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毛状白斑 疾病英文名称: hairy leukoplakia 疾病别名: 口腔毛状黏膜白斑、口腔病毒型白斑、口腔舌侧湿疣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毛状白斑 疾病英文名称: hairy leukoplakia 疾病别名: 口腔毛状黏膜白...
养生
毛状白斑(hairy leukoplakia)是一种特殊的口腔病损,主要发生于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的舌侧缘黏膜,可蔓延至舌背、舌腹和口底,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白色斑块。也可见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人群。目前认为本病不属于癌前病变,不太可能会发展为鳞状细胞癌。明确诊断后,经积极抗病毒等治疗,多数患者的症状可得到缓解。
本病本身不具备传染性,但部分患者因感染艾滋病病毒或EB病毒而发病,艾滋病病毒及EB病毒具有传染性。
1、本病多见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本病也可见于其他免疫抑制患者,如器官移植受者、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全身性或吸入性类固醇治疗的患者。
毛状白斑为病毒感染而引起,常见于艾滋病病毒、EB病毒、人乳头状类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能使口腔黏膜郎罕氏细胞的数目明显减少,并阻止郎罕氏细胞的抗原处理和抗原表达功能,从而破坏口腔黏膜的局部性免疫监控系统,导致EB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白色念珠菌等的机会性侵犯,从而发生毛状白斑。另外,当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时,病毒容易侵袭复制,导致毛状白斑。
1、不安全性行为
男男同性性行为、多性伴、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与HIV感染者发生性行为等可能增加本病发生风险。
2、静脉注射毒品
使用静脉注射毒品的人经常共用针头和注射器等,易于感染病毒,发生本病的可能性增加。
3、免疫功能低下
患者容易发生病毒感染,进而增加毛状白斑的发病风险。
4、接触HIV感染者的血液、组织或其它体液
接触HIV感染者的血液、组织或其它体液可能感染HIV,从而导致毛状白斑的发生风险增加。
毛状白斑主要表现为双侧舌缘的白色或灰白色斑块,可蔓延至舌背、舌腹和口底,颊、腭等部位也可受累。常呈垂直皱褶,有的因过度增生而呈毛绒状,不能将其从附着的表面刮除。患者一般不伴有疼痛、发热,但可有烧灼感。
本病暂无明显并发症,但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口腔感染加重,甚至产生更严重损害。
1、反复出现两侧舌缘皱褶状或毛绒状白斑。
2、伴烧灼感。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1、患者出现舌侧缘白斑后,应及时前往口腔科就诊。
2、怀疑HIV感染者应前往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进行口腔检查,就医前可用清水漱口,避免食用可能导致舌体染色的食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白斑的?
2、您有无原因不明的持续发热、腹泻等症状或其他不适吗?
3、您近期体重是否有明显下降?
4、您近期是否有在无安全措施下的性生活?
5、您近期是否有输血或献血?
6、您近期是否有和他人公用注射器?
7、您有接受过器官移植治疗吗?
8、最近有没有口腔黏膜受伤?
9、您还有其他的疾病吗?
10、您是否接受过治疗?治疗过程大概是怎样的?治疗效果如何?
1、我这是什么病?
2、是怎么导致的?
3、这个病能治好吗?
4、有传染性吗?
5、需要做什么检查?
6、目前有什么治疗的方法吗?
7、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8、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9、大概需要多久能够治愈?
10、治愈后会复发吗?
11、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吗?
12、平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吗?
13、多久复查一次?复查应该做哪些项目?
患者出现口腔两侧舌缘白斑,无法擦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了解病损的分布、形态等特点。之后会建议患者行血常规、HIV抗体检测、HIV核酸检测、T淋巴细胞检测、EB病毒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医生主要会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检查,依次观察牙、牙龈、口腔黏膜、舌、唾液腺导管口有无皱褶状或毛状白斑,并会用刮舌板检查白斑能否擦去。毛状白斑患者通常有双侧舌缘边界不清的白色斑块,微隆起,范围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病损有时呈皱褶状或增生成毛毯状,刮舌板一般不能够将其刮去。
1、血常规
医生通过观察血细胞计数,能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
2、HIV抗体检测
HIV抗体检测是HIV感染诊断的金标准。
3、HIV核酸检测
可直接检查HIV的RNA,可靠性高,常用于HIV感染的诊断。
4、T淋巴细胞检测
CD4+T淋巴细胞是HIV感染最主要的靶细胞,HIV感染人体后,出现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有助于了解机体免疫状态和病程进展、确定疾病分期、判断治疗效果和HIV感染者的临床并发症。
5、EB病毒检测
EB病毒与艾滋病病毒在黏膜上皮中的协同作用导致口腔毛状白斑的发生,EB病毒检测有助于帮助诊断。
6、真菌培养
由于大多数毛状白斑伴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可刮取白斑表面做真菌培养,培养可见白色念珠菌。
必要时可刮取病损部位组织做病理活检,通常有角化不全,棘层肥厚,毛状突起和有包涵体的细胞呈气球样肿胀等改变,与其他检查联合做出诊断。
HIV感染和EB病毒感染病史是诊断毛状白斑的重要指征,仅靠临床表现不能确诊。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结合HIV抗体检测、HIV核酸检测、T淋巴细胞检测、EB病毒检测、真菌培养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需要排除慢性增生性念珠菌病、假膜型念珠菌感染、红斑型念珠菌感染、扁平苔癣等疾病。
1、慢性增生性念珠菌病
又称慢性肥厚型念珠菌性口炎、念珠菌性白斑,常发生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颊黏膜病损常对称地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表现为固着紧密的白色过角化斑块,严重时呈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腭部损害可由义齿性口炎发展而来。通过询问病史及临床症状可与毛状白斑鉴别。
2、假膜型念珠菌感染
多见于长期使用激素者、HIV感染者、免疫缺陷者、婴幼儿及衰弱者,尤以新生儿最多见,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黏膜充血,随即出现许多散在的色白如雪的小斑点,状似凝乳,逐渐增大,不久相互融合为白色丝绒状斑片,严重者蔓延至扁桃体、咽部、牙龈。通过临床症状可与毛状白斑鉴别。
3、红斑型念珠菌感染
又称抗生素口炎、抗生素舌炎,多见于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后及HIV感染者,并且大多数患者患有消耗性疾病,如白血病、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肿瘤化疗后等。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糜烂,舌背乳头呈团块萎缩,周围舌苔增厚。自觉症状为味觉异常或味觉丧失,口腔干燥,黏膜灼痛。通过临床症状可与毛状白斑鉴别。
4、扁平苔癣
表现为由针头大小的小丘疹连成白色或灰白色细条纹,相互交织呈网状、环状、斑块状等。可发生于口腔任何部位,多无异常感觉,可有烧灼感、虫爬痒感等症状。通过临床症状可与毛状白斑鉴别。
毛状白斑是HIV感染者的一种特殊口腔病损,发生率仅次于口腔念珠菌病,对艾滋病有高度提示性。抗生素治疗无效,通常在有效的全身性抗艾滋病病毒化学治疗后自行消失。
1、抗真菌药
毛状白斑常伴白色念珠菌感染,需用抗真菌药治疗,如制霉菌素可以抑制真菌活性。
2、抗EB病毒药
通过抑制EB病毒复制达到治疗效果,如阿昔洛韦等。
3、抗反转录病毒药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通过阻止HIV病毒复制过程,延缓HIV感染者的病情进展,提高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存活率,有助于患者的免疫系统重建。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1)反转录酶抑制剂:包括核苷类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可抑制HIV病毒反转录达到抗病毒效果,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阿巴卡韦、奈韦拉平、依非韦伦、利匹韦林等。
(2)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蛋白酶活性阻止HIV病毒成熟,如洛匹那韦、达芦那韦等。
(3)整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整合酶活性来抑制HIV病毒DNA合成,如拉替拉韦、多替拉韦等。
(4)膜融合抑制剂:抑制整合酶的活性以阻止HIV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如艾博韦泰等。
制霉菌素、阿昔洛韦、齐多夫定、拉米夫定、阿巴卡韦、奈韦拉平、依非韦伦、利匹韦林、洛匹那韦、达芦那韦、拉替拉韦、多替拉韦、艾博韦泰
本病暂不需手术治疗。
毛状白斑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2年,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毛状白斑的治疗费用存在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毛状白斑通常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一般在积极、正规的抗病毒、抗艾滋病等治疗后好转或消失。但治疗不及时或不正规,可能会产生更严重的口腔或其他部位损害。
本病为艾滋病的特殊表现之一,本病无危害性,但艾滋病患者可出现多器官系统的损害,免疫力低下,而引发更严重损害。
一般不会自愈,应积极治疗避免艾滋病进一步进展。
本病通过有效的抗病毒和全身性抗艾滋病毒治疗后可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由于艾滋病目前无法根治,艾滋病患者一旦再次感染后易复发,故本病无法根治。
艾滋病患者再次感染EB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后可复发。
毛状白斑为艾滋病一种表现,常会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正确认识艾滋病,克服恐惧心理,遵医嘱正确用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并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进展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1、心理特点
患者由于担心艾滋病威胁生命,往往情绪低落,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绝望的心理。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了解相关知识,给患者耐心解释,解除其不良情绪;帮助病人面对问题,帮助病人作出合适的决策,激发病人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2)患者自身应树立良好的心态,避免将艾滋病作为生活的主要话题;积极接受治疗,尝试找回正常人的感受,保持心态平稳。
1、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避免疾病进展或产生不良反应。
2、抗反转录病毒药使用后,如出现胃肠道、皮肤病变及肝肾功能损伤,应及时就医。并且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肝肾功能。
1、注意个人卫生,毛状白斑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应当注意口腔、皮肤、衣物清洁,选择宽松柔软的衣物和床褥,少接触微生物多的物品或环境,避免感染。
2、保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3、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免疫力。
4、改正不良生活习惯,避免不安全性行为,避免接触毒品。
5、注意个人防护,高危职业人群在接触艾滋病人时应做好防护,避免接触其血液等。
可自行观察口腔是否有白斑再发或溃疡,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毛状白斑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合理搭配饮食,保证充足的能量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食多餐,避免生冷食物,忌烟酒。正确的饮食方式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恢复。
1、应以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为主。多进食肉、蛋、奶等。
2、饮食宜多样化,根据身体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3、注意饮食卫生,饭前洗手。
4、烹调蔬菜时要轻微烧制,不能时间过长,否则会破坏维生素。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2、忌食霉变、腌制食品。
毛状白斑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避免不安全性行为、避免使用毒品、避免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等均能够较少本病发生风险。
1、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洁身自好,正确使用安全套。
2、避免使用毒品,不共用注射器。
3、做好自我防护,避免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
4、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