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外耳横突畸形 疾病别名: 招风耳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 外耳横突畸形 疾病别名: 招风耳 疾病概述: 外耳横突畸形又称招风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
养生
外耳横突畸形又称招风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畸形,由于耳轮和舟状窝向前下倾斜,造成耳廓整体前倾。正常人耳廓上端与颅侧间距离不超过2cm,耳廓整体与颅侧间夹角约为30°。外耳横突畸形患者耳甲与耳舟角度呈>150°或者消失,耳廓与颅骨的间距加大。
无传染性。
据2019年郭凤凤等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招风耳的发生率约为5%。
暂无权威的循证医学表明本病有好发人群。
外耳横突畸形是一种先天畸形,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有关,比如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此外,孕期放射线辐射或低氧状态,可能影响第二鳃弓发育,进而导致耳畸形。
外耳横突畸形多见于双侧,主要表现为耳舟、耳甲角过大。耳廓上半部扁平,对耳轮及其上下脚形态消失。或伴有耳甲软骨过度发育,耳甲后壁过高,致耳平过深。
外耳横突畸形可使患者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
严重的外耳横突畸形可伴乳突突起、耳下极前倾和(或)耳上极前倾。
患者可至耳鼻喉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耳部检查,若患者年龄较小,建议家属做好检查准备。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耳朵是出生时就这样吗?多少周出生的?
2、听力有影响吗?
3、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患者母亲妊娠时有过异常情况吗?
6、您家族中出现过这种情况的患者吗?
1、我(孩子)的情况严重吗?
2、我(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3、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会影响听力吗?
5、有最优方案吗?
6、平时生活我(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7、我(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患者出现耳舟/耳甲角过大、耳廓上半部扁平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通常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其做X线、CT检查、MRI检查、听功能检查等。
耳部检查:医生通过视诊,可见患者耳舟与耳甲的角度明显增大,甚至大于150°;同时注意检查耳甲软骨是否过度发育,有无耳甲后壁过高、耳甲腔过深表现;观察是否存在其他畸形。
听功能检查:可以判断患者的听力是否有异常,有助于听力障碍等问题的诊断,常用方法包括音叉试验、纯音听力计检查、阈上听功能测试、言语测听、耳声发射检查法等。
1、X线、CT检查
不仅可清晰显示颞骨的细微骨性结构,还可显示其中的异常软组织阴影,对先天性耳畸形、颞骨骨折、各种中耳炎症、肿瘤等具有较高的助诊价值。
2、MRI检查
可显示内耳和内耳道软组织结构;还对与颞骨病变有关的软组织解剖结构变化,如肿瘤、脓肿、出血等病变,具有诊断和鉴别意义。
根据耳舟/耳甲角过大、耳廓上半部扁平等典型表现,再结合X线、CT检查、MRI检查、听功能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一般不难诊断为外耳横突畸形。
外耳横突畸形以手术治疗为主,常用术式包括软骨管法、划痕法、软骨褥式缝合法等,一般宜在学龄前(5〜6岁),进行手术矫正。此外,激光治疗、射频治疗或耳夹板、耳模具矫正等方法,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暂无特效药
1、软骨管法
将软骨切开制成软骨管,重新塑造软骨的形态。该方法的手术效果较好,但会永久性改变软骨的形态,一旦手术发生意外或者效果不好,很难进行修复。
2、划痕法
将软骨表面划开,改变软骨的应力,但是该方法不易形成满意的耳轮形态。
3、软骨褥式缝合法
用小鼻锉或带齿血管钳刮软骨,按耳前3个小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再穿透软骨进行横褥式缝合。待缝合完成后,逐一结扎,以形成自然弧度的对耳轮及其上脚。但如果缝合张力过大,易造成软骨撕裂,影响效果的稳定。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外耳横突畸形患者一般预后较好,经过手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矫正畸形。
主要影响美观,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多数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改善症状。
由于患者的发病年龄小,对疾病没有概念,不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患者家属要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期恢复正常生活。
1、心理特点
本病若处理不当可影响患者的外观,使患者背负心理负担,变得自卑、抑郁。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观察患者的情绪,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患者自己应该正确认识本病,要相信畸形是可以被矫正的,重拾自信,不要因他人的嘲笑而自卑。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患者应注意保护患耳,避免压迫、搔抓。
3、注意避免水洗患处,可使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干燥。且避免硬物挖耳。
4、家属应在患者睡觉时仔细照看,避免睡姿不当影响恢复。
术后患者注意保护手术部位,避免沾水、感染。
本病一般无需特殊饮食,但是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的作用。
1、术后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规律饮食,定餐定量。
3、多吃蔬菜水果。
1、患者要戒烟酒。
2、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妊娠期定时孕检,避免接触放射性照射。
2、有家族史的人群可进行遗传咨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