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腰椎退行性病变 疾病英文名称: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腰椎退行性病变 疾病英文名称: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 ...
养生
腰椎退行性病变(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是指腰椎以及周围组织老化或退化引起的疾病。患者的症状与病情有关,常表现为腰腿痛、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等,部分患者也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发病与机械压迫、损伤、炎性反应、组织变化等因素有关。腰椎退行性病变需要针对患者病情进行治疗,可选择药物治疗、理疗、手术治疗等方式。
不会传染。
是慢性腰痛的最常见病因。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1、好发于中老年人。
2、长期从事腰部发力或是保持一种姿势的人群。
3、超重的人群,腰部负担大,容易发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脊柱自然进入退变的过程,各组织发生老化。通常可分为椎间盘蜕变、关节突关节退变、韧带结构退变和肌肉组织退变。
当腰椎随年龄发生退变的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对退变过程产生影响,导致退变情况加重。常见的原因有机械压迫、损伤、炎性反应等。
1、椎体退变
椎体包括大量骨组织。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量流失,当活动超过椎体的负荷时,容易发生椎体骨折。同时随着骨量的丢失,椎体终板会逐渐凹陷,椎间隙变窄,可能压迫神经导致相应症状出现。
2、椎间盘退变
年龄增长、异常的机械负荷、营养代谢异常、椎间盘内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增高、炎症介质参与、细胞凋亡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椎间盘退变。椎间盘是脊柱功能单位的负载活动中心,椎间盘退变会导致应力分布异常,可引起椎间隙狭窄、运动节段失稳、小关节退变、椎间孔狭窄,进而引起神经卡压和刺激,引起下腰痛和腰腿痛症状。
3、关节突关节退变
表现为关节面的破坏、关节突增生、关节囊钙化以及相邻黄韧带的肥厚等。关节突关节参与腰椎的运动,还参与了神经根管的管壁结构。关节突关节退变会导致关节运动范围缩小甚至僵硬,引起神经根受压,导致相应症状出现。
4、韧带退变
韧带能提供脊柱内在稳定,又可以限制脊柱的过度活动。韧带可发生弹性蛋白增加,导致韧带抗拉力降低、韧带薄弱。老化的韧带还常发生肥厚或是向椎管内膨出,导致椎管狭窄,引起症状出现。
5、肌肉退变
有维持脊柱稳定和运动的作用。当肌肉发生退变时,原有的维持脊柱稳定的各种力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会引起脊柱发生后凸畸形的情况。
1、超重。
2、长期从事久坐、久站或是腰部发力的职业。
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常见的表现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可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会影响患者行走和腰部活动。重症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等。
1、腰痛
是大多数患有本病的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患者的腰痛会随长时间站立或腰部发力而加重,平卧时可减轻。
2、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多为逐渐发生。典型的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放射至臀后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部。咳嗽、喷嚏和排便等一系列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患者为了减轻坐骨神经受压所承受的张力而取弯腰、屈髋、屈膝位,以减轻疼痛。
3、肢体麻木
当患者出现椎间盘突出,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会引起肢体麻木而不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感觉区按受累神经区域皮节分布。
4、间歇性跛行
病人行走时,随着距离的增多而出现腰背痛或患侧下肢放射痛或麻木加重,取蹲位或坐位休息一段时间症状可缓解,再行走症状又复出现,称为间歇性跛行。
5、马尾综合征
少数情况下,椎间盘组织会压迫马尾神经,出现马尾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男性出现阳痿,女性出现尿潴留和假性尿失禁。
6、腰部活动受限
当患者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时,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
1、腰椎侧凸
长期有腰椎间盘突出或是其他腰椎组织退变的患者,疼痛会导致站姿或坐姿不正确,导致出现腰椎侧凸。
2、肌肉无力、萎缩、瘫痪
如果患者神经根严重受压,会导致神经麻痹,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最终发展为瘫痪。
1、反复出现腰疼、下肢痛。
2、下肢出现麻木、寒冷等感觉异常。
3、无法进行正常的长距离行走。
4、腰部活动受限。
当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通常选择骨科就诊即可,如果当地医院有脊柱外科,也可选择脊柱外科就诊。
1、就诊前保护好腰部,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以免损伤加重。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腰痛的症状持续多久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的情况吗?
2、您除了腰痛以外还有其他症状吗,如肢体麻木、大便秘结、腰部僵硬、性功能障碍?
3、您之前是否受过腰伤或患过腰椎的疾病?
4、您之前是否做过腰椎的手术?
5、您平时的工作需要经常久站久坐或弯腰吗?
6、您平时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吗?
1、我为什么会有腰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当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腰痛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病情,然后进行X线、CT、MRI检查,进一步确定病情。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外观,查看有无明显的畸形或是体态异常,观察脊柱形态是否有肉眼可见异常,初步测量脊柱是否发生弯曲。然后检查患者背部,检查哪些位置可出现压痛,触摸有无异常突起等。还可通过神经系统检查了解哪些位置的感觉、反射出现异常,初步判断可能的受损部位。
1、X线
X线能较好的显示脊柱的形态以及局部改变,检查患者可能存在的腰椎结构改变。
2、CT
医生通过CT检查可较好地了解患者腰椎及椎管的情况,检查骨骼、肌肉等组织的结构,寻找可能的发病原因。CT的三维重建还能帮助医生详细的了解局部结构,为手术提供支持。
3、MRI检查
可较好的显示患者腰椎退行性病变出现的位置以及程度,还可了解硬膜囊及马尾神经受压情况。
医生会询问患者有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有无外伤、手术等经历,然后询问患者的职业、日常生活习惯、既往感染性疾病经历等信息,了解可能的病因。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X线、CT、MRI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治疗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式。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没有明显的组织损害,可以暂不处理,定期复查即可。部分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部分患者病情重、组织损害明显,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1、注意休息
及时的休息可以减少腰椎的负担,避免疾病恶化,但要避免长期的卧床休息,不利于功能恢复。
2、避免腰部外伤、重负荷及剧烈运动
有助于防止病变发展。
3、腰背肌锻炼、直腿抬高训练
对增加腰椎的稳定性以及促进肌力恢复有重要作用。应遵医嘱进行相应的训练,患者应避免自行盲目训练。
4、腰部支架或腰围
具有腰部保护作用,可不同程度减小腰部负荷,减轻患者症状。
5、其他
可采取腰部理疗、按摩等,但一般不主张进行推拿。
1、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有消炎、止痛功能,能缓解患者症状,有利于身体恢复。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肌肉松弛药
伴有肌肉痉挛者,可以使用肌肉松弛类药,如乙哌立松、氯唑沙宗、氟吡汀、替扎尼定等。
3、营养神经药物
维生素B、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效果。
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可以加速缓解疼痛。但由于其全身应用不良反应大,除非疼痛严重或持续,否则不建议使用。
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乙哌立松、氯唑沙宗、氟吡汀、替扎尼定、维生素B、甲钴胺、糖皮质激素
对于症状明显、功能受影响、其他治疗无效以及存在明显组织损害的患者,当患者身体情况允许时,应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解除相应的病因,缓解患者症状。
1、开放手术
医生通过腰背部的切口,找到发生异常的区域,通过手术修复异常的结构,解除压迫等,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医生可直观的观察各组织情况,方便手术的进行,但创伤较大,患者需要恢复的时间较长。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比如棘突间融合撑开固定术等。
2、微创手术
微创手术也可用于治疗,对患者损伤较小、有利于患者恢复,但有治疗效果不佳的可能,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医院情况酌情选择。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本病的预后与患者的病情有关。病情较轻、治疗及时的患者可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可能疗效较差,需要反复治疗。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的损伤、导致患者瘫痪等。
本病会引起患者感觉、运动功能的异常,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如果疾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出现瘫痪等情况。
部分患者可通过治疗缓解自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做好术后、卧床期间及恢复期间的相应护理。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适当运动,但注意不要受伤,不进行过重的负重工作。尽量进行腰背肌的训练。
3、保持良好的心情,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4、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
5、戒烟限酒。
遵医嘱进行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具体的复查时间与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法有关,请听从医生的安排。
1、术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卧床时间遵医嘱,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以及治疗方法决定卧床时间。
2、在恢复期,患者要逐渐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并注意纠正不良姿势,注意腰背活动的自我保护,以防止疾病复发。
3、术后注意保护伤口,避免牵拉、抓挠伤口,避免伤口接触污物。
4、遵医嘱使用腰围、支具等。
本病无需特殊的饮食调理,良好的饮食有利于身体恢复。
1、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少食多餐。
2、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
3、多吃优质蛋白质。可选择鸡胸肉、鱼肉等作为蛋白质来源。
4、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等。
1、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油炸辣蚕豆等。
2、避免油腻、熏烤、腌制的食物。
3、不宜喝浓咖啡、烈酒。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可能降低发病风险。
1、注意锻炼,加强腰背部肌肉的强度,增加腰部稳定性。
2、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避免不良姿势引起的腰部负担过重。
3、合理使用腰部,尤其是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避免腰椎的劳损。
4、保持正常体重,减轻腰椎负担。
5、出现腰部的外伤或是不适应及时就医。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