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胰腺结核 疾病英文名称: pancreatic tuberculosis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胰腺结核 疾病英文名称: pancreatic tuberculosis 疾病概述: 胰...
养生
胰腺结核(pancreatic tuberculosis)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胰腺,引起的胰腺慢性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在胰腺病变中十分罕见,常继发于其他部位的结核。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包括上腹痛、发热、盗汗、乏力等。本病主要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胰腺结核属于一种肺外结核,一般来说是不具有传染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本身同时有肺结核,那么肺结核可通过呼吸道等途径进行传播。
胰腺结核在胰腺病变中十分罕见,占全身粟粒性结核不足5%。
多见于青壮年女性。
随着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菌株及各种免疫缺陷疾病的增多,近年有关胰腺结核报道有增多趋势。
本病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胰腺所致。胰酶的消化作用使胰腺对结核杆菌有特殊抵抗力,因此病变局限于胰腺组织内的原发性胰腺结核极罕见。胰腺结核几乎均继发于全身播散性结核。
1、多继发肺结核和淋巴结结核,经血或淋巴循环播散到胰腺。
2、腹后壁淋巴结核及胰腺邻近器官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穿至胰腺。
3、结核菌毒素引发胰腺免疫反应而肿胀、变硬,即反应性胰腺炎。
器官移植术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本病的发病风险增高。
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与其他疾病症状相似,如类似慢性胰腺炎症状(上腹痛,并向腰背部放射)、结核中毒症状(发热、盗汗等)、类似胰腺癌症状。
1、类似慢性胰腺炎症状
反复发作的右中上腹痛,进食后加重向腰背部放射。
2、结核中毒症状
有发热、盗汗、乏力和食欲下降等症状。
3、类似胰腺癌症状
有腹痛、腹部包块、消瘦、黄疸等症状。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并发胰腺假性囊肿、肠梗阻、脾静脉血栓等。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什么时候发现的症状?刚出现的吗?
2、平时有没有发热、盗汗、乏力等症状?
3、腹部有没有硬块呢?
4、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5、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7、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1、情况严重吗?是结核吗?
2、会传染吗?
3、症状还会加重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会有后遗症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当患者出现腹痛、腹部包块、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血沉检查、血清淀粉酶检测、胆红素检测、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B超与CT检查、X线检查、内镜超声、病理学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医生会发现患者一般情况尚可或营养差,有黄疸症状,部分病例可在颈部、锁骨上触到肿大的淋巴结,中等硬度,可活动。上腹可触及包块,包块边缘不整齐,呈结节状,质硬,不活动,有或无压痛。
1、血沉检查
70%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2、血清淀粉酶检测
部分患者可有血淀粉酶增高。
3、胆红素检测
出现黄疸者,可有胆红素增高。
4、结核菌素试验
患者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结核菌素是结核杆菌的特异代谢产物,是鉴定人体是否感染结核杆菌和感染反应程度的一种生物制剂,包括旧结核菌素(OT)和结核杆菌纯蛋白衍化物(PPD)。在前臂皮内注射PPD0.1ml,72小时后观察注射部位皮肤硬结直径。直径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反应,提示结核杆菌感染;成人强阳性(硬结节直径≥20mm或<20mm但有水疱或坏死)提示活动性结核病可能。
5、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是检测潜伏性结核及结核感染的新指标,它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DI编码抗原刺激后释放γ干扰素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频数来判断。
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1、大体表现
大多数以胰腺肿块出现,表现为结节性肿块,切面坏死可以很明显,大多累及胰周淋巴结,仅有个别病例表现为胰腺弥漫增大。
2、组织学表现
上皮样肉芽肿性病变,可见干酪样坏死及郎格汉氏细胞。
1、B超与CT检查
可见胰腺肿大或胰腺及胰周多发性低密度肿块,增强CT扫描可发现边缘有强化、中央为低密度的干酪样坏死灶。
2、X线检查
胸片可明确有无肺结核;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明确十二指肠腔有无狭窄。
3、内镜超声
可进一步明确胰腺病变,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根据患者结合病史,以及腹痛、腹部包块、黄疸等临床表现,再结合结核菌素试验、B超检查、CT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1、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主要由于长期酗酒所致,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典型表现为发作性上腹部疼痛,常因高脂饮食或饮酒诱发,随着胰腺外分泌功能不断下降,疼痛程度会减轻,甚至消失。通过仔细询问病史,以及结核菌素试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对二者进行鉴别。
2、胰腺癌
胰腺癌患者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有黄疸、腹痛、背痛、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表现。而胰腺结核患者,一般有结核病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可依据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对二者鉴别。
胰腺结核的治疗主要以抗结核药物为主,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足疗程用药的治疗原则。此外,还可根据病情,酌情予以手术治疗。
抗结核治疗:诊断明确,无明显并发症者采用多联用药,多采用HRZE(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酰酰胺)四联疗法6个月以上。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酰酰胺
1、对于难以与胰腺癌鉴别者,还需行手术探查,以明确诊断,清除病灶,促进康复。
2、对于部分明确考虑胰腺结核性脓肿的患者,应及早手术引流,缩短病程。另外,手术治疗还可同时解决胆道、肠道梗阻及其他问题。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本病经正规治疗后,病情多能好转,全身情况可得到改善,预后良好。
患者可有腹痛、发热、食欲下降等不适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一般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病情多能好转,全身情况可得到改善。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改善症状。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耐受下适当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勤洗手、洗澡。
5、患者可进行适当隔离,在家也佩戴口罩,并且及时消毒,避免家属接触到患者的分泌物。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1个月后复查。
1、术后患者一定遵医嘱按时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2、术后患者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压折、堵塞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1、建议患者饮食宜清淡。
2、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青菜、猕猴桃、百香果等。
3、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4、术后患者可先给予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慢慢恢复至正常饮食。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咖喱、咖啡、冰激凌等。
3、避免暴饮暴食。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避免接触结核患者。
2、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胰腺炎、肺结核等。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