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窦性心律不齐 疾病英文名称: sinus arrhythmia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窦性心律不齐 疾病英文名称: sinus arrhythmia 疾病概述: 窦性心律不齐...
养生
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指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激动所引起的心房及心室的节律改变。虽然心跳启动正常,但心脏跳动的节律快慢不整。窦性心律不齐很少出现症状,但有时两次心搏之间相差较长时,可出现心悸感。窦性心律不齐大多没有明显的临床意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合并窦性心律不齐者,可对症相应处理。
窦性心律不齐可分为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和心室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三类。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此型心律不齐与呼吸有关,吸气时心率快而呼气时慢,暂停呼吸时心律不齐消失。一般无病理意义。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心率快慢改变与呼吸无关。
3、心室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
是窦性心律失常的一种特殊类型,夹有心室搏动的PP间距均较无心室搏动的PP间距为短。
无传染性。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多见于儿童、青年、自主神经不稳定者。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较常见于心脏病或者服用洋地黄类药物者。
3、心室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主要见于存在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
正常情况下,心脏以一定范围的频率发生有规律的搏动,这种搏动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SAN),以一定的顺序和速率传导至心房和心室,协调心脏各部位同步收缩、形成一次心搏,即所谓的窦性心律。若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冲动则可致窦性心律不齐。其可见于生理情况,也可由于心脏本身疾病、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所致。
1、生理因素
如心理压力大、过于紧张、睡眠不足等。
2、心脏疾病
如冠心病、心肌炎等。
3、药物因素
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吗啡等。
4、不良生活习惯
经常熬夜、喜欢喝浓咖啡、长期抽烟喝酒等,均可能导致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失常一般无临床症状,经常是在患者自己测脉搏时发现心律不齐。有时两次心搏之间相差较长时,可有心悸的感觉。可合并有窦性心动过缓。
本病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1、体检发现心跳节律异常。
2、反复出现心悸。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须于心血管内科就医咨询。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酒精等,避免加重病情。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尽量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都有哪些症状?症状出现多久了?
2、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3、您以前有过类似的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4、您是否有心脏相关疾病?
5、您最近用过哪些药物?
6、您平时吸烟、饮酒吗?
7、您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喜欢喝浓茶、咖啡吗?
8、您最近情绪波动大吗?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怎么治疗?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4、在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什么?
5、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患者自测脉搏发现跳动节律快慢不一,或者反复出现心悸,建议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初步进行诊断。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可能建议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医生会对患者的心脏进行重点检查,包括心率与节律,心音强度,有无杂音及附加音,心率与脉搏的关系等。
1、心电图
是诊断窦性心律不齐最重要的一项无创伤性检查技术,同时可以了解有无心肌缺血。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特征为P波为窦性,在同一心电图导联上PP间期不等,相差>0.12秒。
2、动态心电图
又称Holter心电图。该检查使用一种小型便携式记录器,连续记录患者24~72小时的心电图变化,弥补了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一短时间的不足,同时患者日常工作与活动均不受限制。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病史通常能提供对诊断有用的线索,包括发作诱因和频度,既往是否有类似发作史,是否有已知心脏疾病病史,是否有服药史。并让患者客观描述发生症状时的感受,结合体格检查、典型心电图改变可作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比如房性期前收缩、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莫氏Ⅱ型窦房传导阻滞、窦性期前收缩等。
1、房性期前收缩
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易被误为窦性心律不齐,应注意鉴别。房性期前收缩的基本心律是规整的,但其后有代偿间歇,期前出现房性异位P波形态与窦性P波有或多或少的差别。而窦性心律不齐可随呼吸周期而逐渐改变,暂停呼吸时窦性心律不齐消失,而且P波形态是恒定的。
2、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
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也有P波形态不变,PP间距互差>0.12秒的特点,故常被误为窦性心律不齐,必须注意鉴别。窦房传导阻滞时心电图表现为PP间距先逐渐缩短,尔后延长的特点,而窦性心律不齐无此特点。
3、莫氏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主要通过PP间距变化的规律来鉴别。窦性心律不齐时,长PP间距与短PP间距相差小于短PP的间距,长PP间距不是短PP间距的倍数。而莫氏Ⅱ型窦房传导阻滞时,长PP间距为短PP间距的整倍数关系。多为2倍,也有3倍以上者。心电图上表现为1次或1次以上心电活动缺失,高度窦房阻滞可出现交界性逸搏。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莫氏Ⅱ型窦房阻滞则多为心脏疾病的表现,故两者应注意鉴别。
4、窦性期前收缩
窦性期前收缩虽属少见,但易被误为窦性心律不齐。窦性期前收缩表现为突然提前出现的P波,但其形态及PR间期与同导联窦性P波完全相同,且提早的P波至下一次窦性P波的间距(代偿间歇)恰好等于同导联其他正常窦性PP间距;而绝大多数窦性心律不齐的PP间距变化呈渐变性。
单纯的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且如果没有任何不适,多不需要进行治疗。若由心脏疾病引起者,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合并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者,医生可能会给予药物治疗,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1、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2、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
对于合并严重窦性心动过缓者,医生可能给予M受体阻滞剂(如阿托品)、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如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提高心率。
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对于合并窦性心动过缓,若心率缓慢显著伴相关症状者,医生可能建议置入起搏器。应尽量选择生理性起搏器,并通过程控减少心室起搏的比例,从而减少发生心房颤动的血栓栓塞的危险性。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反复出现症状或者是由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窦性心律不齐,经过正规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严重的窦性心律不齐可使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心室充盈量降低,引起心功能下降。
经过调整生活方式、接受相关治疗等,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
窦性心律不齐的患者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对于促进康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激动。
3、适度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
窦性心律不齐患者一般无特殊饮食要求,但合理、健康的膳食结构有助于身体健康和促进机体恢复。
1、粗细搭配,常吃杂粮、杂豆,如小米、玉米、燕麦、红小豆、绿豆等。
2、以清淡饮食为主,少量多餐,不宜过饱。
3、多食用鱼类、瘦肉、大豆及其制品、各种蔬菜水果。
4、烹调时可选用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亚麻籽油和橄榄油等,并调换使用。
1、少吃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油条、油炸方便面、奶油、肥肉、动物油脂等。
2、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鱼子、动物肝脏等。
3、少吃含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如冰淇淋、甜点等。
4、忌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高度酒、浓茶、咖啡等也应忌用。
本病可由生理因素、器质性心脏病、不良生活习惯等所致,注意以下事项或可降低发病风险: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坚持适量运动。
2、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高糖高盐高脂食物。
3、保持心态平衡,学会释放压力,积极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
4、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体重,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调整,将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各项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