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蛰伏脂瘤 疾病英文名称: hibernoma 疾病别名: 蛰伏脂肪瘤、棕色脂肪瘤、冬眠瘤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蛰伏脂瘤 疾病英文名称: hibernoma 疾病别名: 蛰伏脂肪瘤、棕色脂肪瘤、冬眠瘤...
养生
蛰伏脂瘤(hibernoma),又称蛰伏脂肪瘤、棕色脂肪瘤、冬眠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脂肪组织肿瘤。主要表现为肩、颈、腋下、肩胛和肩胛间区等处可移动的软组织肿块,其上覆盖的皮肤较为温暖,当瘤体压迫邻近结构时,还可以产生相应的压迫症状。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多数患者可治愈,但少数可因切除不彻底而导致肿瘤复发,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
根据临床类型不同可分为:
1、典型
主要发生于机体肌肉,在镜下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分化。
2、黏液型
主要发生于男性,为显著的黏液变。
3、脂肪瘤样变异
常发生于大腿,为无空泡脂肪细胞伴罕见蛰伏脂瘤性特征。
4、梭形细胞变异
常发生于头皮的后颈部,为含有梭形细胞的变异。
无传染性。
蛰伏脂瘤为罕见病,约占所有脂肪性肿瘤的1.1%,占良性脂肪性肿瘤的1%~6%。
一般好发于30~40岁的成年人。
蛰伏脂瘤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饮食及年龄因素有关。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能诱发本病。
1、遗传因素
家属中有蛰伏脂瘤患者的人群发病风险较高。
2、年龄因素
蛰伏脂瘤的病患多为30~40岁的人群。
3、饮食因素
可能与平日摄入过多脂肪有关。
蛰伏脂瘤常表现为肩、颈、腋下、肩胛和肩胛间区等处可移动的软组织肿块。其生长缓慢,一般无明显症状,多位于皮下,当瘤体压迫邻近结构时,还可以产生相应的压迫症状。由于肿瘤内血管丰富,其上覆盖的皮肤较为温暖。
蛰伏脂瘤的常见并发症有瘤体出血,以及瘤体压迫气管和食管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症状。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需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1、在颈部、肩部、背部、腹部、手臂和大腿等部位出现肿块,长时间不消除。
2、皮肤肿块出现破溃、出血;
3、出现不明原因吞咽困难。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1、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需要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
2、一般出现皮肤症状时首诊科室为皮肤科,当诊断为蛰伏脂瘤需要手术时可前往普外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和就诊卡。
2、医生需要对皮损处进行检查,患者需要穿着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例、检查报告以及化验单。
4、近期若使用过药物进行缓解,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可以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有哪里不舒服吗?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2、您是如何发现这些症状的?
3、这些症状是同时出现的吗?
4、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5、症状一直在加重吗?
6、之前有过就诊经历吗?做过哪些检查?
7、用过什么药物吗?用药后有好转吗?
8、您的直系亲属出现过类似症状吗?确诊了吗?
1、我这是什么病?我是怎样患上这种疾病的?
2、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3、治疗费用高吗?医保能报销吗?
4、这种疾病预后好吗?会复发吗?
5、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6、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7、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
8、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当出现肩、颈、腋下、肩胛和肩胛间区等处可移动的软组织肿块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再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会建议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特殊染色试验、超声检查、CT检查、MRI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以便进一步明确病情。
医生会先观察患者有哪些部位出现了肿块,再用手轻轻触摸,判断其柔软度和活动度,以及是否有皮肤温度升高等体征,进一步明确病情。
1、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和化学显色原理,利用肿瘤标志物来确定患者组织细胞切片上是否有肿瘤细胞的存在。假如检测结果为S-100阳性,Des、MSA阴性,可确诊。
2、特殊染色试验
通过脂肪染色,可显示蛰伏脂瘤肿瘤细胞内产生的脂滴,如果油红O染色阳性则可确诊。
医生会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取病损处皮肤,通过观察光镜下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形态学特征,确诊是否为蛰伏脂瘤,是该疾病最准确的检查方法。
1、超声检查
术前超声检查可帮助判断肿块的位置,对良恶性的鉴别也具有重要意义。
2、CT检查
可准确提示肿瘤的存在,确定空间位置、肿瘤数目和肿瘤引起的继发改变。对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对蛰伏脂瘤的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3、MRI检查
可更明确显示肿瘤的位置、范围、边界以及和周围结构的关系,但价格昂贵,可作为辅助性诊断。
医生会询问一些患者的基本情况,如饮食习惯、年龄、家族及病史等,再结合其临床症状、体征,并参考一系列检查结果(如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特殊染色试验、超声检查、CT检查、MRI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即可明确诊断。还会注意与黏液性脂肪肉瘤、黄色瘤等疾病进行鉴别。
1、黏液性脂肪肉瘤
通过在镜下观察瘤细胞的形态结构,蛰伏脂瘤的瘤细胞为圆形或多角形,罕见细胞异型性及核分裂象。而黏液样脂肪肉瘤细胞的异型性及典型的多分支状“鸡爪样”的毛细血管网,可将其鉴别。
2、黄色瘤
通过镜检,黄色瘤细胞体积一般较小,并伴有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不形成小叶结构,而冬眠瘤细胞呈分叶状,二者可加以区分。也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CD68阳性,S-100蛋白阴性,将其鉴别。
目前尚无蛰伏脂瘤标准的治疗方法,对患处行局麻下手术切除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免瘤体压迫临近的器官。暂时不能手术的患者可行保守治疗来缓解疼痛。
蛰伏脂瘤可采用保守治疗,使用镇痛药缓解疼痛,类固醇注射以及射频。
暂无相关治疗药物方案。
暂无。
当患者的肿瘤过大时,医生会对其患处行局麻下手术切除。其目的是完整切除肿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切除后治疗效果较好,但少数患者可能在切除不彻底时有术后局部复发,个别患者还会因向远处转移而死亡。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经过积极、有效治疗后,多数患者可治愈,但少数可因切除不彻底而导致肿瘤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
若忽视治疗,放任疾病进展至后期,患者可发生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大出血等。也可因恶液质和电解质平衡严重失调而出现休克,或因患者免疫力降低出现感染性休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寿命。
一般不可自愈。
经过积极、有效治疗后,多数患者可治愈。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康复十分重要。同时需要保护好患处皮肤,避免创伤。
蛰伏脂瘤患者可因对本病缺乏认识,而出现恐慌、害怕、焦虑等情绪。此时,患者可主动向医护人员了解本病的知识,家属也可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理解,引导患者发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积极进行治疗。
1、日常应注意减少其他外来因素损伤瘤体。
2、尽量避免刺激、抓挠、摩擦皮损。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当瘤体进一步增大出现压迫症状,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或出血时,应及时就医。
1、术后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水。
2、遵医嘱使用抗感染的药物,以预防感染。
3、术后近期应忌烟酒,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蛰伏脂瘤患者日常饮食应减少脂类物质的摄入,饮食可清淡、易消化。手术患者需先禁食,之后慢慢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待肠道功能完全恢复后,再恢复普食。
1、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瘦肉等。
2、适当增加饮水,可促进机体代谢,有助于机体恢复。
1、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
2、减少油脂摄入,烹饪时应少放食用油,禁食肥肉、油炸食物。
3、戒烟禁酒,避免影响机体恢复。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式。低脂饮食可能会降低发病几率。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