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精索鞘膜积液 疾病英文名称: funicular hydrocele 疾病别名: 精索囊肿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精索鞘膜积液 疾病英文名称: funicular hydrocele 疾病别名: 精索囊...
养生
精索鞘膜积液(funicular hydrocele)是指在胎儿发育的过程中,睾丸从腹腔下降至阴囊形成一个鞘状突,正常情况下精索部的鞘状突一般在出生前或出生后短期内即自行闭锁,如果精索鞘状突部分未闭,在阴囊内睾丸上方或在腹股沟管内形成椭圆或梭形囊性积液,积液不与腹腔或睾丸鞘膜腔相通,一般通过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
无传染性。
鞘膜积液男婴中发病率约为0.7%~4.7%,成人发病率约为1%,精索鞘膜积液发病率暂无大规模临床研究统计。
暂无大规模临床研究统计。
因为本病为先天性精索部鞘状突关闭不全,多见于发育不良的胎儿,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睾丸下降较晚的婴儿。
鞘膜积液的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无明显诱因,病程缓慢,可能与创伤和炎症有关;继发性则是由原发病引起,如睾丸炎、附睾炎、睾丸扭转、阴囊手术,或高热、心衰等全身疾病导致的急性鞘膜积液,以及继发于梅毒、结核、睾丸肿瘤等的慢性消磨积液。在热带和我国南方地区,可见由丝虫病、血吸虫病引起的鞘膜积液。婴儿型鞘膜积液与淋巴系统发育较迟缓有关。
1、先天性因素
睾丸下降过程中精索鞘状突部分未闭合。
2、后天性因素
鞘状突闭合正常,但由于睾丸附睾感染,肿瘤丝虫病或外伤引起鞘膜内液体增多与积聚。
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在洗澡或体检时被偶然发现,当积液量较多,肿物增大及张力增高时,立位可有下坠感或轻度牵拉痛。在阴囊内睾丸上方或者是腹股沟内,可见张力稍大的梭型肿物,肿物可以随着牵拉精索而移动。巨大鞘膜积液时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性生活和行动,继发性鞘膜积液常存在原发病症状。
慢性鞘膜积液,当积液量逐渐增多,张力逐渐增大影响睾丸血运和温度调节,可引起睾丸萎缩,影响生育能力。
功能异常:巨大鞘膜积液时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性生活。
并发感染可有疼痛、发热等症状。
保持阴囊清洁,避免刺激和创伤,预防感染,避免剧烈咳嗽等腹压增高的动作。
发现阴囊区或腹股沟区有肿物,且胀痛剧烈。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1、发现阴囊或者腹股沟肿块。
2、体检泌尿系彩超发现精索鞘膜处积液。
3、出现阴囊处肿胀、疼痛不适。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需及时门诊就医咨询。
1、睾丸或者腹股沟处肿胀、疼痛严重,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发现阴囊或者腹股沟肿块,需及时到泌尿外科就医,无论是否疼痛、是否影响生活。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带好住院所需生活用品。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发现肿块有多久了?是否有疼痛?
2、去过哪些地方治疗?做过哪些检查?
3、是否有外伤或者是感染病史?
4、家里其他人有无类似情况?
1、我这个病是癌症吗?
2、我这个病该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
3、治疗后效果怎么样?以后会复发吗?
4、我以后在家里应该注意些什么?
5、这个病是否会影响以后的生育能力?
患者出现阴囊内睾丸上方肿大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首先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然后可能会建议进行彩超、血常规等检查,也有可能会抽取囊肿内的积液进行生化分析以辅助诊断。
1、在睾丸上方,沿精索长轴或在腹股沟内形成梭形囊性肿物,牵拉睾丸或精索时,肿块随之下移,其下方可触及睾丸和附睾。
2、交通性鞘膜积液时,平卧位置按压肿块可逐渐缩小或完全消失,但站立位后又出现。精索鞘膜积液时与腹膜腔或睾丸鞘膜腔不相通,平卧位肿块不消失。
1、血常规
继发感染时可有白细胞等增高。
2、积液生化
积液酸碱性一般为中性,比重在1.010~1.025之间,总蛋白含量一般在4%~6.3%。积液内可能会含有电解质、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酐、胆固醇等物质。
可见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鞘膜壁可存在纤维斑块或钙化。纤维素可使鞘膜壁层和脏层粘连甚至形成多房性囊肿,鞘膜继发炎症时可增厚数倍,主要为纤维组织。
囊肿部位诊断性穿刺:
1、先天性鞘膜积液,其囊壁光滑柔软,积液清亮或黄色。
2、急性炎症所继发的鞘膜积液,其鞘膜明显增厚,与邻近组织粘连,积液为炎性渗出液,如有肿瘤及感染存在,可为血性积液,此时液体浑浊呈棕色或为脓液。如因血丝虫感染,则积液为乳白色,液体量为数毫升至数百毫升不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鞘膜内为无回声的液性暗区,可除外鞘膜积液内另有肿瘤。
精索鞘膜积液诊断并无困难,医生会根据典型临床表现以及体格检查结果,辅助以彩超等初步诊断,可能会与睾丸肿瘤、精液囊肿相鉴别。
1、临床症状
阴囊上方或腹股沟管处梭型肿块,牵拉睾丸或精索时肿块随之下移。
2、影像学检查
彩超检查可见液性暗区。
3、诊断性穿刺
可抽出透明浅黄色液体,如因血丝虫感染引起的鞘膜积液为乳糜状,有时可找到微丝蚴。如因外伤或感染所致,液体为血性或脓性。
1、睾丸肿瘤
阴囊内肿块呈实性,质地硬有沉重感,透光实验阴性,彩超检查肿块为实性,血供丰富易鉴别。
2、精液囊肿
位于睾丸上方,附睾头部多呈圆形,体积不大,穿刺可见乳白色液体,内含精子。
3、睾丸鞘膜积血
有局部外伤或穿刺病史,可有压痛。
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病程缓慢、积液少、张力小、长期不增长且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婴幼儿鞘膜积液往往自行吸收,因全身疾病引起的积液,当全身疾病痊愈后,积液可逐渐被吸收。手术治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鞘膜积液。
1、急性炎症引起的反应性积液以及外伤性积液在对症处理后,积液可自行消退。
2、婴幼儿积液较明显、张力大且不能自行吸收时,可穿刺处理。主要目的是减小阴囊内积液量,防止压力过大,影响婴幼儿睾丸发育。
1、抗感染药
由感染引起的鞘膜积液,可根据具体感染情况给予抗感染治疗,如给予头孢类抗生素,一般原发病治愈后鞘膜积液可消退。
2、镇痛药
巨大积液引起疼痛者,可临时给予曲马多等镇痛处理,严重者可考虑给予杜冷丁。
3、退热药
伴有发热者,可给予布洛芬等退热处理。
头孢类抗生素、曲马多、杜冷丁、布洛芬
1、手术指征
两岁以下儿童如合并腹股沟疝或积液量大且无明显自行吸收时,需手术治疗;两岁以上患者临床症状影响生活质量需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
(1)鞘膜翻转术:临床常用,适用于鞘膜无明显增厚者,手术简便,效果好,对体积较大者将壁层鞘膜大部分切除,然后将其边缘翻转缝合在一起,可达到使鞘膜分泌减少,加快吸收的目的。
(2)鞘膜切除术:临床常用,适用于鞘膜明显增厚者,因几乎切除全部鞘膜,手术复发机会少。
(3)Lord手术:又称鞘膜折叠术,适用于鞘膜比较薄无并发症者,该手术是将壁层鞘膜切开后,再将其折叠缝合至睾丸附睾周围,优点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2岁以内患儿积液少、张力小,可保守治疗,积液较多或成人继发鞘膜积液时通过手术处理,一般预后较好。
巨大积液囊肿压迫睾丸,可引起睾丸萎缩造成不育症。
大多数出生时出现的单纯性鞘膜积液在两岁内会自行消退。
一般通过保守或者手术治疗可获得临床治愈。
手术治愈率大约可达99%左右。
一般手术切除鞘膜可根治。
一般通过手术治愈后,复发较少见。
慢性鞘膜积液,当积液量逐渐增多,张力逐渐增大影响睾丸血运和温度调节,可引起睾丸萎缩,影响生育能力,造成不育症。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同时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手术前患者心理护理
(1)家属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并向其阐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2)及时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的信息,向医生咨询手术的过程,以及术中、术后可能使用的医疗设施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感。
(3)家属、朋友及时探视,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减轻术前恐惧,鼓励患者学习减轻术前焦虑的常用行为控制技术,如放松训练等,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术前焦虑。
2、手术后患者心理护理
(1)麻醉清醒后,立即向患者反馈手术的有利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
(2)了解患者疼痛情况,及时给予镇痛药减轻疼痛。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情绪。
(3)有的患者消极情绪的产生是因为评价手术疗效的方法有误,因此应及时咨询医护人员,正确认知术后康复过程。
3、保守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有一部分原发病引起鞘膜积液的患者,原发病治疗后积液可缓解,要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树立起疾病康复的信心,避免患者焦虑。
1、头孢类抗生素应用前需皮试,有人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应用过程中严格观察患者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停药。
2、止痛药杜冷丁有成瘾性,可能会引起上瘾,用药须严格遵医嘱。
3、有胃溃疡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布洛芬退热,以免引起溃疡加重或出血。
1、科学作息,避免劳累,劳逸结合,积极锻炼身体。
2、注意卫生,注意会阴部清洁,固定性伴侣。
3、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保持愉快的心情,身体有不适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粗心大意。
患者需随时观察切口的愈合情况,注意手术切口有无感染以及切口的渗血、渗液等;注意术后肿块有无再次增大;关注生育能力,如有异常,及时告知主管医生。
复诊主要目的是检查疾病有无复发,如伴有不育症,则需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精索损伤。
1、术后搬运患者时,应动作轻柔平稳,切勿压迫手术部位,保护输液肢体和引流管等。
2、全麻未清醒的患者应平卧,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避免吸入气管。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应去枕平卧8小时,以防头痛。
3、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对患者的干扰,保证其安静休息及充足的睡眠,原则上应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可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因静脉血流缓慢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有利于肠道蠕动和膀胱收缩功能的恢复。
4、保持手术切口区域的干燥、干净,如发现渗血、渗液等,及时呼叫医护人员换药处理。
人类通过饮食行为获取营养,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合理的饮食习惯,能治病防病,延年益寿,而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会导致疾病。科学的饮食可以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转,虽然饮食并不能治疗本病,但合理的科学饮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疾病的恢复。
1、均衡饮食
饮食成分均衡。合理饮食,包括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保持低脂、低糖、低盐、高膳食纤维的饮食习惯,并以清淡为主。
2、合理的加工方法
不同烹饪方式对食物中成分的影响不同,焖煮会令绿叶蔬菜中所含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而后者是致癌物质;油炸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因此油炸食品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10大垃圾食品之首;勾芡多加醋少加碱会增加食物的保护层,避免维生素破坏。手术患者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饮食,如鱼类。
3、良好的进食方式
三餐搭配合理,早吃好,午吃饱,晚餐要吃得少;少吃多餐,能降低胆固醇总量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饮食宜缓,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反之则会增加胃的负担;同时要避免不良饮食习惯,例如不吃早餐、暴饮暴食、挑食禁食,以及进食时从事其他活动。
4、量入为出
根据体力消耗状况,合理安排饭量,以坐姿为主的工作属于轻体力劳动,热量消耗很低,在均衡膳食的前提下,要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保持低脂、低热饮食。
5、其他
术后患者宜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以流食、半流食为主,再逐渐过渡到普食。
1、戒烟戒酒,少吃油炸食品、腌制食品,并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2、少吃或者是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发生呛咳等,如辣椒。
1、孕妇在孕期避免接触放射线;尽量少服用或不服用药物,确需服药的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进行孕前、产前咨询。
2、发现阴囊或者腹股沟肿物及时医院就医,避免外伤及感染。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