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焦虫病 疾病别名: 巴贝斯虫病、巴贝虫病、梨浆虫病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焦虫病 疾病别名: 巴贝斯虫病、巴贝虫病、梨浆虫病 疾病概述: 焦虫病又称巴贝斯虫病、巴...
养生
焦虫病又称巴贝斯虫病、巴贝虫病、梨浆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本病主要通过硬蜱传播、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寒战、发热、溶血性贫血、黄疸、肝脾大等。患者还常出现血红蛋白尿。通常采用克林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则疾病可能自愈;但若病情严重,预后可能不佳,甚至危及生命。
本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蜱虫叮咬、器官移植、输血和经胎盘传播。
本病为动物源性疾病,被巴贝斯虫感染的动物,如牛、马、猪、羊、犬、田鼠、小鼠等,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1、本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硬蜱是本病的传播媒介,不同的巴贝斯虫可通过不同种类的蜱传播,主要有草原革蜱、森林革蜱、中华革蜱、镰形扇头蜱、长角血蜱等。
2、本病也可通过器官移植、输血和经胎盘传播。
目前尚无准确、权威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受感染,脾切除者、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被感染。
我国云南、内蒙古、台湾、浙江、广西等地有焦虫病病例报道。
焦虫病是因巴贝斯虫感染引起。巴贝斯虫属有100余种,主要有三种巴贝斯虫可感染人体,即微小巴贝斯虫、分歧巴贝斯虫和邓肯巴贝斯虫,既往也曾有牛巴贝斯虫和犬巴贝斯虫感染病例。巴贝斯虫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感染,也可通过血液交换和母体胎盘传播。
焦虫病的临床表现是由宿主红细胞内无性繁殖期虫体的作用及宿主红细胞溶解所致,潜伏期1~4周,免疫功能正常者多呈自限性,症状仅持续2~4周。常见症状有发热、寒战、疲劳、肌痛、黄疸、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等。但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主要与病情严重程度、机体状况等有关。
1、轻微患者可出现发热、疲劳、肌痛、头痛、食欲减退等,偶有心动过缓。
2、重症患者可突然起病,出现高热、寒战,体温可高达40℃,症状类似疟疾。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以及肝脾肿大。
3、危重患者可出现肝、肾衰竭,溶血性贫血,昏迷,甚至死亡。
4、脾切除患者往往起病突然,出现血尿、黄疸及严重贫血,同时可伴肾衰竭、肺水肿等。
1、因蜱虫叮咬发病的患者,可能合并螺旋体、立克次体感染情况,使症状更为严重。
2、艾滋病患者感染巴贝斯虫后易转化成慢性感染。
1、被蜱虫叮咬后出现发热、寒战、疲劳、肌痛、头痛。
2、黄疸、血尿。
3、近期食欲减退。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患者可以就诊于感染性疾病科或者传染科。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用什么药物吗?
8、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最近去过野外吗?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被蜱虫叮咬后出现发热、寒战、贫血、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机体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血涂片、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等实验室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医生会首先观察患者有无面容苍白或潮红、皮肤变黄、精神萎靡等表现,同时还会进行体温测量,了解发热情况;之后可能会进行肝脾触诊,明确有无肝脾肿大等,并初步评估病情发展的严重程度。
1、血涂片
末梢血涂片吉姆萨染色镜检是诊断该病最常用的方法。红细胞感染率往往会高至49.8%,甚至达到85%。依据感染宿主的不同,血涂片所见虫体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异。血涂片中可查见原虫的持续时间为3~12周。
2、血清学检查
已被广泛应用于流行地区人感染焦虫病的确诊,如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3、分子生物学检查
适用于低感染率的虫体检测,如PCR(聚合酶链反应)等,可用于辅助诊断。
4、其他
还可酌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间接胆红素检测,以及肝、肾功能检测等,有助于明确机体情况。患者常出现正常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间接胆红素增高,血红蛋白尿,肝、肾功能异常。
动物腹腔接种是诊断焦虫病的敏感方法之一,但无法满足临床大批量、快速检查的需要,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进行此检查。
根据既往疫区旅居史、蜱虫叮咬史、输血病史,或者为野外工作人员等情况,以及发热、寒战、贫血、血红蛋白尿等临床表现,再结合血涂片、血清学检查、动物接种等检查结果,通常可明确诊断。诊断过程中还需与疟疾进行鉴别。
疟疾是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可出现发热、寒战、乏力、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昏迷、严重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肺水肿等。血涂片检查发现疟原虫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焦虫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患者通常需严格遵循医嘱正确用药,以获得较好治疗效果,同时还需注意合理休息,必要时针对发热等症状进行相应治疗。
1、患者可适当卧床休息,同时注意保持足够的饮食营养。
2、高热患者可进行物理或药物降温。
3、严重溶血及贫血的患者可进行输血治疗。
目前常用的有效药物为克林霉素和奎宁,阿托伐醌和阿奇霉素等可以作为二线药物。严重感染者首选克林霉素和奎宁治疗,中等严重程度患者选择阿托伐醌和阿奇霉素治疗。必要时可联合用药,效果较好,但毒性较明显,可能会引起听力障碍、低血压、胃肠不适等。
克林霉素、奎宁、阿托伐醌、阿奇霉素
本病通常无需手术治疗。
免疫抑制、HIV感染者或严重巴贝斯虫感染者,有时药物治疗可能效果不佳,可酌情考虑进行换血治疗,能迅速清除血中的原虫。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一般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巴贝斯虫后,可能会自愈;若经过积极治疗,多数患者也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预后通常良好;但若患者病情严重或机体免疫力低下,则可能会对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1、焦虫病具有一定传染性,可能会通过蜱虫叮咬、器官移植、输血或经胎盘进行传播。
2、若患者抵抗力低下、病情严重,可能会引起肝肾功能衰竭等不良情况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部分免疫功能正常者可能会自愈。
经过规范、积极的治疗后,通常多数患者可获得治愈。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蜱虫叮咬,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1、心理特点
(1)患者可有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可能会出现焦虑情绪。
(2)部分重症患者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患者会过分担忧、焦虑,进而影响其对治愈的信心。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平时还可以参加文艺活动,如唱歌、书法、绘画、下棋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1、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2、服用奎宁期间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如果症状严重应该及时告知医生。
1、野外工作者应加强自身防护,避免再次被蜱虫叮咬。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
3、室内做好灭蜱工作,并保持室内干净、整洁。
4、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遵医嘱按时复诊,了解疾病恢复情况。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1、宜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2、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本病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避免在媒介蜱类活动季节进入疫区;
2、提高自我保护与预防感染的意识,到野外活动做好防蜱工作,如注意从衣服上检蜱、穿着防护衣袜、使用杀蜱和驱蜱剂等;
3、对家畜要定期灭蜱,包括畜体和畜舍及其环境的灭蜱处理。加强畜间检疫,早期发现患畜,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并给予积极治疗;
4、尽量避免与家栖和野生的啮齿类动物接触。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