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sideroblastic anemia,CSA 疾病别名: 先天性铁粒幼细胞贫血、先天性铁失利用性贫血、遗传性铁负荷性贫血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sideroblastic ...
养生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病(congenital sideroblastic anemia)又称为先天性铁粒幼细胞贫血、先天性铁失利用性贫血、遗传性铁负荷性贫血,是由遗传引起的血红素合成障碍和铁利用不良所致的一类疾病,以骨髓中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为特征,伴有无效红细胞生成,血清铁和组织铁水平增加。其临床表现为嗜睡、心动过速、苍白、肝脾大、皮肤色素沉着等。及时接受正规治疗,轻症者一般预后较好;若未及时接受治疗,预后则不佳。
根据遗传方式(X连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线粒体遗传)或红细胞大小(小细胞性或正细胞性至大细胞性),先天性铁粒幼细胞贫血可分为综合征型和非综合征型。
1、非综合征型
(1)X连锁铁粒幼细胞贫血:最常见的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类型。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参与血红素合成的几个基因(SLC25A38、GLRX5、HSPA9或FECH)突变会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其中最常见的是与SLC25A38突变相关的病变,发生率仅次于X连锁铁粒幼细胞贫血。
2、综合征型
(1)伴共济失调的X连锁铁粒幼细胞贫血: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铁粒幼细胞贫血表型。
(2)肌病、乳酸酸中毒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综合征:也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氧化磷酸化障碍。
(3)铁粒幼细胞贫血、B细胞免疫缺陷、周期性发热和发育迟缓综合征:也称伴有免疫缺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铁粒幼细胞贫血,是一种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4)Pearson骨髓-胰腺综合征:是—种先天性多系统疾病。
(5)硫胺素反应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也称Rogers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综合症。
无传染性。
目前暂缺乏大样本数据研究。
患者多为儿童或青少年、男性及有家族史者。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是由核或线粒体基因的种系突变或其他遗传改变引起的,遗传方式包括X连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线粒体遗传。
1、X连锁
(1)ALAS2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LAS2酶催化血红素合成中的第一步和限速步骤,对于红系细胞发育至关重要。
(2)ABCB7基因编码线粒体内膜中的重要转运蛋白。该转运蛋白参与铁硫簇向细胞质的转移,以组装含有胞质铁硫簇的蛋白质。ABCB7基因突变可导致转运蛋白功能部分丧失,致出现罕见的伴共济失调的X连锁铁粒幼细胞贫血。
(3)NDUFB11基因编码呼吸链复合体是呼吸链复合体Ⅰ的一种组成成分,该基因变异导致出现肌病、乳酸酸中毒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综合征。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1)SLC25A38、GLRX5、HSPA9或FECH基因,与血红素合成有关,它们突变会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2)LARS2、PUS1和YARS2这三种核基因参与线粒体蛋白翻译,变异导致出现肌病、乳酸酸中毒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综合征。
(3)SLC19A2编码高亲和力的维生素B1转运体,该基因变异导致出现硫胺素反应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TRNT1基因编码关键酶tRNA核苷酸转移酶(也称CCA加成酶),TRNT1基因突变导致出现伴有免疫缺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铁粒幼细胞贫血。
3、线粒体遗传
(1)线粒体DNA大量缺失或重排,会引起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多种蛋白质和tRNA丢失,导致出现Pearson综合征。
(2)线粒体MT-ATP6基因编码ATP酶6,即复合体V(ATP酶)的一种组成成分,该基因变异导致出现肌病、乳酸酸中毒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综合征。
饮食习惯改变导致维生素B6摄入减少或可增加疾病严重程度。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常于儿童或青少年时起病,早期仅有衰弱与乏力,贫血轻。30到40岁即可并发血色病,患者可有腹痛、心衰及血栓性静脉炎等症状。体检显示发育不良,肝、脾轻度肿大,有时可见皮肤色素沉着。
血色病:30到40岁即可并发血色病。对吡哆醇治疗无效者可因骨髓衰减、严重贫血、心律失常、肝功能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综合征患者伴有非血液系统表现,例如神经肌肉和代谢异常。
1、伴共济失调的X连锁铁粒幼细胞贫血
伴有非进行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2、肌病、乳酸酸中毒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综合征
伴儿童期进行性伴运动不耐受、乳酸血症和线粒体肌病。
3、铁粒幼细胞贫血、B细胞免疫缺陷、周期性发热和发育迟缓综合征
伴B淋巴细胞减少、全丙种球蛋白过低血症、周期性发热、发育迟缓。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变性、癫痫发作、小脑异常、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其他多系统紊乱。
4、Pearson骨髓-胰腺综合征
伴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胰腺功能不全、乳酸酸中毒和生长迟滞。
5、硫胺素反应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伴糖尿病和感音神经性耳聋。
1、出现嗜睡、心动过速。
2、体检发现血常规异常、肝脾肿大。
3、皮肤黏膜苍白或皮肤色素沉着。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如果有贫血,请挂血液内科,血液内科对各种类型的贫血都能做出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需要做相应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其中铁检查前须空腹抽血,如果进食或饮水,会影响检查结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都有哪些症状?
2、您的这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
3、您的症状持续多久了?
4、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5、您有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的家族史吗?
6、您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1、我得了什么病?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是什么?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患者出现贫血症状、体检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询问完病史后,一般会首先行体格检查,查看肝、脾等情况,并行血常规、外周血涂片、骨髓检查、铁检查、红细胞原卟啉测定、红细胞叶酸水平检测,甚至基因检测等进行辅助诊断。
1、视诊
患者皮肤黏膜苍白。有时可见皮肤色素沉着。
2、触诊
通过脾脏、肝脏触诊可发现部分患者伴肝脾轻度肿大。
1、全血细胞计数
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通常正常。血红蛋白水平存在差异,SLC25A38或TRNT1基因缺陷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往往<7g/dL。
2、外周血涂片
重度铁粒幼细胞贫血时,血涂片可见明显的红细胞大小不等、异型红细胞和靶形红细胞,有时可见显著的高铁红细胞。
3、骨髓检查
髓象示红系增生明显活跃,且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铁染色示细胞外铁增多,铁粒幼细胞可高达80%至95%。此外,环形铁粒幼细胞的出现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4、铁检查
大多数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通常均升高。
5、红细胞原卟啉测定
在伴SLC25A38缺陷的X连锁铁粒幼细胞贫血中,红细胞原卟啉水平普遍较低。在伴共济失调的X连锁铁粒幼细胞贫血中,红细胞原卟啉值增加(主要为锌原卟啉)。
6、红细胞叶酸水平检测
用于识别偶尔与无效红系造血有关的叶酸缺乏。这可能主要见于X连锁铁粒幼细胞贫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铁粒幼细胞贫血和重度贫血患者。
7、基因检测
利用外周血白细胞行DNA序列分析来检测基因。这一检测是确定具体诊断和突变的最可靠手段,也有助于管理。管理可能包括评估综合征是否累及其他器官,以及遗传咨询和检测患者的一级亲属。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病史、病情、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来进行诊断。其中,确诊依据是骨髓穿刺涂片显示标志性的环形铁粒幼细胞,此外要根据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区别具体类型。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缺铁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肝豆状核变性、铅中毒等疾病。
1、缺铁性贫血
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本病的骨髓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铁,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且铁剂治疗有效。
2、慢性病性贫血
呈小细胞或正常细胞型贫血,铁蛋白增高。但本病有感染、炎症或肿瘤等诱致贫血的原因,且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降低。骨髓铁染色示巨噬细胞储铁增多,但铁粒幼细胞降低消失。
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表现为贫血、低网织红细胞计数,有时还有神经系统表现,检查可见铁蛋白铁粒幼细胞。但骨髓检查巨幼细胞性贫血伴有巨幼样变。如果是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实验室检测可发现两种元素缺乏。
4、肝豆状核变性
有贫血和神经系统表现。但肝豆状核变性的贫血是溶血引起的,神经系统表现通常伴有K-F环(角膜色素环)。血清铜和铜蛋白水平较低,但尿铜排泄率较高。
5、铅中毒
表现为贫血、低网织红细胞计数、神经系统改变,但本病通常产生大量嗜碱性点彩,而不是红细胞或环形铁粒幼细胞中的Pappenheimer小体。铅中毒时血铅水平升高。
医生会根据病因、临床症状、疾病类型等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治疗项目必须针对预防铁过载造成的器官损害,以及控制贫血症状,以改善结局,达到接近正常的生存期。
1、维生素B6(吡哆醇)
X连锁铁粒幼细胞贫血可能对口服维生素B6更为有效。有效者必须给予维持治疗,停药后几个月内即可复发。复发后再用吡哆醇治疗有时仍效,但往往疗效不如第一次,有的则变为无效,加用左旋色氨酸有时可使吡哆醇治疗再有效。
2、维生素B1
维生素B1用于治疗硫胺素反应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除了贫血得到临床改善外,其他临床特征(糖尿病和耳聋)也有改善但幅度较小。需要口服超生理剂量的维生素B1才能起效,但在青春期,补充剂似乎无效。
3、铁螯合剂
严重的贫血患者,以及需要定期输注红细胞而不能进行静脉放血的患者,可采用铁螯合剂螯合过多的铁,如去铁胺、去铁酮和地拉罗司。
维生素B6、维生素B1、去铁胺、去铁酮、地拉罗司。
异基因骨髓移植:适用于维生素治疗无效且严重型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可根治本病,移植前应充分去铁治疗。
1、输血治疗
有症状的贫血个体需要定期输血来缓解症状,儿童患者则需要定期输血来保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2、放血治疗
补充维生素B6治疗贫血有效的X连锁铁粒幼细胞贫血患者,以及其他轻度或中度贫血(即血红蛋白>9g/dL)的患者,若无治疗性静脉放血的禁忌证(如充血性心力衰竭),都可行静脉放血治疗。血清铁蛋白水平充分降低后,要终生定期维持静脉放血,以防铁重新累积。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预后与疾病类型、患者病情、治疗干预是否有效等多种因素有关。对吡哆醇治疗有效的患者能较好的生存多年,无效者多因骨髓衰减、严重贫血、心律失常、肝功能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其中,Pearson骨髓-胰腺综合征缺乏有效治疗方法,预后较差。
1、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2、病情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控制疾病的进展。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不能自行停药,并努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还要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心理特点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可能遗传给下一代,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时刻关注患者的状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患者应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1、遵医嘱服药
患者需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B6,有效者必须给予维持治疗,不可自行停药或减少药量。停药后几个月内即可复发。此外,维生素B1也需口服超生理剂量。
2、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1)维生素B6:长期过量服用可导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出现神经感觉异常、手足麻木等症状。
(2)维生素B1:大量应用可出现头痛、疲倦、烦躁、食欲减退、心律失常等症状。
(3)去铁胺:长期治疗导致视神经和听神经毒性,以及急性并发症,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低血压和全身性过敏反应。停用后,大部分毒性似乎是可逆的。
(4)去铁酮:主要副作用为关节症状、胃肠道不适(尤其是恶心),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
(5)地拉罗司:可能较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致命的胃肠道出血、肾毒性(包括肾衰竭),以及肝毒性(包括肝衰竭)。较常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背痛和皮疹;胃肠道不良事件一般较短暂,持续不超过1周。
1、每日按时休息,对于出现失眠症状的患者,采取简单可行的促进睡眠的方法,如睡前温水足浴,聆听节奏舒缓的音乐,或者在头部和足部按摩等。
2、适当进行锻炼,勿选择球类和长跑等强度大的运动,否则可引起头晕和发生晕倒等。可选的运动比如骑自行车、慢跑和广场舞等,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
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应经常洗手,使用温和的中性香皂可以减少皮肤干燥。浴巾和牙刷要每周更换或消毒,以防真菌侵入。居家环境应保持清洁。选择低强度的运动。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若出现发热、咳嗽、口腔、咽部、肛周及泌尿道疼痛、注射及穿刺部位红肿等现象要立即报告医生。
2、注意个人卫生,饭后、呕吐后漱口。每日清洗会阴部,大便后高锰酸钾坐浴。
3、观察有无出血的现象,如皮肤瘀点、瘀斑、牙龈渗血、鼻出血、月经量増多、尿血、便血、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出现上述情况及时就医。
4、减少活动,注意自我保护。使用软毛牙刷,避免抠鼻;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各种穿刺后压迫5分钟以上,保证无渗血。
饮食习惯改变对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有一定影响。科学饮食调理对疾病起到一定积极作用。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的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补充维生素。
1、维生素C的最佳来源是未经烹煮旳新鲜蔬果,如芭乐、番茄,以及柠檬、柳橙、葡萄柚等柑橘类水果,还有玉米和马铃薯等,都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维生素C有助于人体更有效吸收植物类食物中的铁质,以及促进体内铁质的新陈代谢。
2、酵母、葵籽仁、米糠、麦麸、花生、大豆、糙米、鱼类、瘦肉、肝脏等均是维生素B6的良好膳食来源。其中,动物性食物中维生素B6的生物利用率要优于植物性食物。增加维生素B6摄入,可帮助减轻疾病严重程度。
3、叶酸含量较高的食物,主要是绿叶蔬菜中,如菠菜、苋菜等,其他如酵母、蛋黄、豆类、大麦、坚果、麦芽、豆芽、胡萝卜、南瓜、马铃薯、香蕉、全麦面包及柑橘类水果等中也都含叶酸。应用叶酸可以增加维生素B6的疗效。
4、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所吃的食物应该是在清洁环境中制作的,原料新鲜、没有久置的食物。不要吃看起来有异样或闻起来有异味的食物。水果和蔬菜要彻底洗净才能食用。
1、避免烟酒。
2、避免暴饮暴食,挑食偏食。
3、避免进食辛辣、生冷、腌制、霉变的食物。
4、避免盲目补充铁剂。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不可以预防。患者及其家属应接受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及相关遗传模式的教育。对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检测,了解家族成员的基因情况。通过遗传咨询,推算子女的再发风险率,给予婚姻与生育指导,包括可以结婚和生育、避孕或绝育、对结婚和生育需慎重考虑、可以结婚并怀孕但需产前诊断进行预防、领养子女、胚胎移植等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