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时行感冒 疾病英文名称: infiluenza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时行感冒 疾病英文名称: infiluenza 疾病概述: 时行感冒(influenza...
养生
时行感冒(influenza)是指感受时疫邪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以发病急骤、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或有鼻塞流涕、咽喉肿痛为主要表现。本病发生不分年龄,但以青少年多见;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较多;传染性强。本病轻症治疗及时,预后良好;重症发病急骤,传变迅速,预后较差。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流行性感冒。
1、风寒束表
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喉痒、口不渴、咳嗽痰白、神情疲乏、四肢无力、舌苔白、脉浮或浮紧。
2、风热犯表
主要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头胀痛、少汗或汗出不畅、口干渴想喝水、咳嗽吐粘黄痰、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苔白略干或黄、脉浮数。
3、风寒化热
主要表现为恶寒减轻、发热明显、无汗、头痛、肢体酸痛、口鼻干燥、心烦失眠、目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4、暑湿袭表
主要表现为夏季发热、头晕胀痛、鼻塞流涕、面红无汗、心烦口渴、胸闷欲呕、肢体酸痛、小便短黄、舌红苔偏腻、脉浮或濡数。
5、寒湿阻滞
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寒重热轻、头痛、无汗、身体困重疼痛、身体倦怠、嗜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苔微腻、脉濡缓。
6、肺热炽盛
主要表现为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气喘、咯痰色黄、胸闷、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7、热闭心神
主要表现为壮热少汗、口渴、烦躁不宁、头身疼痛,甚至神志昏迷、胡言乱语,舌红绛、苔黄,脉弦数。
时行感冒具有高度传染性。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于感染,特定人群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我国北方常发生于冬季,而南方多发生在冬夏两季。
时行感冒多由气候突变、冷热失常或起居不当、寒温失调及过度疲劳、体质不强等致卫外功能减弱,感受时邪病毒所引起。病变部位在肺卫。
1、时疫邪毒
气候突变、寒暖失常,时行病毒乘虚侵袭人体而致病。时行病毒伤人病情重而多变,往往传染性强、流行广泛,且不限季节。气候突变、寒暖失常是时行感冒的主要病因。
2、正气不足
时疫邪毒肆虐侵犯,人体的卫外之气不能调节应变,或卫外功能减弱,肌腠不密,容易感染而发病。凡体质较强,仅侵袭于肺卫者多以表证为主,尚易解散。若体质较弱,或老人、小儿抗邪能力较差者,则外邪由表入里,症状加重,变生他病。如出现邪热壅肺,气道阻塞为主的喘咳,为现代医学肺炎型流感。如风热上扰内窜,热势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包,以及引动肝风出现昏迷,抽痉。属现代医学中毒型流感循环和神经系中毒症状。
时行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或有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凡体质较强,仅侵袭于肺卫者多以表证为主,容易解散。若体质较弱,或老人,小儿抗邪能力较差的患者,外邪由表入里,症状加重,变生他病。
1、在开始时可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患者感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喷嚏、流涕、鼻塞,有时可见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发热与上述此状一般于1-2天达高峰,3-4日热退,症状随之消失。乏力与咳嗽可持续1-2周。
2、轻型流感起病急、发病轻,全身症状与呼吸道症状均很轻。肺炎型流感即流感病毒性肺炎,24小时内病情迅速加重,表现为高热、乏力、烦躁、剧咳、呼吸困难、发绀、咳有血痰、双肺密布湿性啰音和喘鸣,脉数细弱,病死率较高,此类主要发生于原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或早产儿、体质虚弱儿。脑炎型流感临床上患者起病骤急,一开始就非常严重,常表现出高热、神志不清、颈项强直、抽搐等脑炎的症状。
1、昏迷
若风热上扰内窜,热势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包,以及引动肝风出现昏迷、抽搐。
2、脱证
久病体虚的患者,感受疫疠邪毒,耗气伤阴,气血亏虚,阴阳之气不相维,则发为脱证,主要表现为壮热骤降、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或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细数无力。
1、若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滴、四肢发凉、脉微欲绝。
2、或出现神志昏迷、烦躁、高热、颈部发硬、剧烈头痛。
3、或服解热药后出现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
4、若药后出现无汗、体温继续升高、头身疼痛加重时。
以上需立即就医,必要时到急诊科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1、突然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
2、或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3、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情况急重者需及时到医院急诊科就医处理。其他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呼吸科或感染科进行咨询。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建议不要佩戴有碍于检查的饰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例、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6、可以提前准备自己想要咨询医生的问题清单。
1、有没有高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是一直这样,还是间断性的?
2、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的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以及胸骨后烧灼感?
3、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4、最近睡眠情况如何?有没有经常熬夜?
5、最近的饮食情况、二便情况如何?
6、亲属中是否有人患有类似情况?
1、这是什么病?为什么会这样?
2、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治疗需要多久才能好?需要复查吗?
5、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6、治疗后会复发吗?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的体温测量、血常规、病毒分离、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查、X线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肢体外形、动态、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四肢、问疼痛、问饮食、问二便、问睡眠、问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肢体了解皮肤温度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体温测量
诊疗时,需监测体温,以了解患者体温变化。
1、血常规
一般无特异性表现,多数患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2、血清学检查
应用血凝抵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测定,或者应用中和免疫酶试验测定中和滴度,这些都有助于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3、病毒分离
病毒分离是流感实验室诊断的“金标准”,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4、病原体检测
一般取患者呼吸道标本用免疫荧光或胶体金法检测和单克隆抗体,区别甲、乙型流感病毒或鉴定甲型流感病毒的型别,用于明确诊断。
X线检查
病程初期可无表现,或仅见小片状模糊影。进展期病灶明显增多、范围扩大,呈斑片状、絮状及大片状高密度影,用于明确疾病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发病急骤、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或有鼻塞流涕、咽喉肿痛等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现在医学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此外需要与同样有鼻塞、流涕、喷嚏的普通感冒、伤风鼻塞加以鉴别。
1、有外感病史或传染病史。
2、发病急骤、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婴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流感虽少见,但一旦发生,常呈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脓毒症表现。
1、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它病,传变入里。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2、伤风鼻塞
伤风鼻塞与时行感冒均可岀现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但者又有明显的区别。伤风鼻塞是由于外感风邪引起,多见于冬春两季,同时在不同的季节,风邪往往挟时气入侵而发本病,临床上可见鼻塞、流涕、喷嚏、恶风发热,鼻内肌膜淡红或鲜红而肿,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以鼻腔症状为主,一般全身症状较轻。时行感冒常为非时之气挟时行病毒伤人,多不限于季节性,突然发作,传染性强,短时期內大量人群同时发病。全身症状多较明显,如寒战、高热、头痛、四肢关节及肌肉疼痛等。病情重者尚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而鼻腔症状较轻。
由于本病传染性强,应首先隔离,并给予急救退热。对急性起病,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或昏迷、抽搐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治。初期邪犯肺卫,应佐以宣肺透邪;中期毒犯肺卫,佐以化湿和中;毒壅气营应以清气凉营。
1、风寒束表
(1)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2)常用中药: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生姜、甘草、薄荷、柴胡、前胡、枳壳、桔梗、茯苓。
(3)中成药:九味羌活丸、感冒清热颗粒、葛根汤颗粒。
2、风热犯表
(1)方药:银翘散。
(2)常用中药:银花、连翘、桔梗、牛蒡子、薄荷、芦根、竹叶、荆芥穗、豆豉、甘草。
(3)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
3、风寒化热
(1)方药:柴葛解肌汤。
(2)常用中药:柴胡、葛根、羌活、白芷、桔梗、甘草、生姜、大枣、石膏、黄芩、芍药。
4、暑湿袭表
(1)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2)常用中药:银花、鲜扁豆花、厚朴、香需、连翘。
5、寒湿阻滞
(1)方药:藿香正气散。
(2)常用中药: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藿香、生姜、大枣、炙甘草。
(3)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
6、肺热炽盛
(1)方药:清热化毒饮。
(2)常用中药:玄参、麦冬、瓜蒌仁、桑皮、前胡、桔梗、杏仁、黄连、黄芩、连翘、甘草。
(3)中成药:六神丸、连花清瘟胶囊、清肺消炎丸。
7、热闭心神
(1)方药: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2)常用中药:水牛角尖、玄参、黄连、麦冬、丹参、竹叶心、生地、连翘、金银花。
(3)中成药:牛黄醒脑丸、参麦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
九味羌活丸、感冒清热颗粒、葛根汤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六神丸、连花清瘟胶囊、清肺消炎丸、黄醒脑丸、参麦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视病情辩证选用。
暂无手术治疗。
1、针灸疗法
针灸、推拿等治疗流感有简便易行、无副作用等优势,但应根据病情,可酌情与中药配合治疗。用艾条悬灸足三里对预防时行感冒有较好效果。将艾条燃着一端,靠近足三里熏灼,如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灸至皮肤稍有红晕为止。3-7日为1个疗程。
2、推拿
用拇指禅推法推自印堂沿督脉分布推至神庭穴以祛风热,再用拇指抹法自印堂穴沿前额分别向两侧抹至太阳穴,以疏风散热,通络止痛。
时行感冒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时行感冒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时行感冒病邪容易从表入里,迅速传变。疾病的预后与病情的长短、正气的强弱有关。若疾病轻浅,及时有效地诊治,一般预后良好。
时行感冒病邪容易从表入里,迅速传变,出现邪热壅肺,气道阻塞为主的喘咳,如热势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包,以及引动肝风出现昏迷,抽痉。
感邪初期,及时有效的治疗,没有发生传变,大多预后良好。
体质较弱,或老人、小儿抗邪能力较差的人群,在流感季节,若再次感受外邪,则病情可能会再次发作,甚至加重。
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注意休息、戒烟、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起居有规律等,有利于机体的恢复和治疗疾病。
1、情志舒畅、乐观开朗有利于增强正气,祛邪外达。
2、避免噪音等不良精神刺激,保持心境舒畅、安心静养,积极配合治疗。
1、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效果和反应。
2、服中药汤剂后,给予热粥或热姜汤糖水饮服,以助药力。
3、服药后,若汗出遍身、肢体酸痛减轻热退身凉时,表示表证已解;若汗出热不退时,应告诉医师,予以处理。
1、病室保持安静整洁,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如用食醋熏蒸、紫外线灯照射,或开窗通风换气,但避免直吹风。
2、有条件者应实行家庭隔离,让患者单独居住,以控制流感病毒,防止传播。隔离期限自发病至热退48小时。
3、发热患者宜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复感风寒,应多饮开水。
4、注意口腔卫生,睡前或饭后用淡盐水或银花煎水漱口,防止继发感染。
5、汗出过多者,用毛巾擦干,及时更换湿衣和床单。
1、密切观察体温、汗出、咳嗽、咳痰、舌脉及服药后反应,汗出过多时注意血压变化等。
2、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滴、四肢发冷、脉微欲绝等,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现神昏躁动、高热、颈部僵硬、剧烈头痛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服解热药后出现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5、若药后出现无汗、体温继续升高、头身疼痛加重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遵医嘱定期复查,主要复查血常规、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查、X线检查等项目,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应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宜,可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少食煎炸之品。饮食宜少量多餐。若退烧食欲较好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忌食肥腻、辛辣、硬固、海腥等物。
1、多食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如西红柿、甜菜、黄瓜、鸡蛋、牛奶、苹果、葡萄、草莓、桔子等,能预防感冒的发生。
2、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既满足营养的需要,又能增进食欲。可供给白米粥、小米粥、小豆粥,配合甜酱菜、大头菜、榨菜或豆腐乳等小菜。
3、高热、多汗、烦渴的患者,可给予生津清热饮品。
4、风寒束表的患者饮食宜温热。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以免刺激咽喉,加重咳嗽症状。
2、忌食海膻发物,如鱼虾,羊肉、狗肉、酒等食物。这些食物多属温热,易助热生火。
3、忌食油腻性的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以免聚湿生痰。
时行感冒是急性传染性呼吸疾病。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平时起居有常,增强体质,流行季节减少聚集等,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室内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
2、生活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着。
3、加强运动锻炼,增强体质,以御外邪。可选用太极拳、快走等适宜个体的运动方式,以疏通、增强体质,抵御外邪。
4、易感冒者,可坚持每天按摩迎香、太阳、风池等穴,或根据体质情况进行耐寒锻炼,如冷水洗脸、洗澡等。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