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胃型哮喘 疾病英文名称: stomach type asthma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胃型哮喘 疾病英文名称: stomach type asthma 疾病概述: 胃型哮喘(...
养生
胃型哮喘(stomach type asthma)是指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哮喘,胃食管反流诱发和加剧的哮喘。胃型哮喘的特征是其哮喘与胃食管反流有关,无论是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或是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哮喘均因胃食管反流所诱发或加剧。哮喘多在夜间频繁发作,伴有呛咳,支气管扩张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反而加重,常伴有烧心、反胃等胃食管反流症状,抗反流治疗后哮喘缓解或消失。
不会传染。
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
孕妇和儿童容易患胃食管反流,继而诱发或加剧哮喘。
胃液吸入气道可引起哮喘发作,目前认为胃食管反流引起哮喘的机制可能主要是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降低引致。任何可致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降低的因素均可加重反流,从而导致胃型哮喘。
1、胃液成分刺激食管迷走神经的传入神经,经气道的迷走神经传出,导致支气管痉挛。哮喘早期吸入抗胆碱能制剂比吸入拟交感神经药物的反应更佳,可说明这一观点。
2、胃液反流至气道,可致使支气管痉挛,这是因胃液中酸性成分的刺激,引起气道阻力增高。在激发试验中,若酸性液体流入气道,那么支气管痉挛作用将增加2倍以上。应用抗酸药物后支气管痉挛症状可改善。
3、胃液反流使支气管反应性增高,增强了哮喘患者对各种触发因素的敏感性。
以下因素可导致个体患胃食管反流,从而更易患胃型哮喘。
1、妊娠。
2、吸烟、过量饮酒。
3、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4、服用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的药物,如硝苯地平、阿托品、沙丁胺醇等。
5、患有食管裂孔疝。
多数患者具有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在呕吐后、酸性饮食和过饱饮食后容易引起哮喘。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典型哮喘症状有喘息、气促等。
1、哮喘症状
典型的哮喘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夜间呛咳、喘息,可伴有气促、胸闷。对于哮喘顽固者,支气管扩张药及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反而加重。
2、胃食管反流症状
患者多伴有消化道症状,且可于卧位、弯腰和增加腹压时加重。如胸骨后烧灼感、烧心、反胃(反酸或苦水)、中上腹疼痛等。
胃食管反流可同时伴急性吸入性肺炎、肺脓肿等,吸入量大时可使pH降低,严重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和正常肺组织,刺激反应使肺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1、反复发作性的夜间呛咳、喘息,伴有气促、胸闷;
2、伴反复胸骨后烧灼感、烧心、反胃、中上腹疼痛等消化性症状;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以呼吸症状为主者,须呼吸内科就医咨询。
2、以消化症状为主者,须消化内科就医咨询。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平时喜欢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吗?
6、您平时喜欢吃完饭就躺着休息吗?
7、您有什么基础疾病吗?
8、您有没有长期服用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的药物呢?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会有后遗症吗?
8、平时生活中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患者出现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烧心、中上腹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可能建议患者行胃镜、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等,以明确诊断。
当医生给患者检查时,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有时吸气、呼气时均有干啰音。若是轻度发作,可无哮鸣音;若是非常严重的哮喘发作,哮鸣音反而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表现为“沉默肺",是病情危重的表现。在严重时可有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心率增快;胸腹矛盾运动;口唇发紫。
1、24小时食管pH监测
应用便携式pH记录仪监测病人24小时食管pH,明确食管是否存在过度酸、碱反流。
2、食管测压
可测定食管下括约肌(LES)的长度和部位、LES压、LES松弛压、食管体部压力及食管上括约肌压力等。如LES压<0.8kPa(6mmHg)易导致反流。该检查可了解食管动力状态,用于抗反流手术术前评估。
3、胃镜检查
胃镜是诊断胃食管反流最准确的方法,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能判断胃食管反流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
根据患者夜间咳嗽、喘鸣、胸闷,喘息突然发作,伴有恶心、反酸、上腹部烧灼痛,尤以体位变化时加重,或在应用茶碱类治疗后症状加重,结合双通道24小时测定食管胃pH等检查以确定诊断。
对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哮喘急性发作,除按常规的哮喘急性发作处理外,应对反流进行必要治疗。对其特殊性的处理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注意饮食及纠正体位:饮食和生活习惯对胃食管反流很重要,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如酸、辣类食物;对肥胖者适当减肥亦应考虑。适当提高睡眠时枕头位置,可能也是有效方法。
1、抑酸药
由于本病常见直接损伤因素为胃酸及胃蛋白酶,抑制胃酸成为基础治疗药物,常用的有质子泵抑制剂(PPI)和组胺H2受体拮抗剂。PPI抑酸作用强,疗效确切,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的首选药物,也是维持治疗的首选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组胺H2受体拮抗剂抑酸能力较PPI弱,适用于轻至中症病人,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2、促胃肠动力药
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依托必利等,可通过增加LES压力、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从而减少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并缩短其在食管的暴露时间。这类药物适用于轻症病人,或作为与抑酸药联用的辅助用药。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依托必利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反流手术,目的是阻止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抗反流手术疗效与PPI相当,但术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愿意长期服用药物者。多数可长期控制胃烧灼感和反流症状,亦可长期控制和改善呼吸道症状,尤其是咳嗽。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经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控制病情,预后较好;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可导致肺不张、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控制症状。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外界的刺激。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建议患者将床头抬高15~20cm,保证充足、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术后患者遵医嘱尽早下床活动。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5、患者应避免在疾病发作期去花粉、柳絮飞扬或者人群密集的地方。
6、患者及家属应避免穿着鸭绒、羊毛及有化纤染料的衣物,可穿着纯棉织品。
7、肥胖患者可适当控制体重,科学减重。
8、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生活,避免进食后立即平躺。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1、家属应该鼓励术后患者尽早咳嗽,防止肺炎的发生。
2、家属可为术后患者适当按摩肢体,避免形成静脉血栓。
本病患者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适当进行饮食护理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的康复。
1、保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就餐,建议少食多餐。
2、加强营养供给,进食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豆浆、鸡蛋、新鲜果汁等。
3、进食过程中,患者应细嚼慢咽,对食物充分咀嚼。
4、患者应适量多饮水,可帮助缓解咽喉部症状、促进排痰,并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帮助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5、术后患者排气后先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要少吃油腻、高脂的食品。
3、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大蒜、芥末等。
4、患者应避免吃番茄制品、柑橘类水果。
5、患者在睡前2~3h内禁止进食。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食管裂孔疝。
2、妊娠期女性应定期孕检。
3、服用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药物的人群出现不适时,要及时就医。
4、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戒烟酒,且避免过度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5、注意体重管理。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