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放射性心脏损害 疾病别名: 放射性心脏损伤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放射性心脏损害 疾病别名: 放射性心脏损伤 疾病概述: 放射性心脏损害是指受到放射性物质...
养生
放射性心脏损害是指受到放射性物质辐射后产生的心肌病变。可以由一次性受到大剂量辐射造成,也可以由肿瘤放射治疗中接受了大剂量射线的胸部照射引发。另外,长时间在X线照射下进行射频或介入治疗也可能引起放射性心脏损害。患者常可出现胸闷、气短、乏力、水肿、心绞痛等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放射性肺炎、缩窄性心包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根据临床表现可将放射性心脏损害分为放射性心包炎、放射性心肌病、放射性冠状动脉疾病、放射性瓣膜病以及传导系统功能障碍五类。
无传染性。
有相关资料显示,胸部实施照射的恶性肿瘤的生存者中约30%会出现放射性心包损害,但由于临床上对放射性心脏损害报道的资料并不多,结果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本病多见于长期接受放射治疗、长期在高辐射区域工作或参加战争的人群。
放射性心脏损害的病因主要为一次性受到X射线、中子流、γ射线等物质的大剂量辐射,和接受大剂量射线治疗。另外,长时间在X线照射下进行射频或介入治疗也可能引起放射性心脏损害。
1、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
如乳腺癌、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霍奇金病等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时间接受放射治疗,可能出现心脏损害。
2、一次性受到大剂量辐射
如战争中原子弹的投放,核反应堆的泄漏,放射性物质的误服误用,有关仪器或核素实验的操作不当及失误等。
3、其他
长时间在X线照射下进行射频或介入治疗,同时防护不当。
受照射后的24小时内患者的心脏就可产生急性反应,迟发性反应约发生在照射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后。患者常表现为胸闷、气短、乏力、水肿、心绞痛等。不同类型的放射性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略有差异,患者可以以其中一种或几种为首发症状并贯穿临床过程。
1、放射性心包炎
可分为急性心包炎与迟发性心包炎两种,也可能以迟发性心包炎急性发作的形式出现,或者呈反复发作的心包炎形式。主要表现为发热、胸痛、乏力等症状,渗出少时可无症状或仅为轻度活动后气短,渗出多时则可以表现为进行性胸闷、呼吸困难等心脏压塞症状。
2、放射性心肌病
患者常有颈静脉怒张及周围水肿,肝、肾等脏器淤血的表现。
3、放射性冠状动脉疾病
患者可出现反复的心绞痛发作。
4、放射性辦膜病
放射性相关瓣膜病的潜伏期较长,可达10~20年,多累及左侧瓣膜,常见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5、传导系统功能障碍
放疗可导致传导通路纤维化,主要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
1、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患者轻者无症状,大多数患者在放射治疗2~3个月后出现刺激性干咳、气急、心悸、胸痛、发热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肺部广泛、严重纤维化,可危及生命。
2、缩窄性心包炎
患者可出现发热、胸痛、腹胀、下肢肿胀、疲乏、食欲不振等。
3、心律失常
轻度的心律失常无明显症状;较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低血压、晕厥等症状;病情危重者可出现晕厥,甚至猝死。
有放射性物质接触史者,出现胸闷、气短、乏力、水肿、心绞痛等,须及时就医咨询。
可至心内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血液检查。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或禁食6小时以上,以免影响化验结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多久了?
2、您之前有过心脏疾病吗?
3、您的职业是什么?会接触到射线吗?
4、您还有其他疾病吗?在做什么治疗?
5、您目前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1、我得的是什么病?什么原因导致的?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治疗吗?我的病严重吗?
4、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5、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6、治疗后是否可以正常生活?有没有后遗症?
7、治疗后怎么防范再次发病?
8、在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患者出现胸闷、气短、乏力、水肿、心绞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医生主要会对患者的心脏进行体格检查,了解心脏病变情况。患者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放射性心包炎
可发现患者的心率加快、心音遥远、脉搏细数、呼吸困难,偶有奇脉,在心前区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如伴有胸腔积液可同时闻及胸膜摩擦音;心脏压塞明显时有颈静脉充盈或怒张;心界可增大,呈普大型或球型。
2、放射性心肌病
检查可有第一心音减弱、收缩期杂音以及奔马律等。
3、放射性辦膜病
有时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心电图检查可有ST-T改变,传导功能异常(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等)。
1、胸部X线
胸部X线可以了解心肺的大小、形状、病变情况等,患者常有心影增大。
2、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显示心脏结构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助于了解心脏病变情况。放射性心包炎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心包积液;放射性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左心室缩小,左室缩短分数降低,射血前期与射血时间比值异常,以及室壁活动度及顺应性下降等,但无明显特异性改变;放射性辦膜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示瓣膜闭合速度减慢等。
3、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能较明确地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放射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检查可见血管狭窄。
一般根据患者有进行放射治疗或接触放射线剂量较大的病史,出现胸闷、气短、乏力、水肿、心绞痛等症状,并结合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放射性心脏损害患者应尽量脱离放射线辐射环境,并使用激素、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还可以进行心包穿刺、心包剥离术等手术治疗。
1、尽量脱离放射线辐射环境,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应根据病情需要及患者的情况确定照射剂量、照射时间及照射间隔等;工作人员在执行放射治疗或在放射线下工作时应加强防护意识,提高技术水平,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注意防治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必要时可少量输血或输入骨髓细胞,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减轻毒副作用。
1、激素
泼尼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心包炎、心肌炎、有较多的渗出液的患者。
2、利尿剂
常用药物为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可以缓解水肿。
3、扩血管药物
能减少心肌需氧和改善心肌灌注,从而减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常用药物为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
4、降压药物
如硝苯地平、尼卡地平等。
5、β-受体阻滞剂
能抑制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以及治疗心律失常,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等。
泼尼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氢氯噻嗪、呋塞米、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尼卡地平、美托洛尔
1、慢性心包炎长期心包渗出的患者可进行心包穿刺减压。
2、以心包纤维化为主的患者可实行心包剥离术,术后症状可明显改善。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放射性心脏损害的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伴随疾病、治疗是否规范等因素有关,一般经积极药物、手术等治疗,可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
若诊治不及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放射性肺炎、缩窄性心包炎、心律失常等多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
本病经及时有效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除需及时有效的治疗外,日常生活管理也是很重要的。患者日常生活应注意充分休息,加强营养,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1、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用药物或更换药物。
2、掌握所用药物的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
3、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长期应用激素会引起发热、恶心、呕吐、乏力、肌痛、关节痛、感染加重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和医生说明情况。
1、合理安排每日活动计划,以活动后不出现心慌、呼吸困难等为控制活动量的标准。
2、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时排便用力。
3、戒烟。
4、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疾病加重。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生活方式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心脏疾病患者建议食物多样,低糖、低脂清淡饮食,建议采用煮、蒸等非油炸类烹饪方法。孕妇等特殊人群建议咨询医生。
1、粗细搭配,常吃杂粮、杂豆,如小米、玉米、燕麦、红小豆、绿豆、芸豆等。
2、建议食用脱脂奶、鱼类、瘦肉、大豆及其制品、各种蔬菜水果。
3、适量饮茶,以绿茶为宜。
4、多选用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豆油、亚麻籽油、茶油和橄榄油等,并调换使用。
1、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油条、炸糕,油炸方便面、全脂乳、奶油,肥肉、动物内脏、动物油脂等。
2、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鱼子、脑、肝、松花蛋等。
3、含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如冰淇淋、甜点心等。
4、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高度酒、浓茶、咖啡等也应忌用。
本病通过避免接触放射线可预防。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