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腺泡细胞癌 疾病英文名称: acinic cell carcinoma 疾病别名: 浆液细胞腺癌、腺泡细胞腺瘤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腺泡细胞癌 疾病英文名称: acinic cell carcinoma 疾病别名: 浆液...
养生
腺泡细胞癌(acinic cell carcinoma),是一种口腔涎腺低度恶性肿瘤,临床较少见,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发生于腮腺、下颌下腺及小唾液腺等位置,表现为缓慢长大的肿块,多数患者无疼痛症状。肿块一般表现为圆形,可活动。经手术彻底切除后多不会复发,是预后较好。
基于肿瘤细胞类型和排列方式分类,临床分为四型。
1、实体型
以腺泡细胞为主,瘤细胞排列呈片块状或腺泡状,胞浆内可见微嗜碱性颗粒。
2、微囊型
由腺泡样细胞、闰管样细胞、空泡样细胞等构成,瘤细胞形成大量微小囊腔。
3、滤泡型
由腺泡样细胞、空泡样细胞和非特异性腺样细胞等构成。瘤细胞呈滤泡状排列,内有粉染胶状物,似甲状腺滤泡。
4、乳头囊状型
以闰管样细胞为主,常形成多个囊腔,可见乳头样结构。肿瘤间质少,通常不明显,可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有时形成滤泡。
无传染性。
腺泡细胞癌约占涎腺恶性肿瘤的7%~17.5%。
1、腺泡细胞癌好发年龄为40~60岁。
2、女性多于男性。
腺泡细胞癌的病因尚不清楚。部分腺泡细胞癌患者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放射线照射、局部刺激或是饮食偏好等因素也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腺泡细胞癌常表现为缓慢长大的无痛性圆形肿物,表面光滑,也可能分叶。肿块可活动,质地中等或软,边界清楚。肿物体积大小不等。病程长短相差悬殊,从几个月至十余年。少数患者可有自发痛和压痛。
少数腺泡细胞癌几个月内即快速进展为后期,癌细胞可经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血行转移到肺、椎骨、肝等器官,引起多脏器受累。
1、肿物后期侵犯面神经可引起面瘫。
2、肿物较大或发生于小涎腺者可伴有皮肤、黏膜破溃、继发感染和少量出血。
1、面部两侧无原因地出现圆形肿块。
2、肿块缓慢长大,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也可伴有疼痛。
3、肿块表面的皮肤、粘膜有破溃、感染和出血。
4、面部神经感觉异常、甚至出现面瘫等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病情平稳者须于口腔科就诊。
2、对于诊疗中发现的疾病复发或转移,或术后需放化疗时,建议转诊至肿瘤科。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饮食习惯规律吗?是否喜欢吃辛辣刺激、过烫的食物?
4、您以前有过口腔疾病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5、您平时喝酒、抽烟吗?
6、您有口腔疾病的家族史吗?
7、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口腔癌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死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吗?会有损伤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要不要手术?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喝酒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当患者出现面部缓慢长大的圆形无痛性肿物时,请及时就医。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肿瘤标志物、涎腺造影、B超、CT、磁共振(MRI)、病理学检査等,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患者一侧或双侧腮部可见圆形肿块,部分患者按压肿块后有疼痛感。
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用于口腔肿瘤的筛查、辅助诊断及病情和疗效监测。
病理学检査是腺泡细胞癌确诊的依据,包括活检、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査、术中冰冻、石蜡切片等。病理检查是有创检查。
1、B超
可以确定腺体内有无占位性病变,并根据回声特点,为肿痛的性质提供信息,还可显示血流方向、速度及分布。
2、CT
CT检查除确定有无占位性病变外,可以帮助确定肿瘤波及的范围及邻近组织是否破坏,或者颌骨侵犯。
3、MRI
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并能显示血管影像,可帮助医生确定恶性肿瘤的侵及范围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4、涎腺造影
能显示涎腺的结构,还对炎性肿块有一定诊断作用。
医生会询问患者肿块出现的时间、肿块体积增大的情况。然后结合涎腺造影、B超、CT、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组织学检查是腺泡细胞癌诊断的关键,仅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黏液表皮样癌、转移性甲状腺癌及其他口腔肿瘤。
腺泡细胞癌需与黏液表皮样癌、转移性甲状腺癌、乳头状囊腺癌相鉴别。
1、黏液表皮样癌
两者症状相似,均为面部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物,呈圆形和椭圆形,边界清楚,但黏液表皮样癌由黏液细胞、中间细胞及表皮样细胞组成,间质较多,常为硬化性间质。腺泡细胞癌由腺泡样细胞、闰管样细胞等组成,间质少。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予以鉴别。
2、转移性甲状腺癌
腺泡细胞癌滤泡型需与转移性甲状腺癌相鉴别。转移性甲状腺癌组织病理学检查呈Tg(+),TFF-1(+),且发现有原发灶或有甲状腺癌病史。
3、乳头状囊腺癌
腺泡细胞癌乳头状囊型需与乳头状囊腺癌鉴别,乳头状囊腺癌亦表现为面部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物,呈圆形和椭圆形,边界清楚,但乳头状囊型组织病理学检查PAS淀粉酶染色或淀粉酶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两者不难鉴别。
腺泡细胞癌属低恶性涎腺肿瘤,手术治疗是腺泡细胞癌的标准首选治疗方案。对于切除不满意、复发的或组织病理分型为实体型者,术后需辅以放射、化学治疗。
本病不选择常规药物治疗。可通过化学药物进行治疗。化学药物可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主要应用药物有顺铂、阿霉素、氟尿嘧啶、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紫杉醇、吉西他滨等。总的来说本病对化疗不敏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选择化疗。
顺铂、阿霉素、氟尿嘧啶、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紫杉醇、吉西他滨
医生会尽可能完整的切除肿瘤,防止肿瘤破裂而造成种植性复发。临床上腺泡细胞癌患者的手术包括。
1、如位于腮腺浅叶且癌灶较小的患者,可行保留面神经腮腺浅叶切除。
2、如癌灶较大或癌灶位于腮腺深叶,行保留面神经腮腺全叶切除。
3、发生于下颌下腺者,应将肿物连同下颌下腺一起切除。
4、发生于舌下腺和小唾液腺的患者,行肿瘤、舌下腺或表面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整块切除。
5、无怀疑或确定的颈淋巴结转移,可不必行颈淋巴结清除术。
6、若肿瘤已影响面神经,原则上应将之切除并做面神经缺损的即刻修复治疗。
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放射疗法使用辐射性的高能量束,杀死癌细胞。
治疗周期一般为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中医认为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正气虚损、邪毒入侵而造成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的病理变化。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审证求因,辨证施治,采取有扶正培本、化痰软坚、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方法。
1、扶正培本法
(1)益气健脾法:是治疗各种气虚的基本方法。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动则气短、自汗、脉弱无力、舌质淡胖、舌苔薄白等。方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2)温肾壮阳法:适用于肾阳衰微或脾肾阳虚之证者。证见形寒肢冷、少气懒言、颜面浮肿、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澹薄、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或沉弱。常用药物有附子、肉桂、鹿角、补骨脂、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杜仲、肉苁蓉。
(3)滋阴补血法:适用于肿瘤出现血虚证型者。常有头晕、目眩、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唇和指甲苍白、腰酸、疲乏无力、脉细、舌淡白等临床表现。常用药物有熟地、当归、阿胶、白芍、龟板胶、制首乌、枸杞子、女贞子、龙眼肉、紫河车、红枣、花生衣等。
(4)养阴生津法:用于阴虚内热之证者。症见午后潮热、虚烦不寐、五心烦热、盗汗、口渴咽干、或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痰中带血、声音嘶哑、便干溲赤、舌红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数,方用沙参麦冬汤。
2、化痰软坚法
化痰软坚法适用于一切痰凝之证。对于未行手术的患者,若见有癌肿较大,或有局部压迫症状,或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治疗上在扶正的同时,配合化痰软坚之品以控制、缩小局部病灶。临证时必用夏枯草、海藻、昆布、生牡蛎等软坚散结,并酌情选用生南星、泽漆、山慈菇、山海螺、蜀羊泉等化痰软坚,解毒散结。
3、活血化瘀法
此法适用于治疗肿瘤有瘀血之证。部分患者局部疼痛,部位固定,舌黯有瘀斑,边有齿印,脉涩,此为血瘀之证。血瘀轻证,疼痛尚能忍受,仅有舌黯红、脉细涩的表现,多用丹参、丹皮、水红花子、王不留行子、地鳖虫等活血通络止痛;血瘀重证,则疼痛剧烈,难以承受,局部肿块固定,舌黯有瘀斑,脉涩,多用三棱、莪术、乳香、没药、蜂房等祛瘀消积。
4、清热解毒法
适用于治疗邪热壅盛的肿瘤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肿块增大,局部灼热肿痛,口渴,小便黄赤,便秘,舌质红绛,脉数等。常用药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上柏、龙葵、重楼、蛇莓、白英、山豆根、苦参、白毛藤、夏枯草、土茯苓、鱼腥草、冬凌草、紫草、野菊萄藤、苍耳草、菝葜、黄芩、黄连、凤尾草等。
此外,中医药与手术、放化疗相结合,并配合饮食调节、心理疏导等方法综合调治,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可以降低手术及放疗的损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腺泡细胞癌预后较好,手术彻底切除后复发率较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复发。
1、少数病例可有自发痛,肿瘤侵犯到面神经可引起面瘫(面神经麻痹)。
2、部分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复发。
一般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腺泡细胞癌经积极手术切除后多数患者可治愈。
本病有复发可能。
1、手术面神经切除者会有面神经功能缺失。
2、放射治疗的后遗症早期反应为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口干、味觉丧失等。晚期反应则会出现听力下降、颈部纤维化等。
3、术后患者大部分都会出现颜面部破坏、语言及咀嚼功能障碍后遗症。
腺泡细胞癌患者良好的心理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疾病进展或复发。
1、心理特点
(1)腺泡细胞癌患者对疾病不了解,处于对癌症的恐惧心理,焦虑、恐惧心理较普遍。
(2)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怀疑手术效果,担心发生麻醉和手术意外,害怕术中、术后疼痛难忍,担心发生术后并发症,害怕手术费用过高等焦虑、恐惧、矛盾的心理。
2、护理措施
(1)护理人员及家属都应耐心对患者解释,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恐惧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力、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4)患者平时可参加各类活动,如书法、绘画、下棋、运动锻炼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对于腺泡细胞癌使用化疗药物者应做到。
1、遵医嘱
足量足疗程用药,若不能坚持,对治疗效果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2、监测不良反应
化疗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减少、肝肾毒性手脚麻木等,须定期监测及复诊。
1、生活有规律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调整休息时间,遵守合理的作息时间。
2、保持精神愉快
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容易加重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症状,因此日常应保持精神愉快。
3、运动
可参加适量的健身运动。
术后患者应定期监测,尤其是术后放化疗患者应定期监测不良反应及病情变化情况。
术后功能恢复过程中如何避免伤口开裂
1、不要擅自更改护理人员交代的饮食注意事项,不要进硬饭、粗粮、粗硬的肉类,如脚爪、腱子、带骨的小鱼、禽类、硬壳果、油煎炸的食品、大块的蔬菜、生硬的水果等。
2、尽量减少说话,避免伤口牵拉。
3、避免剧烈的咳嗽、咳痰。
4、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1、术后张口训练
口腔肿瘤患者术后7~10天开始指导患者练习张口,刚开始时程度不宜过重,以防伤口裂开或出血,以后逐渐加大开口器张开角度,使开口逐渐增大;术后10天开始进行正常训练,开口训练至少需进行6个月,一般进行6~12个月,在不应用开口器被动开口情况下,可开口达35mm为训练成功标准。
2、术后语音功能锻炼
部分术后发音受影响的患者可进行舌功能发音功能训练。
(1)伸舌-缩舌练习,由快到慢,反复进行,以训练舌的灵活性。
(2)顶舌练习,舌尖交替顶上下前牙内侧,增加舌尖的感觉和力度。
(3)弹舌练习,用舌尖顶弹硬腭前部,发出“得得“声音,反复进行,以增加舌尖肌肉强度。
(4)舌体练习,舌体在口腔内上下左右旋转,以增加舌体的灵活性。
3、术后出现痰液过多的处理
术后患者出现痰液过多、痰液黏稠且不能有效地咳嗽、咳痰,会增加术后肺炎及伤口裂开出血等并发症。
(1)医护人员教会患者有效地咳嗽、咳痰。
(2)家属可帮患者拍背,适时抽吸痰液。
(3)痰液较多者可以做雾化吸入或给予口服化痰的药物。
饮食应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摄入,规律饮食,勿过饥或过饱,食物应多样化,避免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宜食用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
2、食物应多样化,避免偏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
3、规律饮食,勿过饥或过饱。
4、多吃带有高蛋白维生素的食物瓜果,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摄入,如瘦肉、鸡、鱼、肝肾等内脏以及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红枣等,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
术后是绝对禁烟、酒、槟榔、过烫和煎烤的食物,以及辛香温燥、口味强烈的调味料,过于粗糙的食物最好也不要吃。
腺泡细胞癌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发病。
1、及时纠正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的劳累。
2、在饮食上和生活上都要及早的做调整,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戒烟限酒。
3、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能够更好地预防一些疾病。
4、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