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疾病概述: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先天或后天缺损向体表突...
养生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先天或后天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腹外疝。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指腹腔脏器进入疝囊后,由于外环狭窄,不能自行复位而停留在疝囊内,继而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如不能及时恰当的处理,往往造成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而引起严重的后果。本病发病原因是由于腹腔压力增大,迫使疝环扩张导致更多的腹腔脏器进入疝囊。临床上常有疼痛性包块、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经正规治疗,多数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本病不会传染。
目前国内暂无权威的该疾病发病相关数据。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本病发病原因是由于腹腔压力增大,迫使疝环扩张导致更多的腹腔脏器进入疝囊。当腹腔内压力暂时减低时,疝环弹性回缩,阻止疝内容物复位而嵌顿。嵌顿后可引起局部疼痛,又可反射性引起腹壁肌肉痉挛,进而加重嵌顿。
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时,在腹股沟及阴囊部出现疼痛性包块。小儿表现为突然哭闹,不久即可发生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梗阻症状。
1、单纯痛性肿块
腹股沟部或阴囊部出现不能回纳腹腔的肿块,肿块囊性、有张力,且有触痛,局部皮肤不红、不热。
2、肠梗阻症状
小儿出现阵发性哭闹或腹痛,伴呕吐、便秘、腹胀、停止排气排便。
本病患者可出现肠坏死,导致全身情况差,有脱水、酸中毒、精神萎靡、发热等中毒征象。
1、腹股沟或阴囊出现不能回纳腹腔的疼痛性肿块。
2、腹痛、腹胀、呕吐。
3、停止排便排气。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患者可就诊于普通外科。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腹部及腹股沟的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1、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该怎么护理?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当患者出现疼痛性包块、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而后会让患者进行X线检查、B超检查、局部穿刺等,以明确诊断。
查体腹胀、腹部压痛,局部阴囊皮肤变红、水肿或变紫,肿块硬,有明显触痛,阴囊内有渗液。
局部穿刺可抽出血性液体、肠液或气体,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1、X线检查
可见肠管扩张及气液平面,有时阴囊内可见肠管影。
2、B超检查
本检查有助于辅助诊断。
当腹股沟或阴囊部出现不能自行复位的疼痛性包块时,首先应考虑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结合既往发生过可复性腹股沟斜疝的病史,诊断更为肯定。腹部×线片显示腹股沟包块内肠管气影,可以明确诊断。如果出现肠梗阻腹部平片可显示伴有液平面的扩张肠袢。腹股沟超声检查可以辅助诊断。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方式是手法复位,以还纳疝内容物,解除嵌顿及梗阻,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暂无有效药物治疗。
无
有以下情况者,需进行疝内容物复位术、疝囊高位结扎术,以及疝修补术。
1、嵌顿时间超过12小时。
2、疝发生嵌顿已有便血,或全身情况严重者。
3、女孩嵌顿疝,因其疝内容物常常是卵巢和输卵管,不可行手法复位。
4、新生儿嵌顿疝不能准确掌握发病时间,且肠管及睾丸易发生坏死。
5、手法复位失败。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嵌顿时间小于12小时、患儿一般情况良好、肿块局部无红肿触痛、无肠坏死和腹膜炎表现者,可行手法复位术。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本病经积极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一般预后良好。
可能引发小肠坏死,严重时可导致脓毒血症,危及生命。
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以被治愈,不再影响日常生活。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造成腹腔压力增大的行为,保持良好的饮食与作息习惯,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遵医嘱按时复诊,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防止疾病复发。
1、心理特点
患者可能因为疝块嵌顿疼痛、停止排气排便而影响日常生活,加之对疾病的发展及预后缺乏了解,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关心患者,开导患者,主动询问患者的顾虑,鼓励患者战胜疾病。
(2)患者应主动与家属及医护人员交流,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防止腹内压升高
(1)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避免咳嗽。
(2)保持大小便通畅,给予便秘者通便药物,避免用力排便。
(3)平时不要举过重的物品。
2、适度运动
注意不要久站或长时间行走,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重体力劳动,减少弯腰。
3、其他
保持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放松心情、合理作息。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腹部X线或超声,判断疾病恢复程度或是否复发。
1、术后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以降低腹股沟区切口的张力和减少腹腔内压力,利于切口的愈合和减轻切口疼痛。
2、患者早期可在床上活动四肢,家属注意协助患者翻身,避免患者自己用力翻身增加腹压,引起疝复发或加重切口疼痛,同时预防褥疮发生。
3、术后禁食,胃肠蠕动恢复后遵医嘱予以少量流质饮食,无不良反应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普食。
4、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防止术口敷料被污染、脱落等引起伤口感染。
5、用棉质毛巾将阴囊托起,防止患者阴囊发生水肿。
6、如有咳嗽用手掌按住切口,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增加腹压,促进切口早日愈合。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1、宜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2、保障大便的顺畅,可以给患者适当吃一些香蕉之类的通便的食物。
1、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2、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减少食用烧烤、烟熏、腌制食品,以及容易产气的食品,如碳酸饮料、咖啡、西瓜、香蕉、蚕豆等。
避免腹腔压力增大,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多吃蔬菜、水果,避免便秘的发生。因为便秘与疝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2、不要抽烟,积极治疗哮喘和慢性气管炎。反复咳嗽可以增加腹腔内压力,这样容易引发疝,特别是老年人。
3、预防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肥大,使得排尿困难,这样就增加了腹内压力,促成了疝气的发生。
4、加强腹肌锻炼,增强腹壁肌肉力量,可以预防疝的发生。
5、减肥,肥胖也是容易发生疝的原因。
6、避免提举过重的东西。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