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肺风粉刺 疾病英文名称: lung-wind acne 疾病别名: 青春疙瘩、青春痘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肺风粉刺 疾病英文名称: lung-wind acne 疾病别名: 青春疙瘩、青春痘 疾...
养生
肺风粉刺,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面部,以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发生与素体阳盛、外感风邪、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有关。本病病程长短不一,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病情可呈慢性经过,或时轻时重。一般在青春期后可逐渐痊愈或减轻。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痤疮。
1、肺经风热证
主要表现为丘疹色红,或有轻度痒痛感,或有脓疱,伴有口干咽燥,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滑。
2、肠胃湿热证
主要表现为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有口臭、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痰湿瘀滞证
主要表现为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疤痕为主,或有窦道,经久难愈,伴有饮食减少,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膩,脉弦滑。
一般无传染性。
多发于青少年。
本病发生与素体阳盛、外感风邪、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有关。素体血热偏盛是发病的内因,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基本病机为热、湿、痰、气、瘀郁于肌肤。
1、素体阳盛
青年人生机旺盛,血气方刚,部分人因素体阳热偏盛,营血逐渐偏热,血热外壅,体表络脉充盈,气血郁滞,因而发病。
2、饮食不节
辛辣刺激性食物,属阳性热物,长期偏嗜容易助阳化热;过量偏嗜鱼腥油腻性食物,容易导致脾胃不能及时运化,日久容易化生湿热,热熏于面,可发为本病。
3、外感风邪
由于平时防护失宜,卫外不固,再感受风邪,乘虚侵入人体,郁于皮肤之间,使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常,血热搏结,而导致本病。
4、过度劳累
平时过度劳累,脏腑经络机能减弱,脾气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湿浊内生,郁久化热,炼液为痰,湿热瘀痰凝滞肌肤,可导致本病。
本病以青少年面部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为特征。临床最常见的为寻常痤疮,但还可见一些特殊类型的痤疮,如聚合性痤疮、迟发性痤疮、新生儿痤疮、月经前痤疮、等。
1、寻常性痤疮
寻常性痤疮多见于青少年,皮损好发于面部,其次是胸部及上背部。常见皮损为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为非炎症性皮损,进一步可发展为炎性丘疹。部分顶端出现脓疱,愈后局部留有色素沉着或小凹陷性瘢痕。严重时,炎症继续扩大,深人至皮下,出现花生到蚕豆大小的炎性结节或囊肿。
2、聚合性痤疮
聚合性痤疮是痤疮中较重的类型。临床表现为面、颈、背部、腰臀等部位出现多数的大粉刺、丘疹、脓疱、囊肿、有窦道的脓疡等,流出恶臭的脓性分泌物。脓疡破溃后可以形成深的凹陷性瘢痕或瘢痕疙瘩样肿块。好发于青年男性,病程长。本病患者常伴有高球蛋白血症、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等。
3、迟发性痤疮
女性多见,为25岁后发生的痤疮或持久性痤疮,主要表现在颏部和下颌部群集的炎症性皮损,易累及颈部。患者往往伴有面部皮脂过多,皮肤粗糙、毛孔粗大,部分患者伴多毛、雄激素源性脱发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月经前皮疹常明显加重。
4、其他类型痤疮
包括新生儿痤疮、外源性痤疮、剥蚀性痤疮、夏季痤疮、月经前痤疮药物诱发痤疮、化妆品痤疮、职业性痤疮、暴发性痤疮等。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的资料研究。
1、出现红色丘疹,有轻度痒痛感,或有脓疱。
2、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
3、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疤痕为主,或有窦道。
4、或者伴有口臭、大便秘结,饮食减少等。
以上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患者通常需到皮肤科或中医科进行咨询。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反复出现粉刺、丘疹、脓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3、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没有其他不适,如大便干结、口臭等?
4、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5、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6、平素体质如何?有过敏病史吗?
7、平时饮食规律吗?有嗜食肥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习惯吗?
1、为什么会出现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这些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要住院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的性激素水平测定、皮肤镜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姿态、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睡眠、问疼痛、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以及问过敏史、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皮肤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性激素水平测定
部分患者发病可能与异常性激素水平有关,因此可能需行性激素水平测定,以帮助明确发病原因。
皮肤镜检查
是皮肤科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可观察到的皮损表面和皮下结构特征。医生可通过皮肤镜检查可详细了解患者皮肤变化,并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青少年面部出现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临床特点,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酒齄鼻、职业性痤疮、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等进行鉴别。
1、临床表现
好发于颜面、颈、胸背等处。皮损初起为针头大小的毛囊性丘疹,或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可挤出白色或淡黄色脂栓,因感染而成红色小丘疹,顶端可出现小脓疱。愈后可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轻度凹陷性疤痕。严重者感染部位较深,出现紫红色结节、脓肿、囊肿,甚至破溃形成窦道和疤痕,或呈橘皮样改变,常伴皮脂溢出。皮疹反复发生,常因饮食不节、月经前后而加重。自觉有轻度瘙痒,炎症明显时伴疼痛。病程长短不一,青春期后可逐渐痊愈。
2、辅助检查
性激素水平测定、皮肤镜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1、酒齄鼻
多见于壮年人,皮疹分布以鼻准、鼻翼为主,两颊、前额也可发生,不累及其他部位,无黑头粉刺,患部潮红、充血,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
2、职业性痤疮
常发生于接触沥青、及石油制品工人,同工种往往多发生同样损害,丘疹密集,伴毛囊角化。除面部外,其他部位如手背、前臂、肘部也有发生。
3、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多见于成年人,损害为粟粒大小淡红色、紫红色结节,表面光滑,对称分布于颊部、眼睑、鼻唇沟等处,用玻片压之可呈苹果酱色。
本病的治疗以疏风清热、活血散结、调理冲任为主;内治和外治相结合,严重痤疮可运用中医综合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肺经风热证
(1)如果伴有口渴喜饮的患者,可加用生石膏、天花粉等。
(2)如果出现大便秘结的患者,可加用生大黄等。
(3)如果脓疱出现较多的患者,可加用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等。
(4)如果出现经前加重的患者,可加用香附、益母草、当归。
2、肠胃湿热证
(1)如果伴有腹胀,舌苔厚腻的患者,可加用生山楂、鸡内金、枳实等。
(2)如果出现脓疱较多的患者,可加用白花蛇舌草、野菊花、金银花等。
3、痰湿瘀滞证
(1)如果伴有妇女痛经的患者,可加用益母草、泽兰等。
(2)如果伴有囊肿成脓的患者,可加用贝母、皂角刺、夏枯草等。
(3)如果伴有结节、囊肿难消的患者,可加用三棱、莪术、海藻、昆布。
1、肺经风热证
(1)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
(2)常用中药:枇杷叶、桑白皮、黄连、黄芩、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地骨皮、栀子、生甘草。
(3)中成药:银翘解毒丸、消痤丸、防风通圣丸、芩桑金海颗粒。
2、肠胃湿热证
(1)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2)常用中药:茵陈蒿、栀子、黄芩、黄柏、生大黄、蒲公英、生苡仁、车前草、生甘草。
(3)中成药:金花消痤丸、一清胶囊、美诺平颗粒。
3、痰湿瘀滞证
(1)方药: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2)常用中药:当归、桃仁、红花、茯苓、白术、淮山药、姜半夏、陈皮、白芥子、丹参、车前子、白花蛇舌草。
(3)中成药:皮肤病血毒丸、复方珍珠暗疮片、血府逐瘀胶囊、大黄䗪虫丸、桂枝茯苓丸。
银翘解毒丸、消痤丸、防风通圣丸、芩桑金海颗粒、金花消痤丸、一清胶囊、美诺平颗粒、皮肤病血毒丸、复方珍珠暗疮片、血府逐瘀胶囊、大黄䗪虫丸、桂枝茯苓丸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1、西医治疗
内服抗生素类、维生素B族、维生素A、维甲酸类、锌制剂等。抗生素以四环素、红霉素使用最为广泛。配合外用0.05%维甲酸霜,每日1~2次,以及2%红霉素软膏、5%硫黄霜,连用1~2个月。
2、针灸治疗
多取大椎、合谷、四白、太阳、下关、颊车。肺经风热证加曲池、肺俞;肠胃湿热证加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月经不调加膈俞、三阴交。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3、中药外治
胃肠湿热证患者,可选用颠倒散茶调涂患处,或三黄洗剂外搽皮损,每日2次。有脓疱、结节、囊肿者,可外敷金黄膏或四黄膏,每日2次。
肺风粉刺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肺风粉刺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本病病程长短不一,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病情可呈慢性经过,或时轻时重。一般在青春期后可逐渐痊愈或减轻。但也有部分患者一直延续至中年,反复发作。
严重的痤疮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可遗留继发性瘢痕疙瘩或永久性色素沉着而影响容貌的美观。
本病诊断明确,正确辨证用药,去除致病因素,大部分可在短期内治愈。
如果引起本病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接触诱发因素,或饮食不当,可能会引起本病反复发作。
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禁止用手挤压、保持心情舒畅等,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1、适当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不要有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以免引起内分泌紊乱,加剧病情。
3、重度痤疮患者较易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这类患者还需配合必要的心理辅导。
1、遵医嘱按时用药,服药后注意效果和不良反应。
2、外用维A酸凝胶或霜剂时,因本药有光敏作用,应晚间避光使用,从低浓度开始,初期有轻度刺激反应,如局部脱屑,潮红,紧绷或烧灼感,但可逐渐消失。
3、内服维A酸类药时,因本药可致畸,育龄期男女应注意避孕至停药后1-3年。
4、外用药的剂型应以洗剂、霜剂、酊剂为宜,尽量勿用糊膏软膏类、禁用溴、碘类药物。
1、经常用温水、硫黄皂洗脸,皮脂较多时可每日洗2~4次。
2、不要滥用化妆品,有些粉质化妆品会堵塞毛孔,造成皮脂淤积而成粉刺。
3、禁止用手挤压粉刺,以免炎症扩散,治愈后遗留凹陷性疤痕。
1、注意观察皮损的大小,形态,程度、颜色等情况。
2、注意观察年龄特点及好发部位,皮损是否有皮脂溢出,是否为对称性分布以及伴随症状。
3、注意观察治疗的效果及反应,有无脱发,皮肤脱屑,口唇干燥,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需要做性激素水平测定、皮肤镜检查等,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以清淡、富含维生素为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忌食辛辣刺激、肥腻食物。戒除烟酒,少饮咖啡、浓茶。
1、肺经风热患者应多吃新鲜蔬菜和凉性水果,如西瓜、梨、莲子等。
2、肠胃湿热患者饮食要节制,宜清淡。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2、忌食油腻性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忌食煎炸食物,如油条,炸鸡,炸薯片等。
4、忌食海腥发物,如鱼虾、羊肉、狗肉、酒等食物。
本病发生与素体阳盛、外感风邪、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有关。因此,平时注意饮食有节,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充足睡眠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类,少食油膩、甜食,多食新鲜蔬莱和水果。
2、注意个人卫生,洗脸既不能太勤也不能太少,每日2~3次即可。油性皮肤用偏碱性香皂,干性皮肤用碱性低的香皂如硼酸皂等。
3、保持大便通畅,有良好排便习惯。
4、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精神和情绪的稳定,避免工作、学习过于紧张。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