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踝管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tarsal tunnerl syndrome 疾病别名: 跖管综合征、跗管综合征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踝管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tarsal tunnerl syndrome 疾病别名: ...
养生
踝管综合征(tarsal tunnerl syndrome)又称跖管综合征、跗管综合征,是指胫神经或其分支在踝管内受压,而导致的以足底刺痛、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病因复杂,足部外伤、踝管肿物、先天性发育异常、医源性因素等多种原因皆可致病。治疗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
无传染性。
具体发病率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统计。
踝管综合征好发于青壮年、强体力劳动者或长跑运动员。
任何引起踝管绝对或者相对变小的因素(如足部外伤、踝管肿物、先天性发育异常、医源性因素、体液积聚等),都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压迫胫神经及其分支,引起临床症状。
1、足部外伤
踝关节反复扭伤,踝管内肌腱摩擦增加,引起肌腱炎,肌腱水肿增粗,从而引起踝管综合征。
2、踝管肿物
神经鞘瘤、腱鞘囊肿、脂肪瘤、骨赘增生等使踝管管腔变小,压迫胫神经。
3、先天性发育异常
踇展肌肥厚、先天性跟距骨桥、扁平足等,皆有可能导致踝管变形、容积减小,使胫神经受压。
4、医源性因素
(1)手术后的疤痕、瘢痕组织,以及踝管或小腿部注射药物或美容硅胶等,也可能导致本病的发生。
(2)踝部骨折内固定物;踝部手术中对胫神经的牵拉损伤;术后踝部不适当的固定位。
5、其他
(1)妊娠、心衰、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使体液积聚,也可能导致本病的发生。
(2)胫后静脉曲张、滑膜炎、鞘膜炎等疾病,也可以引起踝管综合征。
踝管综合征通常起病缓慢,以一侧为多见。早期可仅有足底或跟部疼痛,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出现感觉障碍、足趾活动受限、足底皮肤干燥粗糙等表现。晚期还可出现足内肌萎缩。
1、疼痛
早期,足底或跟部有间歇性疼痛、紧缩或肿胀感,沿足弓有抽搐感。久站或行走后,疼痛加重。多数患者在脱鞋后能缓解。疼痛逐步加重,夜间可痛醒。
2、感觉障碍
病情进一步发展,整个足底可出现感觉障碍。
3、活动受限
还可伴足趾活动受限、屈曲无力。
4、肌肉萎缩
晚期,部分患者足内肌有可能出现萎缩。
5、其他
患者还可出现足底皮肤汗少、干燥、粗糙、增厚等表现。
踝管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为爪状趾、高足弓。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啊?
2、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啊?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4、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6、您最近受过外伤吗?
7、受伤时足部是什么动作呢?
8、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这个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3、症状还会加重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会有后遗症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患者出现足底或跟部疼痛、感觉障碍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通常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疾病情况,之后可能建议其做X线、MRI及肌电图检查。
1、内踝后方可有肿胀、压痛,足底痛觉减退。
2、局部Tinel征阳性,即叩击神经损伤部位或其远侧,出现其支配区的放电样麻痛感或蚁走感。
3、部分患者为缓解疼痛,减少胫后神经牵拉,足呈内翻位。
4、行走时,可出现痛性跛行步态。
肌电图检查:感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或消失,运动末期潜伏期延长或消失,肌肉动作电位波降低,出现自发纤颤电位或正锐波等,有助于诊断。
1、X线检查
部分患者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时,可提示距、跟骨内侧骨赘形成。
2、MRI检查
有助于发现踝管内的占位性病变,特别对于手术失败者的再次手术提供依据。
大多数踝管综合征根据病史,以及体格检查、X线、MRI和肌电图检查的结果,即可进行诊断。其中,MRI对软组织病变的诊断至关重要,肌电图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需与跖筋膜炎、腰骶神经根病损等疾病进行鉴别。
1、跖筋膜炎
疼痛多位于足底近端及足中心,足底有胀裂感,很少涉及到足趾,无皮肤感觉障碍表现。
2、腰骶神经根病损
患者常为腰背痛向下肢放射至小腿或足底部,借助电生理检查、腰椎CT、MRI检查,可进行鉴别。
踝管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病程短,症状轻者可先行保守治疗,如休息、支具固定、按摩、局部封闭或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以减轻疼痛症状。若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1、轻症者,可适当休息,减少患肢的剧烈活动,穿宽松的鞋袜,纠正足的不良姿势。
2、下肢肿胀和静脉曲张患者,可穿长筒弹力袜缓解症状。
1、皮质类固醇+局麻药
特发性腱鞘炎及胫神经水肿引起的踝管综合征,可注射皮质类固醇加局麻药,以缓解症状。
2、非甾体类抗炎药
对关节炎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踝管综合征,可给予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等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减轻炎症,缓解疼痛。
吲哚美辛、塞来昔布
1、手术适应证
(1)病情反复发作、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神经鞘瘤、腱鞘囊肿、脂肪瘤等占位性病变患者。
(3)踝管附近骨折导致跖管内有骨痂或瘢痕形成者。
(4)跖管容量减少者。
2、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踝管减压术、胫神经松解术。其中,胫神经松解术又可分为以下三种术式:
(1)单纯松解:将神经从周围粘连压迫中松解出来。
(2)神经外膜松解:在单纯松解基础之上,切除卡压段的神经外膜。
(3)神经束膜松解:在前两种术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行神经束间松解,或神经切开或部分切除。
佩戴支具可以减轻胫神经的张力,缓解足部畸形引起的踝管综合征。
治疗周期一般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使用推拿、按摩等方法,可缓解肌肉肌腱之间的粘连,进而缓解痉挛,减轻症状。
踝管综合征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如果延误治疗,踝管内形成瘢痕组织者,则预后不佳。
踝管综合征可导致足底疼痛、感觉障碍等不适,严重者还可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甚至出现跛行、肌肉萎缩等严重后果。
大多数患者经过早期、规范的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但如果治疗不及时,踝管内形成瘢痕组织者,症状容易迁延不愈,而且再次手术的成功率明显低于第一次手术。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病情。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手术患者避免水洗手术部位,可在家属帮助下进行擦浴。
5、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6、家属可在医生指导下帮助患者按摩肢体,促进血液循环。
7、家属可为患者定制宽松合适的鞋袜。
8、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特别是含维生素B较多的食物,如胡萝卜、彩椒、橘子等,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神经恢复。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可多吃一些燕麦、荞麦等粗粮。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麻辣烫、火锅等。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尽量少穿靴子、高跟鞋,选择宽松合脚的鞋子。
3、在进行体育锻炼前先充分热身,避免外伤。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