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 疾病英文名称: acquired retinoschisis 疾病别名: 获得性视网膜劈裂症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 疾病英文名称: acquired retinoschisis 疾病别...
养生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acquired retinoschisis)又称获得性视网膜劈裂症,是最普通类型的视网膜劈裂症,可分为变性型和继发型两大类。其中,以变性型最多见。患者多为双眼发病,而且双眼对称,常因有闪光幻觉、飞蚊症等症状而就诊被发现。除了在疾病早期,患者普遍没有视力障碍和其他临床症状。目前主要是手术治疗。
1、变性型视网膜劈裂症
发病位于邻近内核层的外丛状层,经常在年长者视网膜周边部囊样变性的基础上发生,故又称老年性视网膜劈裂症。
2、继发型视网膜劈裂症
继发型视网膜劈裂症是获得性视网膜劈裂症的一种,可在某些特异性疾病发现。这些病例中,视网膜劈裂症常被认为是原发病的并发症。
不会传染。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多见于40岁以上成年人。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了,是发生于视觉细胞与双极细胞之间的外丛状层的病变,或偶然发生于内从状层。继发型视网膜劈裂症可发生于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视盘小凹等眼病中,但两者的因果关系或视网膜劈裂症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有双眼对称发病的倾向。早期病变位于眼底颞侧周边部,进行期之前无症状出现。以后可出现眼前飞蚊症、闪光感及视力减退等。
1、飞蚊症
发病早期可出现,如同眼前有“蚊虫”样黑影飘动。
2、闪光感
发病早期可出现,眼前一瞬间有“雷电”样的闪光感。
3、视力减退
若发生在黄斑部,可出现视力下降。患者中心视力减退,并有旁中心环形暗点。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严重者可出现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离等。
患者需要及时到眼科就医治疗。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做眼科检查,保持眼部清洁卫生,不要化妆。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是什么时候发视力下降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您是否有斜视、视野缺损的表现?
3、您是两只眼睛都有视力下降的问题还是只有一只眼睛存在?
4、您的家族中有出现同样眼部疾病的患者吗?
5、您之前是否做过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您之前是否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1、我得了什么病?
2、我这个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3、我这个病能彻底治好吗?会复发吗?
4、我会有失明的风险吗?
5、这个病有哪些治疗方法?需要手术吗?
6、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7、我平常需要注意什么?
医生首先对患者进行包括视力检查等体格检查,以初步判断眼部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进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间接检眼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1、视力检查
医生对患者进行视力检查,以了解其视力有无受损。
2、其他
医生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其他不适,特别是眼部。
1、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1)检查意义: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是眼科最常用的检查设备。主要结构可分为裂隙灯照明系统和双目显微镜两个部分。用它可在强光下放大10~16倍检查眼部病变,不仅能使表浅的病变看得十分清楚,而且通过调节焦点和光源宽窄,形成光学切面,可查明深部眼组织病变及其前后位置。
(2)检查结果:本病一般伴有玻璃体退行性病变,如液化、后脱离。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除常发现视网膜劈裂症眼中因退行变性引起的玻璃体液化,多数可有玻璃体后脱离。
2、间接检眼镜检查
(1)检查意义:接检眼镜能将眼底放大4.5倍,所见为倒立的实像,看到的范围大,一次所见可达25°~60°,立体感强,景深宽,对视网膜脱离、皱襞等不在眼底同一平面上的病变,可以同时看清。
(2)检查方法:检查时,被检者采取坐位或卧位,检查距离为50cm左右,检者用拇、食指持+13D~-28D的透镜(为了提高像质,现多采用非球面透镜),以无名指及小指靠在被检者额部作为依托,并提起上睑,透镜在被检者眼前4~9cm 范围内移动,直至见到眼底影像为止。
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为眼底病的常用检查之一。通过此项检查,可清晰地显示视网膜各层的病变。此项检查为无创的,且操作简便而快捷。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出现飞蚊症、闪光感、视力减退等临床表现,结合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间接检眼镜检查等眼底检查来诊断。
1、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
尽管眼底表现有所差异,但主要是发病年龄。先天性者先天发病,发现于10岁左右儿童,有家族史,限于男性,因均伴有黄斑部劈裂,视力高度损害。后天性者见于20岁以上成年人,40岁以上者更为多见。无家族史,两性均可发生,黄斑部一般不受波及,常能保持较好的中心视力。
2、视网膜囊肿
视网膜劈裂症和视网膜囊肿都是囊样变性的基础上发展的。视网膜囊肿多见于年轻人,多发生于长期脱离的视网膜上,位于近赤道的下方,孤立的视网膜囊肿非常少见,常合并视网膜脱离。偶尔,这类囊肿带一小蒂突入玻璃体腔,并随眼球运动而浮动。视网膜劈裂症为1个或2个平顶的降起区与不隆起区相连,伸延环绕周边眼底。视网膜囊肿的两层壁上均不出现裂孔,囊肿内积液为水样;视网膜劈裂的内外层上均可出现裂孔,劈裂腔内液较黏稠。
3、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的透明度减低并形成皱褶,且有一定活动度。若球形视网膜脱离合并有马蹄形裂孔时,常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而非视网膜劈裂症。
4、脉络膜黑色素瘤
间接检眼镜下很容易发现视网膜下实体性隆起,光彻照检查不透光。视网膜劈裂症的内壁为半透明膜,腔内为液体,有时透过此膜可以见到脉络膜纹理。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的治疗目的是防止劈裂或视网膜脱离进一步发展,保护患者的视功能。治疗原则是找出并封闭所有的视网膜裂孔,包括劈裂的外壁孔和劈裂区外的视网膜的全层裂孔。
本病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
暂无
常规的巩膜扣带术包括巩膜环扎,部分或全周巩膜加压术。对于后极部靠近黄斑区的裂孔,因易形成视网膜皱裙,黄斑扭曲,损害黄斑功能,一般不采用。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本病的预后通常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是否及时进行治疗等有关。
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离等,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及时的治疗后,可改善症状,控制劈裂或视网膜脱离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注意眼部卫生,注意眼部健康,注意休息,避免眼部疲劳,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遵医嘱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积极治疗。
1、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以及极限运动,如蹦极、玩跳楼机等,防止视网膜脱离。
2、平衡心态、保证睡眠,合理用眼,避免用眼疲劳。
3、注意眼部卫生,眼部不适时不要用手揉眼。
4、控制戴眼镜以及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防止用眼过度,出现用眼疲劳。
定期复诊,经常观察视力、视野等视功能变化。
本病通常无需特殊饮食调理,但应规律饮食,合理膳食,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进食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3、多饮水,防止便秘。
1、戒烟、限酒,减少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3、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本病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