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儿内脏幼虫移行症 疾病英文名称: pediatric visceral larva migration 疾病别名: 小儿单纯性嗜酸细胞增多性肺浸润征、小儿PIE综合征、小儿过敏性肺炎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小儿内脏幼虫移行症 疾病英文名称: pediatric visceral larva m...
养生
小儿内脏幼虫移行症(pediatric visceral larva migration)又称小儿单纯性嗜酸细胞增多性肺浸润征、小儿PIE综合征、小儿过敏性肺炎,属一种肺部的变态反应性综合征,指无明显病因的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为患儿肺部出现为时短暂而易消失的浸润病变,伴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X线胸片显示有斑片状阴影。本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好。
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过敏性肺炎和慢性过敏性肺炎。
无传染性。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多见于过敏体质的小儿。
小儿内脏幼虫移行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与寄生虫(钩虫、蛔虫等)感染有关。此外,还可能与药物或食物过敏、吸入过敏的物质等有关。
1、寄生虫感染
以蛔蚴感染为最多见。人食蛔虫卵后在小肠内孵出幼虫,然后经小血管沿门静脉进入肝脏,循血流至肺,引起肺部浸润病变。其他尚有钩虫、鞭虫、血吸虫、肺吸虫、华支睾吸虫、丝虫等感染。
2、药物或食物过敏
药物中较多见的有磺胺类药、阿司匹林、青霉素及抗毒血清等;食物中如牛奶、鸡蛋、虾、蟹、鱼类等。停药或停食过敏食物后症状可消退。
3、变态反应性疾病
原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时,可引起肺部的病变。
4、吸入过敏的物质
如凤仙花、枯草花粉或藜状菌的孢子等。
5、原因不易查出
有些患儿,临床有呼吸道症状及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而原因不易查出。
轻症无热或仅有微热、自觉疲乏、食欲不振、体重不增、夜间出汗、轻微干咳;重症可有高热、发作性阵发性咳嗽、可伴有黏痰、甚至咯血、呼吸困难。病程多限于1个月之内。临床分急性和慢性,以暴露于抗原的强度和频度而定。
1、急性过敏性肺炎
常发生于一短而强的抗原暴露后,其表现与急性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相似,致敏者在暴露于抗原4~8小时后突然开始干咳、发热、寒战、全身不适、明显的呼吸困难。一般在抗原暴露停止后数天到数周痊愈。
2、慢性过敏性肺炎
由于较长时期暴露于一个不太浓的抗原环境或反复急性发作所致。50%的患儿呈隐袭进展直到肺纤维化,典型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干咳、呼吸困难、厌食和疲乏等。
反复发作者造成肺部不可逆性组织损伤,可发展为肺纤维化至慢性呼吸衰竭和心衰。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什么时候发现孩子出现这些症状的?
2、症状一直持续存在吗?最高体温多少?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孩子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4、孩子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孩子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6、孩子对什么过敏吗?
1、孩子的情况严重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有推荐的治疗方案吗?
6、会有后遗症吗?
7、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8、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当患儿出现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症状时,家长应带其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儿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血常规检查、免疫学检查、寄生虫卵检查、皮试检查、胸部X线、肺功能试验等,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1、血常规检查
周围血液中嗜酸粒细胞较正常者大,并含有大型颗粒,细胞数增多,占白细胞总数20%~70%,嗜酸细胞直接计数常在3.0×109/L左右。
2、免疫学检查
血液中寄生虫抗体检查可阳性;IgE可增高;有肝脏肿大者常示高球蛋白血症。
3、寄生虫卵检查
肺泡灌洗液及24小时痰找寄生虫卵,可有阳性发现。
4、皮试检查
寄生虫皮试液皮试可阳性。
肺功能试验:本病主要为限制性肺功能障碍,急性期肺容量明显减少、快速肺活量减少、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轻度下降,间质炎症使肺顺应性降低,明显的通气血流异常导致肺的弥散能力和动脉氧分压下降。急性期的肺功能异常是可逆的。到广泛肺纤维化的慢性阶段,限制性和阻塞性肺功能障碍呈不可逆性。
胸部X线:显示云絮状斑片影,其范围可大可小,阴影可于短期内消失,不久又再次出现,部位可迁移而不恒定。有时可显示肺不张。
根据患儿病史,以及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以及血常规检查、免疫学检查、寄生虫卵检查、胸部X线、肺功能试验等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
医生会根据患儿病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症状明显者,可先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缓解症状。然后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症状明显者可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以使症状缓解,血嗜酸粒细胞数值减低,在获得暂时性疗效后,可继续寻找原因,以便进行病因治疗。
1、若由于蛔蚴引起可用枸橼酸哌嗪、左旋咪唑等药物,在排虫后症状及嗜酸粒细胞数可逐渐下降而痊愈。
2、疑为丝虫感染时可用乙胺嗪,能够使肺部体征好转。
3、疑为钩虫感染时可用噻嘧啶驱虫治疗。
泼尼松、枸橼酸哌嗪、左旋咪唑、噻嘧啶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但如反复迁徙发作,发生肺部并发症者影响预后。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慢性呼吸衰竭、心衰,严重危害患儿健康。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患儿及患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缓解症状,促进疾病痊愈。此外,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儿家长应严格遵医嘱督促患儿服药,若患儿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反应时,及时咨询医生。
1、家长应为患儿提供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患儿应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适当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4、家长应尽早为患儿安排过敏原检测,日常避免接触致敏原。
5、注意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6、患儿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去花粉、柳絮飞扬或者人群密集的地方。
7、家中尽量不养带毛的宠物。
患儿家长应遵医嘱按时带患儿复查,一般建议患儿2周后复查。
患儿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可适当进行饮食护理。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瘦肉。
2、患儿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等,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患儿应合理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4、注意饮食卫生,规律用餐。
1、患儿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咖喱、咖啡、辣椒等。
2、少吃腌制熏烤食物。
3、避免食用生肉及未煮熟的食物。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
2、饭前便后洗手。
3、尽早进行过敏原检测,避免接触致敏物。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