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肥胖性低通气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obesity-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HS 疾病别名: 匹克威可综合征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肥胖性低通气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obesity-hypoventilation sy...
养生
肥胖性低通气综合征(obesity-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HS)又称匹克威可综合征,是肥胖症的一种常见、严重的并发症,指病态肥胖同时伴有清醒时平静呼吸室内空气状态下,出现慢性高碳酸血症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肥胖、烦躁、呼吸困难、疲乏、发绀等。它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随病情发展可能导致右心衰竭、呼吸衰竭等疾病,威胁生命安全。
本病无传染性。
肥胖性低通气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本病多发生于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且缺乏运动的中年人。
肥胖性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本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代谢功能紊乱、肥胖引起的呼吸中枢功能异常和呼吸肌功能异常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1、虽然代表肥胖程度的BMI与OHS并无特定关系,但OHS只发生于重度肥胖患者,表明肥胖在本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肥胖患者由于脂肪堆积引起胸壁顺应性下降,导致呼吸功耗过大、呼吸肌疲劳,并伴有最大随意通气量和最大吸气压的降低。
3、有学者认为肥胖患者腹部容积增大,抬高膈肌和增加胸壁重量,脂肪组织在膈肌和肋间肌的异常分布,减弱了呼吸肌的强度,说明呼吸肌强度减低和容易疲劳是OHS发病的重要因素。
4、肺通气不足会导致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且低氧和高二氧化碳会随着白天肺通气不足而逐渐加重。
肥胖性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与低通气发展的程度有关,包括肥胖、烦躁、呼吸困难、疲乏、发绀等。随病情进展,可能并发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等疾病。
1、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烦躁、呼吸浅快、活动后易疲劳及呼吸困难等,病情加重时出现静息时呼吸困难、睡眠障碍和白天嗜睡困倦、疲乏,以及反应力、记忆力、警觉性减退等睡眠剥夺相关症状。
2、严重的患者可出现严重的高碳酸血症和(或)低氧血症,并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即口唇、甲床、肢端多有发绀,重度嗜睡,反应淡漠等,呼吸量周期性的低通气和呼吸暂停,睡眠时更为明显。
随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1、身材肥胖。
2、烦躁、疲乏。
3、呼吸困难、发绀。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患者可以到呼吸内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4、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当肥胖患者出现烦躁、呼吸困难、疲乏、发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一般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其行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心电图、多导睡眠图监测、呼吸调节功能和呼吸肌功能的测定等,进一步了解病变情况,以明确诊断。
测量患者的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进而判断肥胖程度,一般大于或等于30㎏/㎡。
1、血常规
医生可通过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有无感染等情况。一般红细胞增多,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升高。
2、血气分析
用血气针抽取动脉血,测定患者血液的酸碱度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和离子,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状态,鉴别有无呼吸衰竭和低氧血症,从而及时进行干预。通常PaO2降低,PaCO2升高。
3、肺功能检测
可了解肺部功能情况,有助于判断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法。
1、心电图
可有电轴右偏。
2、多导睡眠图监测
检查内容包括睡眠结构、呼吸紊乱类型、动态血氧饱和度等,可用于辅助诊断。
3、呼吸调节功能和呼吸肌功能的测定
患者通过低氧通气应答试验和高碳酸通气应答试验测定其对低氧和高碳酸通气的应答,可了解患者呼吸中枢的功能状态。而进行最大呼气压和最大吸气压的测定及跨膈压测定等呼吸功能测定,是判断低通气的原因及严重程度的重要手段。
一般根据患者属于重症肥胖,出现烦躁、呼吸困难、疲乏、发绀等症状,并结合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心电图、多导睡眠图监测、呼吸调节功能和呼吸肌功能的测定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肥胖性低通气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手段,同时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轻体重,以降低肥胖造成的代谢和心血管等方面的异常。
1、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包括经鼻腔持续正压通气和双水平正压通气两种方式,可以有效解除夜间睡眠时气道闭陷,改善OHS患者肺泡通气不足。长期的夜间CPAP治疗可改善肺顺应性并扩张上气道,减轻呼吸肌疲劳,通过解除夜间呼吸窒息和睡眠片断增强中枢呼吸驱动调节,使OHS患者清醒时的PaCO2恢复正常。改善高碳酸通气应答反应,有效治疗由于OHS导致的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有效逆转酸中毒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和高碳酸性酸中毒。
2、减肥
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控制饮食、锻炼以及胃成形术等手段减轻体重。这样可以减轻肥胖所引起的代谢和心血管等方面的异,也可以减少相关的呼吸异常、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并能改善肺容积、呼吸肌功能、运动耐受性和气体交换水平,减少嗜睡、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口服乙酰唑胺,有助于促进HCO3-排出,提高中枢神经感受器对CO2的敏感性,进而改善呼吸功能。
乙酰唑胺
本病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肥胖性低通气综合征的预后与患者的肥胖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恰当、有无并发症等因素有关,积极有效的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1、肥胖性低通气综合征是肥胖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影响生活质量。
2、肥胖性低通气综合征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生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等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
本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可能有所好转。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控制疾病的发展。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患者应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熬夜。
3、应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坚持每天运动,可进行慢跑、做操、游泳等。
4、可购置吸氧设备,遵医嘱进行低流量吸氧。
5、科学减重,保持适宜的体重。
遵医嘱按时到医院复查。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1、宜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低糖、低脂的饮食。
2、多吃蔬菜、水果。
3、可适量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4、合理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5、规律进餐,保持一日三餐。
1、患儿应避免吃油炸、高糖、高脂食物。
2、避免喝碳酸饮料。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坚持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保持合宜的体重。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