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 疾病概述: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异...
养生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SIADH),是指当血浆渗透浓度、血钠正常或低下时,抗利尿激素(ADH)仍然持续分泌,导致自由水清除率降低、水潴留、低钠血症、低渗透压血症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本病的病因为ADH分泌增多或ADH调节功能紊乱,可见于肺部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服用部分药物等情况。症状与患者的血清钠程度有关,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惊厥、昏迷、神经精神症状等。本病可通过限制水入量、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不会传染。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患有恶性肿瘤的老年人群发病风险高。
本病的发生原因可以是非内分泌的异位性ADH分泌增多,或是ADH调节功能紊乱。ADH分泌过多,肾小管吸收水分增加,体内水潴留,导致体液容量增加及稀释性低钠血症。水分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内水肿,特别是脑细胞水肿。
1、肺部疾患
肺炎、肺结核、哮喘持续状态。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脑肿瘤、脑外伤、急性感染性神经根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血管病变。
3、低氧血症
心搏出量下降,刺激ADH分泌。
4、恶性肿瘤
如肺癌、十二指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胸腺癌等可产生ADH,老年患者中肺癌最为常见。
5、药物
部分抗癌药物也可引起SIADH。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患者除了原发病的表现外,症状与低血钠的程度有关。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惊厥、昏迷、神经精神症状等。
1、血清钠在120mmol/L以上时
临床可无症状。
2、血清钠在120mmol/L以下、高于110mmol/L时
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3、血清钠低于110mmol/L时
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哭闹等,甚至惊厥、昏迷直至死亡。
4、血清钠低于95~109mmol/L
持续三天即可引起不可逆脑损伤。
1、当脑水肿严重时,脑组织可从组织空隙中疝出,危及患者生命。
2、患者可能出现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与组织水肿、血容量增加有关。
3、低钠血症还可能引起肾前性氮质血症、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神经损伤等病变。
本病多至内分泌科就诊,小于14岁的患者也可至儿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建议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3、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及心电图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排尿情况怎么样?尿量如何?
3、最近的饮食情况如何?是否存在严重偏食?饮水量大致是多少?
4、近期是否有过感染?
5、有就诊过吗?都做过什么检查?
6、是否有使用过什么药物?
7、是否患有心脏病、肝病、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
8、家里人有过类似情况吗?
1、为什么出现这些情况?
2、病情严重吗?
3、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4、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需要住院吗?
5、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6、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7、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日常应注意什么?
9、治疗后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当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惊厥、昏迷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血浆渗透压检查、生化检查、抗利尿激素检查、X线、CT等检查了解患者的血清钠、渗透压以及脏器变化,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血浆渗透压检查
患者血浆渗透压随血钠下降而降低。
2、生化检查
可检查患者血清钠的浓度,判断患者病情。此外还可检查血清钾、氯化物、血糖、血浆蛋白、肌酐、尿素氮等,了解患者有无肝肾功能的变化。
3、抗利尿激素检查
检查患者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变化。
4、其他
还应做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及血细胞压积,提示血液稀释及血容量的变化。
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了解患者肺部、心脏、脑部等病变情况,寻找可能的病因,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医生会询问患者异常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有无诱发因素,询问患者发病前是否有颅脑疾病、肺部疾病、恶性肿瘤等病史,询问患者近期有哪些用药经历,再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浆渗透压检查、生化检查、抗利尿激素检查、X线、CT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1、肾失钠所致低钠血症
特别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失盐性肾病、醛固酮减少症、Fanconi综合征、利尿药治疗等均可导致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尿钠排泄增多而致低钠血症。常有原发疾病及失水表现,血尿素氮常升高。而老年SIADH患者血容量常正常或增高,血尿素氮常降低。
2、胃肠消化液丧失
如腹泻、呕吐,及胃肠、胆道、胰腺造瘘或胃肠减压等都可失去大量消化液而致低钠血症,常有原发疾病史及失水表现。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有时也可出现低钠血症,可能由于肾不能排出稀释尿所致。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严重者伴有黏液性水肿等表现,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不难诊断。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的治疗与患者的病情有关。轻症患者可仅限制水的摄入,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针对原发疾病以及低钠血症进行治疗。
轻症患者可能只需限制水入量,其余患者也应根据医嘱进行限水,配合治疗。限制水入量可以使水处于负平衡,纠正过多体液,减少尿钠排出,使血钠水平恢复正常。
1、地美环素
有观点认为地美环素可拮抗ADH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有助于水分排出,但需注意肾毒性。
2、利尿剂
通过呋塞米、甘露醇等药物帮助排出水分,缓解患者症状。
3、糖皮质激素
有观点认为糖皮质激素能直接作用于肾小管,提高钠的重吸收,有利于纠正低钠血症。
地美环素、呋塞米、甘露醇、糖皮质激素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部分患者的原发疾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比如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具体请以医嘱为准。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如严重水中毒、有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需进行抢救,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常用1.5%氯化钠或3%浓度氯化钠。
预后与患者的病情、治疗时机有关。轻症患者可能只需限制水的摄入,症状即可缓解,但部分患者的原发疾病(如恶性肿瘤)如果没有得到较好控制,症状可能难以彻底消除。病情重的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可死亡。
本病可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精神神经症状等,还可能导致肺水肿、心力衰竭、脑疝等,如果原发肿瘤等疾病控制不佳,可导致患者死亡。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体内水、电解质等基本恢复正常。
部分患者的原发疾病复发(如恶性肿瘤),也可能引起本病复发。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分休息,病情允许时适当运动,遵医嘱用药,同时遵医嘱定期复查,对促进疾病的恢复可起到积极作用。
由于疾病不适,及对疾病的过度担忧,患者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焦虑等异常心理。患者可向医护人员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解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疾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此外,家属应多给予患者爱和关心,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
1、严格遵照医嘱使用药物,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同时学习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
2、使用药物时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严重不良反应,应停止使用,咨询医生后调换其他药物继续进行治疗。
1、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
2、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勤洗澡。
3、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安全。
4、病情允许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机体康复。
饮食对本病可产生影响。日常进行适当的饮食调理,限制饮水,合理饮食,均衡膳食,做到营养均衡。保证机体能量的摄入充足,对于身体的恢复有一定积极作用。
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2、对于食欲不振者,还应设法调节食物种类,改善进食环境,少食多餐。
3、可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
4、规律饮食,必要时可少食多餐。
1、避免暴饮暴食。
2、避免油腻、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3、防止过量饮水。
本病的预防主要在于积极治疗引起本病的原发疾病。此外,限制水分摄入,有助于防止本病复发。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