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盐酸雷尼替丁氯化钠注射液 药品名称拼音: Yansuan Leinitiding Lvhuanan Zhusheye 药品概述:药品名称: 盐酸雷尼替丁氯化钠注射液 药品名称拼音: Yansuan Leinitiding Lvh...
养生
盐酸雷尼替丁氯化钠注射液,西药名。为抑酸药。用于急性胃粘膜病变、应激性溃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盐酸雷尼替丁与氯化钠。
本品为几乎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本品适用于急性胃粘膜病变、应激性溃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成人:静脉滴注,一次0.1g,一日2次,宜缓慢静脉滴注。
250ml:雷尼替丁0.1g与氯化钠2.25g。
遮光,密闭保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YBH10032004。
本品的不良反应包括:
1、静注时局部有灼烧感与瘙痒感。临床试验中对病人采用口服或注射不同的给药途径时,有导致头痛(有时是锐痛)的事件报道,但在许多病例中究竟与使用本品治疗有何关系至今仍然不明,可能与其用法有关。
2、中枢神经系统:偶见头昏眼花、嗜睡、失眠、眩晕。偶可致可逆性精神混乱、兴奋、抑郁、幻觉,主要在重症老年病人中出现。偶见眼睛适应性调节变化导致的视觉混乱的报道。
3、心血管:与其它H2-阻滞剂一样,偶有心律失常,例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搏停止、心室阻滞及心室早博。
4、胃肠道:便秘、腹泻、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疼痛,偶有胰腺炎的报道。
5、肝脏:在标准志愿受试者中,12人(静注100mg,每天4次,连用7天)中有6人、24人(静注50mg,每天4次,连用5天)中有4人,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用药前至少升高了一倍。偶有报道会导致肝细胞性、胆汁郁积性或混合型肝炎(伴有黄疸或无黄疸),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用雷尼替丁。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可逆的,但偶有致死的情况发生。罕有导致肝衰竭的报道。
6、肌肉骨骼:偶见关节痛与肌痛。
7、血液:少数病人血液中各成分数量会发生变化(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这些变化通常可逆。偶有粒细胞缺乏症、全血细胞减少症(有时候伴有骨髓发育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的病例。极罕有后天免疫溶血性贫血症的报道。
8、内分泌:动物和人的对照性研究显示,本品不会刺激任何垂体激素,也无抗雄性激素作用。高胃酸分泌病人使用时不会出现象西米替丁导致的男子乳房女性化与阳痿的情况,只是偶有使用本品的男性患者出现乳房女性化、阳痿与性欲降低的状况,一般病人不会发生。
9、皮肤:皮疹,包括少发的多种红斑。
10、其它:偶有超敏反应(例如:支气管痉挛、发烧、皮疹,嗜曙红血球增多)、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水肿和血清肌酐的少量增加。偶有秃头症与脉管炎。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1、与普鲁卡因胺并用,可使普鲁卡因胺的消除率降低。
2、有报道与细胞色素P-450有微弱的结合作用,但推荐剂量并不会抑制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与药酶的作用。然而有独立的药物相互作用报道指出,本品通过某些作用不明的机制可能会影响一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虽有报道与华法林合用会降低或增加凝血酶原时间,然而人体药动学研究表明,即使雷尼替丁的剂量达到每日400mg,也无相互作用发生,雷尼替丁对华法林的清除率与凝血酶原时间均无影响。雷尼替丁的给药剂量超过每日400mg时是否会与华法林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则没有作过研究。
4、在三唑仑与雷尼替丁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同时口服雷尼替丁时三唑仑的血浆浓度要高于三唑仑单独给药。试验对象为18-60岁的患者,同时口服雷尼替丁片剂75mg和150mg,与单用三唑仑相比,三唑仑的平均浓度-时间曲线面积(AUC)分别高出10%和28%。在60岁以上年龄组中,给予雷尼替丁片剂75mg和150mg,其平均AUC则高出约30%。三唑仑以及主要代谢产物α-羟基三唑仑的药动学指标及其消除均无改变。雷尼替丁减少胃酸分泌可能导致三唑仑的生物利用度增加,二者之间这种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不明。
1、雷尼替丁可掩盖胃癌症状,胃溃疡出血患者用药前应确诊为良性溃疡后方可使用。
2、本品主要由肾排泄,有肾功能损害者须调整剂量。本品主要在肝脏中代谢,肝功能不全者应谨慎观察使用。
3、出血停止后可改用口服制剂维持治疗。
4、偶有快速静注致心动过缓的报道,此情况通常见于有心律失常倾向因素者。对此类患者给药速度不能超过推荐用法。
5、偶有报道本品会加重急性卟啉症患者的病情,患过该症者应避免使用。
6、实验室检查,偶有SGOT、SGPT和血清肌酐轻度升高。
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可通过胎盘,并从母乳中排出,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8、儿童用药:8岁以下儿童禁用,婴儿仅限于必要的病例才用。
9、老年用药:临床研究中并不包括足够的病例来测定是否65岁以上老人的反应与年轻组有何不同。然而,在国外进行的对照性研究中,对4197例65岁以上病人(其中75岁以上899人)所作的群体分析表明,有关本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面老年组与年轻组并未发现有何不同,但这不排除部分老年人对其敏感性更高。本品主要由肾脏排泄,其毒性反应对肾功能损害者较大。由于老年病人通常肾功能都有所减退,应谨慎选择剂量,最好同时对肾功能进行监测。
10、药物过量:事实上没有雷尼替丁注射液用药过量的报道,而只在口服制剂方面有部分过量使用的报道。有报道伴随着口服剂量达到18g的快速吸收时会产生类似于正常临床经验时的不良反应。另外,有步态畸形与低血压的报道。药物过量时,必须采取临床监控与支持疗法。
詹顺江,刘自欣通过研究BET法检测盐酸雷尼替丁氯化钠注射液中的内毒素,得出结论对盐酸雷尼替丁氯化钠注射液可以使用BET法检测细菌内毒素,且灵敏、准确。(华西药学杂志,2003(03):236-237.)
1、取本品适量加水制成每1ml中含10μg的溶液,照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ⅣA)测定,在228nm与31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本品应显钠盐和氯化物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Ⅲ)。
1、pH值:应为6.5-7.5(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H)。
2、颜色:取本品,与黄色3号标准比色液(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ⅨA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3、有关物质:取本品25ml(约含雷尼替丁10mg)加5倍量的乙醇液,在30℃以下避光减压蒸发至干,残渣用甲醇水(1:1)1.0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本品适量,加甲醇分别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05mg、0.10mg、0.15mg、0.20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1)、(2)、(3)与)(4)。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B)试验,吸取上述五种溶液各10μg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异丙醇浓氨水水(25:15:5:1)展开,展开后晾干,置碘蒸气中显色后,立即检视。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其颜色分别与对照溶液(1)、(2)、(3)、(4)所显的主斑点比较,杂质总量不得过6.0%。
4、重金属:取本品50ml,80℃以下蒸发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Ⅷ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千万分之三。
5、细菌内毒素: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E),每1ml中含内毒素不得过0.5EU。
6、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B)。
1、雷尼替丁: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D)测定。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1mol/L醋酸铵溶液-甲醇(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理论板数按雷尼替丁峰计应不得低于1500。
(2)测定法:精密量取本品5ml,置50ml量瓶中,加50%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精密称取盐酸雷尼替丁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雷尼替丁与盐酸雷尼替丁的转换系数为314.40/350.87)。
2、氯化钠:精密量取本品5ml,加水至85ml,照电位滴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ⅦA)测定,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的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545的氯化物。按下式计算:C=1.648/9×(3.545/5×V-35.453/314.40×W)×100%
式中:C为氯化钠的标示百分含量;V为消耗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的体积,ml;W为每1ml注射液中用上法测定所得的雷尼替丁量,mg。
3、本品为盐酸雷尼替丁与氯化钠的灭菌水溶液,含雷尼替丁(C13H22N4O3S)与氯化钠均应为标示量的93.0%-107.0%。
None
发表评论