殖器官的炎症。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本病可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不会传染。
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腹膜炎,尚无确切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1、饮食习惯差,容易发生消化道疾病,进而导致本病发生。
2、于不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容易出现不正规操作,导致本病发生。
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可由炎症感染、空腔脏器穿孔、内脏破裂或是手术污染等因素导致。引起腹膜炎的细菌多系消化道的常驻细菌,最常见为大肠杆菌,其次为粪链球菌、肠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以及厌氧菌等,故多系混合感染。葡萄球菌是手术污染引起腹膜炎的主要病原菌。
1、炎症感染
最常见的是阑尾炎与胆囊炎,严重的感染即使尚未引起穿孔,病灶细菌可直接蔓延腹膜,导致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由于胰腺外分泌进入腹腔,常引起广泛的化学性腹膜炎,继有细菌感染。盆腔感染特别是产褥热因细菌由子宫及其附件扩散到腹膜,也可出现腹膜炎。绞窄性肠梗阻或肠系膜动脉栓塞因肠壁坏死,最后均可引起化脓性腹膜炎。
2、急性穿孔
腹腔内空腔脏器急性穿孔,一般都是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如消化性溃疡、阑尾炎、胆囊炎、伤寒及出血坏死性肠炎等引起的小肠病变,以及肠阿米巴及溃疡性结肠炎等引起的结肠病变、回肠远端憩室(Meckel憩室)炎及急性结肠憩室病等,均可因急性穿孔导致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其中以消化性溃疡、阑尾炎、胆囊炎穿孔最多见。
3、内脏破裂
钝性或穿透性外伤可引起胃肠道、胆道或膀胱破裂。胃液、胆汁或尿液外漏对腹膜是化学性刺激,后可发生继发感染,粪液外漏污染腹腔即可导致严重化脓性腹膜炎。肝、脾等实质性脏器破裂或异位妊娠、黄体破裂均可引起血腹,血液对腹膜有轻度刺激,并在以后或可出现继发感染。细菌性或阿米巴肝脓肿破裂也引起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但单纯因阿米巴肝脓肿破裂者则仅引起阿米巴腹膜炎。
4、手术污染
腹腔手术可因操作不慎而引起腹膜炎,主要是由于外界细菌的污染,原有腹腔内感染灶的扩散,肠曲、胆道、胰管或输尿管损伤而有内容物外溢,或消化道吻合处有泄漏等因素造成。腹膜透析,尤其是慢性透析时,多受外来细菌(多见表皮葡萄球菌)的污染而产生腹膜炎症。
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最常见、最先出现的症状为腹痛,病情不同的患者腹痛的程度也不相同。患者还常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
1、腹痛
是最先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一般急起,呈持续性剧痛,吸气、咳嗽或转动躯体均可加重,患者呻吟而不能耐受。腹痛的范围多起于原发病变处,而后涉及脐部或全腹。年老者,以及精神病、极度衰弱或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腹痛有时可不明显,甚至缺如,应引起警惕。
2、恶心与呕吐
起病即可有频繁恶心、呕吐,由腹膜刺激经神经反射引起,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当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后,呕吐反见减少,但也可呕吐,呕吐物均有胆汁,呈黄绿或棕褐色,甚至含有粪便样小肠内容物。
患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周围循环衰竭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多器官衰竭。病情凶险者,起病后48小时死亡。
随腹膜炎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出现轻重不等的全身表现。起病时一般体温正常,甚至偏低,至腹膜炎的发展期,体温、脉搏、呼吸平行上升。如有弥漫性腹膜炎,即出现明显的毒血症,患者有弛张高热与寒战,常伴有脱水与代谢性酸中毒,最后进入中毒性休克。
若患者出现剧烈腹痛、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寒战,甚至意识障碍、昏迷等严重症状时,需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或拨打急救电话。
1、出现持续性或进展性的腹痛;
2、深呼吸或转动身体时,腹痛症状加剧;
3、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4、出现其他进展性的症状或体征。
出现以上情况需及时就医。
1、病情平稳者可到普通外科或胃肠外科就诊。
2、病情严重的患者需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
1、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患者应有家属陪同。
2、可能会进行腹部的检查,尽量穿宽松衣物方便检查。
3、告知医生具体病史等情况。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可以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都有哪些症状?严重程度如何?
2、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之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症状?
3、有腹痛吗?腹痛剧烈吗?
4、有恶心、呕吐、发热吗?体温最高多少度?
5、您既往有过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胆囊扭转等疾病吗?
6、在出现这些不适症状前腹部有受到外伤吗?
7、做过哪些检查?受过什么治疗?
1、我得的是什么病?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我的腹痛、恶心、呕吐什么时候能缓解?
4、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需要长期吃吗?医保能报销吗?
6、我需要手术吗?需要住院治疗吗?
7、这个病对胃肠道功能有影响吗?对以后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吗?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当患者在消化道疾病或是手术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肌紧张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情况,然后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尿常规、X线、B超、CT、腹腔穿刺等检查,进一步了解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证据。
医生对患者会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尤其是对腹部部位进行触诊、叩诊、听诊。触诊时,一般腹膜炎患者有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时,若患者消化道穿孔,肝浊音界会缩小或消失,若腹腔内存在大量积液,会出现移动性浊音;听诊时,若患者机械性肠梗阻,肠鸣音会出现亢进,除此种情况外,腹膜炎患者大多为肠动减弱,出现肠麻痹时,肠鸣音可完全消失。
1、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可以判断患者是否贫血和感染。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提示感染的种类及程度。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可提示是否存在失血性疾病或血液浓缩。
2、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有炎症或组织损伤,若患者存在腹膜炎C反应蛋白可升高。
3、尿常规
通过尿胆红素、尿淀粉酶等检查结果,来查看有无急性胰腺炎、肝胆疾病等,有利于明确病因。另外如果尿妊娠试验阳性,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异位妊娠破裂出血。
如有必要,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腹腔穿刺检查,这是有创检查。腹膜炎的患者腹腔内会有大量的血液、分泌物或胃肠道容物,通过腹腔穿刺可将这些液体抽出,并对抽出的液体进行化验,有利于明确腹膜炎的病因。
1、腹部X线平片
腹部X线平片检查有助于发现胃肠穿孔及肠梗阻,如胃肠穿孔时多数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2、腹部B超检查
可提供一个安全、无创伤的方式来评估很多器官,包括肝、脾、胆囊、胰腺、阑尾、肾及卵巢,有利于明确腹膜炎的病因。
3、CT检查
CT对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病变的诊断帮助较大,有助于了解肝、胆、胰、脾、肠道、血管等情况,也可了解腹腔内有无积液等。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症状有无加重等情况,同时了解患者近期的消化道疾病、外伤、手术等经历,并询问这些经历与症状出现的时间关系。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尿常规、X线、B超、CT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1、急性胃肠炎、中毒性痢疾、肠伤寒等
这些疾病都可有腹痛、恶心、呕吐,但多为阵发性。重要之点在于这些病腹痛前常有高热,腹部检查全腹虽有触痛,但肌紧张不明显,腹腔穿刺阴性。可通过病史以及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2、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升高有重要意义。继发性急性腹膜炎有时亦可有血清淀粉酶升高,但一般不超过500U,远不如胰腺炎高。腹腔穿刺所得的液体检查有鉴别价值。胰腺炎应无细菌,但淀粉酶显著增高。
3、腹膜后炎症
肾周围炎、结肠周围炎或腹膜后阑尾炎,这些疾病前腹壁的触痛和肌紧张均较轻,往往有腰大肌刺激征和腰背部明显的叩击痛。可通过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4、大叶性肺炎、胸膜炎
其引起的腹痛系神经反射性质,体检时胸部有阳性体征,腹部触痛和腹肌紧张不明显,且症状、体征限于一侧,不超过中线。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腹部检查进行鉴别。
5、心绞痛及急性冠状动脉栓塞
可引起剧烈的剑下及上腹痛,类似急性胆囊炎或溃疡病穿孔。根据疼痛性质、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再辅以ECG及相应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6、脊柱和脊髓病变
如脊柱结核、脊髓痨等刺激,压迫脊神经引起腹痛,但无肌紧张或肠鸣音消失,并缺乏急性全身感染的症状。
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治疗以针对其原发病为主,并在针对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抗感染治疗。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原发病、腹膜炎的类型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患者合适的治疗方案。
1、监测
监测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合并休克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留置导尿管和测定电解质。
2、体位
患者取半卧位,危重症患者以平卧为宜。
3、静脉输液
多数患者均有严重的脱水,需及时静脉补充液体,并急查血电解质和血气,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详细记录尿量。有休克时先积极治疗休克,必要时输血或血浆。
4、禁食和胃肠减压
放入鼻胃管,持续减压,以防止或缓解肠淤胀,对上消化道穿孔可减少或抑制消化液溢出,起到治疗作用。
5、给氧及呼吸支持
一般可通过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严重时应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6、镇痛
已确诊治疗方案及手术后的患者可以用哌替啶类止痛剂。诊断不清或要进行观察时,不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1、头孢菌素类
感染较重者宜给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包括第一代的头孢唑林;第二代的头孢呋辛,相当第二代的头孢西丁;第三代的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
2、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良好。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可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失眠、头痛、光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儿童不宜常规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3、碳青霉烯类
可用于混合感染以及病原不明时的经验治疗,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等药物。
4、甲硝唑
为了治疗厌氧菌混合感染,同时给予甲硝唑。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甲硝唑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一般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1、开腹手术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切口,找到原发病灶并进行处理,如切除坏死的肠段、穿孔的胆囊或阑尾等。如病灶充血严重和周围紧密粘连不易切除,或患者情况不能耐受时,则根据情况只做造瘘或修补,局部置管引流。在处理原发病灶后,如果是局限性腹膜炎应吸净脓液,不宜冲洗;如果是弥漫性腹膜炎,可用大量等渗盐水冲洗。
2、腹腔镜手术
对于腹膜炎原因不明,或年迈、体弱、多病的患者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通过腹腔镜对原发病灶以及感染灶进行处理,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腹腔镜手术具有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本病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患者的预后与原发病的类型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经及时的处理以及原发病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缓解。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良预后。
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可导致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循环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出现,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部分患者可经过有效的治疗得到治愈,原发病也可得到控制。部分患者预后较差。
当相关病因再次出现时,本病也可再次发生。
良好的日常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心态,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患者还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术后注意预防感染,出院后定期复诊。
1、心理特点
疾病突然发作且疼痛剧烈,患者及家属常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尤其是诊断不明时,患者及家属因缺乏疾病相关知识,而强烈要求医护人员注射止痛剂,以减轻患者痛苦。
2、护理措施
(1)护理人员: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和解释,稳定患者情绪,减轻焦虑,介绍有关腹膜炎的疾病知识,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提高其认识并配合治疗和护理,帮助其面对和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使其尽快接受患者角色,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患者家属: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及态度对患者的心理影响较大,家属要多关心和体贴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以求早日康复。
(3)患者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面对,积极接受和配合治疗。
1、应根据体力适当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2、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3、保持休息环境清洁、安静、舒适,维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4、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以防受凉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患者要注意定期复诊,监测病情恢复情况,以便于医生进行后续的恢复治疗。
1、预防感染,保持创面清洁卫生,遵医嘱使用抗感染的药物。
2、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床上练习翻身促进肠功能恢复。视病情和患者体力早期下床走动,促进术后康复。
3、术后从流食逐渐过渡,多吃富含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的食物。
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应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控制病情,防止复发。
1、术后肠功能恢复后,从流食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食、软食再逐渐转变为普通饮食。
2、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增加咀嚼次数,彻底咬碎食物,减少食物造成的损伤和刺激,保护胃肠,同时有利于消化吸收。
3、食物冷热适度,并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高温煮熟以后再吃,生吃瓜果要洗净,同时注意食用器具的卫生。
4、食物选择以清淡、软烂、细嫩、含低纤维质、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这样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更有利于疾病恢复。饭食、蔬菜、鱼肉皆宜软烂,流质饭、面食、发面、细粮及淀粉类更容易消化,主食可采用细面条、馒头、发糕、包子、面包、大米饭等。
1、要戒酒限烟。吸烟能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导致胃黏膜循环障碍,从而造成营养缺乏。酒精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且抗生素服药期间禁止服用含有乙醇的饮品。
2、尽量少吃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食物,如浓茶、烈酒、咖啡、可可、可乐,因为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增多,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3、不吃过于粗糙、浓烈的香辛料,如生葱、大蒜、咖喱、胡椒、花椒等。
4、避免进食过冷、过热、过酸、过甜或过凉的食物,不然可能导致胃痉挛,不利于炎症消退。
5、若患者有明显腹胀时,应尽可能少吃或不吃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红薯、洋葱、蒜苗、萝卜、蔗糖等。
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的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具体措施如下:
1、平时要注意安全,避免严重的腹部外伤。
2、定期体检,及早进行预防,尽早诊治消化性溃疡、胆道结石、胆囊炎等疾病。
3、饮食起居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劳累、熬夜,增强体质。
4、避免吸烟和酗酒。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