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四逆汤 药品名称拼音: Sini Tang 药品概述:药品名称: 四逆汤 药品名称拼音: Sini Tang 药品概述: 四逆汤,中成药名。由附子(制)、...
养生
四逆汤,中成药名。由附子(制)、干姜、炙甘草组成。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的功效。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 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附子(制)、干姜、炙甘草。
本品为棕黄色的液体;气香,味甜、辛。
本品适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口服。一次10-20ml(1-2支),一日3次;或遵医嘱。
每支装10ml。
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尚不明确。
1、取本品20ml,用正丁醇20ml振摇提取,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弃去乙醚液。药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冰醋酸-甲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干姜对照药材5g,加水3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用正丁醇40ml振摇提取。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醚(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乌头碱限量:取本品70ml,加浓氨试液调节pH值至10,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100ml,合并乙醚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无水乙醇溶解使成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乌头碱对照品与次乌头碱对照品适量,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各含2mg与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浓氨试液(5:5:1)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出现的斑点应小于对照品斑点,或不出现斑点。
2、其他: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J)。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甘草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0.40mg,折合甘草酸为0.3918mg)。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10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
4、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1ml含甘草以甘草酸(C42H62O16)计,不得少于0.50mg。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