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儿黑酸尿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alkaptonuria syndrome in children 疾病别名: Garrod综合征、褐黄病综合征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小儿黑酸尿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alkaptonuria syndrome in ch...
养生
小儿黑酸尿综合征(alkaptonuria syndrome)又名Garrod综合征、褐黄病综合征,是由于肝肾组织中缺乏尿黑酸氧化酶,使尿黑酸(苯丙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不能进一步氧化,而在体内蓄积、沉着,并从尿中排出,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儿尿液及汗液呈黑色。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无传染性。
小儿黑酸尿综合征临床罕见,具体的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儿童常于出生后数天发病,男女两性皆可罹患,男性常较严重。
本病是遗传代谢性疾病,是尿黑酸氧化酶的先天性缺乏,使尿黑酸不能进一步氧化,从而在体内蓄积、增多和沉着,并从尿中排出所致。
黑酸尿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尿液及汗液发黑,患儿常在出生后数天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巩膜、耳郭软骨和其他组织可见蓝黑色色素沉着。
1、尿液变黑
患儿的新鲜尿液颜色正常;尿静置或碱化后,变成黑色;洗涤尿布时,尿迹变黑。
2、汗液变黑
黑色素若随汗液排出,可使汗液变黑。
3、其他色素沉着
随着年龄增长,尿黑酸长期沉积于结缔组织中,至青少年期可出现巩膜和耳郭软骨有蓝黑色色素沉着,耳郭变硬,其他组织也可出现相同的色素沉着。
1、急性起病者,可能并发肝功能衰竭。
2、黑色素沉着在心瓣膜和软骨组织,可引起急进型动脉硬化、关节进行性改变。还可能并发尿毒症、椎间盘突出等,但这些并发症多在成人以后出现。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孩子出生多久了?
2、什么时候发现孩子的症状的?
3、孩子是母乳喂养吗?
4、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孩子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5、孩子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孩子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7、孩子家族中有没有类似症状的人呢?
1、孩子得的是什么病?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2、这是遗传病吗?
3、孩子的症状还会加重吗?
4、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会有后遗症吗?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吗?
7、如果我再生一胎还会这样吗?
8、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9、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患儿汗液及尿液若出现不明原因变黑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通常先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疾病情况;之后可能建议其做斑氏试验、三氯化铁试验、硝酸银试验、分光光度测定、尿黑酸氧化酶活性测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通过视诊,观察患儿巩膜和耳郭软骨等处,是否有蓝黑色色素沉着。
1、筛查法
(1)斑氏试验(尿的还原物质试验):呈阳性反应。因同时有碱性作用,故此阳性反应不呈橘红色而为棕色。用葡萄糖氧化酶试验可以证明,因为这种还原物质反应不是由葡萄糖引起的。
(2)三氯化铁试验:患儿尿液与三氯化铁呈阳性反应,呈紫黑色。
(3)硝酸银试验:取适量尿液,加入饱和的硝酸银水溶液,可立即变为黑色。
2、确诊法
经以上方法筛查后,再经层析、分光光度测定,或尿黑酸氧化酶活性测定,即可确诊。
必要时可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判断是否有组织器官的病变。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尿液及汗液变黑、巩膜和耳郭软骨蓝黑色色素沉着),并在尿中测出尿黑酸,即可进行诊断。
小儿黑酸尿综合征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儿童期以改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为主,可进行饮食调理,同时配合使用维生素C。成年以后,病变可逐渐累及关节,若关节严重畸形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饮食疗法:在保证患儿营养需要的同时,适当减少蛋白质摄入,或只减少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摄入,可能使尿中尿黑酸的排出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
维生素C:可使尿黑酸排出减少,尿色变淡,但不能根治本病。
维生素C
1、小儿黑酸尿综合征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2、随着病情的发展,骨关节可逐渐受累,至40岁左右可能出现关节病变、背痛及僵直。若关节严重畸形,影响功能者,可考虑进行截骨矫形术、关节置换术,以最大限度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小儿黑酸尿综合征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本病的临床表现具有特异性,而且出现较早,往往容易诊断。若能严格控制饮食,并积极进行治疗,患儿一般预后尚可,可有较长的存活期;但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则预后不良。
本病不直接引起死亡,但可累及多个系统。随着疾病的发展,可累及关节,甚至造成残疾;还可导致心血管病变、尿毒症、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患儿的死因多为心血管病变或尿毒症。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因而暂无法完全治愈。患儿可通过积极治疗改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延长生存周期。
患儿及患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生活管理,帮助改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延长生存周期。此外,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心理特点
患儿不仅会有巩膜、耳郭软骨和其他组织的蓝黑色色素沉着,在成年后还可能并发尿毒症、椎间盘突出、关节畸形等,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患儿及家长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儿家长心理支持,多陪伴在患儿家长的身边,帮助患儿家长照顾患儿,及时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使患儿保持轻松的心态,鼓起信心和勇气,主动配合医生治疗。
1、家长应为患儿提供卫生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
2、患儿应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3、患儿可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可进行慢跑等。
4、家长在照顾患儿时应注意卫生,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消毒,为患儿换尿布时应用温热的流水清洗患儿的臀部,并且勤换尿布。
患儿家长应遵医嘱按时带患儿复查,一般建议患儿每月复查一次。
1、术后患儿家长应注意保护患儿的切口,定期换药,保持切口的清洁,防止感染。
2、患儿应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注意循序渐进。
患儿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应适当进行饮食护理。
1、对于新生儿患者,建议母乳喂养。
2、对于可以吃饭的患儿,可适量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猕猴桃、番石榴、樱桃等。
3、对于接受手术的患儿,家长应为其加强营养支持,为其准备蛋白质丰富、含足够热量和维生素的食物。
限制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摄入,如马铃薯、豆类食物。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建议婚前体检,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如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生殖系统检查(如筛查宫颈炎症)、普通体检(如血压、心电图)以及询问疾病家族史、个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
2、孕妇尽可能避免危害因素,包括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出生缺陷筛查,包括定期的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等,必要时还要进行染色体检查。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